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行动策略研究

2014-02-02李静文王腾霄

中国环境管理 2014年5期
关键词:北京市利用资源

刘 刚 李静文 王腾霄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92)

北京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行动策略研究

刘 刚 李静文 王腾霄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92)

在世界各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的大环境下,中国也将其纳入战略性决策。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各方面发展都处于领先地位,循环经济亦是如此。北京市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成果显著,但也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北京市综合发展状况,建立了北京市消费能源总量与北京市人均GDP之间的模型关系,总结其发展循环经济的得与失,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循环经济;策略;评价指标

前言

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经济运行模式。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思想。时任总书记胡锦涛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时任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抓好资源节约工作”。

2012年12月1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发展循环经济。明确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鉴于北京市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对于以上政策的贯彻落实更应该起到表率作用。这就需要对北京市的各种类型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找到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实现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

1.循环经济理论内涵及原则

1.1 循环经济理论内涵

对于循环经济的内涵,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现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作简要介绍。

吴季松[1]先生认为,“循环经济”一词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王卉彤等人[2,3]认为,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的生态化。

总结起来,循环经济是指围绕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所进行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目的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传统的经济流程从开环型转向闭环循环型,通过元素代谢、工业共生、物质循环的方式,构建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高效耦合的生态化产业链,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循环化。它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从全局上追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

1.2 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

资源循环的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4]。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发展局前局长拉德瑞女士组织专家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原则、再利用(reuse)原则、再循环(recycle)原则[5]。

减量化原则即资源利用减量化原则,指在投入端实施资源利用的减量化,主要是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使用,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量,从源头减少资源使用和废弃物的排放。

再利用原则即产品生产再利用原则,与后工业社会一次性产品推广相反,循环经济强调在保证服务的前提下,产品要在尽可能多的场合,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使用而不放弃。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污染。

再循环原则即废弃物的再循环原则,指在从材料选取、产品设计、工艺流程、产品使用到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实行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无害化和资源化。再循环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3R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一般认为3R原则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6]。只有减量化原则,才具有第一法则的意义。

2.北京市资源循环利用实证研究

资源循环利用是指根据资源的成分、特性和赋存形式对自然资源综合开发、能源原材料充分加工利用和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通过各环节的反复回用,发挥资源的多种功能,使其转化为社会所需物品的生产经营行为,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7],详见图1。

2.1 北京城市综合发展状况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名城”的定位,体现了“跳出北京看北京”的宏观思路,标志着政府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观的一种深度思考,也是北京近些年来努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源所在[8]。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变的气候条件有利实现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北京属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是水库存水量全国下降最快的三个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 m³,是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30、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8,远远低于国际人均1000m³的缺水下限。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瓶颈,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发展势在必行。

通过从北京市统计局查找的2000—2008年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计算出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率,如下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北京能源消耗总量呈递增趋势,但能源消耗总量的增速是呈下降趋势的。说明北京市政府、企业已经注意到能源的有限性。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对能源的循环利用,这样既可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又可以保证各项生产的正常进行。

北京市国民经济近10多年来一直呈良好态势发展。全球经济危机的持续已经给北京市经济发展带来了阻碍。但从整体上看经济还是处于不断增长的态势,只是速度有所下降。详见图3。

从图2和图3可见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北京市GDP、北京市人均GDP都是呈上升的态势。本文对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energy)和北京市人均GDP(gdp_ per)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与人均GDP的关系,建立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如下所示:

R2=0.987,从上述模型可知,上述模型均能通过参数检验,且拟合系数也很高。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与北京市人均GDP之间呈指数关系。

2.2 北京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成果

(1)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北京市在开展重点污染行业、建筑和交通节能方面,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通过举办节能环保展览会、开展节能产品认证、进行节能评估、推广节能技术及产品等一系列有力措施,使全市的节能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十五”期间,全市节能20%,2007年上半年实现GDP增长12%,同时节能5%。

(2)废弃物处理能力有所增强。自2001年北京市成立固体废弃物管理中心负责对固体废弃物(不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和放射性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和处理处置实施监督管理以来,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在北京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废弃物综合利用率逐年上升,详见图4。

数据来源: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2003—2007

(3)相关政策先后出台。2006年3月,北京市发改委同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工业促进局、市商务局、市科委联合制定了《北京市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分期分批在全市组织开展了104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并且举办多次清洁生产培训,以鼓励和促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在企业层面构建并推进循环经济模式,形成了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的良好开端。

2009年,北京市正式发布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根据《北京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北京将在区县(城镇)、园区和企业三个层面选择循环经济试点,并对试点单位给予政策、资金、税收、土地申请、政府采购等多方面支持。

