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实训教学模式改革刍议
2014-02-02尹军祖
□尹军祖
(新疆警察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警务实训教学模式改革刍议
□尹军祖
(新疆警察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当前警察院校的警务实训教学尚存在重视不够和方法创新不足的问题。应充分开发利用专业课程资源,以公安实战要求为导向,构建起分阶段、多层次、模块化、实战型的警务实训教学新模式。从不断改善校内实训条件,明确实训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入手,提升警务实训教学水平。
公安教育训练;警务实训教学;综合素质;人才培养
警务实训教学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应用型公安专门人才为目标,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和公安教育训练的特点,坚持教学、科研、警务实践相结合,着眼于学生“理论、实践、创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本文试结合新疆警察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警务实训教学实际,对创新警务实训模式谈一些思考。
一、当前警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警务实训教学重视不够。目前大多数公安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训教学的现象。大多数教师包括制定教学计划的教师以前接受的教育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因此强调理论教学的分量。开展实训教学的难度高于理论教学,实训教学的开展需要有充分的教学资源,并且要做很多前期工作,如做实训计划、与实训基地联系、将学生分组规划实训项目等,开展实训教学的工作量很大,因此不少教师避难就易,对实训教学缺乏热情。
(二)警务实训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不足。目前很多实训是搞模拟操作,严重缺乏实训特质,难以达到教学与公安实战的“零距离”。把实践性教学放在社会真实环境中进行,使实训课程的开设真正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还需广大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创新实训教学的方式方法。
二、警务实训新模式的构建
(一)警务实训新模式建构原则。我国实训教学模式建构的途径和方法大多采用归纳法,有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提炼、总结、概括出来的,也有参照国外先进教学模式进一步加工改造而成的,其建构原则包括思想理念的引领性、呼应发展的动态性、切合实际的适用性、便于实施的可操作性、教学功能的优效性等。为体现警务实训的专业性,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还必须重视以下方面:既要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既要重视显性课程,又要重视隐性课程;既要重视以教师为主讲授的课程,又要重视以学生为主的操作性课程。
(二)警务实训新模式的探索。对于警务实训教学来说,虽然目前成熟的、理性化程度高的教学模式还不多,但各公安院校都有各自实训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这就为优选警务实训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优选模式首先要对模式的性能、特点、适用程度进行判断,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加以考虑,包括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性质以及教学实施的物质条件等,然后才有可能选出针对性、适用性、实效性强的模式用于自身的实训教学。实训教学模式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应当综合考虑,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性质、教学的物质条件、教学模式优劣等方面科学选择。
我校警务实训充分开发利用专业课程资源,以公安实战要求为导向,以全面提高学生警务实战能力为主线,以警务理论教学、警务实战训练和公安工作实践三大系统为支柱搭建实训教学体系,构建起分阶段、多层次、模块化、实战型的实训教学新模式。该模式以警务战术训练馆和街区、专业实验室为载体,以警务实战训练为核心,以创新意识和警察素质培养为突破口,坚持警务实训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将实训教学内容整合为公安工作认知、警务技能训练、警务综合训练三个模块,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划分为实战意识养成、警务技能实训、综合能力实训等三个阶段。
1.公安工作认知训练模块。组织学生进行公安工作认知性训练,培养学生的警察意识,为学生警务实战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通过入学教育、公安通修课中的实训教学,并结合学生一二学年暑期到公安机关开展认识性见习和综合性见习等培养环节,使学生的警察意识初步养成。
2.警务技能训练模块。组织学生进行各项警务技能训练和专业基础实验,培养学生警务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警务实践能力。
3.警务综合实训模块。组织学生进行警务综合训练、公安专业实验、毕业实习以及学生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警务综合素质。
这一模式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集中性的和阶段性的实训,而且有利于学生经常性的、连续性的实训,不仅适用于技术性的实训,而且有利于管理性的实训,实现了警务技能训练目标。
三、警务实训新模式的实践
(一)不断改善校内实训条件。良好的警务实训条件对实训教学至关重要,是实现实训模式的保障。近年来,我校以晋升本科院校和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以公安实战需要为标准,先后建成了实训模拟场地和多个专业实验实训室,形成了真实的或仿真的警务训练环境,满足了各专业技能训练的需要。
(二)明确实训培养目标。围绕应用型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教学、科研、警务实践相结合,以加强公安学科专业建设和深化理论教学改革为基础,瞄准警务实战需求,通过公安工作实践、警务实战训练和理论教学三个平台和三个模块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实训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实战意识,促使学生掌握专项技能和提高综合能力。
(三)坚持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并重,实现理论教学、实战训练和实践锻炼一体化,以先进的实验和实训教学理念为先导,牢固把握能力培养主线,建立和完善分阶段、多层次、模块化、实战型的实训教学新模式。分阶段就是在实训教学中做到实战意识养成、专项技能掌握和综合能力实训三个阶段的阶梯递进。多层次就是既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学历教育,又面向公安机关中高级警官培训。模块化就是以警务实战训练为纽带,贯通警务理论教学和公安工作实践,形成与实训教学三个阶段要求相适应的训练模块,即公安工作认知模块、警务技能训练模块和警务综合实训模块。实战型就是突出警务实战特点和要求,推进实验和实训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建立一套还原模拟实战的实验和实训教学新方法。
(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教师既要做教育家,也要成为公安行业专家。我校为此建立机制,为教师再培训、再教育创造条件,让教师外出学习,开展教学科研合作交流;鼓励教师到公安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建立健全教师参加公安实践工作制度,保证每学年有五分之一的教师参加公安实践,保证教师每五年到公安实战单位从事一年公安实践工作。在实训中心设立实训教学主讲教官的教学岗位,选聘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高水平正副教授担任主讲教官,在校内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实训教学骨干教师队伍。进一步贯彻落实选聘校外教官制度,聘请公安机关业务骨干担任教官,在实践基地聘任实践指导教师,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教师与教官相结合,打造“双师型”、实战型教师队伍。
(责任编辑:田禾)
D631.15
A
1674-3040(2014)02-0089-02
2014-01-20
尹军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信息安全工程系副教授,现在新疆警察学院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