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冷库的安全状况及其日常运行安全管理的要求和探讨
2014-02-01顾建中吴有余
顾建中,吴有余
以往冷库的安全状况及其日常运行安全管理的要求和探讨
顾建中,吴有余
专家介绍:顾建中,男,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原上海商业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氨制冷系统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曾任上海市制冷学会副秘书长、副理事长,现为中国制冷学会资深委员、上海市制冷学会和上海冷冻空调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吴有余,男,工程师。原中国水产上海公司冷冻厂技术厂长、上海冷藏库协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氨制冷系统运行管理工作,曾赴几内亚共和国某制冰厂负责培训和管理工作二年。
文章针对国内广泛应用的氨集中式制冷系统的冷库,阐述其日常运行的安全管理工作。文章较为系统地表达了安全运行管理的重要性、目前的安全现状、冷库日常运行安全管理的要求和如何做好日常运行的安全工作等多方面内容,既列举了实例也提出了看法和实施的措施。同时根据当今冷库的发展,提出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希望通过讨论得以提高和完善,使冷库日常运行的安全管理更上一层楼。
0 前言
“生产要安全,安全为生产”是一句关于安全生产的老话,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和以人为本的精神再去审视这句老话,不难发现其中的不足和尚需提升的内容。“安全生产,安全为重;有了安全,才有一切。”应当成为当今安全生产的新理念。生产中的安全就好比是生活中的空气一样重要,我们始终生活在空气之中,没有空气就没有我们的生命也就没有我们的一切。
安全是如此重要,然而对安全的重视往往是不够的。就好比空气是如此重要,但平时很少会去想到空气的重要而予以重视一样。我们必须重视安全、宣传安全和落实安全,不能等到出了事故的时候才去想安全,未雨绸缪和防患于未然是安全工作的重要准则。
冷库制冷系统的各种设备和所有管道,都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工作,所处状态有高压、低压、高温和低温之分,有些部位还可能处于高、低压和高、低温交变的状态。制冷系统中的所有容器和管道都属于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范畴;作为系统的“心脏”压缩机又必需防止“倒霜”而造成液击;更何况密闭系统中的氨(冷库制冷系统常用的制冷剂)一旦外泄就可能引起人身中毒、灼伤甚至死亡,如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还会引起爆炸,引发更大的事故。由此可见安全生产非常重要,冷库制冷系统的安全尤为重要,必须重视和做好冷库日常运行的安全管理,才能确保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才能确保所存商品的质量安全,才能确保“以人为本”的精神落到实处。
1 冷库安全运行的现状
1.1 冷库规模不断发展,安全状况参差不齐
上海冷库的规模在上世纪50年代仅1万多吨, 70年代~80年代为30多万吨,2002年年底己达35.4万吨。冷库的规模得到了不断发展,但新老冷库和不同冷库的安全状况却是参差不齐。根据对400吨以上共57座冷库的调查统计,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5座冷库中,日常运行的安全状况较为理想;其他52座冷库中,12座冷库经过了大修改造,在改造中重视了安全保护,在运行中加强了安全管理,安全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还有40座冷库,其中有些冷库虽然也进行了大修,但由于对安全的重视和管理力度不够,所以效果并不理想,还有一些年久失修、设备陈旧的冷库,再加上对日常运行的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其安全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对冷库日常运行安全管理的重视不够和落实不力,就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故苗子,甚至造成事故和酿成大祸。和其他生产单位相比,冷库的数量可能很少,但冷库一旦发生事故,尤其是火灾、泄氨和爆炸,其造成的后果和社会影响是极大的。近年来通过媒体报道的冷库漏氨、火灾、铲车倒入电梯井和货架倒塌等重大事故屡见不鲜,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还间接影响了老百姓的日常食品供应。对于冷库的安全,不但要采用具有可靠和多方位安全保护的设施和先进的制冷系统,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日常运行的安全管理,持之以恒不断进步才能真正确保冷库的安全运行。
