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风险中的伦理问题和应对策略*
2014-01-30韩小琴傅晓娟杨国斌
孙 琳,韩小琴,傅晓娟,杨国斌
(1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急救医学科,江苏 南京 210002,13915980869@139.com;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务部,江苏 南京 210002)
急诊护理风险中的伦理问题和应对策略*
孙 琳1,韩小琴1,傅晓娟1,杨国斌2**
(1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急救医学科,江苏 南京 210002,13915980869@139.com;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务部,江苏 南京 210002)
急诊护理风险中存在制度规范执行不严格、沟通告知不到位、救护技能不扎实等伦理问题。应对这些伦理问题,可采取如下措施:建立急诊护理风险伦理小组、开展急诊护理风险伦理培训、加强急诊护理风险的伦理督导等,以进行护理风险防范,减少急诊护理风险。
护理伦理;急诊科;护理风险;风险防范
急诊科具有点多面广,患者就诊时间、数量、病种、病情随机性很大,且病情复杂、危重,对救治时限和救护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因此护理工作具有更高的风险性并承担着较大的法律责任。[1]作为急诊科的护士,必须具备较强的伦理素养和风险意识,做好工作环节中的风险评估和护理伦理风险的防范,才能促进护理安全,提升整体救护质量。
1 急诊护理风险中的伦理问题
1.1 制度规范执行不严格
护理伦理包含着道德原则和诸多的道德规范,也包括具有护理职业特质的伦理原则,如“尊重”“行善”“不伤害”“公正”“自主”“守密”,其中“不伤害”就是要确保患者的安全。而制度是规范、约束各项医护活动以达到预防风险事件、实施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2]在急诊救护工作中,护士还存在因没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无菌操作、等级护理制度,导致给患者用错药,对患者病情评估不充分、治疗不及时等制度执行错误,而使患者利益受到损害,引发护理事故和纠纷。[3]此外,南丁格尔所创立的护理道德规范认为:护士应不议论别人的闲话,不与他人谈论患者病情,头脑清醒,绝对忠诚,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充分的同情心。要求护士应对患者表达同情、关心、真诚相助、冷静、理智等情感。急诊科自杀、吸毒的患者较多,而且在抢救患者时的护理难免会暴露其身体或其身体的某一部分,但护士在抢救过程中往往专注于救治生命,经常忽视了对患者隐私和病情等的保护,因而侵害了患者的权利,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4]
1.2 沟通告知不到位
护患关系是由护士与患者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是护理伦理学着力关注的核心问题。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大大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要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就必须注重护患沟通。[5]没有沟通,护士就无法评估患者,无法收集有效的资料和信息,无法发现潜在的护患矛盾。大多数患者对医院和医护人员是否满意,也主要在于医护人员是否耐心、认真,是否具有深切的同情心,是否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本职工作,而这些都是通过护士的言行来表现的。因护理解释工作不到位而导致患者误解引起的风险事件也占较大比例。来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及其家属心情都比较急躁,说话时难免激动。如果护士面对患者及家属的提问时,态度过激,语言粗鲁,回答简单、生硬,就会导致患者的不满及投诉。此外,急诊科患者的病情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在诊断、治疗中转运和交接环节也比较多,随时可能出现护理风险或护理并发症。如果护士未及时履行风险告知义务,对风险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及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没有及时、准确告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就会导致患者满意度下降、引起护患纠纷。[6]
1.3 救护技能不扎实
在近代护理伦理学范畴中,护士素质的基本条件被定义为:要有健康的身体、冷静的头脑、敏捷的操作、高雅的举止、关心患者、遵守医嘱。[7]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急诊科由于伤病员比较多、病情比较重,护士往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在实施救护的过程中,由于业务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在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不能及时发现,或不能采用正确的救护技能对患者实施救治、对患者的询问无法做出正确的解答,甚至使患者的伤残进一步加重,就会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引起纠纷和投诉。另外,在接收批量伤员或短时间救治较大量伤员时,护士如果缺乏熟练的救护技能和组织协调能力,就会将人力、物力集中于危重患者的救治中,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就不能完全满足需要。[8]在护理操作中如果不能做到准确、高效,输液、注射时不能一针见血,插胃管、导尿时不能一次成功,对心电图机、监护仪等使用不熟练,以致抢救时手忙脚乱,就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也使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增加,导致护患关系紧张。[3]
2 应对急诊护理风险伦理问题的策略
2.1 建立急诊护理风险伦理小组
2.1.1 建立急诊护理风险伦理小组的目的。
在急诊科的护理安全管理团队中,应设立伦理小组,从伦理的角度指导、监督科室护士应该如何识别救护工作中的风险问题,如何规范自身的伦理行为、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尽可能减少各种护理风险,保证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及时、有效、安全的救护。特别是对于急诊救护中遇到的伦理困境,比如家属明确知道没有任何治疗意义,仍消耗医疗资源,不放弃已经没有抢救希望的患者;或有的患者可以救治,但出于经济等因素得不到治疗等,伦理小组可给护士提供建议和参考,缓解护士因伦理困境导致的职业满意度下降、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维护患者利益。
2.1.1 急诊护理风险伦理小组的工作内容。
护理风险伦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护理骨干参加。工作内容应包括:定期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伦理学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培训;针对患者的需求,对患者与家属进行护理伦理学基本知识的宣传,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解答患者、研究人员和受试者的咨询,并提出适当的伦理学意见,必要时还应提供护理伦理方面的行动指南;开展伦理查房,分析救护工作中因存在违背伦理原则的行为而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以及存在的护理风险,并提出改进措施;组织护士讨论所受的道德伤害及解决策略,分享处理伦理困境的经历和策略,帮助护士应对伦理困境;提交一些棘手的容易产生伦理困境的个案给委员会,通过团体讨论后作出决策。[9]
2.2 开展急诊护理风险伦理培训
2.2.1 伦理道德培训。
伦理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能够负起责任的护士,使其具有做出伦理决策的能力。作为急诊科的管理者,必须要对护士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道德教育,使其能够依据正确的指导去实施救护。通过培养护士在救护患者中的道德承诺和价值观念,以及如何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伦理思考,来提高护士进行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的技能,培养“慎独”修养,使护士有效地减少护理风险,最大限度的消除护理不良事件。
2.2.2 风险意识培训。
