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莘县设施厚皮甜瓜实用种植技术

2014-02-02

中国蔬菜 2014年7期
关键词:碧护莘县长势

(1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2山东省莘县农业局,山东莘县252400)

蒋卫杰博士:聚焦生产一线(一)

莘县设施厚皮甜瓜实用种植技术

翟合生2刘学芳2王凤娥2蒋卫杰1*

(1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2山东省莘县农业局,山东莘县252400)

莘县瓜农在长期的甜瓜实际生产中,通过不断摸索和完善种植技术,促进了甜瓜种植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实现了甜瓜产业的持续发展。本文技术内容来自于莘县瓜农生产第一线的甜瓜栽培经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些第一手的实践经验对于提升其他地区的甜瓜生产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山东省莘县自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厚皮甜瓜设施种植品种和栽培技术,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种植面积已达6 000 hm2(9万亩),总产量达45万t,设施甜瓜栽培也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一般冬春茬日光温室每667 m2产甜瓜 5 000~6 500 kg,收益30 000~45 000元;大棚早春茬(2月上旬定植)甜瓜收益2万元左右;秋茬甜瓜一般收益6 000~8 000元。甜瓜种植主要分布在莘县的河店镇、燕店镇、魏庄镇、大王寨乡。1996年3月莘县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中国特产报社,授予“中国香瓜之乡”。

1栽培品种

目前莘县种植品种由原来的几个厚皮甜瓜,扩展到有30多个甜瓜系列品种。厚皮甜瓜系列主要有黄皮伊丽莎白系列(瑞红等品种)、白皮西莫洛托系列(西莫洛托等品种)、网纹系列(网纹2号等品种);薄皮甜瓜系列有花蕾1号、景甜等品种。

2栽培茬口

甜瓜在莘县一年四季均有栽培,主要栽培模式有日光温室冬春茬、大棚早春茬和秋茬。冬春茬一般在12月上中旬育苗,翌年1月中旬前后定植,2月中旬授粉,3月中下旬收获第1茬瓜,4月中旬收获第2茬瓜,以后还可以收获第3和第4茬瓜。大棚早春茬一般在1月中下旬育苗,2月中旬定植,苗龄25~30 d(天),“五一”前后收获第1茬瓜;大棚秋茬一般在7~8月播种育苗,11月上中旬收获。

3栽培经验集锦

二十多年来,莘县瓜农在甜瓜一线生产中,摸索总结出了一系列栽培经验,这些实践经验不但对莘县甜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提升其他地区的甜瓜生产水平,乃至我国甜瓜产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1 播种催芽 提倡选用有种衣剂包衣的种子,预防苗期病虫害。没有用种衣剂包衣的种子采用温汤浸种,浸种之前先晒种2 d(天),然后用55 ℃的清水浸种,边倒水边搅拌,在常温下加入碧护(0.136%赤·吲哚乙酸·芸薹,下同)1 000倍液浸泡5~8 h(小时),捞出沥干后用湿棉毛巾包好。当地用新鲜细河沙,洗净晒干消毒,按1份浸泡好的种子和3份无滴水的湿河沙拌匀,再装入洁净无毒的塑料袋,置于30~32 ℃环境下,18~20 h(小时)即可出芽。出芽后轻轻过筛,滤出发芽种子。播种前要先将营养钵浇透,喷1遍30%甲霜·噁霉灵(瑞苗清)可湿性粉剂,每8 mL兑水15 kg,或52.5%恶酮霜脲氰(抑快净)2 500~3 000倍液,并将覆种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消毒。播种时要将种子平放、胚根向下,盖上1cm厚的土,其上再喷1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冬季要覆盖地膜,搭小拱棚。播种后出苗前,为了提高温度,放草苫前可用棉被等覆盖在穴盘的地膜上,其上再加盖1层地膜,等第二天拉起草苫后将覆盖物揭开,这样有利于及早出苗。

3.2 苗床管理 冬季出苗前温度保持30 ℃左右为宜;苗出齐后,要及时降温,白天25~28 ℃,夜间15 ℃,以防形成高脚苗。待第1片真叶长出时,白天温度可升到30~32 ℃,夜间18~20 ℃,以加速生长。定植前应降温炼苗,白天25~28 ℃,夜间15 ℃,以适应定植后的棚温。幼苗长出真叶后需灌根,可用甲壳丰水剂1 000倍液+碧护可湿性粉剂10 000倍液灌根,每株灌250 g药液。育苗棚如遇阴天也要拉放草苫,以增加见光;必要时可盖小拱棚、二膜等,以保温。

