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强化监狱内部管理的思考
2014-02-03陈好彬河南省第二监狱监狱长
陈好彬(河南省第二监狱监狱长)
关于新时期强化监狱内部管理的思考
陈好彬(河南省第二监狱监狱长)
2014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司法行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进一步做好监狱工作指明了方向,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监狱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监狱警察的亲切关怀,同时也为监狱工作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做好新时期监狱工作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一、正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监狱工作重要指示的精神实质
(一)习近平总书记对监狱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实质是要进一步依法、规范管理监狱。其深刻内涵集中体现为“六个一”。一个坚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序推进监狱工作改革;一个运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监狱工作中的问题;一个强化:强化监狱内部管理;一个严格:严格监狱执法;一个杜绝:杜绝刑罚执行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一个严防:严防滋生司法腐败。
(二)准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对监狱工作的巨大成就予以充分肯定,对监狱警察的辛勤努力表达了亲切的问候。同时针对近年来全国监狱管理和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对监狱工作进行全面的科学规范,切实提升改造质量,回应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盼。
(三)正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时代性。在我国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司法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人民群众和社会舆情对监狱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监狱工作成了新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罪犯及家属的维权观念有了新的变化,这些新情况倒逼我们必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规范监狱管理。
二、牢固树立“五种意识”
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贯彻到监狱实际工作中去,理解透彻、内化于心,牢固树立“五种意识”。
(一)牢固树立政治意识。监狱与军队、警察、法庭一样,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狱警察在本职工作中必须具有应有的政治敏感性,站稳维护党的利益政治立场,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在法治社会必须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反思以往工作,把传统的经验型思维方法转变为法治型的思维方式。这种转变是思想的升华和革命,既艰难又必须。通过思维方式的转变逐步在工作中形成“监狱执法无小事,没有依据不办事、违法操作必犯事、接受监督是好事、谨言慎行长本事”的良好氛围。
(三)牢固树立规范意识。科学制订和认真执行监狱具体管理的各项规范和纪律,是法治的延伸和依法行刑、依法管理的基础。罪犯要严格遵守监规狱纪,监狱警察必须自觉遵守监狱的工作纪律、廉政要求、考核规定和文明规范。
(四)牢固树立廉政意识。廉洁从政是对监狱警察的基本政治要求,是依法依规办事的保证。不廉就没有威,就不可能有效惩罚改造罪犯。在罪犯日常管理中,如何处理好警察与罪犯及家属的关系;在队伍管理中,如何建立良性的上下级关系;在生产经营中,如何处理好与委托加工客户的关系,是当前监狱工作廉政建设的重点内容。
(五)牢固树立风险意识。执法风险是新时期监狱警察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回避的问题。监狱警察岗位工作出现了重要问题,要依法依规追究失职渎职的责任。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风险防范,注重留存执法证据,及时完善防范处置罪犯自杀、自伤、工伤、互伤和意外事故等应急预案,定期进行防范监狱执法风险应急预案演练,持续开展“保安全、防风险、促改造、谋发展”为主题的防范执法风险活动。
三、强化“四项管理”,确保监狱持续安全稳定
(一)加强安全管理,持续提升监狱规范化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健全各级承包、分工负责、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安全责任机制,构筑人防、物防、技防、联防、群防和心防等有机协同的安全防范体系,实现监管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队伍安全、舆情安全和执法安全。针对反恐防暴的严峻形势,必须科学整合警戒应急处突力量,形成和建立警情联动的防暴处置巡逻快速反应机制,组织警察职工经常进行体能及业务训练,开展警戒具使用比武,学会并掌握一招制敌的本领,提高防恐反暴和应急处突能力。建立“监狱—监区—分监区”三级制度承包落实体系,定期公布“半小时回头看”、视频考核和考勤记录仪数据,充分发挥技防力量在维护安全和考核中的作用。有效运用《刑事诉讼法》赋予的狱内侦查权,充分发挥狱内侦查在预防和打击处置不安定因素中的作用,坚持异常信息汇报制度,达到阵线前移和超前防范的目的。
(二)严格行刑管理,持续提升公正廉洁执法能力。公正文明执法是全体监狱警察职工的价值追求,也是监狱稳定发展的生命线。新时期押犯结构、罪犯家属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对监狱的关注度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加之我国对罪犯减刑假释的刑事政策作出新的调整,使得监狱执法难点增多、焦点突出、热点强化。如何使每一项刑罚执行活动都能让人民群众和每一名罪犯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监狱面临的新挑战。在执法措施上,要重点规范人民群众关注的减刑、假释工作环节,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都要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监督。在执法风险防范上,要实施执法风险防范责任制,对易发生和出现问题的执法活动,如罪犯入监、病亡和释放等环节,应区分部门和岗位,明确责任,做好证据保全工作。在优化执法机制上,监狱应当设立专门的“罪犯收押释放工作室”,完善收押释放两个关口工作的硬件建设和工作流程,有效防范收押释放执法风险、全面提升收押释放工作质量。为有效避免和减少罪犯狱内死亡,应依法及时办理保外就医,做到“三个延伸”,即向前延伸——及时对老病残犯进行排查治疗和管控;向外延伸——依法依规及时向家属和所在地社区矫正部门通报或介绍罪犯情况;向后延伸——依法对保外就医罪犯进行必要跟踪,及时核查或捕回保外就医下落不明人员,协助社区矫正机关做好相应工作。
(三)创新教育管理,持续提升教育改造质量。严格遵循和自觉秉承“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工作方针,在认真落实《监狱法》规定的教育改造的原则、方法、内容、设施等的基础上,突出创新、力求实效。针对罪犯的思想行为特征与当前的教育改造模式不适应的现象,坚持用先进的理念作牵引,积极采取和广泛运用全新的矫治方式,引领罪犯在希望中改造。充分发挥环境熏陶作用教育改造罪犯,定期采取更新改造标语和口号、丰富文化长廊内容等方法,优化监区文化环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改造罪犯,将中国教育网络平台、各种教育媒体的远程教育内容利用电教、局域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录制播放,组织罪犯集中收看,不断丰富教育改造内容,强化新时期罪犯的改造意识,强化教育效果。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教育改造罪犯,与社会力量进行系统合作,聘请社会法学专家学者到监狱进行有实际内容和现实意义的政策法规宣讲,尝试“罪犯法律互助”、“警察法律帮助”、“社会法律援助”相结合的罪犯权益保障新机制。
(四)强化队伍管理,持续提升警察队伍整体素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和作风过硬的要求,努力培养和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警察队伍。要进一步强化素质建设,健全完善新时期监狱警察学习培训机制,实行监狱警察分级分类培训制度,积极开展岗位练兵、业务竞赛、技能比武,分类培养实用型、骨干型和复合型人才;科学组织监狱警察进行政治培训、心理训练、业务提升、警体练兵活动; 适时组织监狱警察到发达地区或先进监狱挂职锻炼,把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式引进来,拓宽监狱警察的视野,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责任编辑 赵海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