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强做大
2014-02-02黄传霞
黄传霞
(合肥市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安徽合肥230071)
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强做大
黄传霞
(合肥市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安徽合肥230071)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解决能源安全问题与大气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抓手。本文从战略角度,多维度、多视角地分析了合肥市近年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的初步成效、以及当前所面临的内外发展环境和历史机遇,提出合肥市要做强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离不开政府推动、车企做强、技术突破、基础配套、营销多元和模式创新等。
合肥 新能源汽车 做强做大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当今世界解决能源安全问题与大气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的一个重要抓手。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阶段,面临着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加快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是我市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内在要求。
一、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抓住国家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大战略机遇,把新能源汽车作为全市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采取积极措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产业链和产业基地初步形成。目前,全市拥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40余家,涵盖整车开发、电池开发、电机开发、管理系统开发、充电站(桩)开发及建设管理、推广服务及金融投资等领域。其中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有江淮汽车、安凯汽车、昌河汽车和星凯龙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有巨一自动化、国轩高科、华霆动力、同智机电、力高新能源等。2013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产值18亿元,增长53%;增加值3.5亿元,增长47.5%。建成年产1万辆电动轿车生产线、1000辆电动客车生产线、1万辆电动商用车生产线和1.5亿安时车用锂电池生产线,已开工建设年产6000辆新能源客车整车和15万套客车关键动力总成的“新能源客车新基地”。
(二)技术研发跃上新台阶。江淮汽车在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础上投资6亿元新建研发基地,基地硬件水平基本与国际同步,开发产品性能处于领先水平。安凯汽车在电动客车全承载车身技术、动力系统集成技术、整车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系列重要突破,2012年11月,经科技部批准“国家电动客车整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安凯客车新能源汽车新基地,安凯汽车还主持和参与新能源汽车领域需制定的5项国家、行业标准。国轩高科公司联合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组建国轩工程技术研究院,在动力电池材料、电池芯、电池组及管理系统等领域开展研究。由市政府支持,合肥工业大学、江淮汽车等联合成立的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的电动汽车实验条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市已形成了包括整车集成、电驱动、动力电池、整车控制等核心技术研发团队,研发能力和开发体系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三)示范应用成效明显。我市在2009年2月、2010年6月、2013年11月,先后被批准为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目前,全市建成9座公交车充换电站,50个电动轿车电桩群,近2000个电动轿车充电桩,已有125个充电桩正常运营;建成城市级监控中心1座,信息采集监控站3个,维保站10座。全市有63款新能源汽车列入国家公告目录;安凯纯电动客车在全国市场公开招投标中标率达96%,保持全国第一;江淮汽车纯电动轿车在进入美国市场方面取得突破;截止2014年上半年,已在全国投放各类新能源汽车9109辆,推广量居示范城市首位,运行总里程超过1.2亿公里,节约燃油约1800万升,减排二氧化碳4万吨。
但总体上,我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仍存在关键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政策体系不健全、充电设施不配套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缺少对核心技术的掌握,企业缺乏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等。二是政策补贴力度相比其他城市优势不明显,如电动乘用车,北京、深圳均为中央财政1∶1配套,上海市4万元/辆,我市仅1万元/辆。三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市公交车数量与停保场面积之比虽高于其他城市,但建设充电设施场地难以落实。2013年仅建成1座充电站。同时部分区域对充电设施选址和建设的支持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难以适应推广应用的快速发展。
二、我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环境分析
