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建

2014-01-30陈晓阳韩淑琴杨同卫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伦理学医患人文精神

谢 静,陈晓阳,韩淑琴,杨同卫

(1山东大学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2,1069220345@qq.com;2西安交通大学科研院人文社科处,陕西 西安 710049)

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建

谢 静1,陈晓阳1,韩淑琴2,杨同卫1

(1山东大学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2,1069220345@qq.com;2西安交通大学科研院人文社科处,陕西 西安 710049)

受医学教育不完善、医疗市场化冲击等原因的影响,医疗领域的医学人文精神有一定缺失。重建医学人文精神可从如下方面入手:明确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精神的统一性,完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群,把思政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有效结合,改进教育方式,在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医学人文教育。

医学人文精神;医学教育;医患关系;医学伦理学

医学是充满着人性的一门学科,与生俱来就包含了医学人文精神。简言之,医学人文精神就是尊重人、爱护人,尊重患者的生命权、健康权等。[1]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医学分工越来越细,医学人文精神在医疗领域有一定缺失,加剧了医患冲突。近年来,这一状况在各方的努力下,已经得到了逐步缓解,医学人文教育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还需要继续探索有效措施,重建医学人文精神。

1 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

长期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医学技术主义盛行,“以疾病为中心,见病不见人”等现象日渐增多。这分裂了医学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加之市场化的冲击,先进的医疗器械的普及致使医疗费用上涨,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制约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和医疗欺诈等现象成为了人文精神缺失的具体表现。

同时,由于社会的进步,人文主义的发展,人们的心理越来越需要人文关怀,患者的人文意识逐渐觉醒,也对医疗行业的人文精神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2 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

针对医学教育“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精神”的弊端,我国的医学院校已经开设了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史等多门医学人文课程。但医学人文教育尚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论述。

2.1 医学人文教育不完善

医学人文知识来源于医学实践,伴随着社会人文大思潮而出现,以医学目的的人文取向性,医学对象的人文社会性和医学发展的多元性为发展动力,是认识的理性形态。丰富的医学人文知识是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塑造医学人文精神的理论基础。然而,长期以来重视技术、轻视人文的思想根深蒂固,严重限制了医学人文知识体系的发展。在课程设置上,一些学校将多数医学人文课程列为选修课,这样在无形中传达给医学生“该课程只需了解”的错误信号,难以从思想上使医学生重视。在教育方法上,医学人文教育仍为理论式教学多,实践体验少,与临床教学严重脱节。在考核方式上,多数学校仍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致使部分学生以理论记忆为学习目的,忽视了医学人文教育的本来目的。

2.2 医学人文精神培养体系单一

医学人文以人的全方位健康为根本原则,而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人文的内在基石。因此,医学人文知识的教育不应为终极目的,而仅仅是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的一种手段。但现行的人文教育往往只注重医学人文知识的灌输。不少学校在医学人文教育中仅仅停留于医学人文课程的开设,忽略了医学职业精神的系统培育;在医学人文教学中局限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忽略了对医学生的情感熏陶和人格培养。这一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只擅长于应付考试,只会背诵规范条文,而对于医学人文精神缺乏深刻的认同和实际践行。

3 重建医学人文精神的措施

3.1 明确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性

“高技术-低情感”形象地概括了现代“技术医学”的诊疗特点,这是医学人文精神缺失和医患关系恶化的最主要原因。从伦理文化的维度看,医患纠纷本质上就是医患双方彼此不尊重对方合理利益而产生的一种道德文化与道德价值观冲突。[2]高新技术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减少了医患双方的直接交流,在造就医者过分依赖“器械诊治”的同时,也拉大了医患距离,促成了医者对患者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忽视。

医学的服务对象是具有精神心理感受的患者,其在求诊时不仅追求身体的健康,也追求心理的安慰。这就要求医务人员既要注重自身医疗技术的提高,更要注重自身人文执业能力的提升,即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是统一的。对于医学教育者和医疗管理部门来说,其应从观念上转变过来,明确医学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提高,还有执业理念的与时俱进;在宏观安排上,要把医学人文教育放到与技术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医务人员、医学教师、医学生等也应从思想上树立新的理念,明确培养医学人文精神对执业的意义。

3.2 完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群

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首先需要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课程群,这在医学教育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于培养既掌握精湛医学技术,又具有较高医学人文素质的优秀医务工作者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3]这一课程群应该包括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史、医学心理学、医学美学、医学法学、医患沟通学等,这些都应是核心课程,而医学伦理学在其中应该发挥主导地位。

此外,在医学人文的教育中,应该注意把医学人文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等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是医学人文教育的追求;教育医学生树立高尚的医德、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不仅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因此,医学人文教育和医学生的思政教育是统一的。培养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甚至把二者对立的观点和做法是不可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包含了大量的人文科学知识,是中国特色医学人文科学的基石。

3.3 改进教育方式,在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医学人文教育

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贯穿于医学生从上学到执业的全过程,在其整个职业生涯里都应该参与。我国的人文素质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不断改进教育方式。

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不能仅仅满足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该使医学生在实践中亲身去体会。比如在医学人文的实践教学中,可以让医学生扮演患者的家属、扮演患者,去体会患者的绝望、不安,体验家属的无助和烦躁,[4]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患者的不易,从而在以后的执业中善待患者。

培养医务人员的医学人文精神,除了在其职业生涯中继续进行理论教育外,要在实践中加强榜样力量的渗透和行为的感染。比如安排具有良好医学人文素养的医生带教年轻医生,使其耳濡目染,逐渐树立医学人文精神。在晋升、考核中,要将医学人文精神作为重要考核内容。

医学是人学,医学人文精神表现在具体的医疗实践中就要求医务人员要做到:重视疾病更重视人,尽量减少对患者的损伤,重视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治疗时尽可能的为患者节省费用等。即以患者的利益为医疗活动的根本出发点,这是医务人员树立医学人文精神永远的追求。

[1]陈晓阳,杨同卫.论医生的双重角色及其激励相容[J].医学与哲学,2006,27(2):27-34.

[2]纪蕊,葛万锋.医学生非理性素质培养途径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7):739 -741.

[3]李恩昌,程乐森,王庆淼.打造塑造医学生高尚医德情操的优质课程群——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之四[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4):414-417.

[4]李恩昌.如何做一名快乐而成功的医生——张心湜院士访谈录[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2):140-143.

〔修回日期2014-09-10〕

〔编 辑 吉鹏程〕

The Lack and Reconstruction for Humanistic Spirit at the Viewpoint of M edical Education

XIE Jing1,CHEN Xiaoyang1,HAN Shuqin2,YANG Tongwei1
(1Medical School of 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12,China,E-mail:1069220345@qq.com;2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fice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China)

s:Due to the incomplete medical education,medicalmarketization and some other factors,there is certain deficiency of humanities spirit in modern medicine.To reconstructmedical humanities spirit,we can so some work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understanding the uniformity between medical humanistic spirit and medical scientific spirit,perfecting the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curriculum,combining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the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effectively,improving the teachingmethods and strengthening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in the whole process ofmedical education.

Medical Humanistic Spirit;Medical Education;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Medical Ethics

R192

A

1001-8565(2014)05-0694-02

2014-07-10〕

猜你喜欢

伦理学医患人文精神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