3.3 整地施肥 甜瓜对氮、磷、钾需求量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中微量元素需求量依次为钙、镁、硼、锌等。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科学配比;一般每667 m2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6~10 m3。有机肥的腐熟方法:新鲜鸡粪10 m3+粉碎的玉米秸秆或麦秸2 m3+有机发酵菌4 kg,混匀后盖上塑料膜,高温下闷7~10 d(天)即可。一般新棚每667 m2再施硫酸钾复合肥(N∶P∶K为15∶12∶18,下同)50 kg、磷酸二铵50 kg、中微肥50 kg作基肥。3 a(年)以上老棚施硫酸钾复合肥50 kg、活性生物有机肥200 kg。施肥时最好将腐熟有机肥与60%的化肥撒施后犁地,然后将剩下的40%化肥开沟集中施用。病虫害严重的地块要进行土壤处理,一般每667 m2用40%辛硫磷乳油1 kg+75%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 kg随水浇施,个别有根结线虫的地块要随水冲施2%阿维菌素乳油250 g。

3.4 起高垄,足底墒 采用大小行的起垄方式,垄高20~30 cm。起好垄后,早春在定植前10~15 d(天)浇1次大水,一是可使地面平整,二是可早升地温有利于缓苗。大棚整地时间可提前到11月或翌年2月中旬。夏秋季甜瓜定植时,棚内温度高,要大小沟浇透水,降低地温,保证底墒足,否则定植后缓苗慢、死秧多。

3.5 适时定植,防治小老苗和死苗 冬春季节定植,要进行土壤杀菌消毒,每667 m2用75%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kg,施入穴内和土混匀。定植前要挖好定植穴,当幼苗两叶一心、地温升到15 ℃时,选择晴天的下午,将苗坨放到穴内,少培一点土,然后向穴内浇水,水未完全渗下时将穴埋平,以不埋瓜茎为宜。定植后不要急于浇大水,否则易降低地温,增加棚内湿度,病害发生严重。定植后2~3 d(天),选择晴天上午浇小水为宜。

定植后要覆盖地膜,白色地膜可直接覆盖;如果用黑色地膜,则一定要等到一周后,待幼苗长出新叶时再覆盖。这样,有利于提高地温和缓苗。用幅宽2 m的无滴地膜,在幼苗处撕个孔,将苗引到膜上;两行幼苗上方搭一个50 cm高的小拱棚,用幅宽2 m的无滴地膜覆盖。白天温度一般保持在28~32 ℃,夜间15~18 ℃。早晨和傍晚要通风换气10 min(分)左右,中午温度超过35 ℃时要通风降温。阴雨雪天,草苫可以晚揭早盖。可用3%甲壳丰水剂1 000倍液+碧护10 000倍液喷雾,提高幼苗抗低温的能力。

冬春季节定植后容易出现小老苗的问题,主要原因:定植时气温较低(特别是地温也不高),或粪肥过多而没开沟施用,或即使开沟施肥,但是没有和土充分混匀而造成烧根。防治方法:可以用3%甲壳丰水剂1 000倍液+碧护10 000倍液灌根,再用碧护10 000倍液+宝力丰1号1 000倍液喷雾,根据田间情况,5 d(天)后再喷1次,进行促根、提苗,同时去除花打顶的瓜杈,这样7 d(天)后植株长势可明显好转。

夏季高温季节定植时,由于气温、地温高,极易发生死苗现象,可采用带水定苗的方法。定植前先开好定植穴,接着浇水,待地表没有明水时,按穴栽入幼苗,取垄上土覆盖苗坨。定植深度以苗坨上覆土厚0.5~1.0 cm,苗坨垄内侧土层厚不低于10 cm为宜。10 cm地温高于25 ℃时,应增加浇水次数(正常年份在7月中下旬),直到高温季节过去。

3.6 田间管理 苗期至伸蔓期,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配施磷、钾肥与钙、镁、硼肥,谨防因缺镁、硼而发生生理性病害。在幼苗第10片叶长出后,应根据植株长势调整水肥。若植株叶片宽大,茎秆粗壮、节间长20 cm以上,落花严重,说明营养生长过旺而生殖生长弱,要抑制旺长。首先要控制浇水,适当降低棚温,同时整株叶面喷施20 mg·kg-1助壮素或矮壮素等抑制剂,以控制茎叶生长,促进生殖生长,避免造成营养生长过盛,开花授粉时难以坐果的现象。对于长势弱,茎秆节间较短,低于15 cm,叶色薄、叶片小而淡黄的植株,管理上以促为主,地上部叶面喷施含锌、硼等微量元素的叶面肥,提高植株的长势和抗逆能力。同时地下部冲施含有益菌2亿个·g-1的活性菌肥10 kg养根促根,以便吸收足够的养分供应植株生长,从而达到恢复植株长势的目的。瓜果膨大期,即甜瓜授粉后15~20 d(天),养分吸收达到最高峰,因此当头茬瓜长到鸡蛋大小时,选择晴天上午浇第1次膨瓜水,每667 m2随水冲施高钾水溶肥(N∶P∶K为20∶10∶30)10 kg左右。以后根据土壤湿度每10~15 d(天)浇1次水。一般留瓜前不浇水,当甜瓜授粉后3~4 d(天),选留瓜形周正、瓜胎较长的瓜,其余的瓜摘除。以后根据天气、土壤状况、隔10~15 d(天)浇第2次膨瓜水,并随水每667 m2施入水溶肥 10~20 kg。膨瓜期一般冲施20~25 kg,授粉后25~30 d(天),不再浇水施肥,以免裂瓜,影响品质。