(一)国际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一是新能源汽车研发成为竞争焦点。从全球范围来看,新一轮汽车工业技术革命正在兴起,传统能源动力系统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革新日新月异。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共同选择,发达国家纷纷运用财政资金直接资助新能源汽车研发,并采取税收减免、购车补贴、直接采购和发展特定用途市场等措施鼓励应用电动汽车。相关数据显示,可替代能源是近十年汽车产业研发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新能源汽车研发进展飞速,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美国和德国。近年来电动汽车的电机、电池、电控等三大技术进步迅速,推动电动汽车从实验室产品向商业化发展,尤其是锂离子电池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使部分电动汽车产品得以满足城市普通家庭的应用要求,并在获得购车补助的条件下初步具备了市场竞争力。随着规模扩大与经验积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将推动电动汽车进入大规模产业化。根据预测,未来一二十年将是新能源汽车工业形成格局和我国打赢汽车产业发展翻身仗的关键时期,必须抓紧发展新能源汽车,汽车工业更要加快应对技术创新提出的新挑战。二是重视组建联盟模式推进关键技术攻关。以日本为例,日本为攻克电池方面的关键性技术,已建立了开发高性能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的最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共同实施2009年度“革新型蓄电池尖端科学基础研究专项”新项目。该联盟包括丰田、日产等汽车企业,三洋电机等电机、电池生产企业以及京都大学等著名学府及研究机构,共22家成员单位。该联盟单位每家出50名以上专业人员从事合作研究,开发企业需要的共性基础技术。日本政府计划七年内对此项目投入210亿日元,通过开发高性能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在2020年前,将日本电动车一次充电的续驶里程增加三倍以上。这种产学研联盟的研发模式,既有利于资源整合,又有利于监管企业补贴资金的流向。三是采取双重刺激政策。如美国采用了政府与企业双作用力的方式。美国政府通过制定进一步严格的汽车燃油排放标准和新能源汽车政策,以及通过政府采购节能汽车,消费者购买节能汽车减税,设立新能源汽车的政府资助项目,投资促进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等策略,进一步推动汽车产品朝着“小型化”和“低能耗”的方向发展。联邦政府将购买由美国三大汽车厂商制造的1.76万辆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节能汽车。到2015年美国要有100万辆充电式混合动力车上路。为鼓励消费,购买充电式混合动力车的车主,可以享受7500美元的税收抵扣。同时政府还投入四亿美元支持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新能源政策,更加明确了研发节能减排新产品的方向和目标。
(二)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一是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我国早在“八五”期间就实施了电动汽车关键技术攻关,“九五”、“十五”、“十一五”又分别实施清洁汽车行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电动汽车与清洁燃料汽车专项。从2009年开始,国家推广新能源汽车,将其列为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现在已从市场培育期进入发展期,形成了集自主研发、市场推广、设施配套为一体的产业链,推广应用已初见成效。2013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超过上年全年数量,生产2.0692万辆,销售2.047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3倍和2.2倍。二是产业政策助推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鼓励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政策频频传出。仅在2013年7月新能源汽车刺激政策几乎按照每周一条的频率集中出台。7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3年9月1日起至2017年底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7月13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公布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7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从8个方面提出30条具体政策措施,明确今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重点是纯电动、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类汽车;7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实行扶持性电价政策,经营性集中式充换电设施2020年前免收基本电费,居民家庭住宅、住宅小区等充电设施用电执行居民电价。这些利好政策都有利于我市相关企业依靠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的领先优势,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
(三)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前景看好。
2013年6月,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高校院所及有关单位共计53家正式抱团,成立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其中有:一是探索建立公共租赁电动汽车网络。以计划于2013年11月在肥上市的江淮汽车第五代纯电动车为主力租赁车型。这款车续航能力将从150公里提升到200公里。由于国内目前电动汽车的市场化没有统一的模式,分时租赁将成为推动电动汽车商业化的一股重要力量。为了更大范围地开发合肥市场,届时,除了按小时承租,还将推出包月、包季度乃至包年租赁的业务。二是加快充电站选址建设,完善快速充电网络。在市区一些主要路段规划设置立体公共停车库,同时配套建设快速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的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分时租赁的商业模式能够撬动多大的市场。三是调研制定价格体系,以月租为比照,确保租金比打车上下班或开汽油车上下班的每月花费便宜,同时简化租车办理环节,消费者缴纳租金后即刻使用,不用办理保险等其他事项。四是整合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及相关专业技术各项标准,逐步形成统一的合肥标准。五是组织高校或科研院所技术人员到对口企业兼职,各高校举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专业培训班,对联盟成员单位优先提供工程硕士的培养机会。六是由联盟牵头研发的知识产权成果可无偿向联合开发成员单位辐射和推广,也可采取相对优惠的条件向联盟内未参与开发的其他单位有偿转让。
