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项行动推动工作制度常态化
——南昌市清明祭扫文明低碳蔚然成风
2014-02-03罗朕元
罗朕元
以专项行动推动工作制度常态化
——南昌市清明祭扫文明低碳蔚然成风
罗朕元
瀛上墓区是南昌市最大的墓区,素有南昌人的“祖坟山”之称,逢清明、冬至期间,前往祭扫的群众每天超过10万人,最高峰时超40万人,因燃放鞭炮、焚烧祭品产生的垃圾达200吨,二氧化硫污染物浓度高出平均值16%,浓烟、灰尘、带着火星的纸屑四处飘散,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成十几倍增长,群众对此非常反感,去除陋习、提倡文明祭扫刻不容缓。
南昌市委、市政府对于丧葬陋俗整治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2014年清明期间,市倡导文明祭扫活动工作领导小组靠前指挥,民政部门牵头推动,各成员单位通力合作,引导广大市民遵守有关规定,安全、有序、和谐、环保开展文明祭扫活动。使丧葬陋俗得到有效整治,安全隐患基本杜绝,墓区周边环境和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主要做法
(一)高位推动,组织保障有力。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亲自过问,亲自部署,要求精心组织,切实做好清明期间的各项服务工作,确保市民的清明祭扫文明、平安、有序。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经开区主要负责同志、分管副秘书长、市民政局主要负责同志为副组长,18个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南昌市2014年清明期间文明祭扫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密集召开十余次现场会、协调会、调度会,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部署相关工作,有效保障了“禁鞭禁燃禁售”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清明期间,新华每日电讯、人民网、江西卫视、江西新闻联播,江西日报等各类媒体对此次活动高度关注,进行了立体式、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一是舆论引导。市民政局等7家单位联合发布《关于清明、冬至期间在瀛上墓区禁止燃放鞭炮、焚烧祭品的通告》并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二是多头造势。市民政局通过电信、移动、联通等媒体向市民发送“南昌市民政局温馨提示”短信310余万条,与市文明办联合下发清明节工作方案的通知;全市共组织开展集体追思会、社区公祭、网络祭扫等文明祭扫活动100余场;在瀛上墓区悬挂宣传条幅、制作心愿墙,在沿途制作文化墙;市纪委、市直机关工委、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交通局、市公交总公司等部门积极参与,广泛宣传。
(三)各司其职,形成强大合力。为使工作平稳有序,活动采用疏堵结合方式。公安部门出动警力5800余人,采取多批次、多警种轮换值勤,以“把住两头、兼顾中间”的原则,严格把住祭扫人员通道关、加强高峰区和人员密集墓区的安保工作。武警南昌市支队共抽调860人次,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经开区出动执法人员共1500余人次,开展专项督查。城管部门制定3套应急预案,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整治占道、拆出简易搭建、取缔侵占绿化道行为。工商部门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对瀛上墓区周边销售祭品、鞭炮的摊点进行拉网式排查。环保部门出动监测人员56人次,在瀛上墓区设立3个监测点,对瀛上墓区及其周边空气实行全天候监测。市应急办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加强视频监控。市外宣办及时加强网上舆情监控。民政部门共派出工作人员1400人次,民政局局长应学全及领导陈军虎每天蹲点瀛上,现场办公、调度落实。市公交总公司设置祭扫专线,投入2300余人次组织客运,发放4400班次,运送扫墓乘客24.5万人次,成功劝阻50余起带祭品上车的乘客,实现无一起带祭品上公交车。省司法警官学校共抽调1400余人次,积极支持,有力配合。
(四)现场指挥,协调及时有效。为切实做到清明期间瀛上墓区“六个禁止”取得实效,即禁止携带鞭炮和纸扎祭祀品、纸钱、冥币等;禁止销售鞭炮和纸扎祭祀品、纸钱、冥币等;禁止在墓区燃放鞭炮;禁止在墓区焚烧纸扎祭祀品、纸钱、冥币;禁止“五车”进入墓区;禁止墓区内沿街乞讨,采取三项措施,确保文明祭扫。一是靠前指挥。4月2日南昌市成立瀛上墓区现场调度指挥部,刘家富副市长带领指挥部工作人员于4月2日至8日期间蹲点在瀛上墓区。4月5日凌晨5点30分赶到现场,全天候靠前指挥、及时协调,确保了清明期间群众祭扫安全和“禁鞭禁燃禁售”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及时调度。妥善处置了瀛上墓区鲜花供应紧张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媒体播发相关信息,号召群众提前在市内购买鲜花进入墓区,并积极协调调运1万支备用鲜花,确保墓区鲜花充足供应,市场稳定。三是联合执法。专门成立了瀛上墓区流动巡查执法分队,各部门依照职责进行联合执法,执法分队人员由经开区、民政、工商、城管、安监、公安等各部门抽调相应人员组成。执法分队均于每日凌晨4点统一上岗,查处460余家销售鞭炮、纸钱、冥币的摊点,劝离流浪乞讨人员160余人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0余人,整治占道经营行为200余起。公安消防、卫生、电信、移动、联通等单位做好应急保障工作;交通、公安交警加强交通管制和疏导。
二、工作成效
2014年清明期间瀛上墓区首次实行的“禁鞭禁燃禁售”,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文明祭扫蔚然成风。
