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12年我国护生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分析
2014-01-31巫雅萍叶旭春
巫雅萍,叶旭春
(第二军医大学 护理学院,上海 200433)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心理学对“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1]的相关研究,此后在积极心理学运动的促进下,逐步向其他学科领域发展。目前,对主观幸福感的定义比较认同的是由Diener于1984年提出的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2]。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风险[3],相当一部分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放弃临床护理工作,造成护理专业人才的严重流失[4],且我国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专业承诺水平不高[5]。研究表明,在校主观幸福感和实习期间的工作满意度对护生的离职意愿影响较明显,因此,研究护生的主观幸福感对护士群体的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6-7]。本研究主要回顾分析了近10年我国护生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公开发表的以护生主观幸福感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中文论著,根据内容分析法确定论文发表年份、研究对象、采用定义、研究方法、测量工具以及结果和结论共6个分析类目,对此进行分析,以期探讨我国护生主观幸福感近10年来的研究现状。
2 方法
2.1 检索策略 基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3个数据库,以2003—2012年为检索年限,以“主观幸福感、幸福感、幸福、护理、护生、实习护士、学生”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在阅读摘要和全文的基础上,通过所获文献后附相关参考文献进一步检索和补充,以提高查全率。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研究论著;以护理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主观幸福感为主要研究内容者。剔除标准:纯理论阐述性文章;综述;述评、卷首语、致编辑等。
2.2 文献质量评价 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对描述性研究的真实性评价标准[8],对初步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
2.3 统计学处理 应用Excel 2010录入和处理数据,采用频数、百分比对结果进行描述。
3 结果
3.1 文献的纳入过程及结果 文献纳入的步骤为:初检→纳入文献n=62(万方22篇,维普17篇,生物医学数据库23篇)→去掉重复文献22篇→n=40→去掉阅读标题后不符合1篇→n=39→去掉阅读摘要、全文不符合及无法获取全文4篇→n=35→去掉设计不严谨、文献质量评价不高11篇→n=24。最终纳入24篇文献进行分析。
3.2 不同年份护生主观幸福感论文分布 2003—2006年为0篇,2007年1篇,2008年3篇,2009年4篇,2010年 6篇,2011年 4篇,2012年 6篇 (占25%,6/24)。
3.3 纳入文献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的研究内容相关信息(n=24)
3.3.1 主观幸福感的定义 24篇文章中,有19篇对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操作性定义或一定程度的说明,主要采用了Diener于1984年提出的定义: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2],主要包括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3]。2篇采用了其他的定义,“人们对整体或一般生活的满足和快乐感”[9]和“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在主观上对自身生活的满意度、舒适感、幸福体验等方面综合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10]。
3.3.2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涵盖了中专、大专和本科生3类群体,其中17项研究涉及本科生,分别有6、10项研究涉及了大、中专学生。此外,研究侧重于对在校护理生主观幸福感的评估,对临床实习护生的关注相对较少。
3.3.3 测量工具的运用及测量结果 在对护生幸福感的测量中,共有20项研究采用了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定的幸福感量表 (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11],横断面调查了护生对幸福感的主观感受。还有2项研究应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12],1项研究采用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问卷[13],探讨护理本科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1项研究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14],从总体情感和生活满意度2个方面测量了护生当前感受到的幸福程度,多项结果显示,护生的总体幸福感水平多高于全国常模,说明我国护生的幸福感水平总体尚可,但临床实习的男女护生均明显低于全国常模。
3.3.4 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研究
3.3.4.1 一般人口学资料 共有7项研究探讨了学历层次、所处年级、性别、经济水平、生源地、民族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15-21]。其结果显示:中专护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高于大专生和本科生[15,17],或认为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高于大专及高职学生[19-20];护生的总体幸福感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降低[15,21],也有报道一年级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较其他年级低[18];护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不显著[16,22-23];经济水平对护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果不确定,1项研究认为经济水平不会对护生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16],另1项研究结论相反[22];护生生源地对其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存在争议,有研究认为生源地是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之一[20,24-25],也有研究认为,城市护生只在精力因子得分方面显著高于农村护生,其余各因子得分差异不大[16];2项研究结果显示,汉族护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高于少数民族护生[20,25]。1项研究显示,不同学制的护理实习学生之间的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6]。
3.3.4.2 自尊 共有5项研究认为,不同自尊水平的护生主观幸福感存在差异,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拥有高自尊水平的护生体验到更多的主观幸福感[15,17,19,22-23]。
3.3.4.3 压力应对方式 共有5项研究探讨了压力应对方式对护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认为主观幸福感与积极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如解决问题、求助;与焦虑、逃避、自责幻想等消极的应对方式呈负相关,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护生的压力应对方式是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之一[9,21-23,27]。
3.3.4.4 专业承诺与专业认同 共有4项研究分析了护生主观幸福感与专业承诺之间的关系[5-6,20,28]:认为护理本科实习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与总体幸福感呈正相关,总体幸福感高的护生专业承诺较高,离职意愿较低;相反,如果护生认为做护士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护士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不高,其幸福感水平就较低。
3.3.4.5 人格特征 2项研究探讨了护生的性格和人格特质可能对其幸福感水平产生的影响[18,29],认为性格外向的护生,相对而言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而精神质和神经质人格特征则与幸福感水平呈负相关。
3.3.4.6 生活事件 1项研究[30]认为,生活事件总分与总体幸福感密切相关,呈负相关的主要项目为:学习负担重、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家庭经济困难、不喜欢上学、当众丢面子,以上4项生活事件的变化可以解释主观幸福感27.2%的变异。另有1项研究认为,实习也是与总体幸福感密切相关的生活事件,结果显示除了“对健康的担心”因子外,其他各因子的得分实习护生均低于在校护生[31]。
