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014-02-01蔡同锋
蔡同锋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江苏南京 210036)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一些大型项目发展迅速。这类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环境功能恶化、相关的环保设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1]。
在目前的环境监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环境监理法律地位不明确、缺少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环境监理人员专业知识匮乏、相关单位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体现出来,所以,如何把握好施工期的环境监理工作是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全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
1 施工期环境监理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工作依据
目前,大部分建设项目执行环境监理制度主要是因为环保主管部门在环评批复中提出实施环境监理的要求。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开展环境监理的专门法律或强制性规定,这就造成了环境监理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地位模糊,在监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法律支撑并且很难得到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支持,给监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另外,针对环境监理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监理职责及权限等方面尚未制定出统一规范的标准。现阶段环境监理单位主要依据环评报告书、环评批复及设计文件等材料,制定环境监理工作方案,并以此来指导监理人员开展环境监理工作。这样会形成不同的监理单位对相关文件的要求理解存在差异,从而造成在实际监理工作中对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和要点把握尺度不一,不能完全落实环境保护的要求。
1.2 专业人员匮乏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仅要求相关的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环保方面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行业知识和工程建设方面的知识[2]。现在从事环境监理工作的人员大多是从以往纯粹的环保专业人员转变过来,他们往往具备较强的环境专业知识,对环保法律法规、环保要求等方面理解和把握能力较强,但是对于不同行业的特点、产污环节及可能造成污染的节点的了解和掌握则不如该行业从业人员那么丰富。另外,对于工程建设方面的知识则更加缺乏,这样就造成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工程没有敏感性,对环保设施的施工质量控制不严。
1.3 相关单位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首先从工程的建设方来说,由于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尚未纳入国家的强制性规定,目前很少有工程建设方主动要求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绝大部分建设方的环境监理工作都是因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而采取的被动行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建设方的环保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是在施工期引入环境监理会增加项目的整体费用。
其次,就施工单位来说,在施工阶段,大部分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淡薄,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重质量、赶进度、轻环保”的思想比较严重。往往是环境监理单位虽然制定一系列的施工期环境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和考核体系,相关的环保管理制度很难得到真正的落实,无法达到施工期环保达标的要求。
2 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开展的建议
2.1 建立健全环境监理管理体系
针对目前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法律依据缺乏、监理工作规范指导性文件较少的现状,国家应结合这几年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逐步完善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理论系统和技术方法体系。尽快组织制定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技术规范,在技术规范中应明确环境监理的准入条件、环境监理单位的职责、现场监理工作的方法、考核标准及收费标准等。
2.2 加强环境监理人员队伍建设
培养高素质的环境监理人员是保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3]。自2011年由环保部评估中心主办的“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培训班”开班至今,已经有一大批人员通过培训并取得合格证。这部分人员大多成为现阶段从事环境监理工作的主力军,但是随着环境监理推广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将有越来越多的项目需要开展环境监理工作。单一的培训班模式将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环境监理工作需求,这就要求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环境监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使环境监理人员不仅掌握必要的环保专业知识,还具备相应的工程设计与施工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组织编制更加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教材或文件。
3 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环境监理工作还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目前,除了已经开展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省份以外,逐步引入环境监理工作的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各环境监理单位在实际工作中都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针对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都有各自的解决方法,通过交流可以进一步规范环境监理的工作方法,提高环境监理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1]朱静.中国环境监理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10):20-23.
[2]槽晓红,李继文.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中的问题和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2:14-15.
[3]周闯,张蓉,史晓.我国工程环境监理的发展态势及建议[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