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人类学下的武术谚语研究

2014-02-02

浙江体育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谚语人类学武术

李 丽

(西安交通大学 城市学院体育部,陕西 西安 710018)

0 前 言

武术谚语广传于民间,积久成俗,为古今拳家所沿用,其比喻形象,立意明确,以通俗语言反映拳理,可帮助习武者掌握要领,分辨正误,防止偏废。至明清时期已相当丰富,其语言形象、简练易懂,比喻的范围很广。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对于武术谚语的关注并没有引起我们重视。本文收集武术谚语的相关研究文献发现对于武术谚语的认知多停留在浅显的层次,局限于语言学及文化学等方面,难免存在视域狭隘之弊。语言人类学是语言学和人类学结合的产物,是一门独立的广泛吸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边缘学科。其优长之处,也正是语言学的孱弱之处(语言学强调语言的内部规律,尽量排除社会因素的干扰,以定量分析得出可靠的普遍性结论),强调的是语言对社会的“嵌入”,突出语言和社会的互动,论证语言作为“第三种现实”的性质[1]。因而,语言人类学视野下对武术谚语进行分析与研究,利于拓宽视野,能够更好地通过武术谚语透视武术文化,展现武术人的内在精神以及追寻武术人的历史记忆等现实意义,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1 语言人类学阐释及历史发展

语言人类学把语言看作是社会像符,是文化资源,它反映群体和个人的分类方式和思维特征,反映他们的情感的价值观,也反映他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语言人类学所研究的语言是社会构造的一部分,也是人们能动作用的一部分。博厄斯、萨皮尔、马林诺斯基及其他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人,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语言对于社会的解释和表现作用[2]。而且语言人类学把语言作为社会实践来研究,这种开放的取向使我们能够从哲学观点和社会思想中广泛汲取营养。概括来说,语言人类学就是在人类学背景下的语言和言语研究,是把语言作为文化源和言语作为文化实践的研究,是语言学的人类学的阐释[3]。

语言学发源可以追朔到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后5世纪的希腊罗马时期语文学。但语言人类学却是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准确地说,主要集中在20世纪的初期,其间经历了两个学科相互接触直到结合的过程。萨皮尔首先在人类学和语言学两个方面得到了博阿斯的启示。他说,“语言的内容,不用说,是和文化有密切关系的。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史和文化史沿着平行的路线前进是正确的[4]。”

2 武术谚语的语言人类学透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室主任纳日碧力戈教授在《语言人类学阐释》一文中把语言人类学的研究内容划分为四个部分,既作为文化资源的语言、作为社会实践的语言、作为历史记忆的语言、作为话语权力的语言。通过语言人类学理论的四个维度对武术谚语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有关讨论的脉络。

2.1 文化的武术谚语

语言人类学把语言看作是文化资源。武术谚语涉及到拳术流派、身型手法、技击套路、长兵与短械等之要义精髓,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折射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品格和心灵境界。其在形成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取象喻意,产生文化符号,充分地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和文化特色。同时武术谚语也在不断地影响武术人的精神,使其精神得到不断的提升,并指导着武术人练功、格斗、传艺等活动。作为一种哲学立场,武术谚语体现了武术文化的心理范畴和过程经验[5]。沃尔夫论述的“认知移用”现象和过程,在更大的范围上揭示了语言与思想和文化的关系,三个层面构成一个互锁系统[6]。

通过收集大量的武术谚语我们可以清晰的对文化的武术谚语进行阐释。例如,物器技术层的“拳是流星眼似电,身是游龙腿似箭”;制度习俗层的“宁传十手,不传一口”;心理价值层的“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艺成才,苦练成功”等等。武术谚语一般不为语言使用者所意识,是习武者在感性和精神活动中的直接表现,也是一种智能形式与语言形式的完美结合,并逐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为一种习性语言。

