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啦啦队运动推广机制的回顾与思考
2014-01-31刘国纯徐中秋张茜
刘国纯,徐中秋,张茜
(1.重庆医科大学体育工作部,重庆 400016;2.广州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广东广州 510500)
在我国体育运动项目中舶来之品者众多,传入的形式大致分为自上而下的主动引入和自下而上的民间兴起。而啦啦队运动则是属于自下而上舶来物。和所有外来运动项目一样,新兴外来运动项目在我国似乎都面临着推广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啦啦队运动即是如此。因此本文试图从历史出发对我国啦啦队运动推广机制进行系统的回顾,在历史依据的基础上加以触及核心问题的客观思想创造,为我国啦啦队运动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我国啦啦队运动推广机制的回顾
1.1 我国啦啦队运动推广运行的大环境
1995年国家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为了提高群众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文件,19年来实施了2期工程多个工作阶段。《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国家意志的表现,是动员全国民众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参与体育文化生活的指导性文件。为了更好地促进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实施,2007年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发出了《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与此同时我国啦啦队运动也处于高速的发展之中,尤其是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体育运动竞赛、校园体育文娱活动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啦啦队运动所具有的培养广大青少年青春活力、团结奋进、吃苦耐劳等精神品质的作用得到了凸显。正是认识到了啦啦队运动的社会价值,教育系统下的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将啦啦队运动作为实现“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运动项目进行大力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全面健身计划纲要》,丰富大众体育锻炼项目,促进全民健身开展,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也开始大力发展啦啦队运动,并称之为“啦啦操”。
为了加强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协作,共同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开展,2011年12月,国家教育部体艺卫司和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司、群体司、科教司在北京召开了部门联席会议。确定共同合作,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了更好地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发挥啦啦队运动在“全民健身活动”和“阳光体育运动”中的作用,促进啦啦队运动的良好发展,确立了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并且将大学生和中小学啦啦队发展脱离开来。同期,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开始发展中国中小学啦啦操运动。至此在中国发展啦啦队运动的组织分别是: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中国啦啦操协会、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啦啦操分会。
1.2 发展历程中的主要推广机构及其运行机制
1.2.1“自下”的兴起: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主导下的啦啦队推广
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最先组织推广的项目只有健美操和艺术体操、至2001年开始将啦啦队作为“两操协会”大力推广的运动项目。从2001年开始由“两操协会”主办全国性的啦啦队竞赛。“两操协会”机构设置下啦啦队最高权力机构为“啦啦队专项委员会”负责工作计划的制定,师资力量的培训,国际性的交流活动等。在这其中又有下设的各省区秘书处开展的各项啦啦队赛事及培训等活动。从推广实施组织行为上来说“两操协会”推广实施下的中国两操运动13年来的发展走的是协会主管下的专项委员会负责制的两级推广发展模式。运行过程中充分利用了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图1)来组织实施运动项目的开展。
在啦啦队活动的举办上“两操协会“主办的啦啦队赛事主要有:中国学生健康活力大赛既世界啦啦队锦标赛中国选拔赛、各省区健康活力大赛啦啦队比赛等。除竞赛活动之外“两操协会”还举办一系列的全国性的啦啦队培训活动主要包括:全国性的啦啦队训练营、各分站培训活动、省市啦啦队培训等。这其中具有影响力的培训活动如国际全明星啦啦队中国区南宁训练营。除此之外“两操协会”还组织中国啦啦操代表队参与世界啦啦队锦标赛等国际性活动。总的来说,半官方形式的初期发展,为我国啦啦队运动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啦啦队运动推广机制,使得啦啦队运动能够迅速的发展开来。
1.2.2“而上”的发展:中国啦啦操协会主导下的啦啦队运动推广
2006年中国啦啦操协会(CCA)成立,建立了新的协会制的组织管理机构(见下图2),设立了全国啦啦操竞赛委员会、全国啦啦操推广委员会、全国啦啦操战略发展委员会。由竞赛委员会负责中国啦啦操竞赛活动以及中国啦啦操代表队参加世界啦啦操世锦赛,而推广委员会主要负责中国啦啦操运动的推广普及,以及国际性的培训活动,裁判员等级评定等。战略发展委员会主要是负责中国啦啦队事业发展的决策制定和重大事实的建言。
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的支持下,中小学参与人口得到扩充,更多的中小学生参与到啦啦队运动健身和竞赛活动中来。为了贯彻中央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文件精神,更好的实现“政事分开、明确职责、理顺关系、规范管理、提高效益”的原则,在联席会议上将中小学啦啦队赛事活动从“两操协会”划出去由中学生体育协会举办,从此确立了我国啦啦队运动发展的三大组织: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中国啦啦操协会、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
图1 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运行组织
图2 中国啦啦操协会运行组织