1.2 近年来冷库运行的事故实例类型
近年来冷库运行的事故,虽然在各种冷库都有发生,但大多发生在设备陈旧和年久失修的冷库,还有那些对安全重视和落实不够的冷库。这些事故基本上有以下这些类型。所列的事故类型,虽然没有指明具体单位,但都确有其事应引以为戒。
1.2.1 稻壳隔热层起火
由于某些火种(例如电焊渣或烟蒂)的不慎落入,或电线穿越隔热层的不规范做法,也有年久失修的电线老化,使稻壳漫燃直至起火,轻则烧掉一小块面积,重则大面积起火。
1.2.2 车毁人亡
由于在穿堂和月台进出货操作不规范,甚至无证操作铲车;把铲车开出月台,甚至撞掉电梯门并掉入电梯井,造成车毁人亡。
1.2.3 吊架倒塌
由于对吊载冷间顶排管钢结构支架设计的考虑因素不够全面和使用中未于及时扫霜和融霜,致使吊架倒塌。
1.2.4 冷风机集管封头胀裂漏氨
由于施工过程中自控元件到货不及时而擅自取消了泄压元件,再加上冷风机融霜操作不规范,使冷风机集管封头胀裂漏氨。
1.2.5 搁架管受损漏氨
冻结库搁架管进货不规范,使货品的某些部位嵌入蒸发管间,冻结后无法取出;随之又野蛮操作,强行敲击和硬撬,致使搁架蒸发管破裂跑氨。
1.2.6 冷间墙排管被撞损跑氨
冷间墙排管未设防撞装置,进出货操作不规范,铲车运行中撞坏墙排管而跑氨。
1.2.7 压缩机缸盖打飞
由于压缩机运行工况切换时操作过于草率和急躁,造成突然倒霜液击,一台8AS-250活塞式压缩机的一个被20个左右M24螺栓固定的147 kg的气缸盖,受液击后轻轻一声响就被拉裂飞出并打掉机房外窗飞行了十来米,重重地把冷库外墙打了一个坑。虽然抢救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己跑漏了 2吨氨,造成了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农作物的死亡。
1.2.8 经济器漏氨
螺杆制冷压缩机所配的经济器,由于制造厂的疏忽,经济器端盖密封垫误配成水冷式冷凝器的橡胶密封垫,在投产运行后没有多少日子就造成了密封垫穿孔,大量的氨液从经济器漏出来,机房的地上积起了一层来不及蒸发的氨液。当时操作人员正在独立设置的控制室内,避免了人员的伤亡并及时采取措施排故成功。
1.2.9 贮氨器液位计破损跑氨
老冷库仍然采用己被规定禁用的玻璃管液位计,不小心受外力破碎或由于安装玻璃管时位置不好而产生应力,在使用中自然破碎。玻璃管破碎后,又由于液位计角阀的单向钢珠失灵而造成氨液外泄。
1.2.10 压力表管被锈蚀而造成开裂
低压循环贮液器压力表管的管径小、管壁薄,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锈蚀很快,平时检修不够,阀门开关过紧,操作时受不了阀门开关的外力而使表管开裂大量漏氨。
1.2.11 冷凝器漏氨
立式冷凝器和淋激式冷凝器常设置于室外,饱受日晒雨淋,平时缺少保养的管道倍受腐蚀,压力表、均压管、安全管和放空气管等小管道管壁较薄,最早被腐蚀穿孔而漏氨。操作者又往往疏忽室外较高部位的检查,直至影响到周边居民生活才被发觉。
1.2.12 液位控制器失灵,压缩机液击受损
由于中冷器液位控制器失灵,造成液位超高;操作工又忽视了巡视检查,造成压缩机高压缸液击,缸盖破裂大量液氨外泄,直至20 min后才切断氨源,阻止了事故的进一步发展。
1.2.13 不放空气造成事故
操作工缺乏制冷基本知识,无法判断系统里是否存在空气(不凝性气体),眼看排出压力和温度异常升高而无法解决,造成被迫停机,制冷系统无法运行而使库内货物受损。
1.2.14 冷库排管不融霜造成事故
冷库排管长期不融霜,久而久之不但库温回升影响商品质量,还造成压缩机“倒霜”造成液击危险,最严重的还使排管不堪重负而拉裂管道造成氨液外泄的危险事故。
1.2.15 压力旁通管连接位置不当,造成氨阀胀裂
氨泵的自动旁通阀泄压点设置在排出管止逆阀的阀前而不是阀后,致使停机后充满氨液的氨泵出液管因温升造成压力骤升,胀裂了氨泵的铸铁出液阀,大量氨液外泄。
1.2.16 安全设施不定期检验复查
安全设施主要有仪表类和设施类两种。仪表类有现场检测控制的仪表和远程检测控制的仪表,例如压力表、温度计、湿度计、液位计、电流表、电压表、压力控制器、压差控制器、温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液位控制器、过电流控制器和库房呼救装置等,它们对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和冷库的运作情况进行检测,如有异常,操作人员可以看到,仪表本身也可发出报警信号,甚至采取相应排故措施。对于规模较大的冷库或制冷系统,可由数据采集系统采集记录众多的参数,还可由监控系统对这些数据采集和控制的准确性予以监视,起到双保险的作用。设施类有系统所属和系统之外的设施,例如安全阀、旁通阀、融塞、安全片和紧急泄氨器等均为系统所属,防毒面具、两小时氧气呼吸器、橡胶手套、消防衣和事故排风装置等均为制冷系统之外的安全设施。
所有安全设施均应定期检查以确认其有效和可靠,有些还必需由专业单位进行检测,还有些必需加以铝封。一些管理不善的冷库往往安全设施也不完善,对仅有的一些起码的安全设施也不予定期检查,使之形同虚设,甚至造成假象而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不少引以为戒的实例提醒我们必须按规定定期检查所有安全设施。