2.2 规训的武术谚语

规训是福柯在其《规训与惩罚》中所用的术语,他用该词在法文、英文“纪律、教育、训练、校正、惩戒等”的多义词,以指代特殊的权利技术——既是权力干预肉体的训练和监视技术,又是制造知识的手段;是权利——知识的结合,是“规范人的多样性的手段[7]”。武术谚语是武术先辈们在日常生活中凝练的语言精华,能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影响着其对事物的态度和他们的行为,是一种高度规则化的言语行为,展示出了高规格的受规则制约的技艺。这样看来,武术谚语也可以被理解成福柯意义上的规训。亚里士多德很早以前就认识到,语言的风格和技巧常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能加强言语者运用语言影响他人的能力和权力。作为社会现象的武术谚语被语言运用者赋予特定的意义,作为传达个人意愿、志趣、需要和请求的媒介,被编码的语言意义会直接塑造或影响语言使用者的潜意识,自然的干预习武者在社会上的思想或行为。谚语的“工具化”、“规训化”以及“格式化”特征是清晰明显的。因而,武术人一旦掌握了武术谚语信息中所隐含的引导意识形态的秘密,就可能对客观现象做出正确、能动、理性的主观判断。

2.3 实践的武术谚语

语言人类学把语言视作一种交际工具、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文化实践,即一种行为形式的语言观。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说话者”或者“说话方式”,作为文化实践,说话方式或言语行为方式存在于一定的言语社群。武术谚语不断地编码资源,这样的编码资源伴随话语行为产生社会文化意义,武术谚语在文化实践意义上,我们可以看成是一种结构耦合(从生物-神经现象到社会-文化现象),当特定的互动方式在一个闭合的社会范围内跨代发生时,便产生出一个特定的文化。谚语使用之所以成为文化实践,根本所在是语言与文化的同源关系,从文化的视角考查语言使用,任何意义都成为文化意义。根据语言文化同系理论,在最广的意义上,任何语言符号同时也是文化符号。这时符号不仅可以建构世界,而且可以解释世界,人类通过语言符号建构和解释现实世界的活动就是文化实践[6]。武术谚语与身体、武术谚语与行动之间便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就是布尔迪厄所谓的一种以言代行、以行附言的“习性”语言。

2.4 追忆的武术谚语

语言随着民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一个民族不同时期的文化总会在语言中有所沉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语言保留了许多原始民族语言的特征,通过语言可以观察人们的思维方式,通过语言现象可以来解释人类的文化。语言为我们追忆与建构文化历史,了解人的思维方式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8]。武术谚语反映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事理、经验,具有较强的历史烙印,例如《阵纪·教练》中云:“善练兵之胆气者,必练兵之武艺”,“阵法为武艺之纲纪,而武艺为胆气之元臣”。充分地体现了明代期间军队武术家结合自己多年练武和带兵打仗的历史经验,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武术谚语能让我们看到先前时期的武术历史场景,对于我们了解武术历史、武术文化、武术事件等有着积极的影响。

3 武术谚语的时代价值

时至今日,武术谚语仍肩负着众多的时代价值。本文最终根据武术谚语的语言人类学特征,从文化学、传播学、历史学、民族学等视角对武术谚语的现时代意义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3.1 文化传播的有效路径

武术文化交流过程,就是武术文化信息传播的过程。武术文化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传播链,它主要由武术文化信息的产生、加工处理、传输、接受和利用等环节组成,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武术文化信息传播系统。武术谚语把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浓缩在精炼的语句中。丰富了我们的词汇,用武术谚语能准确生动地表达思想,提高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表现力,它可以使人了解很多习武的深奥道理与精义所在。节省了临时组词、成句的时间,从而加强了武术文化的传播。

