论点摘编
2014-02-03
全面准确理解国家治理含义
王浦劬在《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撰文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改革目标理性价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优化和创新国家治理的主体格局、体制机制和流程环节,提升治国理政的能力,以解决改革中不断出现的问题、难题,又在解决过程中优化主体格局、体制机制、流程环节和治理能力,最终实现我国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内含的价值规范和主张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规定了改革的性质和方向,而“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要避免两种认识偏差:一是简单运用西方“治理”概念来套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二是简单认为“治理”概念只是西方当代政治理论和管理理论的专利。
从四个方面推进国家的现代治理
2014年4月28日《北京日报》刊登了施芝鸿的文章,他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相互补充、相辅相成。要在党的领导下,从法治中国、共治社会、自治基层和德治公民四个层面推进,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现代制度体系。法治中国,就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共治社会,就是注重运用法治方式,更好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要广泛动员民间力量实现社会共治。再加上自治基层和德治公民,通过这样一种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党和国家各级干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才能真正产生改革红利
郑杭生在《群言》2014年第1期撰文指出,三中全会《决定》多次提到“资源配置”这个重要概念。高效、合理、可持续的资源配置方式,是确保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重点,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手段,是发挥制度优越性的根本途径。全面深化改革,是要在社会各个领域建立起更有效率、更加合理和优化、更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只有这样的资源配置方式,才会产生改革的红利。“资源配置”主要涉及资源由谁来配置、如何配置和配置什么三个基本问题,一般来说,现代社会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和社会部门。关于这三大配置主体之间的关系,《决定》明确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这是《决定》最重要的论断之一。不可否认,在我国社会结构严重滞后于经济结构的情况下,进行社会体制机制改革,对社会资源进行高效、合理、可持续的配置,其改革红利是巨大的,但其难度和艰巨性也很大。
改革需要创新宏观调控和化解风险的新思路
张茉楠在3月11日《新京报》上撰文指出,新一届政府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些新提法有深意,预示着新一届政府正在不断突破思维定式,突破政策刚性,体现了以创新宏观调控和改革不断化解风险的新思路。“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对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中国经济尤为如此。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宏观政策主要基调是托底和保稳,以避免各类风险叠加导致的经济快速“下台阶”。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内外局势错综复杂远超想象,正处于“往上走还是往下走的重要关口”,经济增长正经历不同平台之间的转换。而地方融资平台偿债缺口、过剩产能、房地产泡沫、影子银行等几大风险相互联系,互为传导,只要某一环出现“风吹草动”,就很可能触发系统性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宏观调控方式可能会出现“调不动、调不转、调不灵”的情况。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确实不少,可分为三类:不改革的风险、必须承担的风险、改革不当的风险。特别是对于第三类而言,更需要不断地对改革进行反思和调试,对既有改革的路径、手段和目标进行重新审视,如此才能降低改革的负向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