3.北京市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生活垃圾处理缺乏长远规划

北京市垃圾处理以卫生填埋为主,建有17个填埋

场,设计处理能力10 350 t/日,目前处理量为12 455 t/日。高含水率和高易腐有机质含量的生活垃圾直接填埋难以解决臭气、渗滤液和地下水污染的问题。可供北京市选择的垃圾填埋场场址非常有限。只有13%是可作为填埋场场地的候选范围,考虑交通、居民、耕地等限制性因素,如果北京市继续以填埋处理为主要处理方式,填埋场地将难以为继。垃圾焚烧厂建设进展缓慢。从焚烧厂一项来看,只有朝阳高安屯垃圾焚烧厂在试运行,其余都没有建设,甚至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和障碍。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多数无法落实工艺,确定工艺的也因各种原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3.2 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且环境压力加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废弃物产生量持续增加。2006年生活垃圾排放总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分别达到585万t、1356万t,比“十五”末期增长约10%。全市污水排放总量为10.5亿m3,污水处理能力相对不足。大量固体废物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对地下水、大气产生污染,加重了本市的环境压力。

3.3 政策法规体系仍需完善

从固体废物分类回收、集散到加工、利用各环节,尚无完善的行业标准,缺乏行业技术指导。此外,由于固体废物种类多,回收站点和集散市场分布面广,从业人员多,成分复杂,监管难度很大,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发展循环经济基本处于试点阶段,政策上,以节能减排进行环境建设作为重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4.北京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行动策略建议

4.1 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意识

在传统的发展理念中,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没有资源的概念。对绝大多数废弃物直接进行焚烧、销毁、掩埋或丢弃,使很多可以再生利用的废弃物过早地成为垃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很低。因此,必须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确立起废弃物也是资源,应当进行再资源化的理念。要充分挖掘废弃物的价值,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程度,努力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加强资源循环利用的宣传,提高全民族的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现代化宣传工具,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印发宣传品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推出一些资源循环利用的科普知识宣传和公益广告。

倡导公众绿色消费。加大绿色消费宣传工作力度,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公众优先采购和使用可再生利用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引导公众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障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鼓励使用绿色产品,选择可循环和可再生材料生产的商品,抵制过度包装、“白色污染”等行为,倡导垃圾分拣,切实减少生活消费污染。

4.2 完善立法与司法功能的发挥

目前,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的法制化程度较低,作为主体法的《资源综合利用法》至今未能出台,现有的《节能法》因未有配套的法规和实施细则,难以有效地贯彻落实。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完善,用法律规范资源循环利用的各项政策和对策措施及其实施保障条件,使资源循环利用主体提高认识和觉悟的自觉行为与履行责任和义务的法律强制约束行为结合起来,通过行政执法和司法的强制手段,以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建立适宜资源循环利用事业健康发展的法治环境[9]。

根据我国的国情需要,应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综合利用法律体系[10],其中,《资源综合利用法》应属于这个体系中的基本法,详见图5。

北京市要重点围绕节能、节水、节材、清洁生产、再生资源利用等领域,制定《公共建筑空调采暖、制冷室内温度节能监测标准》、《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风机节能监测标准》、《北京市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出台限制发展和鼓励发展领域的目录,围绕

4.3 提高企业开发资源技术水平

资源循环利用离不开先进适用的科学生产技术作为支撑和推动力,如何更好地依靠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大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施资源循环利用工程以建立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应当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环境与资源科学生产领域工作的重点。技术政策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引导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明确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作为技术行为主体所起的作用,指导相关技术的传播应用并制定严格的技术实施标准[12]。

企业应加快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为保障资源循环利用的顺利进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要改变传统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核心与主要动力源泉来自技术创新[13]。技术创新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多个主体,主要包括科研机构、教育部门、中介服务机构、企业和政府。这些不同的部门之间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产生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最终形成我国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创新体系[14]。

4.4 提高废旧物资利用水平

积极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通过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建设再利用工程,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并形成规模化再利用能力。加强生活垃圾综合处置能力建设。大力发展中心城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水平。

重点支持旧轮胎翻新业、废轮胎再利用业,禁止废旧轮胎焚烧。“十一五”期间,充分利用和集中支持现有的规模化废旧轮胎综合利用企业,鼓励发展技术先进、规模化的废旧轮胎资源化企业,提高废旧轮胎资源化水平。

根据北京市2007年统计数据,全市生活垃圾产生总量619万t,再生资源回收量达374.72万t,再考虑餐馆的厨房垃圾等其他垃圾,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实际达到40.5%,即北京的生活垃圾处理利用比例大致为:40%回收利用;60%为卫生填埋。

科学越轨行为将会导致青年科学家不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之中,绝大多数青年科学家在投入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期都会遇到多样的挫折,如晋升艰难,科研工作展开受阻,如若在这时期科学越轨行为在青年科学家的周遭频发,老一辈科学家对科学研究的态度不严谨不真实,使青年科学家意识到晋升的捷径与逃避阻碍的方法,这很可能会削弱青年科学家投身于追求真理积极性,而选择更快的方式达到目的,使原本青年科学家对学术严谨性与神圣性的幻想破灭,使原本对追求真理的一腔热血瞬间熄灭,这直接导致了我国新一代的科学力量受到打击。

