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村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4-02-02代学民南国英王琬张迪妮
代学民 南国英 王琬 张迪妮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张家口 075000)
河北省农村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代学民 南国英 王琬 张迪妮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张家口 075000)
当前河北省农村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规划不合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制约、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出现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和耗竭,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各级政府须科学合理规划、切实推进农村城镇化,转变农村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加大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村居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
河北省;农村城镇化;生态环境;影响;对策
前言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1]。2014年1月8日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在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们一定要把推进城镇化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按照省委“十要十不要”的要求,遵循客观规律,把握正确方向,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可见国家和河北省把农村城镇化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
目前,河北省农村城镇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其能有效推动河北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但不容忽视的是,农村城镇化建设又给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4],如各种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等。因此,加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同时还要兼顾好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5]。
1.农村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是指在农村城镇中各种要素不断集聚,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农村城镇化是以工业为主体的非农
产业集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村社会演变并向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是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综合不同学科和国内外学者对城镇化的研究理解,农村城镇化主要包括:(1)城镇范围内人口增长速度远大于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城镇人口所占比例不断升高。(2)农村经济结构向城镇经济结构转变,农村居民职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第一产业产值和从业人数比重降低,第三产业产值、从业人数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3)城镇规模和空间范围不断扩大,配套设施逐步完善。(4)城镇文明不断向周边农村地区渗透和传播,农村居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城镇化,农村居民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农村行为和思考模式不断向城镇靠拢[6~9]。
2.河北省农村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2013年年末河北省城镇人口达3528.45万人,城镇化率为48.12%;而2012年年末河北省城镇人口为3410.53万人,城镇化率为46.80%。河北省城镇人口2013年比2012年增加117.92万人,河北省城镇化率2013年比2012年增长了1.32个百分点,提高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6个百分点,可见,河北省城镇化进程稳步且快速地推进。按地区看,五个设区市城镇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是:石家庄市(不含辛集市)城镇化率为55.72%、唐山市城镇化率为54.97%、廊坊市城镇化率为51.4%、秦皇岛市城镇化率为50.81%、张家口市城镇化率为48.95%。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各方面的繁荣与发展,但是也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0]。
2.1 自然资源的浪费与耗竭
农村城镇化对土地、水和矿产等自然资源的供给带来了巨大压力,这种压力将伴随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始终[11]。
2.1.1 土地资源
土地是农村和农民的资源,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保障,更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基本要素[3]。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各种问题和矛盾的焦点都在土地利用问题上,各级政府要立足于对土地利用的客观规律和土地利用的政策方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避免造成土地资源的污染和浪费[5,12]。河北省许多农村在土地利用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致使大量土地资源被浪费和污染。
第一,一些地方盲目扩大城市和城镇区域规模,不断征用城镇周围农业用地,成立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等,而在这些土地利用上却普遍存在“空、散、低”的现象,造成大片土地未被合理有效利用;第二,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人口向城镇和城市转移,而这部分人留在农村的田地和房屋大部分被闲置,导致农村大批土地资源浪费;第三,在保定、沧州、石家庄、邯郸等地均有典型污灌区,废水中有毒成分会被农作物吸收,最终危害人类健康;农田周围堆积固体废物也严重污染着土地资源[5,12~14]。
2.1.2 水资源
河北省属于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的省份之一,人均和亩均水资源量相当于全国水资源平均值的1/8,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5%左右,但是农民缺乏节水意识,大水漫灌型用水现象仍很普遍,致使灌溉水利用效率低下,水资源被大量浪费。工业和农业废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就肆意排放到土地和河流,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不同程度的污染。为满足用水需求,有些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严重的后果,具体表现为:(1)地下水位下降,至2012年年末,河北省共有地下水位降落漏斗26个,在这26个漏斗中面积超过1000km2的有7个;(2)地面沉降,至2012年年末,河北省平原面积累计沉降量大于300mm的面积达到4.49万km2,占整个河北平原面积的61.35%[3]。
2.1.3 矿产资源
河北省地质结构复杂,成矿条件较好,因此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开采设备和开采技术落后、采矿者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对矿产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非再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不仅使某些资源出现枯竭的问题,而且也造成资源开采效率低下,大量宝贵资源被当作三废直接丢弃,进而污染当地的生态系统。
2.2 环境污染问题
2.2.1 水体污染
农村环境质量下降主要表现为水体环境质量的下降。河北省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其中水质为Ⅰ~Ⅲ类的占48.57%,水质为Ⅳ类的占12.145%,
水质为Ⅴ类的占9.29%,水质为劣Ⅴ类的占30.00%,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生化需氧量。七大水系中,滦河水系和永定河水系为轻度污染,北三河水系和大清河水系为中度污染,黑龙港运东水系、子牙河水系和漳卫南运河水系为重度污染。政府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并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全省重点河流水质和水库水质有一定的改善。石家庄洨河整治成效显明,多年的排污水渠重现清流;承德市在滦潮河流域投资2.77亿元完成了30个综合整治项目;秦皇岛市对海水浴场和入海河流的24个断面进行了加密检测,近岸海域8个监测点水质实现了33项指标全分析[15]。2013年比2012年,除废水排放量呈现增长,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均有所减少(见表1)。