3.3.4.7 自我概念、知觉与自我效能 3项研究分别阐述了护生的自我接纳和自我和谐等自我概念、自我知觉以及自我效能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联系,其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接纳、自我评价、自我和谐对其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即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越强,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其感受的幸福也越多[10,32-33]。
3.3.4.8 社会支持 1项研究显示护生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正相关,护生的社会支持越多,其主观幸福感越强[34]。
4 讨论
4.1 我国护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兴起较晚但发展较为平稳 本研究文献资料表明,我国护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07年左右,相对较晚,说明主观幸福感在护生的群体中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和研究视角,但是发展平稳,每年均有相一定的发文量。这可能与我国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起步时间有关,我国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起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尤其是随着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对幸福的探讨和追求方兴未艾,因此护生的幸福感也日益受到护理教育和管理者的关注。
4.2 研究对象以本科护生为主,对临床实习护生的关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本科护生,涉及中、大专护生的较少,尚未见到关于护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报道。这可能与护理本科生是目前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主体有关[35]。24篇文献中,对临床实习护生的研究相对较少。在临床实习中,护生面对的是情境复杂、瞬息多变的临床情境,包括高负荷的工作量、处理死亡或濒死患者的心理压力,还有对患者治疗的不确定、缺乏社会支持、准备不充分以及与护理老师及医生的冲突等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36]。因此,应该提高对实习护生主观幸福感的关注,为其很好地适应临床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
4.3 主观幸福感尚无统一定义,但内涵已基本达成一致 由结果可见,尽管我国研究者已经开始了对护理人群中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仍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但目前比较主流和较为公认的是由Diener于1984年提出[2],该定义主要包括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认知成分,又称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体对自身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包括整体生活满意度和具体领域的生活满意度;情感成分是指每个人在生活中体会到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2个方面[37]。该定义将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分为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3个维度[2]。也有研究者建议,将其分为认知水平、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3个维度[38],或通过测定情感平衡度来表达情感的积极或消极的取向[39]。但是,从所纳入研究采用的定义来看,护生主观幸福感的内涵已基本达成一致,均强调其是“一种主观体验”和对生活质量或状态的“整体”评价,可见,在护生主观幸福感的探讨中,更倾向于将其本质和内涵理解为是一种“主观构建”,这与幸福感起源于心理学有关,本质为个体的主观感受,因此应关注和理解个体差异的存在。而目前的研究均直接将“主观幸福感”的定义跨文化、跨学科应用于护生, 现有质性研究对研究对象的主观感受或经验进行相关的探讨。因此,可考虑在后期的研究中适当加入质性研究,关注和理解个体差异存在,以便加深对主观幸福感本质和内涵的本土化理解,以期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4.4 测量工具多为成熟的普适性问卷,缺少本土化特异性测评工具 从表1可见,目前研究者测量护生主观幸福感主要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定、我国研究者段建华汉化修订后的幸福感量表,分别测量研究对象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与紧张,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普适性。对护生而言,实习经历是一种应激[36,38],护生面临着多种临床压力和就业压力,幸福感量表能够较好地反映护生对其当前状况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水平,且实习期间的主观幸福感对其未来职业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5,10,28],因此护生该阶段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状况,对其成长和护理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然而,仅靠引进、修订国外的量表和借鉴国外的理论模型,从某种程度上忽略了护理专业背景等差异可能造成的影响,使结果产生一定的偏倚。因此,有必要加快研制符合我国国情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并应用。
4.5 我国护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总体良好,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从24篇文献研究结果可见,我国护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总体良好,但是与学历、生源地、自尊、压力应对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可见其变异性和波动性较大。但是,对于影响因素的研究基本处于相关性研究的初步探讨阶段,对于该影响因素如何影响、多大程度影响主观幸福感水平尚不清楚,其间是否存在中间变量的作用,也未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4.6 研究内容侧重于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测量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从表1可见,目前的研究侧重于对护生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测量及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均为量性研究,为横断面调查和相关性研究的描述性研究,缺乏纵向的实证性研究。说明对我国护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角度单一,且大多处于描述性的研究阶段,并和多种因素相关,但尚缺乏对因果关系的有效证明,有效干预性的实证研究也不多见。
究其原因,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主观幸福感研究开始以来,主要是引进国外相关理论和量表,如对国外原始量表的汉化及其在我国被试身上的测量[41-42]。然而,主观幸福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变量,随着研究对象所处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后期可对护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动态的追踪调查,以全面动态地了解护生的幸福观水平发展规律及变化趋势,并明确其与影响因素间的因果关系。
此外,对护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意义和积极影响的探索和认识,对主观幸福感内涵的理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后期可加强该方面的研究,形成或发展相关理论,以利于研究成果最大化应用于护生的教育与管理。
5 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护生主观幸福感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尽管目前对主观幸福感已有较为主流的定义和较为成熟的测量工具,但是其在我国国情下或特殊人群中应用的可行性,缺乏跨文化、跨学科应用的深入探讨,因此可针对主观幸福感“主观构建”的本质,开展相应的质性研究深入探讨护生的主观幸福感。此外,目前我国对主观幸福感的测量集中于描述性研究和对其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因此,后期可考虑开展纵向的实证性研究,明确其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为后期的干预性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Bradburn N M.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M].Chicago:Aldinc,1969:41-49.