一是群众文明意识普遍提升。通过积极开展工作,传统祭扫观念得以转变,文明祭扫成为时尚新风。群众普遍支持政府出台《通告》,部分持观望态度的群众也积极加入到文明祭扫行列,前往瀛上墓区祭扫都能自觉携带鲜花等文明祭品。通过推进文明祭扫,在社会上引发“身后多烧纸不如身前尽孝道”、“治污减霾人人有责”的思潮,让孝亲敬老、绿色环保更多的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大部分群众利用清明祭扫期间踏青、祭祖和家人团聚,有利于传递亲情、传承清明文化、传播环保理念。据不完全统计,4月2日至4月8日,前往瀛上墓区祭扫的市民近60万人次,墓区各类工作人员约8000余人次,共查出“违禁”物品20000余件,共置换鲜花约70000朵,黄丝带34700条,心愿卡29600张,换下的祭品5370袋,鲜花祭扫率约为100%。
二是绿色殡葬改革深入推进。近年来,民政部门在实行免费火葬、推行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倡导绿色殡葬、节约殡葬用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文明节俭办丧逐渐深入人心。“禁鞭禁燃禁售”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推进绿色殡葬改革营造了良好氛围,选择树葬、花坛葬等绿色葬法的群众较同期明显增多,为进一步推动各项绿色殡葬改革措施实施,不断满足群众殡葬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城市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清明期间,3个环保监测点多台可移动监测设备对瀛上墓区及周边环境空气进行实时监测,数据显示空气质量均值在二级及以上,PM2.5≤75,PM10≤150,部分墓园达到一级,总体空气质量高于全市平均值。墓区基本杜绝燃放鞭炮等噪音污染,卫生状况良好,墓区垃圾由去年的200余吨降低到55吨。现代文明的祭扫方式,使南昌市今年的清明节做到了“清新而明净”,起到了治污减霾的效果。
四是各类安全隐患有效杜绝。“禁鞭禁燃禁售”后,工商、交管、消防、森林公安、安监、城管等部门加大整治和疏导力度,祭扫人流在墓区滞留的时间相对减短,人流密集度明显降低,基本杜绝了焚烧纸钱、点烛祭拜、燃放鞭炮等行为,消除了人员踩踏和火灾事故等安全隐患。清明期间瀛上墓区未发生火灾、踩踏及其他安全事故,切实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创文保卫”工作深入推进。今年是三年一届的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年,也是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年。“治脏治乱、创文保卫”是南昌市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禁鞭禁燃禁售”工作的开展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响应和支持,进一步促进了群众文明素质提升和城市环境的改善,为南昌市深入推进“治脏治乱、创文保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几点启示
这次清明祭扫“禁鞭禁燃禁售”活动声势大、影响深,成效显著,意义重大,社会各界强烈关注,并且持续给予正面评价,实属不易。
(一)科学决策是前提。一项措施的出台,决策的科学是前提。在制定出台《关于清明、冬至期间在瀛上墓区禁止燃放鞭炮、焚烧祭品的通告》前,通过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听取各部门意见,召开听证会论证,认真吸纳群众意见,反复修改完善,精心实施操作,方能取得实效。实践证明,此次“禁鞭禁燃禁售”活动的决策是顺民心、得民意的。
(二)群众支持是关键。落实群众路线,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只有充分考虑群众感受,群众才会从心底拥护;得到群众的支持,才能使政府的决策得到顺利推行。这次“禁鞭禁燃禁售”工作,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站在顺应老百姓期盼、解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立场,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人民群众期盼的问题,切切实实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拥护,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由此,市民发出感慨:“以往清明、冬至期间,去瀛上墓区祭扫回来都是一身的灰;现在去,既是祭扫,又是踏青,心情舒畅!”
(三)长效管理是根本。专项行动不可少,长效机制更重要。“禁鞭禁燃禁售”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也有部分群众担心,这次整治会不会是“一阵风”,“风头”过后又将反弹。针对这个问题,在部署工作开始时,就考虑到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问题,“禁鞭禁燃禁售”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需要注重总结经验做法,结合专项行动,推动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民政、城管、工商、安监及属地等部门要进一步履行职责,常抓不懈,力促管理水平上台阶。
(四)扩大战果是目标。要使“禁鞭禁燃禁售”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要进一步高度重视,乘势而上,做到高压态势不减,工作力度不减,工作措施增加,工作成效提升;要巩固成果,扩大战果,进一步扩大“禁鞭禁燃禁售”范围。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各项措施,适时在全市经营性墓园实行“禁鞭禁燃禁售”,计划从2014年冬至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含县区)公墓内逐步禁止燃放烟花鞭炮,积极倡导文明低碳祭扫,促进文明和谐社会建设。
(作者单位:南昌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