2.2.2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气、交通尾气等方面,其中工业废气是主要污染源。河北省是钢铁、煤矿、电力等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工业大省,伴随着城市工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这些高污染的行业陆续迁出城市走向农村,农村企业聚集增多。加之农村企业环保意识单薄、废气治理设备简陋、治理工艺落后、治理措施效率低下等原因,加剧了空气污染程度[13]。
2013年,河北省省政府集中力量实施了减煤、控车、降尘、治企的治本攻坚行动。全省共淘汰改造分散燃煤小锅炉、茶炉、炉窑3.5万台;完成燃煤锅炉能源置换和烟尘治理1800多台;淘汰黄标车65.9万辆;完成矿山粉尘综合治理305家、储煤场综合整治2262家;对一大批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进行了改造。经过各地共同努力,全省大气污染治理初见成效,重污染天气出现频次逐渐减少,酸雨发生频率为1.34%(比2012年降低0.25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相比2012年呈减少趋势(见表2)[15]。
2.2.3 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两大类: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农村城镇化水平成正比,生活垃圾由原来组份单一、易于降解的菜叶瓜皮等,变为组份多元化、难于或不能降解的塑料袋、电池等,致使农村环境承受越来越大。2013年河北省工业固体废物(一般固废和危险废物)产生量为43353.28万吨,相比2012年产生量减少2271.72万吨,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相比2012年减少5.02%,而危险废物产生量相比2012年增长31.1%,这是石油、化工、冶炼等类型企业快速发展的结果。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比例增长4.32%。2013年和2012年固体废物(一般固废和危险废物)产生量、处置量和综合利用量见表3[15]。
2.2.4 土壤污染
河北省2013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6315.87千公顷,2012年播种面积为6302.37千公顷,2013年播种
面积相比2012年增加13.5千公顷。虽然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相比2012年减少了59124吨,但是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和农药使用量分别为331.04万吨和8.67万吨,相比2012年分别增加了1.71万吨和0.18万吨。根据资料可知,河北省耕地质量差、土壤肥力低,耕地有机质平均含量在全国范围内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为全国土地肥力分级六级标准的四等地,耕地土壤养分缺素面积达89%[13]。加之农村居民大量及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造成土壤肥力急剧下降、质量显著退化、农膜残留和农产品农药残留严重等问题,不仅危害了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而且也使土壤面源污染呈现加剧趋势[3]。
3.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恶化产生的原因[16~21]
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恶化的生态环境反过来也会阻碍农村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威胁人类居住环境的安全。造成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恶化产生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诸如建设规划滞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合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薄弱和农村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缺失等。
3.1 建设规划滞后
河北省某些地方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远远落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表现为:由于缺乏科学的发展观及干部考核制度,基层政府没有建立起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只顾当前,不顾长远,导致乡镇政府行为功利化,只重视经济增长,忽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地区存在着重建设轻规划的情况,出现了先建设、后规划,或者边建设、边规划等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导致城乡定位不准确,城乡结构不合理,城乡产业不衔接、城乡发展各行其道。
3.2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合理
社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两方面构成。随着河北省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暴露出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高消耗、高速度、高投入、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为主要特征,为了取得短期经济快速增长而消耗大量的资源,这样既破坏了生态环境,也造成了经济效益低下和社会的不可持续发展。
3.3 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是农村城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农村环境舒适的物质载体。但是有些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高,对环境保护治理资金投入总量少,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主要表现为:给排水管网铺设不够完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较少。城市工业企业逐渐向农村迁移,有些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对废水、废气和固废处理不达标或几乎不处理就任意排放。以上几方面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危害。
3.4 农村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缺失
由于农民受教育水平低下,致使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没有技术和文凭。但是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对自然资源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很容易对自然资源进行盲目开采利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很薄弱,大部分农民仍然保留原来的不文明习惯,如随意乱丢垃圾、乱排污水等,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4.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2,18~24]
河北省省委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发展,积极探索具有河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2014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关于走河北特殊新型城镇化道路总体要求:(1)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着力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3)大力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4)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5)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4.1 科学规划,切实推进农村城镇化