(四)全省新能源汽车政策为我市创造了宽松环境。省经信等部门在全省组织实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重点支持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安凯汽车、合肥长安等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建设,支持合肥国轩高科、安徽天康集团等电池产业化项目建设,推动合肥、芜湖按照国家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的要求,组织实施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力争2013年全省新推广新能源汽车3500辆以上;到2015年底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取得重要进展,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将力争达到5万辆,其中销往省外3万辆。日前,安徽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高成长性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合肥、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等,被“圈进”全省高成长性产业规划当中,提出将加快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积极探索城际间客运专线新能源汽车运营模式;加快实施纯电动轿车平台技术开发、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开发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建立技术创新联盟。统筹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完整的新能源汽车配套体系,培育壮大合肥、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等,到2017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250亿元。上述项目和政策对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都形成极大利好。
三、加快合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对策建议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我市要抢抓国家鼓励支持新源能汽车发展的政策机遇,加快步伐,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地。为此,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一)完善扶持政策体系。研究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一揽子政策。既要做好长远规划,也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近期目标,完善产业发展、配套设施的规划布局、时间表和路线图;建立健全政策激励奖惩机制、技术引领机制、市场主导机制、产业升级机制等,消除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层面存在的体制性障碍;进一步强化包括产、学、研各类单位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实现上下联动、产学研结合、政企对接,发挥协同效用;强化对燃油汽车生产企业的考核和奖罚,将燃油汽车生产企业每年电动汽车销售占燃油车销售的比例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之一,紧密挂钩企业领导层的业绩考核。
(二)大力扶持龙头企业。重点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系列产品和关键零部件产品;重点支持对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联合攻关,突破关键总成等核心技术,降低车辆生产成本。通过加快引进相关配套企业,支持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的各类服务行业发展等,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探索建立新型科技、创新投融资平台,为新能源汽车不同生产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投融资服务,加快新能源汽车市场化、产业化进程。
(三)支持商业模式创新。积极探索建立车电分离、电池租赁、整车租赁等新型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商业模式;加强充换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将充换电站、充电桩(群)等纳入全市总体规划,预留空间、统一布局,鼓励成立独立运营的充换电企业,大胆探索新型充换电设施的应用普及;建立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延长电池寿命,降低成本;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合理解决充换电站、充电桩的风险利益分担,建立保障建设投资的回报机制。
(四)实行多元化营销方式。加大在公交、公用(出租车、环卫车、物流车、邮政车等)、公务“三公”领域的推广应用;把新能源汽车消费作为绿色消费的一个重要方面,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用互联网思维重构新能源汽车,在其价值链各个环节中体现用户思维,开展服务创新,做好用户服务,比如可通过体验营销,让消费者提高对新能源车的认知度,激发其消费热情。在个人使用领域探索分时租赁、车辆共享、整车租赁以及按揭购买新能源汽车等模式;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拓市场,建立新能源汽车和部件营销联动平台,打造企业差异化特色,通过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方式积极开拓市外市场和专业市场,打造新能源汽车本土品牌。
力争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上实现新突破,立足产品布局、健全产业链(五)提升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新汽车产业是高聚集度的产业,要切实建立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加快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等高端研发平台建设,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加大核心技术攻关,抢占技术制高点,推进关键技术进步,努力生产有竞争力的高品质产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抢抓互联网、智能汽车崛起的机遇,引入国内外技术先进的龙头企业合作创新,加快智能电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同时吸引各方面的人才等;完善标准、健全法规、严格监管,重点推进标准体系建设,支持我市新能源汽车企业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提高产品标准化和企业的市场地位及“话语权”;充分发挥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平台作用,紧密跟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产业创新工程和配套基础设施等新政,加强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及其配套服务企业合作,努力争取更大支持,形成产业集群,加速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商业化进程,逐步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由政府扶持向自主推进转变。
责任编辑:周良金
2014—10—14
黄传霞,合肥市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