2 冷库日常运行安全管理的要求
2.1 人员的培训和取证
上海市人民政府财贸办公室、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上海市劳动局联合发布沪府财贸(1995)296号文件《关于加强冷库行业培训及持证上岗工作意见(试行)》规定:“冷库中的制冷工、电工、电焊工、叉车工、电梯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要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技术培训和业务学习”,该文第一条“冷库行业的制冷工、制冰工、冷冻食品工、冷藏工(包括仓管员、保质员)等均为关系社会公共切身利益的技术工种,未经培训不得上岗。上述工种新工人(含转岗)均应经应知、应会考核及格,取得上岗证方能独立操作,无证不得上岗操作”。根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有制冷工共计586人,其中技师7人,高级工60人,中级工166人,初级工258人,上岗证35人,还有约60名无证上岗(占10%)。在有证的人员中,有近10%的人员持“制冷设备维修工”证书。该工种培养时的重点是家用空调、冰箱和小冷库,制冷剂以卤代烃为主,而制冷工是大冷库,制冷剂以氨为主的操作修理工。根据目前的持证状况,一是要抓紧培训,尚未取证的人员,无证不得上岗,二是要对334名冷藏工和111名制冰工进行继续教育培训,补充关于制冷设备、系统和氨的有关安全知识,对制冷设备维修工也要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使其能获得相应的制冷工资格。
2.2 规章制度的建立
2.2.1 规章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冷库的日常运行操作是由一个相关的各工种的群体来完成的,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持证上岗,冷库的日常运行一定要按照严密而科学的规章制度去完成每一项工作。制冷工及相关工种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认真执行有关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安全防范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
涉及冷库日常运行的规章制度很多,例如安全生产制度、各工种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设备维修和保养制度、班组定额管理和技术操作规程等。“安全生产制度”是冷库日常运行安全管理最直接的制度,其他相关制度也是冷库安全运行的保证。
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是冷库日常安全运行的前提,然而在检查中发现规章制度建立不完善和制定不规范的单位还大有所在。建立规范和完善的规章制度,认真贯彻和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是冷库日常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一大任务。
2.2.2 冷库、机房安全生产制度
冷库、机房安全生产制度是冷库日常运行安全管理必须执行的一个制度。每个单位均应根据安全管理的需要,自身冷库、制冷设备和制冷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冷库、机房安全生产制度”。虽然不同的冷库有不同的个性,但是冷库、机房的安全内容共性不少,附件1是一个较为通用的制度,可供参照执行。
2.3 文件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文件档案是冷库日常运行管理必须建立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从冷库建设、日常运行直至改扩建,一般包含以下内容:
2.3.1 冷库建设资料
1) 施工设计竣工图。
2) 设备、制冷系统和冷库降温调试记录。
3) 冷库试运行记录。
4) 竣工验收报告。
5) 各种设备的技术文本。
2.3.2 各种规章制度(详见本文2.2节)
2.3.3 日常运行资料
1) 车间日报表。
2) 运行参数记录表(可由数据采集系统测录保存)。
3) 每个设备的履历本。
4) 设备和系统的维修记录(包括小修、中修和大修)。
2.3.4 冷库和制冷系统的改、扩建工程资料
以上资料应当做到及时建立、认真贯彻、不断改进和事毕归档。如需查阅档案资料,必需按规定领取,用毕之后及时返回,经检查没有缺损后再予归档。
在冷库运行安全检查中发现,安全管理较好的冷库其文件档案的建立和管理也相当好。确实也有不少单位资料殘缺、制度不全、管理混乱,无法开展完善的文件档案工作,需要认真对待及时改正。
2.4 安全设施的合理布置
2.4.1 测、控仪表零件的安全布置
