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2014-02-02董振国孙辉苏霞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10期
关键词:血钾胃肠功能排气

董振国 孙辉 苏霞

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董振国①孙辉①苏霞①

目的:探讨外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寻找围手术期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干预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3年7月本院普外科住院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术前饮食、手术时间、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进行胃肠功能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年龄小于40岁、缩短术前全流饮食以及手术时间、实验室指标正常有利于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结论:胃肠功能恢复是腹部术后快速康复的基础,患者年龄等4项观察指标是影响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可作为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干预指标。

腹部手术; 胃肠功能; 影响因素

腹部手术是外科各种疾病常用的治疗手段。患者术后的恢复状态除了取决于手术质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也是重要因素,早期恢复胃肠功能可使患者早期进食,防止水、电及酸碱平衡紊乱。而且,早期肠蠕动可以减少术后肠粘连发生,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目前针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因素的研究资料鲜有报道。本文通过对外科腹式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因素的研究,筛选影响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为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快速康复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3月-2013年7月本院普外科住院手术患者共210例。年龄21~75岁,平均38.3岁。其中良性疾病患者145例,恶性肿瘤65例,行直视手术患者148例,行腹腔镜手术62例。

1.2 调查方法 报告表记录患者术后第1天至第7天的相关项目,包括年龄、术前饮食、手术时间、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观察反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主要症状、体征,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记录患者术后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及第一次排便时间。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 年龄小于40岁患者较大于40岁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患者排气、排便率为50%时,对应中位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提示年龄是影响腹部围手术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年龄越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越快,考虑与生理代谢旺盛有关。

2.2 术前有无设定全流质饮食第一次排气及排便时间比较 术前24 h时内全流饮食组与无流质饮食组比较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延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提示术前缩短手术前全流饮食时间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表1 不同年龄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 h

表1 不同年龄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 h

年龄组 第一次排气时间 第一次排便时间≤40岁 35.01±1.28 62.30±1.73>40岁 46.61±1.29 80.65±2.45 P值 <0.01 <0.01

表2 术前有无设定全流质饮食第一次排气及排便时间比较() h

表2 术前有无设定全流质饮食第一次排气及排便时间比较() h

术前预处理 第一次排气时间 第一次排便时间全流质饮食24 h 62.65±4.95 99.85±8.70无全流质饮食 39.43±0.94 72.77±5.65 P值 <0.01 <0.01

2.3 不同手术时间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及排便时间比较 手术时间越长,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相对延长,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提示缩短手术中操作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加快。

表3 不同手术时间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比较() h

表3 不同手术时间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比较() h

*与手术时间<2 h组比较,P<0.01;△与手术时间2~4 h组比较,P<0.01

手术时间 第一次排气时间 第一次排便时间<2 h 36.76±2.48 68.24±2.58 2~4 h 42.37±5.29* 77.36±2.13*>4 h 54.93±3.09*△ 89.51±5.07*△

2.4 术后不同血钾水平与胃肠功能回复的关系 血钾正常组患者较血钾异常组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提示术后血钾水平是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重要电解质因素。

表4 术后不同血钾水平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及排便时间比较() h

表4 术后不同血钾水平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及排便时间比较() h

血钾水平 第一次排气时间 第一次排便时间正常 39.15±1.13 70.58±1.85异常 47.75±2.50 82.64±2.98 P值 <0.01 <0.01

3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是近年来新兴的并被迅速接受的术后康复概念,主要内容是在围手术期采取经过整合、优化的系列措施,尽量减少对患者内环境干扰,弱化手术对生理、心理的创伤应激,旨在减少并发症发生、加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费用。其中有效促进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是关键[1-2]。目前,对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客观评价中,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仍是主要监测指标[3-4]。近来,国内外学者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进行了诸多研究,集中于手术方式、围手术期阿片类药物的用量、麻醉药物、术后镇痛方式、是否微创手术、与机体应激反应等方面。本文主要观测患者的年龄、术前饮食、手术时间、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3.1 患者年龄 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其机体的生理功能和器官代偿能力会逐渐下降,对手术、创伤的应激能力增强,免疫抑制和防御炎症性反应能力减弱,肠道蠕动功能回复时间延长,影响早期进食。年长患者腹肌力量及盆底肌张力下降,容易导致术后排便动力减弱,进一步加重胃肠蠕动功能的紊乱。本组病例结果显示年龄小于40岁患者较年龄大于40岁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提示年龄越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越快。