中国啦啦操协会推广下的啦啦队运动具有自己的特征,大致概括为官方主导下的商业化推广模式,这样的模式既减轻了政府职能部门的负担,能够很好的把握运动项目发展的大局,避免发展过程中的无政府状态出现,又充分利用了市场经济的优势。但是,这种模式的也在某些方面形成了政府退居幕后,公司性质的垄断式的发展,即政府主导下的公司性质的垄断。怎样利用好官方的权威性把握政府统筹发展的优势,利用好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充分发挥啦啦队运动在全民健身活动和亿万青少年体育运动中的积极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2 我国啦啦队运动推广实施的分析与思考
2.1 “自下”式的兴起与推广模式的架构
从2001年的正式开始发展到2006年以《国际全明星啦啦队竞赛评分规则(2006-2009年)》的颁布,是我国啦啦队运动走向规范化的重要一步。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啦啦队事业者们不断探索建立了初步的发展模式,为了和国际接轨,发展骨干力量,中国啦啦队开始组织了第一届国际性的培训活动即国际全明星啦啦队中国区训练营。在国际性训练营的基础上多级推广机制开始逐渐体现出来,在中国区训练营之后还分别在广州、上海、合肥、长沙举办了分站培训。这也成为后期我国实行的两级推广模式。2006年之后中国啦啦队推广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啦啦队爱好者参与到培训的活动中,开启了正真意义上的中国啦啦队运动普及。使得这一时期参与啦啦操运动的学校有了中小学的身影,社会性质的啦啦队活动也逐渐兴起,校园啦啦队课程建设也得到了开展。从现在看来这一时期的推广在中国啦啦操运动普及发挥的作用巨大。
发展初期的推广,在“大体协”主持下,为我国后期啦啦队运动培养了专业骨干、群众基础、竞赛体系等。在注重运动文化宣传在于促进运动项目的普及,建立完善可行的推广模式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这一时期我国啦啦队运动的推广具有地区上的局限性,培训推广的对象也只是集中于体育专业的教师,培训宣传对中小学,社会群体人员的宣传力度欠缺,使得更多的基础啦啦队爱好者失去直接参与学习的机会。当然这和前期的非官方性质有一定的关系。
2.2 “而上”的官方发展与分化的开端
中国啦啦队运动的官方性质的发展是从2011年正式开始的。运用三级赛事和两级推广的机制,在全国扩大啦啦队运动发展范围,创新开展范围,由简单的举办比赛扩展到大众体育健身、大课间活动、运动会竞赛等各个方面。但是,政府主管下公司运营形式的中国啦啦操运动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的同时,作为双刃剑的市场经济,在中国啦啦操运动的发展上同样体现,不利于中国啦啦操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中国啦啦操运动在2010年发展成为多个组织的共同发展,多组织、多部门的推广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中国啦啦操运动推广力量。中国啦啦操协会推广啦啦队运动不是对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下的啦啦队推广的进一步完善,而是一直从新建构。这种从新的建构使得推广过程中呈现出部门间的分化,国家层面与地方间分化,这种再分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利益的再分化,也必然存在利益的博弈。同时商业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但是垄断形式的商业化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中国啦啦队运动的发展。
2.3 推广实施比较下的差异性
无论是“两操协会”还是啦啦操协会,虽然开展啦啦队运动的时期不一样,但是都是发展我国啦啦队运动的重要机构,对二者推广情况进行比较还是能够总结出一些关键的差别。
二者推广实施差异性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教育部下属的学生体育协会啦啦队只是其中一个项目之一,而啦啦操协会则是单项发展组织。这主要取决于两个协会宗旨不一样。学生体育协会主要是发展学生健康事业,借助运动项目来促进和发展全国亿万青少年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下的中国啦啦操协会则借助运动项目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第二,学生体育协会下的啦啦操运动发展建立了多项目、多层级发展推广模式,采取的是公益性的分层级的发展推广,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体育运动的锻炼中来,更好地发展啦啦操运动。而中国啦啦操协会采取的是商业化运作形式下的单级推广模式。这种运作模式是基于市场经济运作优势的思考,但是将一个运动项目做为一种商品采取单级推广,在当前大力倡导增加政府体育公共服务的诉求之下值得我们思考。
3 小结
回顾中国啦啦队运动走过了“自下而上”的发展道路。前期的民间半官方发展构建了初期的推广发展模式,建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竞赛体系,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后官方主导下的发展为我国啦啦队运动发展提供了很多政策支撑,但是多元化的发展,导致了利用的分化和博弈,商业化的发展模式出现过度商业化。“自上”、“而下”两个阶段一个时期,发展初期的中国啦啦队运动应该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统筹一体化发展,避免政府主导下的商业化推广模式过度行政化和商业化,实现我国啦啦队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
[1]徐中秋,等.啦啦队的历史沿革综述[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3-4
[2]张弘,等.啦啦操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01:31-33
[3]马鸿韬.啦啦操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2010-2013年全国啦啦操竞赛规则[M].2010(10):63-65
[5]徐中秋,等.国际全明星啦啦队竞赛评分规则[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8
[6]孙铁民,等.我国啦啦操运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7)
[7]黄荔生.我国啦啦队运动现状与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7,12:1722 -1724
[8]Barry P Boden.Catastrophic cheerleading injurie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0,316
[9]Brenda JShields.Epidemiology of strain/sprain injuries among cheerleaders in the United State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10
[10]刘国纯,等.啦啦操运动在校园推广的阻碍及其因素分析[J]. 运动,2013,19:113 -11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