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研究
2014-02-01刘云
刘 云
(山西省环境监控中心 山西太原 030024)
1 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介绍
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依托环境监测、自动控制、计算机、电子、通信等多个领域的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能使环保部门更为直观的了解污染源排放数据,提高环境监察机构的效率,提升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2 提高在线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的措施
通过现场端建设和科学的运营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在线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2.1 现场端建设
现场端建设就是指建设在各排污单位排放口的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
2.1.1 现场端建设原则
(1)先进性实用性原则: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指标,确保在一定时间内不落后。
(2)安全可靠原则: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国家、行业标准要求,具备较高的安全保密性,强化存储备份,确保可靠稳定运行环保监控系统功能能够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情况实时监控。
2.1.2 现场端建设举例
以某电厂机组脱硫系统为例,该厂采用炉外湿法脱硫技术,按照一炉一塔进行设计。在线监测装置通过以下在现场端的措施保证系统的真实可靠。
(1)合理设置脱硫烟气取样监测点位置
各电厂在设计时为消除旁路门漏烟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往往将在线监控系统取样点开在净烟道上。这样既不符合环保部门的技术规范要求,另一方面不满足电监会对综合脱硫效率监测的要求。
为满足环保要求,取样点应设在烟囟入口混合烟道处,从而确保在线数据监测的是最终排放出口烟气的数据。
(2)合理布置取样点,开好比对孔
一般电厂为节省基建费用,混合烟道均较短,加上管道内部支撑、弯头、变径等因素造成烟道内介质流动状态较为紊乱或出现层流。如果只有一只烟气取样孔,则此取样点的监测数据不能代表整条烟道的变化状况。为此,应在原取样孔周围上下、左右附近至少另开各二对比对测试孔。
(3)定期进行CMES 全系统标定
加热管线随着长时间的使用,会出现老化、腐蚀、渗漏等现象,使监测数据产生较大的偏差。因此必须定期对整个在线监测装置进行全系统校准检查。具体要求有二条:
1)先用零气、标气对分析仪进行校准。
2)在分析仪校准准确的情况下,对整个烟气监测系统通入标气,检查与标准值的偏差,如偏差较小可进行校准,否则需对输入到烟气小室分析仪柜的伴热管线进行全面检查。
(4)环保比对监测中需注意的问题
由于环保比对取样点与在线监测取样点不是同一点,为减少可能影响比对数据一致性的因素,比对监测时电厂要注意以下问题:
1)环保部门现场比对监测一般在烟道处进行,而在线监控系统是将烟气通过取样管线引到站房进行监测,这样就造成了比对监测反应速度往往要比在线监测系统快,因此在进行比对监测时,要尽可能保持烟道内烟气工况稳定,这样两者表计数据一致性相对要好。
2)至少使净烟气含硫量保持在80mmg 以上,如果净烟气含量太低,将使比对误差大大增大,影响比对准确性。
(5)旁路开关试验中要注意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由于增压风机涡流的作用,虽然旁路档板打开了,但大量的烟气仍然被增压风机吸到脱硫烟道,造成混合烟道处到取样点测得的数据仍然与旁路未打开时差不多或上升很少。因此当环保部门检查旁路档板的运行状况时,应停用增压风机,确保所有烟气全部走旁路烟道,混合烟道烟气含硫量及烟气温度等参数会很快上升到与原烟气差不多的数值。
(6)关于原烟气测点位置问题
原烟气测点的位置视现场烟道直管段的情况而定,有些电厂设在增压风前,有些在增压风机后。通常环保部门关心的是最终排放口的烟气数据。因此,从环保检查的角度来看,可以把原烟气数据是否随脱硫系统停运时正常变化作为对脱硫系统是否正常运行的辅助检查手段。在增压风机前的,则停增压风机、开旁路档板时,原烟气、混合烟气数据应一致;在增压风机后的,则开旁路档板、停增压风机时,原烟气数据应在过去的基础上下降。这也可从侧面反映电厂脱硫的运行状况。
2.2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管理模式
按照环保部文件要求,建议实行社会化运营。由于管理维护监控设备需要一定的技术,运营管理毕竟技术专业,能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高,提高维护、维修及时性。有效防止排污单位为了自身利益会弄虚作假,上传虚假数据,失去监控意义。
3 研究展望
目前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还存在大量的现实因素,在许多方面做的还不够完善,未来研究应向自动监控全面发展。以下几个方面将会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3.1 发展全面监控。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不包括污染源排放视频监控,发展全面监控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3.2 加强管理。为使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应用的完善,监控中心与现场端都应切实做好设备管理维护,提高实时监测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3.3 杜绝企业作假。某些企业为了达到排放限值标准,故意弄虚作假,捏造数据。对于这类企业应严惩,因此杜绝企业假象是未来发展需攻克的难关。
[1]王国平.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价值在于应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8(06).
[2]喻义勇,董艳平,孟磊.污染源在线监控管理模式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8(05).
[3]李基明,郑第,周发武,等.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