欧洲、美国等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他们都是在不断探索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建设规划思想,使城镇化建设得以健康持续地发展,可见科学的建设规划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提前。(1)河北省不同地区可以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发挥自己的特长,走具有自己地方风格的农村城镇化道路。(2)农村城镇化过程须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指导环境规划,通过合理、科学规划,改善当前农村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关于环境和资源的问题,更进一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3)从长远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着眼,结合本地特点,合理布局产业结构,以最大的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4.2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只有转变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够积累资金和技术,才可以提高保护环境和治理环境的能力,最终使农村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遵循自然生态法则的经济发展模式,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以绿色为导向发展经济,因而能更好地协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农村来讲,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进新品种,减少农药、化肥和农膜的使用量,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对生产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回收利用,最大程度减少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对农村企业来讲,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首先采用更清洁的原料和更先进的技术;其次可以将废物转化为可用资源重新利用,企业在获得更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环境效益[12]。
4.3 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地方政府加大环境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纠正以往“重城市、轻农村,重景观、轻治污”思想。
完善给排水官网的铺设。完善的给水官网,可使农村居民饮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完善的排水官网,可回收生活污水集中处理,阻止了生活污水随意倾倒对河流、土壤的危害;也可以防止部分地区虽建有污水处理厂,但相应排水管网未铺设完善,造成基础设施的浪费的情况的发生。
合理增加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的建设,将污水和垃圾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
各级政府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对企业不定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增强环保意思,树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4 加强教育,提高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农村环境保护的根本问题在于农民,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因素。各地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标语、文艺演出等方式,向农民宣传和普及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恶化的危害,使其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与自己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营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氛围。
[1] 2014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2] 2014年1月8日在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河北省人民政府省长张庆伟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3] 张白霞, 康爱荣等. 城镇化进程中河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经济论坛,2013(12): 32-36.
[4] 岳正华. 农村城镇化产生的生态环境危害及成因分析[J],农村经济,2004 (8): 73-75.
[5] 邱国平, 王凤红.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和对策分析[J], 社会视点, 2013 (19): 224, 226.
[6] 刘洁泓. 城市化内涵综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9(4): 58-62.
[7] 叶连松, 鲁泽. 中国特色城镇化[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3.
[8] 刘柱. 干旱区城镇化对水资源、水生态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鄯善县为例[D].中国水利水电利学研究院, 2013.
[9] 管祥友.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3.
[10] 长城网. 去年河北城镇人口达3528.45万,城镇化率48.12%, 2014-03-20.
[11] 姚震寰. 吉林省城镇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区域经济, 2013(12): 27-28.
[12] 高雪莲. 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 2010.
[13] 董谦. 河北省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6.
[14] 王昆.经济参考报, 河北污灌区分布广污水大多未处理导致土地污染加剧, 2013-08-05.
[15] 2013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
[16] 时丽艳, 王力, 何冬晓. 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8(10): 61-62.
[17] 颜廷平. 近十年来——我国农村城镇化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 理论与当代, 2011(314): 12-15.
[18] 刘宏波, 刘任.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探讨[J].农业经济, 2014(1): 37-39.
[19] 郭瑞东.河北省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研究[J].城镇化与城乡统筹, 2013(40): 77-79.
[20] 朱苏加, 李卫东, 杜丽娟. 河北省可持续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J].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2013(30)01: 78-84.
[21] 王飞, 李霞, 赵芳. 河北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研究[J].环域在线, 2014(3): 12-16.
[22] 徐君, 张娜, 王育红. 国外城镇化建设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工业技术经济, 2014(246): 137-142.
[23] 李丽萍, 于宏新. 农村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原因[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 78-79.
[24] 周煜斌. 我国农村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Effects of Rural Urbanization On Eco-environment and its Countermeasure In Hebei Province
Dai Xuemin Nan Guoying Wang Wan Zhang Dini
(Hebe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Zhangjiakou,Hebei, 075000)
Recently the rural urbanization in Hebei province has entered into a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Due to unreasonable planning, restriction of traditional economic growth pattern, weak infrastructure and so on,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waste and deple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ere emerged. So the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should do scientifc and reasonable planning to promote rural urbanization, transform the traditional rural economic mode, increase funds investment into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rural environment, and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rural residents on eco-environment protection.
Hebei Province;Rural Urbanization;Eco-environment;Effect;Countermeasure
X171
A
1674-6252(2014)05-0017-05
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课题批准号201401406).
代学民(1972—),男,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