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2014-02-03张才明杨晓智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实训信息技术

张才明,杨晓智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北京100048)

[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

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张才明,杨晓智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北京100048)

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技能必须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应用要求,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保障体系必须重新构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体现,另一个是学生对信息技术本身的技能掌握和应用,从而适应信息社会的应用需求。

人才;模式;工商管理专业;信息社会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进入信息社会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得到广泛普及,人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对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重视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工商管理专业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应用性专业,但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发生困难,工商管理专业给人的感觉也越来越成为“万金油”式的专业,感觉什么都学习了,但什么又做不了。信息社会本质就是变化快速的社会,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快速变化,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需求发生矛盾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培养模式没能做出相应调整。

因此,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技能必须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应用要求,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保障体系必须重新构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体现,另一个是学生对信息技术本身的技能掌握和应用,从而适应信息社会的应用需求。这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和意义。

一、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意义

(一)贯彻落实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实施重大教育改革和发展项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提出,要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些纲领性的文件和规定表明,创新专业教学体系和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必要从国家关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出发,加强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因此,新时期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有坚固的专业基础,也要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的技能掌握是在现实信息社会就业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段。因此,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侧重于信息社会需求的改革,突出并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行业办学的特色需要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以工会工作和劳动关系为特色的行业院校。自2003年转制升本以来,学院已明确将办学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满足行业工作所需人才类型的同时,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如果培养的学生不具有相应的信息技能,是无法在信息社会立足,更谈不上服务和建设信息社会。

(三)改进实践教学的需要

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专业的教学组织必须要切合实践,面向社会。当今信息社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我们有必要通过创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和工具,培养学生的广泛新颖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实践教学落实到实处,为学生就业和适应社会提供前瞻性的支持。

(四)整合和发挥现有实验资源和提升实验教学水平的需要

目前工商管理已经有了多种实验资源,但都处于分散状态,为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必要整合这些资源,建立一个信息社会的虚拟环境,动态的支撑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满足教学目的更好的耦合信息社会的需求,也进一步提升了实验资源的效能。

(五)促进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升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基于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有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IT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解决信息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院与相关企业、产业、研究性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二、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价值

基于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IT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具体而言:

1.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IT能力与素质。通过提高学生的IT应用能力提高了工商管理专业面对信息社会的适应性。

2.形成大学本科生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设计)的新模式。校内外双导师制度和信息技术前沿讲座的方式让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前言信息技术,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率,也促进了学生创业创新的发展。

3.通过本项目的改革,也提高了教师在教学和实践中的IT能力,达到了教、学双长效果,通过平台建设和与外部资源的合作,加强产学研合作,扩大学院的影响力和办学水平。

系统科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保障体系,将对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自然会大幅度提高。而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其在学院所培养的能力与素质将不断给企业及社会长期带来的持久的效益。

基于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旦确立,将对每一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产生积极作用,将大大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生在学校时期即深入接触信息社会,了解信息社会需求,真正走向社会后,所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都会给用人单位、社会带来长久的效益。通过该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施,也会提升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能力与实务能力,教师是学院的宝贵资源,教师能力的提升将有力促进学院的发展。

三、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内容

为支撑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需要在信息社会背景下创新式的设计、改革和优化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和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和课程教学方法、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实验室规划与建设等多方面内容。

(一)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创新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具有优秀品德、扎实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以及较强地适应市场需求能力,包括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能够胜任工商企业以及工会等其他组织基础性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最重要的突破点应该侧重于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创新培养。传统应用能力培养的一贯思维通常会重视包括专业知识能力和技能的应用能力,甚至也包括英语和计算机等应用能力。在信息社会背景下,这是远远不够,应该要进一步使这两方面的应用能力融合,即培养利用和借鉴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技能的应用能力,也就是说,培养学生充的专业应用能力能在信息社会中真正应用起来的信息化能力,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或传统非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能力。信息社会是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社会对专业人才尤其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特征也在快速变化,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也必须要基于并适应这种变化,才能真正的实现培养目标。信息社会背景下,需要对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创新:比如实现宽基础,精专业方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模块化培养,强化实践实验和实习教学手段等。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例,工商管理专业采取宽基础的同时,进行专业方向细化培养,设置了市场营销与策划、物流与信息管理、创业与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模块化方向,使得培养内容和目标更能聚焦并适应市场需求。

(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和课程体系的创新

围绕培养目标,基于培养方案的前提下,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和课程体系的创新构建和优化应该围绕“厚基础、强综合、重创新”“专业特色实验”有机结合的学科专业交叉、资源共享、高效开放运行的实验教学和课程体系,完善工商管理专业的层次化和模块化的实验教学和课程教学内容,满足工商管理专业在信息技术应用的个性化的培养目标。