测、控仪表元件的主要功能是对制冷系统的压力、压差、温度和液位,还有电力运行设备的电流和电压等参数进行显示记录和调节。为了能全面反映制冷系统运行时的各种变化,在单台设备、局部系统和整个系统三层次上均应设置相关运行参数的检测点。对于需要现场观看检查的仪表,应集中在设备仪表盘上或置于设备近旁;属于系统参数的测量仪表,也应相对集中和设置在该系统较具代表性和便于观看的位置。对于需要远传显示的参数,其仪表或数据采集系统,应设置在机房控制室;如有必要还可同时远传至上位机的监控室或管理部门办公室。这些参数中有不少内容与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行有关,一旦出现事故苗子就应发出声音或声光报警信号,有的还能采取必要的排故措施,报警位置应设置于现场和控制室,以便及时处理,还应由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备查。
2.4.2 设施类安全装置的合理布置
1)安全阀的设置
安全阀除了应按有关的计算和规定予以设置外,还应从提高安全保证和方便进行检验的角度出发,提倡采用双安全阀装置。
2)紧急泄氨器的设置
紧急泄氨器的设置一般都做到了设在室外和便于紧急操作的地方,但大多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紧急泄氨器应当参照消防龙头的设施,设置带玻璃面的红色防护罩,既可避免误操作,也可防止其管阀在日晒雨淋中的腐蚀。
3)库房呼救报警点的设置
关于库房操作人员安全,库内有出口指示长明灯,库门有内开启逃离装置,为了防止该装置失灵或缺乏开启知识,库内还设置了呼救装置。呼救报警点应在冷库库外现场和机房控制室(或厂房门卫室)同时设置,以确保无论什么时候一旦报警必定有人知道而及时采取措施。
4)防毒和防灼伤设施的设置
防毒面具、橡胶手套、二小时氧气呼吸器和消防衣等设施,除了必须配置足够的数量外,还需放在合适的场所。在检查中有不少单位是做得不够的,应予重视和加强管理。根据当今冷库的实际操作运行情况,机房控制室内就应当具备必要的上述设施,因为这是操作人员最集中和滞留时间最长之处,所以除了原有规定的场所之外,在控制室中亦应有这些设施的一席之地,一旦需要操作人员即可快速“武装”立即投入“战斗”。
5)事故排风装置
根据冷库设计规范,事故排风装置的排风量和防爆要求都有了明确的规定,但还有少数冷库做得不够,需要引起重视并按规定设置。
3 认真抓好日常运行的安全工作
冷库的日常运行安全管理,是一项全面、持久的综合性工作,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的系统工程。要做好日常运行的安全工作,确保冷库安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只要认真执行,冷库必能保证安全运行。
(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有关各项规定。
(2)加强劳动保护(发放劳防用品和保健食品),定期体检,关心职工健康。
(3)加强部门间的联系,实行相互安全监督。
(4)领导挂帅,以身作则,重视安全。
(5)各级人员分工明确,责职落实。
(6)分阶段培训和考核,保持较高的技术水准。
(7)严格执行压力容器和管道的有关规定,定期检查,确保安全。
(8)定期检查仪表元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9)定期检查安全设施,确保设施有效、设置合理和取用方便。
(10)建立激励体制,定期总结,赏罚分明,充分调动积极性。
(11)设立专用的安全培训和教育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12)保证人员的最低配置和必需的技术人员。
a)人员配置的最低数量
对于5台氨机以下的冷库,每班的值班人数可配2人;6台氨机以上的大中型冷库,可根据实际规模和需要,每班配3人~4人,如果自动化程度较高,人数可适当减少,但每班不得少于2人。此外还应考虑专职维修人员。
b)技术人员的数量要求
冷库人员的配置中,应保证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和等级工。一般建议1,000 t及以下冷库,需有中级工1~2人;1,000 t~5,000 t冷库需有高级工1人、中级工3人;5,000 t及以上冷库,需有高级工1~2人、中级工3人;万吨库及以上冷库,需有技师1人,高级工2~3人。
(13)操作人员要做到“四要”、“四勤”和“四及时”,并定期考核、评比和奖励。
a)“四要”
要确保安全运行;要保证库房温度;要尽量降低冷凝压力;要充分发挥制冷设备效率。
b)“四勤”
勤看仪表;勤查温度、压力;勤听设备运行声音;勤了解冷库作业情况。
c)“四及时”
及时放油;及时除霜;及时放空气;及时清除换热器的水垢和污物。
4 值得探讨的若干问题
冷库日常运行的安全管理,虽然己具备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和行之有效的制度,但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为此提出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同时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抛砖引玉供作讨论,愿冷库日常运行的安全管理更完善、更可靠和更有效。
4.1 不同制冷系统安全工作的针对性问题
