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美国警察高等教育中的民主警务理念与批判性思维

2014-02-02谭羚雁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批判性警务理念

□谭羚雁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沈阳 110854)

探析美国警察高等教育中的民主警务理念与批判性思维

□谭羚雁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沈阳 110854)

被奉为警察专业化之父的奥古斯特·沃尔默领导了警察专业化运动并开创了警察高等教育的先河。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政界、学术界关于“警察高等教育是否真正起作用”的讨论从没间断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区警务模式被看作是美国警务的策略转型。美国警察教育的目标与宗旨在于提升警察服务能力,折射出的是一种全新的“民主警务”理念。在民主警务理念的警察教育实践中,“批判性思维”被认为是警察教育的核心要素。借鉴美国警察高等教育的改革历程、实践经验及其所折射出的警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我国警察教育应体现与时俱进性,因为变革与创新才是推动警察教育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

警察高等教育;民主警务理念;批判性思维;美国

20世纪以来,关于警察应“职前教育”(recruiting the educated)还是“在职培训”(educating the recruited)的讨论已百年有余。警察教育模式(police education)主张警察接受大学高等教育,广泛学习刑事司法、犯罪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课程,并获取刑事司法、警察学学位;警察培训模式(police training)则主张以警察执法中所需的警务技能技巧培训为主。美国警察教育在争议中不断前行,其改革历程、实践经验及其所折射出的警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值得我国深思与借鉴。

一、美国警察高等教育改革的回顾

美国警察高等教育的思想端倪可追溯到20世纪初的警察专业化运动时期,即第二次警务革命时期。由于受“政党分肥制”与政党政治斗争的影响,美国警察工作效率低下、腐败滋生,公信力不断受到社会质疑。警察的专业化教育也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被奉为警察专业化之父的奥古斯特·沃尔默(August Vollmer)领导了警察专业化运动并开创了警察高等教育的先河。时任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警察局局长的沃尔默呼吁,警察不仅应接受技术培训,还应当接受大学高等教育,通过对心理学、犯罪社会学等知识的把握实现对犯罪活动的控制与预防。1908年,沃尔默创办了美国第一所正规警察学校,即伯克利警察学校,并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聘请教授授课,雇佣毕业生成为伯克利市的警官。

在伯克利警察教育的影响下,美国警察高等教育逐渐蔓延开来。早期警察教育以刑事司法课为主,涉及警察科学、警察行政或警察执法等内容,课程教授任务主要由四年制高等院校和社区大学承担。随着警察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高等教育背景并拿到警察教育学位的警察数量日益增多,但却受到其他在职警员和管理者的质疑和排斥。Goldstein曾这样描述警察毕业生的尴尬境地:“警察毕业生的数量正持续稳定增长,然而却找不到雇用职位;传统观念认为警察工作实际是一项再简单不过的事务,而且工资待遇低,发展空间有限,这些都使得警察高等教育看似是一种浪费。”[1]1967年,美国总统委员会就美国社会的犯罪形势发表了题为《自由社会的犯罪问题》(The Challenge of Crime in a Free Society)的报告,提出了具有重大意义却富有争议性的政策建议,即“所有警察部门的最终发展目标是,拥有执法权力的全部警员都具备学士学位”。[2]基于不断扩大的犯罪形势及总统委员会的建议,美国国会于1968年通过了《犯罪预防与街道安全综合法案》(Omnibus Crime Control and Safe Streets Act),并设置援助执法厅(Law Enforcement Assistance Administration,LEAA)专门负责联邦政府对警察刑事司法教育的经费资助。警察执法教育项目(The Law Enforcement Education Program,LEEP)就是旨在提升全国警察教育水平的联邦政府教育刺激计划。该项目鼓励高等院校开设警察课程,侧重对警察机构及在职警察提供经费支持,而不针对在职警察之外的其他人员。1973年,美国咨询委员会(The National Advisory Commission)就“刑事司法标准和目标”(Criminal Justice Standards and Goals)问题发表了意义更为深远的“警察报告”(Report on Police)。该报告提供了警察教育时间表,即“要求所有警察在1975年初次任职时应完成至少两年(60学分)的高等教育,1978年时至少三年(90学分),1982年时已获取学士学位”。[3]然而,随着警察教育刺激计划的施行,一些学校随意合并培训项目以获取援助执法厅的资金支持,专业教育的质量堪忧。1978年咨询委员会花费两年时间就警察高等教育问题进行了国内调查。最终,委员会倡议,警察“职前教育”应优先于警察“在职培训”。这一建议不仅否定了LEEP项目侧重警察在职教育的做法,而且也成为今后美国警察教育与警察培训孰轻孰重之争议的开端。