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例,基于行业院校的特色,构建工商管理专业模块化实践教学和课程教学体系,同时融合信息技术及应用特色的实践教学和课程教学模块化体系。课程体系设计中增加管理信息系统、ERP、BI、CRM、电子商务与互联网经济前沿讲座等模块,在实践教学中增加管理信息系统、ERP、BI、CRM、电子商务等实验实践;构建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工商管理专业又能体现自身特色的整体教学体系,以支撑工商管理专业模块化培养目标。构建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工商管理专业又能体现自身特色的整体教学体系。

(三)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和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和课程体系的创新中,信息技术类实践教学和课程体系是工商管理专业信息技术应用体系的核心;信息技术实验教学和课程教学方法是拓展信息技术技能实验内容、完善信息技术实验手段、激发信息技术实验兴趣、增强信息技术实验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具体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和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有:第一,按照“学科归类、课程归口、内容归一”的原则,在培养目标逻辑路径引导下,对现有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课程方法进行优化整合,加强信息技术方法的应用;第二,结合变化的信息社会工商环境,建立动态、持续和开放的信息技术应用方法体系,以模拟信息社会环境和相关软件使用为手段,激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兴趣,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第三,按照“学用兼容、学之能用、用之有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与信息社会需求相耦合的工商管理实验教学和课程方法体系,借助于软件搭建信息社会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环境平台。

(四)工商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法的创新

要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实践能力,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信息社会符合度,必须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和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和课程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还必须在工商管理专业实习实训、甚至毕业论文(设计)和实验室规划与建设上等进行深入创新。开展专业的信息技术实习、实训是促进学生了解信息社会、适应信息社会需求、提升信息技术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工商管理实习实训、方式创新内容:第一,在遵循学校已有的实习实训体系基础上,增加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技术实习实训内容安排,比如跨学科的企业经营模拟实验实训;第二,在高年级阶段,以专业讲座形式聘请外界信息技术经济领域的著名企业家、学术名家进行前沿知识和技能的宣导;第三,与国内外著名信息技术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使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能在实践层面熟悉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工商管理在信息社会的专业适用性。

(五)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模式的创新

对于感兴趣有基础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设置专门的信息技术领域的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并引入外部IT企业高管作为第二导师,使得学生的毕业论文更有实践应用性,更能吻合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对于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则有意识的偏向老师已经有的课题,或有外部企业需求的课题,使得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真正接地气,能落地,而不仅仅是为了毕业论文而写毕业论文。

(六)工商管理专业实验实训平台规划与建设的创新

工商管理专业实验实训平台规划与建设的创新,需要不断面向信息社会的变化发展而不断调整,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验实训平台规划与建设为例,需要:第一,整合优化现有的ERP实验室、会计电算化、沙盘模拟实验室等资源,增加CRM和BI软件平台,建立一个现实的信息社会模拟环境实验室,借助于相关软件平台,实现工商管理知识和技能的转移和实践;第二,依托互联网和信息系统建设,对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动画、课件等载体形成并构建先进共享的数字化教学平台

综上所述,要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实践能力,提高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信息社会符合度,必须对实践教学和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和课程教学方法、实习实训、甚至毕业论文(设计)和实验室规划与建设进行深入改革。

[1]刘凡丰.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2]陈海宁.高校课程改革:问题的提出与视角的选择[J].辽宁教育研究,2004,(12).

[3]王海骊等.试论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J].中国冶金教育,2005,(2).

[4]韩骅等.增加学习的可选择性:高校课程改革的重心之——比较中美三份教学方案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4,(4).[5]蒋晓虹.关于高校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3,(33).

[7]丛尤军等.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2).

[8]张雪兰.论市场导向办学理念对高校课程改革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6,(4).

[9]夏启德.高等教育知识观的转变与高校课程改革——种改善高等教育质量的对策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4,(6).

[10]谢作栩等.科技革命与大学课程变革——兼论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课程改革[J].集美大学学报,2004,(1).

[11]阳仁宇.高校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J].高等理科教育,2003,(2).

[12]胡华南.高校课程改革应遵循几个原则[J].理工高教研究,2003,(4).

[13]何洪等.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改革述论[J].理工高教研究,2006,(1).

On the Education Mode Inno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in Information Society

ZHANG Caiming,YANG Xiaozhi
(Chin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Beijing 100048,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alents training mode and the major requirement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innovative research of application type talents education mode on the existing training mode of the major of business management,and carry out the innovation from six aspects,that is the innovation of major training goal and scheme,the innovation ofpractice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system,the innovation of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methods,the innovation of practice with the graduation thesis(design),and the innovation ofpractice platform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This paper also describes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he innovation in application type talents education mode based on the professional needs for the information society,and provides some ideas and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talents;mode;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information society

F249.26

A

1673-2375(2014) 06-0106-04

[责任编辑:刘晴]

2014-10-08

张才明(1974—),男,江西余干人,博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研究;杨晓智(1970—),男,内蒙古牙克石人,博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与组织行为研究。

本文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项目“基于多维空间Probit模型下的我国劳资冲突危机预警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 13YY045)、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科建设项目“本科专业综合建设——工商管理专业”(项目编号:zyzh1305)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应用型实训信息技术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