当前冷库运行的安全管理,基本上是针对以氨为制冷工质的集中式制冷系统的冷库而言的。近十多年来采用R22、R134a、R404A和R407C等工质的分散式和准集中式制冷系统的冷库发展很快,自动控制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所以,针对不同的制冷系统应当采取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
4.2 不同制冷量设备,如何建立不同的安全操作和管理规定
设备的制冷量不同,系统内充注的制冷工质及其充注量不同,其安全性的要求也应不同。对于这些不同,国外有些国家都有相应的明确规定。例如,对于小型的分散式制冷系统,己经做到了无人操作;实施了PLC和微机控制,还有做到了英特网信息传递之后,我们的日常运行安全管理也应作相应的变化和补充。
4.3 紧急泄氨器的设置和使用
以往冷库设计是否需要设置紧急泄氨器,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根据冷库安全运行的需要,紧急泄氨器不是设与不设的问题,而是如何设置和设置得更好的问题。
现在所有设置的紧急泄氨器一旦动用都是氨与水混合后直接排至下水道的。这种做法显然不符合当今的环保法,而且还会对周边很大范围带来不安全因素。沿用上百年的紧急泄氨器是否应当“让位”给新型的紧急泄氨器?紧急泄氨时的氨液去向何处?是我们应当认真考虑和明确规定的问题。
4.4 防爆等级的定位和相应措施的落实
根据我国有关防爆等级的定位,新的冷库设计规范己作了相应的规定,其中最主要的规定是设置氨检漏装置。目前一些非专业的设计单位往往予以忽视;一些业主偏面为了省钱,这些措施即使设计有了规定,但却不予落实。为此,有关规定应当纳入强制性规范落实执行。
4.5 库房是否需要有防爆设施
目前冷库设计对库房没有防爆要求。库房平时是一个密闭的环境,一旦泄氨其危险可想而知。仅从这一角度出发,库房的所有设施均应防爆,显然也是有些脱离现实。根据氨制冷系统冷库的实际使用和操作情况,较为切合实际的做法是:库房照明防爆,同时设置氨检漏装置,一旦漏氨立即报警并切断库房除照明之外的一切电源;如果库房照明没有防爆,则切断该库房的总电源。
4.6 事故排风机的设置和相应配套设施
对于机房和设备间事故排风机的设置己有明确的规定。冷库的敞开式月台和常温穿堂改成封闭月台和定温穿堂后,虽然它们的制冷设备可以采用卤代烃或乙二醇,但是一旦冷库泄氨,是否需要从穿堂或月台排出?如果需要,怎样设置排风装置?在冷库设计或改扩建时应当认真考虑这两个问题。
目前机房和设备间的排风机没有配套装置,只是单纯地把氨气排至室外,显然不符合当今环保要求。对于事故排风,不应当只采取简单的排风而应当有配套设施同时使用,使事故排风时避免污染环境和对相邻范围造成新的危险。这种配套设施在国外和香港特区均有应用,内地也应该于以开发和应用。
附件1:
冷库、机房安全生产制度
1. 冷库、机房人员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三个“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压力容器监察规程》、《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要以高度责任感进行认真的操作、维护、保养、检验,确保设备安全运转。
2. 各工种人员一定要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应经过一定专业培训,按劳动部门规定考核,合格者才能进行特种操作,各工种人员都必需对制冷装置有较全面熟悉了解方能进行操作,每年要参加安全生产教育、技术培训和业务学习一期,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3. 操作人员要做到“四要”“四勤”“四及时”,厂部由厂及主管冷冻厂厂长参加每年一次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评比,并予以奖惩。
4.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五交一接”。
(1)“五交”:
1) 交待当班生产任务、机器运转、供液、库温等情况;
2) 交待机器设备运行中的故障、隐患及注意事项;
3) 交待有关各种记录;
4) 交待生产用具及各种消防器材的齐全;
5) 交待机器设备、库房内外四周的卫生情况。
(2)“一接”:
“五交”清楚后接班,如有问题且能当班处理的,两班协助处理完毕,再办接班手续。
5. 库房、机房的机器设备和压力容器,每天各车间自检,每月由主管副厂长负责与设备科及有关人员检验一次,每年淡季进行保养大修,以保障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6. 库房、机房内各种安全自控元件每月检查一次,每年校验一次,防止失灵;防毒面具、消防器材每年检查一次,机房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使用,懂得氨中毒急救方法。动明火必须经过审批,由审批人员指派监护人员。
7. 制冷装置上设置一定的标志,以避免操作错误。
8. 库房、机房人员,每月一次参加车间主任主持的安全生产会议,每年一期参加厂以上主持的安全生产学班。
9. 库房、机房为生产的重要环节,严格禁止闲杂人员进入上述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