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货币政策及在实践中的有效性分析

2014-02-02赵帅

科技致富向导 2014年2期
关键词:货币政策

赵帅

【摘 要】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经济运行发挥重要的作用,宏观金融调控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核心所在,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货币政策实施的重要目标是在于消除失业和减少通货膨胀,以使国民收入快速而稳定的发展。本文例举了IS-LM曲线在中国的运用,盡管显示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有效性,但由于受货币政策时滞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也使得在实践中存在一些局限性。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阐明这几个问题。

【关键词】货币政策;IS-LM曲线;货币政策时滞

1.货币政策简介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采用控制和调节货币、信用及利率的方针和措施,进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简单的说就是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活动。

货币政策的实施目标在于消除失业和减少通货膨胀,一般说来货币政策有四个基本目标即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币值(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之间既有统一性,又存在着矛盾性,但从长期来看这些目标之间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同时实现这四大目标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在不同的环境中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目标时也应有所侧重。

由于中央银行很难直接影响上述四个基本目标,各国中央银行不得不运用一些工具去间接地作用于它们。各国中央银行普遍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以及公开市场业务。

2.IS-LM模型

IS-LM均衡分析是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中的重要工具。IS-LM 均衡是在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是对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发展。在这里,笔者假设在不考虑价格水。

2.1 IS曲线

IS曲线是反映利率和国民收入之间反向变动关系的曲线,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投资(investment)与储蓄(saving)相等点的组合,即i=s,使得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的代数表达式:y=,y 表示商品市场的均衡收入,r表示利率,a表示自发性消费、β表示边际消费倾向、e表示自主投资。

2.2 LM曲线

LM曲线它反映的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水平r与国民收入Y的正向对应关系,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利率和收入相等的组合,即l=m,使得货币市场均衡。L指流动性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M指货币存量(money stock)。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r=y-,y表示商品市场的均衡收人,r表示利率,k表示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系数,h表示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系数,m表示实际货币量。

现在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起来,通过联立代表产品市场均衡的IS曲线所对应的函数方程式和代表货币市场均衡的LM 曲线所对应的函数方程式,来求得未知数(r,y)的解,r代表一般均衡状态的均衡利率,y代表均衡国民收入,从而建立起了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即IS-LM曲线。货币政策通过推动IS或LM曲线的向右移动,从而实现经济的增长,国民收入的增加的目的。下面我们将IS曲线和LM曲线放在同一个坐标系里即可得到IS-LM曲线模型,如下图所示:

3.IS-LM模型在中国的运用

IS-LM在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中占重要位置,它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发达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IS-LM模型是否具有其实践可行性,接下来就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摒弃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慢慢与国际接轨。2001年加入WTO后,我国的市场化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信用制度在我国建立并逐渐得到完善,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利率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IS-LM曲线也在一定程度上初步具有了实践的可能性,即中国已经初步具备了IS-LM模型存在的条件了。

3.1中国的IS曲线

影响IS曲线的斜率有以下几个因素:第一、β值,β是消费的边际倾向,由于受传统的储蓄思想影响,大多数人都将收入所得用作存储而非消费,即储蓄水平相对较高,故而β值小。第二、d值,d是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在我国的投资类型主要有政府类投资、民间资本官商合资和极少数的私人投资,此外商业银行的国有化属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利率的效率,尽管我国的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有了明显上升,但是其投资占整个投资比重仍比较有限,国有企业投资仍是我国投资的主要部分,因此中国的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很低。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对我国有关历史数据的计算,大致检验d 值与MPC值的大小,然后勾勒出比较符合我国情况的IS 曲线。

表1 固定资产投资对利率的弹性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信息网

从表1和图2中可以看到,2002年至2011年间,有相当一部分年份的弹性值小于1,这表明了在这些年我国的IS曲线处于正常区间,并且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对利率缺乏弹性。

从表2和图3中可以看到,2002年至2011年间,我国的储蓄总额很大,且每年仍旧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而较大的边际储蓄率造成了我国边际消费倾向很低。

基于以上分析可得,中国的IS曲线较为陡峭。

3.2中国的LM曲线

LM曲线的斜率为,影响LM曲线的斜率有以下几个因素:第一、h值,当h值一定时,k越大,越大,LM曲线越陡峭。第二、k值,当k值一定时,h越大,越小,LM曲线越平坦。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先天不足,发展畸形,还很不完善,因此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较低。而对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含预防性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程度k,各个学者的观点较为一致:中国的预防性货币需求占收入的比例比较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h与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程度k 存在负相关关系。