3.7 植株管理 当瓜秧长到30 cm时开始吊绳。吊瓜绳不能捆得太紧,盘瓜秧时最好用手固定住植株顶端,然后把绳往瓜秧上缠绕,这样不易伤着茎秆或顶端。如果在第1坐瓜节位上多绕几圈,后期可以不再吊瓜,只需给瓜套上无菌袋,不仅省钱省工,而且防病早熟。等枝杈长到3~5 cm长时再摘除,在预留子蔓以下的枝杈和卷须要及时抹去,以减少养分消耗。打杈时应选择晴天上午,尽量集中时间,统一掰掉,不要用手掐或用剪刀剪,否则易残留一节,病害容易侵染。打完杈后,再喷1遍碧护+嘧菌酯(阿米西达),可减少病害发生。

3.8 留瓜和授粉 一般在第12片叶腋部位开始留子蔓结瓜。留瓜节位要适宜,节位太低则瓜小,影响产量;节位太高则瓜成熟晚,虽然产量高,但往往因单价低而影响效益。根据瓜秧长势,留蔓时间尽量统一,以便于管理,每株留1~2条蔓,留1个瓜。可采用熊蜂授粉:预留节位的雌花开放时,于8:00~10:00将熊蜂放出授粉,授粉的最低温度为18 ℃,适温为25~28 ℃。也可人工辅助授粉:待瓜胎上的花半开时(第二天会完全开放的程度),仅将瓜胎蘸40 mg·kg-1吡效隆进行授粉,特别要注意瓜柄、瓜杈和瓜前的叶片都不能蘸到药液,这样瓜脐小,瓜柄细,利于出售。最好用吡效隆水剂,并且每0.75 kg授粉药液加入几滴3.6%保美灵,蘸出的瓜表面光滑美观。当幼瓜长到鸡蛋大小时,选留瓜形端正的幼瓜,其余的摘除,当瓜长到0.25 kg左右时开始吊瓜。

生产上需要坐第2或第3茬瓜时,可根据植株长势,在第1茬瓜膨果结束到采收前,开始留下一茬瓜,可在上部叶腋处选留1~2条侧枝,坐瓜、留瓜方法同第1茬瓜。一般植株弱、果实大的品种晚留瓜,可在摘瓜前3~5 d(天)蘸瓜;植株强壮、果实小的品种早留瓜,可在膨瓜结束后开始留第2茬瓜。其他管理与第1茬瓜相同。第3、第4茬瓜,根据植株长势和市场、茬口安排决定是否留取下一茬瓜。

3.9 病虫害防治 日光温室和大棚甜瓜生产,在实施以上管理措施外,对病害还需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

甜瓜定植以后,在浇水前、连续阴天后、整枝打杈后、发现零星病害时用25%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液10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保护性杀菌剂轮换喷雾,可以很好地防治各种真菌、细菌病害。定期喷施碧护、甲壳丰等叶面肥,可以促进生根,提高作物抗病、抗寒的能力。阴天时不要整枝打杈,不浇水、喷药。如果瓜秧长到1 m高以上时,可以采用熏烟剂或喷粉进行防病。

甜瓜苗期主要是茎基部病害,如疫霉根腐病、茎基腐病,常造成死棵。 疫霉根腐病主要为害茎基部和根部,发病初期病部初呈水烫状,继而变黑褐色缢缩腐烂,可向根部发展,导致主根坏死,植株死亡。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进行喷淋灌根防治。茎基腐病主要为害茎基部,发病初期茎基一侧出现凹陷的褐色小病斑,后病斑扩展绕茎一周,导致茎秆变细腐烂,可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 200倍液喷淋茎秆防治。

甜瓜在坐瓜后常发生严重的茎部病害,坐瓜前用46.1%氢氧化铜(可杀得3000)颗粒剂1 500倍液灌根可以有效防治溃疡病、茎基(根)腐病、蔓枯病等病害。

翟合生,高级农艺师,专业方向:保护地蔬菜栽培,电话:0635-2163210,E-mail:sdsxngx@163.com

*通讯作者:蒋卫杰,研究员,专业方向:温室作物生理和无土栽培,E-mail:jiang8797@sina.com

2014-06-18;接受日期:2014-06-21

猜你喜欢

碧护莘县长势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山西270多万公顷秋粮长势良好
山东省莘县第二中学
莘县地区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研究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
聊城莘县小庭院里发展大经济
碧护在加工番茄上的应用试验初报
冬季使用“碧护”可防果树受冻害
防冻害喷施“碧护”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