二、美国警察高等教育在争议中前行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政界、学术界关于“警察高等教育是否真正起作用”的讨论从没间断过。学术界对于警察高等教育的影响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是对警察态度(police attitude)的影响,二是对警察执行力(police performance)的影响。早期对警察态度的研究普遍认为,受过高等教育的警察比无高等教育经历的警察具有较轻的“权威主义”(authoritarianism)倾向。研究认为,教育水平越高,警察的信念与价值体系更为灵活;[4]与警察权威态度相对应的是大学教育的缺乏和工作经验的增长;[5]警察道德与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源于犯罪学或刑事司法课程的影响,而是大学教育经历的影响。[6]除此之外,受过高等教育的警察被认为更具“人本主义”特点:他们更能包容少数人群体;执法态度更专业;执法行为更道德;更理解别人的行为;对与社区的关系更敏感。在执行力方面,研究认为,受过高等教育的警察有更好的执行力表现,更有能力适应警察多角色的复杂性;他们更能充分理解警察角色,对民众更具有包容性,且有能力改善与社区关系,重塑社区对警察的信心;民众针对他们的抱怨较少;缺勤率较低;执法中较少使用武力;执行工作时更具创新力,更有可能承担领导角色,在履行职责、解决问题以及职级晋升中具有更高的进取心与表现欲。[7]总之,警察高等教育被认为有利于改善警民关系,提升警察合法性。

当然,美国警察从一开始就否认了高等教育对警察存在的正面价值与影响。他们认为,类似于刑事司法与警务等的课程在知识内容上都显得狭隘甚至肤浅,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存在巨大鸿沟。批判更为尖刻的是,刑事司法学历教育被认为只是对美国刑事司法制度体系、结构及功能的概括性介绍,因而被指责为吸金而牺牲了专业完整性。

尽管美国国内对于警察高等教育是否有益存在争议,却没能阻止警察高等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年制与四年制高等院校中的警察执法教育得到迅速发展。1954年警察执法教育项目仅有22项;到1975年社区大学内有700余项,四年制高等院校里有近400项;1999-2000年间,仅四年制的刑事司法教育项目就达到408项。据美国司法统计局统计,2000年警察招募中提出学历要求的占32%,是1990年的3倍。[8]1990年,警界智库警政研究公会(Police Executive Research Forum)称,在对美国486个州、市、县警察部门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65%的警察已完成至少一年的大学教育,23%的警察具备四年的学历教育。1998年,警政研究公会对管辖50000人以上的358个城市和乡村警长作了相关统计,87%具有学士学位,47%具有硕士学位,近5%具有博士学位。另外,在对科罗拉多州51个州警察部门和市警察局的调查中发现,有22%对警察晋升需要学位做出了明文规定。警政研究公会对高等教育的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警察部门将晋升与教育背景相挂钩。在阿林顿市,1999年,要求所有新警必须具有学士学位;对于晋升,1991年,副警长要求学士学位,1995年,副队长要求学士学位,1999年,助理警长要求硕士学位,2000年,警员晋升需要学士学位。[9]

三、美国警察教育中的民主警务理念与批判性思维

尽管观点各异,却未能阻挡美国警察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什么样的理念推动着美国警察教育的发展呢?社区警务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是一个重要转折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区警务模式被看作是美国警务的策略转型,即公共安全维护由警察主导过渡为警察与社区的合作。1988年,警政论坛公会就美国警察教育现状做了一项国内调查,结果显示,社区警务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警察教育,以提升社区警务所需的警察责任感、警察决策力、警察创新力、警察包容性。由此看来,美国警察教育的目标与宗旨在于提升警察服务能力,折射出的是一种全新的“民主警务”(democratic policing)理念。

依据Marenin的观点,民主警务中的“专业化(professionalism)、责任感(accountability)、合法性(legitimacy)”内容正是美国警察高等教育赋予警察的价值所在。[10]民主警务教育理念具有深邃的政治视野,它关注社会公平、社会凝聚力、正义、平等以及人权。当前美国警察的高等教育,正是站在民主警务的战略高地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化的内涵在于:帮助警察更好地理解自身角色的复杂性并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应用成人教育法(andragogy)而非传统的说教方法(didactic models),实现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的合作学习;教育内容包括心智提升、领导技能、执法学习、认识复杂社会问题。责任感的内涵在于:应致力于改善警察执法态度与执行力,培养警察更为灵活的价值理念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合法性的内涵在于:以警察服务为导向,重塑警察的公信力,即警察应有意识改善与公民社会的关系,提供有效、平等的警务服务,提升警务治理水平,增强社区对警察的信心和满意度。