从表3和图4中可以看出,2002年至2011年间,大部分年份货币需求对利率弹性为0或是呈负弹性,总体上我国的LM曲线处在正常区间。

基于以上分析可得,中国的LM曲线趋于陡峭。

根据以上对于中国的IS、LM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刻画我国的IS、LM模型,如下图所示:

通過图形来看,由于IS曲线较为陡峭, LM曲线也较为陡峭。由于LM曲线较为陡峭,这说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很低,货币供给的增加能使利率有较大的下降幅度,即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产生较大的影响,也就是说货币政策有效性很强。随着近几年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实施,货币供应量相对的减少了,银根紧缩,利率逐步提高,投资和社会支出都在减少,相对于几年前从紧的货币政策来讲,现阶段中国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地。

4.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

4.1货币政策时滞

货币政策实施以后并非立刻作用于经济变量而收到效果,它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发挥它实际的效果,从政策实施到收到效果这中间的时间间隔即货币政策时滞。一般说来,央行实行货币政策,首先是影响利率,然后影响投资,进而是居民消费,以至达到影响国民收入的目的。然而由于货币政策时滞的存在,货币政策的作用可能会在很长时间后才得以发挥,或许这时的经济已经有所转变,而此时由于先前的货币政策还在发挥作用。由于货币政策实施的经济条件已经发生改变,不能在当前经济条件下再适用,而使得其效果不明显,甚至会适得其反,严重时还可能会造成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的时滞是不断变化的并且难以预测,这给央行使用货币来调控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货币政策时滞到低有多长,通常情况下认为,货币政策在改变6个月后,其效果只能达到其最终效果的一半。

4.2利率市场化程度

利率市场化是指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行决定利率的过程。利率既是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也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因此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在货币政策工具中,利率最能制约和影响经济活动的金融变量,而且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世界上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做法。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严格的利率管制,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财政赤字、促进地区和工业的发展,但随着国内经济环境及国际环境的变化,利率管制正愈来愈阻碍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利率市场化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健全,金融监管乏力,使得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尤其是对银行存贷款利率的管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贷币政策的效果。

4.3资金的国际流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地加强,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资金的国际流动不断增加。并且国际资本的流入渠道愈来愈多,各国政府对资本流出入的限制更加的困难,资金的国际流动使得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对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传统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已不适应新的金融环境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变的日趋复杂,增加了货币政策操作的不确定性。资金的国际流动程度越高,货币政策的效果受到的影响程度就越大,甚至可能造成货币政策的失效。

4.4宏观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经济环境急剧变动的环境中,货币政策对经济和价格的作用会发生变化,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也会面临挑战。宏观经济环境将影响经济的运行状态,并改变货币政策面临的环境。

5.对策及建议

5.1发展完善金融市场,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货币政策在实施后,最快做出反应的是货币市场,因此健全、完善的货币市场能够减少货币政策措施可能带来的震动,提高货币政策的效率。因此必须尽快完善货币市场,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提高货币市场有效性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5.2保证央行决策的独立性

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货币政策决策的科学性与规范化。首先在组织上的独立性,中国人民银行相对于国务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次,职能上的独立性,人民银行在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方面具有独立的决定权;最后,经济上的独立性。

5.3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完善货币政策工具

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积极尝试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优化信贷结构,同时也要坚持以风险防范作为前提。

5.4充分考虑货币政策实施的环境与条件

只要有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抓住机遇,解决好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就可以战胜挑战,适应并跟上世界经济前进的步伐,顺利实现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转折和新的腾飞。

6.结论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健全,市场的作用不能完全的发挥出来,这就决定了政府的作用仍是必不可少的。货币政策是政府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更好地实施和运用货币政策将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关系着我国的国计民生。 [科]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曹龙骐.金融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杨萍.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路径[J].中国投资,2007(10).

[4]苏国强,范方志.货币政策目标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2006(1).

[5]谢浩然.基于IS-LM模型的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J].当代经济,2010(12).

[6]张永波.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效果分析[J].特区经济,2010(8).

[7]刘磊.中国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J].现代商业.

[8]张辉.浅析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12).

[9]是星涛.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传导方式研究[J].中国外资,2012,(8).

猜你喜欢

货币政策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与居民杠杆率攀升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全球高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互相关关系研究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互相关关系研究
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浅析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理论分析
基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析经济增长的动因
基于宏观经济学视角的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货币政策对煤炭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