要把风险教育纳入到护理伦理培训中,按计划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护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定期分享、总结培训成果使护士树立风险意识、在工作中能时刻绷紧护理安全这根弦,积极评估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注重从重点环节上着手防范。通过规范护理行为来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同时,要求护士了解患者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履行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清楚如何维护患者的尊严,真正意识到在临床中不可掉以轻心、玩忽职守,一旦出现疏忽,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道德和法律也是决不允许的。
2.2.3 救护技能培训。
根据救护工作需要,开展护士分层次培训。对新护士进行准入培训,要求新护士必须掌握急救护理工作流程、核心护理制度、基本急救技能、常见急救器材使用方法,并通过考核后才能上岗。对护士开展规范化培训,定期进行新业务、新技能、急救知识、急救药品、抢救技能的培训和考核,使护士熟练掌握救护理论和技能,全面地掌握各种急症的观察要点和急救措施,做到急救操作技能专业化、规范化。制定常见急危重病的护理急救预案和突发事件的护理风险预案,并对护士进行急救情景和突发事件的模拟考核,训练护士对紧急事件的应对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10-11]
2.2.4 沟通技能培训。
组织沟通技能培训,使护士在繁忙、紧急的救护状态下,也能够通过语言情感交流,和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制定急诊健康教育工作流程及常见急危重疾病的健康教育手册,指导护士根据患者的健康知识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患者进行救护环境及疾病知识的介绍。培训护士为患者操作前,必须解释护理操作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特别是要客观告知患者有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和预后,并进行签字认可,从而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配合,并使护患双方共同承担起生命和健康的风险,建立抵御风险的共同体。[12]
2.3 加强急诊护理风险的伦理督导
2.3.1 开展护理风险伦理评估。
以护理伦理原则为基础,评估护理工作中面临的不安全因素、存在的风险环节、可能导致的后果,为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减少风险损失奠定基础。评估应重点针对实施救护工作的可行性,准备阶段的具体要求,包括护士的准备、患者准备、用物准备、环境准备等,以及操作过程中需要执行的各项制度、操作、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和不安全事件进行分析,查找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环节,如器材准备不足、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多个脏器损害患者的救护经验不足等,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按照时间节点进行反馈评价。
2.3.2 实施护理风险伦理查房。
推行护理风险伦理查房,从具体的患者救护工作着手:①在救护过程中有无实施人文关怀,如注意患者隐私保护,尽可能给患者减轻疼痛、关注急症患者的心理问题等;②有无全面实行护理告知,即根据患者目前现状,对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支持等;③有无实施保护性预防措施,如根据病情重点观察相应的生命体征和检查指标,准备好必需的急救药品和器材,在患者床头悬挂“护理安全标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不安全事件等;④患者有无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及对护理工作建议、意见等。针对存在的护理伦理问题,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
综上所述,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必须重视伦理问题,一方面要加强护士伦理道德、风险意识和岗位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是通过检查和教学查房来促进伦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1]吴敏.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09,7(11):3097-3098.
[2]陶峰琴,徐娟.从护理风险浅谈急诊科管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102-103.
[3]陈永霞.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12,(30):134-135.
[4]李晨辉,杜娟.重视急诊护理工作的伦理问题[J].护理研究,2006,20(4):1035-1037.
[5]江洋.护理伦理学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2,12(12):34.
[6]罗海燕.急诊护理风险中与护士相关的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全科护理,2010,8(1):52-53.
[7]刘彦君,付菊芳.关于临床护理实践中几个伦理学问题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5):95-96.
[8]陈锐,吴志东,张璐,等.紧急医疗救援中的伦理学难题研究[J].武警医学,2006,17(2):153-154.
[9]陈兰,方芳.护理伦理困境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2,19(4):32-35.
[10]周迎辉.急诊急救中护理风险的防范[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2):299-230.
[11]梅申聪,徐玉芬,孔晓霞.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5):79-81.
[12]金晓艳,刘晓玲,岳丽.护理伦理观念下以人为本的护患关系的建立[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3):323-325.
〔修回日期2014-07-17〕
〔编 辑 曹欢欢〕
Ethical Issues and Counterm easures for Emergency Nursing Risks
SUN Lin1,HAN Xiaoqin1,FU Xiaojuan1,YANG Guobin2**
(1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Nan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Military Command,Nanjing 210002,China,E-mail:13915980869@139.com;2 Office of the Hospital,Nan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Military Command,Nanjing 210002,China)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emergency nursing risks such as not strict system specification,not good communication,rescue skills are not solid,etc.To respond to these ethical issues,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emergency nursing risks take ethic group,in emergency nursing risk ethics training,strengthen the ethical supervision measures such as emergency nursing risks for nursing risk prevention,reducing of emergency nursing risks.
Nursing Ethics;Department of Emergency;Nursing Risk;Risk Prevention
R-052
A
1001-8565(2014)05-0639-03
2014-05-10〕
*本课题为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经费资助项目《军队医院平战时医学伦理学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9MA085
**通讯作者,E-mail:ygbnjz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