3.2 术前饮食与胃肠功能恢复的关系 传统的术前12 h禁食、4 h禁饮成为常规,目的在于使胃充分排空,预防麻醉期间的吸人性肺炎,并被列入教科书而沿用至今。但是,术前禁饮食用于腹部外科病种手术的方法已经受到质疑。术前禁饮食引起的脱水、饥饿感、医源性低血糖、胰岛素抵抗等,从而影响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等不良后果受到关注。1999年美国麻醉师协会(ASA)根据监测结果修订了术前禁食指南,要求缩短禁食、禁饮时间。国内的研究结果也支持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的观点[5]。有研究表明术前禁食6 h,禁饮2 h,手术前一日晚餐进食半流质食物能够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日恢复[6]。全流质食物所供营养素不足,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饥饿感及电解质紊乱,本组患者采用手术前一日晚餐开始半流质饮食(粥、汤粉、汤面),保证饮食含有足够的蛋白质和热能,结果显示术前全流质饮食24 h组较无全流质饮食组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术前全流质饮食时间是影响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因素。

3.3 不同手术时间与胃肠功能恢复的关系 手术、麻醉、组织暴露等时间越长,手术创伤、麻醉用药量越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越慢。本研究提示手术时间分为小于2 h、2~3 h、大于等于4 h三组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技巧提高,手术适应证逐步扩大,已有取代传统开腹手术的趋势[7]。在一项关于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腹部急症的临床研究中发现,腹腔镜手术时间较开腹时间长,但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恢复快,住院时间短[8]。

3.4 术后不同血钾水平与胃肠功能回复的关系 传统观念认为,手术过程中组织破坏、输血以及麻醉等因素,会引起血清钾离子浓度增高,术后3 d内不主张补钾[9]。其实不然,手术前患者精神紧张等应激反应因素,促使肾上腺释放儿茶酚胺,它通过β2受体作用促进组织细胞对钾离子的摄取,从而造成应激性低钾血症[10]。另外腹部围手术期患者不能正常进食,导致钾摄入不足,同时术后输含葡萄糖液体,在胰岛素作用下大量K+转入细胞内进行代谢,以及手术后胃肠减压、腹腔、胆管引流等,导致部分K+急性丢失等,都可造成术后低钾血症。低血钾可引起胃肠道平滑肌细胞兴奋性降低,失去正常舒、缩能力,导致肠麻痹引起腹胀等,是影响胃肠功能早期恢复的因素[11]。本组显示,术后不同血钾、血红蛋白水平患者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术后血钾水平正常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说明腹部手术后早期补钾对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有临床价值。

[1]江志伟,李宁,黎介寿,等.加速康复外科的概念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2):1311.

[2]黄祝娟,覃红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2,34(2):242-243.

[3]江志伟,李宁,黎介寿.术后肠麻痹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机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9):682-683.

[4]吴向阳,井清源,张泰臻.普瑞博思在肝胆外科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9,19(4):322-323.

[5]周静.妇科腹腔镜术前禁食时间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5):6117-6118.

[6]荧养兰,唐玉平.术前禁食、禁饮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5):38-39.

[7]李平贵,胡超辉.186例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6,12(5):550-551.

[8]彭华,朱翠婷.妇科急腹症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2010,50(15):67-68.

[9]尤胜义,王鹏志,霍建昕.腹部手术后钾代谢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5):287.

[10]潘惠麟.儿茶酚胺对血钾的影响及意义[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88,15(1):38-40.

[1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56.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stor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fluence factors during abdominal operation period, which will be provide basis clinical intervention to the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fter abdominal surgery.Method:The patients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were collected from March 2011 to July 2013. The preoperative laboratory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on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fluence factor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age, diet, operation time. Result: Less than the age of 40, full diet as well as the operation time, shorten the preoperative laboratory indicators were benefit to th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the surgery. Conclusion: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al recovery is the basis of abdominal postoperative rapid rehabilitation. Four indicators a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fter surgery.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can be used as abdominal postoperative active intervention.

Abdominal operation;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fluence factors

Gangcheng Town Center Hospital of Ningyang County,Ningyang 271416,China

10.3969/j.issn.1674-4985.2014.10.062

book=155,ebook=168

2013-10-17) (本文编辑:黄新珍)

猜你喜欢

血钾胃肠功能排气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强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钾血症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
心力衰竭患者血钾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及住院死亡的关系
谨防血钾异常与猝死
血钾异常伤心脏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穴位按压在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效果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