[2]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ogy Bulletin,1984,95(3):542-575.
[3]赵 昭.浅谈临床护士心理压力及对策[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0,23(2):60-62.
[4]McBride A B.Mental Health Nursing Today:A View from the USA[J].Int J Nurs Stud,2007,44(3):335-337.
[5]吴兰花,王占坤,黄飞旭.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8,23(4):10-12.
[6]吴冬梅,全 婷.实习前护生离职意愿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2):305-306.
[7]彭晓玲,黄海珊,张静平,等.本科实习护生离职意愿及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8):603-604.
[8]胡 雁.循证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6.
[9]胡可芹,汪淼芹.不同层次护理专业毕业生主观幸福感及应对方式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7,22(2):10-11.
[10]罗春蓉,赖 莉.实习护士自我和谐与总体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全科护理,2012,10(3A):580-581.
[11]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4(1):56-57.
[12]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3.
[13]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419-420.
[14]Campbell.A Subjective Measures of Well-be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6:117-124.
[15]徐巧玲,曹宝花,罗 鹏.对军医大学口腔与护理专业本科生实习前自尊与社会支持及幸福感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31):3259-3261.
[16]陈 静,黄彩辉.不同学历层次护生幸福感的调查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09,8(5):2-4.
[17]刘节红,李鸿艳,易丽丹.不同学历实习护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6c):1614-1615.
[18]易淑明,戴肖松,成建初,等.高职护生人格特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护理学报,2009,6(10A):77-78.
[19]彭山玲,王晓霞,李 妮,等.实习护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9):68-70.
[20]田云霞,张 琳.宁夏护生总体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1,9(31):2826-2828.
[21]易淑明.本科护生主观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1):2485-2488.
[22]杨如美,蒋银芬,汪暑萍.护理本科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0,24(12B):3220-3221.
[23]魏保建,郭海滨,谷 龙,等.贫困护生主观幸福感及与交往焦虑和自尊的相关性[J].护理学杂志,2010,25(18):70-72.
[24]郭俊梅,陈启梅,韩晓红.56名2011年度护理实习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5):1822-1823.
[25]梁黔生,陆 岳.民族地区护理大专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0):205-206.
[26]杨红军,沈 杰,郑 鹏.不同学制护理专业实习生的总体幸福感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1):154-155.
[27]李永红,王明贵,邹 焰.护理本科学生总体幸福感与应付方式相关分析[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9,32(3):304-306.
[28]谭玲玲.总体幸福感对护理本科实习生专业承诺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4):4185-4186.
[29]李 燕,肖 成,周秀芳,等.医学与护理学专业学生人格特征、自我效能与总体幸福感的对比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6):776-777.
[30]庄嘉元,姜小鹰.护理本科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J].护理学杂志,2008,23(5):52-53.
[31]匡 玲.护理在校生及实习生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调查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4):126-128.
[32]孔繁莹,姚允萍,刘丽娜,等.护理本科生幸福感与自我接纳的现状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2):303-305.
[33]张 蒙,吴冬梅.高职护生实习前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1):139-141.
[34]黄彩辉,王雪莹,高金玲.护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6):92-94.
[35]李建萍,王筱慧,张红燕,等.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3):83-84.
[36]范相鸿.实习护生工作压力与就职意愿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5):3781-3782.
[37]Diener E,Suh E,Smith H,et al.National Differences in Reported Well-being:Why do They Occur[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995,34:7-32.
[38]Andrews F M,Withey S B.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American’s Perception of Life Quality[J].New York:Plenum,1976.
[39]Suh E,Diener E,Oishi S,et al.The Shifting Basis of Life Satisfaction Judgments Across Cultures:Emotion Versus Norm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4(2):482-493.
[40]邹 娟.离职护生实习前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5):130-131.
[41]史娟娟,周生江.临床护理人员主观幸福感研究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12,11(6):47-49.
[42]凌贤才.老年期独居生活的抑郁症状与主观幸福感[J].医学与社会,1993(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