3.2 历史追忆的诗化语言

武术谚语的韵律像诗歌一样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使其产生一种声音回环和谐的音乐美,说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易于流传。武术谚语十分讲究修辞的运用,通过多种语言艺术手法来表达含义,它把汉语语言的修辞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用“诗化”对其进行形容。如:形意拳模仿十二种动物,设立了十二形拳。武术中十二种运动方式的定型,即动、静、起、落、站、立、转、折、快、缓、轻、重。在武术运动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创造了一套富于形象化的格式: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缓如鹰、快如风、轻如叶、重如铁是对武术谚语诗化特性的完美阐释。诗化的武术谚语全面、细致、深入地呈现了武术谚语独特的个性。谚语的意象化与感官化则是这种诗化风格的重要语言手段。读武术谚语,我们会感到一股流动的意蕴、跳动的感觉蕴藏在其中。这种意蕴和感觉使武术谚语氤氲着挥之不去的绵长诗意。而这种独特的审美感受形式正是缘于谚语的意象化。武术谚语随着民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一个民族不同时期的武术文化总会在谚语中有所沉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武术谚语较多地保留了许多原始民族语言的特征。通过对武术谚语的研究可以来建构武术文化历史,通过谚语结构可以来观察武术人的思维方式,通过语言现象可以解释武术的文化。

3.3 民族精神的完美展现

语言的产生,根源于精神力量的促成,语言的发展,也是由于精神力量的推动,在语言的形成和运用过程中,精神的作用始终贯穿其中。洪堡特认为,精神对语言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反过来,语言也会影响精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更深刻的意义上说,语言的作用是内在的和构建性的[9]。一种语言,所反映的是一种文化和一种思维方式。有共同的语言就有共同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中国武术是一种“诗意的武技”,具有艺术气质与审美魅力。它重内蕴,尚风神,强调内在的精神及伦理追求,讲究通过习武的修炼而获得超越性的生命体验以及对天道自然、宇宙万物的体悟。其最高的境界是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往往指艺术领域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审美想象空间。如六合拳:“动如游龙,定如卧虎,迅如狡兔,灵如猿猴,轻似天鹅”的天人和谐之美;“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形神兼备的韵味之美;“尊师要像长流水,爱徒要像鸟哺雏”的伦理之美等等,通过“武术谚语”之境,我们也可以直观武术中许多美丽的画卷,感受深厚的美学思想,显现中国的民族精神及风格。

3.4 言不尽意的有效补偿

古人在承认“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同时,指出“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10]”。“话到用时方恨少”显然以成为普通武术传授者时常面临的困惑。真正隐含了语言符号在传情达意方面的无奈,究其原因,一是语符自身的隔离性特征造成了先天性的不可尽言,二是话语主观性组接所必然带来的语义变异以及言说对象的精微性导致主体言传上的困难。武术谚语是习武者口头创作并流传已久的语言艺术形式。它能以简洁、精炼、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深奥的武术思想,描述复杂的武术技术,总结精辟的武术要领,传承宝贵的武术技巧。充分认识到武术谚语的特性与价值能有效补偿当今普通武术传授者言不尽意的现象。

4 结 语

语言人类学视角下让我们对武术谚语的特征以及时代价值有了清晰的认识。发展中国武术,传播武术文化,武术谚语也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武术谚语应该怎样对待,是以保护和维持现状为主,还是采取发展和优化的策略?本人认为武术运动管理部门应积极建立一个武术谚语管理模式。“语言管理”是语言规划研究领域中较新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对于语言资源,不仅有爱护和保护,防止破坏和流失的问题,还有一个掌握、配置、利用和发展的问题。中国武术谚语管理模式的建立,对积极建立一个理想的武术语言环境是一个亟需关注的路径。

[1]纳日碧力戈.语言人类学[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纳日碧力戈.语言人类学阐释[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4):30-35.

[3]马京.人类学背景下的语言和言语研究—论语言人类学的研究视野[J].思想战线,2003,29(1):55-60.

[4]谭志满.语言人类学下的濒危语言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1(1):38-41.

[5]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陈忠华.语言学与文化人类学的边缘化及其交迭领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7]戴国斌.武术:身体的文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8]洪堡特[德].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9]龚举善.文化境遇与文论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刘江.语言人类学视角中的文化多样性[J].思想战线,2008,34(4):119-120.

[11]郝红红.武术拳谚的艺术性及罕见的语法现象[J].搏击·武术科学,2008,5(4):25-27.

[12]张绰庵.中华武术谚语文化特征管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6):67-69.

猜你喜欢

谚语人类学武术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
体质人类学是什么?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