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想象”的一个基本事实
2014-02-03孙藜
因为同样以新闻为业,前些日子看到《都市快报》一位年轻副总编放弃生命的消息,就觉得格外唏嘘。面对如此悲决的选择,任何旁观者都不该轻易地评论。生活的艰辛、个性的砥砺,重压之下的心灵,曾经直面何等尖锐的疼痛、历经怎样难以喘息的挣扎,都不足为外人知晓,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抑郁症”标签就能解释。
不过撇开个案,我想说的是,所谓“病”,尤其是所谓“心理疾病”,说到底,不是什么自然的东西,就像沉默的山、奔流的河,横在那里让你无法绕行。除了某些来自造物的神奇——比如我们称为“基因”的那种神秘力量,所谓“抑郁症”之类,不过是我们人类应对生命和心灵困境的一种命名策略。
想象,在人类心灵史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现代社会尤甚,到了今天这样一个网络、虚拟或“宅”的时代,其作用更是无出其右。
即使不在电脑前,我们面对面的交往已经足够地简短,甚至简陋。即使是至亲,好些时候我们似乎也无话可说。我们低着头,像躲避刺眼的阳光一样,貌似投入在那些虚拟的关系中;我们不言语,却信马由缰、控制不住地一直在想象。想象自己,想象他人想象的自己。
我一直以为,现代人的心灵问题,是因投入了太多的与陌生人在一起的城市生活。因为短暂,因为破碎,因为随时要离开,我们难以投入,不愿维系,交往的对方便不得不只是一类而非一个人,上门送信的是男是女、相貌如何,我们不愿注意也无需注意。于是,饱受“标准化”折磨的心灵,注定要以心理问题的方式给予报复。
后来慢慢意识到,这个方面当然非常重要,但出现问题的心灵,一定是把某种想象的方式,带入到了至亲的人群中。奥地利哲学家舒茨,早在一百年前就揭示了这个基本的事实。他说,对于那些我们认识但不在身边的人来说,其实我们还是以想象陌生人的那种类型化方式来想象对方。换言之,不要轻易地说你了解你的家人或朋友,当他们不在眼前,无法以鲜活的面容回应、刺激你的时候,你的想象,很容易会沉入到你当时的心灵泥塘之中。而一旦对至亲的人不再抱有希望,倦怠乃至放弃就成了一个危险的选择。
我不是心理学家,只是藉由一种悲悯,指出我们交往中某种看起来很悲凉的事实。但是,从另外一面,我更想说的是,“事实”本身谈不上什么“悲凉”或“欢欣”,相反,事实是朴素的,直面朴素的事实,却能够为心灵解压。
说得直白、实用些就是,当你感觉“抑郁”的时候——人人都有这样的时刻,提醒自己那个事实可能会有些益处:让你抑郁的,就是你的想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