由此看来,提高生活垃圾综合利用能力势在必行。首先积极推进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根据分类收集示范街道、小区的经验,继续推进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出台垃圾分类品种指导目录,完善社区分类收集设施,引导居民按不同垃圾处理方式进行垃圾分类;在全市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推行纸张及办公耗材的分类回收;提高再生纸加工技术水平,扩大生产规模。

4.5 建立投资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及生态园区

选择1~2个区县、3~5个产业园区、100家重点企业进行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充分发挥试点单位“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的作用,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和消费方式的逐步转变,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议在政府主管部门支持下,针对资源循环利用重点行业的需求,实施一批重点示范工程,组织推广实用而高效的共性技术,从而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有较大的突破。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15]。它强调工业体系中物质的闭路循环,建立工业体系中小型企业流程和同行业之间的横向共生,实行资源的综合利用,把对环境有害的废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北京市应充分发挥在人才、技术、信息、融资等方面的优势,依托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环保骨干企业以及正在顺利建设的汽车工业、北方微电子产业、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四大基地,建设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规划的生态工业园区,发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潜力,大力提高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4.6 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目的树”的分析方法,构建出树型结构的指标体系框架。该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自上而下分别为目标层、系统层、控制层和指标层。目标层是最高层,即循环经济建设总体状况和发展水平。系统层包括4个子系统,分别是经济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各子系统根据不同的目标设立若干个控制层,各个控制层内再根据不同的目标设立最终的详细指标,每个控制层选取的详细指标有6~8个。经济规模中的详细指标有GDP、人均GDP、GDP的增长速度、全员劳动生产率等。详细指标总量可达60-70个不等。

总的说来,在循环经济发展的量化评价方面,应

该用哪些指标来衡量,采用怎样的统计方法和调查体系来搜集数据,国内外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还比较薄弱。无论从理论需要的角度,还是现实需要的角度,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北京市在“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实行GDP能耗公报制度,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制度。探索建立包括经济增长、能源和资源消耗、废弃物回收处理、环境质量、生活质量等指标的评价体系,用以衡量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完善相应的信息平台建设,增加包含以上各项指标的数据统计信息系统,确保各类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同时,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公开和共享制度,促进企业、科研机构、公众等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认识和监督。

5.结束语

北京市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北京市综合发展状况,提出了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意识、完善立法与司法功能的发挥、提高企业开发资源技术水平、提高废旧物资利用水平、建立投资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及生态园区、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等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1] 吴季松.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循环经济战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

[2] 王卉彤.北京市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07(6):63-65.

[3] 孙远芳.借鉴国外经验发展北京市循环经济[J].经济纵横,2008(9):47-48.

[4] E. Ronchi, A. Federico, F. Musmeci. A system oriented integrated indicator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Italy[J]. Ecological Indicators,2002:19-21.

[5] U. K. Department of the environment.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he United Kingdom[M]. London:HMS.1996.

[6] 黄英娜,张天柱,颜辉武.循环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基础[J].环境保护, 2004(8):33-35.

[7] 周国梅,任勇,陈燕平. 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4):137-142.

[8] 刘薇.北京市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研究[J].特区经济,2008(2):63-65

[9] 张思锋,周华. 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与政府循环经济政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7-52.

[10] 蔡守秋,蔡文灿. 循环经济立法研究——模式选择与范围限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6):40-45.

[11] 蒋小花,张晓惠.循环经济视角下绿色包装法律研究[J].特区经济,2007(2):230-232.

[12] 曹光辉,齐建国.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范式与政策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5):112-121.

[13] 杨华峰.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J]. 系统工程,2006(11):79-84.

[14] 张华.循环经济技术范式的生态化转型[J]. 特区经济,2007(7):104-105.

[15] 张蕊.循环经济下的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7(10):62-66,96.

Research on the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in Beijing

Liu Gang Li Jingwen Wang Tengxiao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University,College for Economy and Management , Beijing, 100192)

Positiv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is now happened all over the world, and it is also being included in making China's strategic decision. Beijing as the capital of China, with its unique geographical and resource advantages, takes a leading position in all aspects development, circular economy as well. Despite th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during the process of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in Beijing, omissions and defciencies are also hard to avoi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ircular econom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 Beijing, built a model about Beijing's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er capita GDP in Beijing, summarized the gains and losses of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then the feasible policy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Circular Economy;Strategy;Evaluation

X196

A

1674-6252(2014)05-0011-06

本论文受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科研水平提高项目资助,项目编号:5211423500.北京知识管理研究基地基金号:71F1310913.

刘刚(1990—)男,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李静文(1969—)女,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实验经济学、知识管理、技术创新,研究;王腾霄( 1990—)男,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预测、工业工程.

猜你喜欢

北京市利用资源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