民主警务理念驱动的警察教育实践,“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被认为是警察教育的核心要素。警察教育实践中不存在教育者能够提供问题解决所有方法的理想化模式,而应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批判性思维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的“探究性质疑”(probing questioning)方法,即通过不断的诘问、反驳或辩证,要求学生澄清他们的思考或研究目的,探求事情真相,帮助学生培养更系统的思维模式,理解更深的实质。1998年10月5-9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巴黎举行,会议发表的《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中,第一条“教育与培训的使命”就提出了“培养批评性和独立的态度”;第五条“教育方式的革新: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指出,“高等教育机构必须教育学生,使其成为具有丰富知识和强烈上进心的公民。他们能够批判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寻找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承担社会责任。”当然,批判性思维不是对现有理念的不满与嘲笑,不是对别人思想动机的蔑视,而是要学会区分理想和现实,澄清应然和实然。研究认为,缺少了批判性思维的警察教育,将导致警察无法辨清不可预期的假设、发掘不被人知的策略、理解与判断现实环境。批判性思维是要培养警察成为能够积极回应社会复杂性、不确定性与变化性的具有自我判断、分析能力的思考者。[11]警察作为未来的批判性思考者,需要具备求真、开放思想、分析性、系统性、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的思维倾向。

四、结论

从20世纪以来的美国警察教育改革来看,高等教育对警察态度、警察价值观、警察执行力的积极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当前,美国警察入职前的高等教育要优先于警察入职后的在职培训。这种教育导向的转变不仅是社会事务复杂化、警察角色多元化要求的结果,也是重塑警察公信力与合法性的必然趋势。美国的警察教育是与时俱进的,警察教育的战略定位服务于警务改革与警务发展需求。社区警务模式体现的是“程序正义”,即“看得见的正义”,是给予社区居民机会并赋予其合法资格参与警务事务的过程。而民主警务教育理念追求的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凝聚力和批判性思维,追求的求真与开放,正是在教导警察如何实践好社区警务中的程序正义。毋庸置疑,美国警察教育的改革对于我国警察高等教育的改革颇有借鉴意义。我国警察院校应继续深化发展警察的学历教育,而且有必要增强非警察院校内警察学、犯罪学、社会学、刑事司法等相关学科的教育力度。另外,在警察教育的战略定位上,应跳出以技能培训为主的警察教育樊笼,转为重点培养警察面对未来不确定问题的社会应变能力、分析能力与协调能力。总之,我国警察教育应体现与时俱进性,因为变革与创新才是推动警察教育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

[1]Goldstein,H.(1977),Policing a Free Society,Ballinger, Cambridge,MA.284.

[2]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Law Enforc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1967,The Challenge of Crime in a Free Society,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Washington,DC.109.

[3]National Advisory Commission on Criminal Justice Standards and Goals,1973,369.

[4]Guller,I.(1972).Higher education and policemen:Attitudinal differences between freshman and senior police college students.The Journal of Criminal Law,Criminology and Police Science,63(3),396–401.

[5]Dalley,A.F.(1975),“University and non-university graduated policemen:a study of police attitudes”,Journal of Police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Vol.3,pp.458-68.

[6]Roberg,R.(1978).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higher education,belief systems,and job performance of patrol officers.Journal of Police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6, 336-344.

[7]Roy Roberg,Scott Bonn(2004).Higher education and policing:where are we now?Policing: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e Strategies&Management Vol.27 No.4,475.

[8]Hickman,M.J.and Reaves,B.A.(2003a),Local Police Departments 2000,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Washington,DC.6

[9]Bowman,T.(2002),“Educatetoelevate”,Community Links,August,pp.11-13.

[10]Marenin,O.(2004).Police training for democracy.Police Practice and Research:An International Journal,5(2),107-123.

[11]Brookfield,S.D.(1987),DevelopingCritical Thinkers: Challenging Adults to Explore Alternative Ways of Thinking and Acting,Open University Press,Buckingham.

(责任编辑:蒋国长)

D631.15

A

1674-3040(2014)02-0074-03

2014-01-20

谭羚雁,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公安基础部讲师、管理学博士。

猜你喜欢

批判性警务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
警用直升机的作用及在我国警务实战中的应用
警务专用手机ZD-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