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水保作表率 心系百姓献深情
——记青海省同仁县副县长旦增同志
2014-01-30高博
高 博
(同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青海 同仁 811400)
旦增,男,藏族,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年46岁,1983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同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主管水利、农牧、林业、环保、扶贫等工作。
近年来,旦增同志坚持以推进生态同仁建设为目标,带领同仁县水利系统干部立足长远,开拓思路,扎根基层,真抓实干,推动全县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他本人也从一个水利知识的门外汉变成了同仁这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之乡一名响当当的水土保持“土专家”。
寻差距,打基础
同仁,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北部,藏语称为“热贡”,意思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全县地处三江源生态保护区,是黄河一级支流隆务河的中上游地区,山大沟深、地质灾害频发是当地生态环境最真实的写照。而县城所在的南当山流域作为隆务河流域的重要支流流域,水土流失情况尤为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天干怕旱、下雨怕涝,沟道灾害性洪水频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艰苦。这是2009年旦增同志初到同仁县担任副县长主管农、林、水时,隆务镇(州府所在地)周边流域的水土保持状况。作为一名从黄南州基层牧区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旦增同志深知生态环境是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之本,也是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为此,初到同仁县,他就时刻铭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发扬在黄南藏族自治州自然条件最为恶劣、海拔最高的泽库县担任林业局长时顶风冒雪推进泽库草原绿化工作的优良作风,第一时间带领水利部门干部走村入户,踏遍了同仁县12个乡镇72个行政村、6个社区的沟沟坎坎,对每一道沟、每一条河的水土保持状况基本都做到了了如指掌。同时,他通过坚持学习书本、请教专家、实地调研勘察等方式,熟悉掌握了坡改梯、沟道治理等知识,为更好地推进同仁水土保持工作储备了业务知识,打牢了技术基础,也为日后成为水土保持专家奠定了基础。
找重点,创思路
三思而行,谋定而后动,这是旦增同志每每面临新环境、新困难时经常提醒自己的话。面对同仁复杂的自然条件,他在总结同仁县20多年小流域治理经验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认真贯彻青海省委、省政府“创建生态文明先行区”的总要求,进一步树立了“改善生态环境,必须把握好以科学的方法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这一理念,明确了以隆务河大流域为规划单位,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的全县水土保持总方略。同时,他还善于借鉴周边兄弟县的先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经验。2010年,他经过多方考察,借鉴青海省西宁市和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平安县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经验,立足于县情,深入分析产生水土流失的社会经济背景,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和可持续发展出发,以解决粮食、能源、饮水、增收致富和人居环境等方面问题为切入点,坚持多措并举,融合各方资金,用多条腿走路,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以水利为主导,农牧、林业、交通全方位投入的水土保持新格局,并依此来指导全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此外,他能够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治理思路,科学规划,统筹考虑,走综合治理之路、整体治理之路,积极探索改善人居环境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紧密结合的新方法,按照全面规划、注重效益的原则,以项目区流域建设为重点,实施山、水、林、草、景、田、园、路、村、镇十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改变过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做法,努力推进水土保持项目发挥最大效益。
重实效,谋长远
打造示范带动品牌,积极创建长效机制,这是旦增同志工作作风及方式方法的真实反映。2010年,同仁县开始实施有史以来最大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南当山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该工程总投资3 619万元,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6 km2。他紧紧抓住这次机会,以打造全县水土保持示范项目、带动水土保持工作者干事创业的激情为宗旨,主动放弃休息日,坚持带领水土保持干部冲锋在项目建设一线,推动了项目保质保量完成。截至2014年3月,项目区累计完成投资3 284.5万元,其中水利水保投资2 175万元,整合林业、交通和农发项目资金1 109.5万元,治理灾害性沟道16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 km2,小流域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已建石谷坊、沟头防护工程发挥了拦洪、拦沙的水土保持功效,有效改善了州府、县府所在地的人居环境,缓解了该地区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洪水频发的问题。尤其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务寺的后山凸显景区效果,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整个同仁县南当山流域乃至隆务河流域后续治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旦增同志立足眼前,谋划长远,高度重视管理工作,亲自督促制定了南当山流域封育区、封育期限和封育管护措施,出台了《同仁县隆务河南当山流域封育管护办法》及项目区封育管护村规民约,为实现项目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长效机制。另外,为切实保证南当山流域西山示范区造林成效和工程后续效益的发挥,2011年8月在他的支持下,县政府组建了西山管理站,纳入股级事业单位管理。西山管理站机构的运行为稳步、持续推进和巩固南当山流域综合治理成果奠定了基础。
作表率,勇担当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所向披靡,无坚不摧。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旦增同志深刻地认识到,水土保持工作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坚持,一朝一夕、一人一力是不可能出成效的,也深刻地理解植树造林需要全民动员的道理。因而,在工作中,他身先士卒,长期与广大水土保持工作者战斗在工程建设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着全县干部群众、部队官兵、寺院僧侣和广大师生,使他们也积极投入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当中。在他的带动下,每逢植树造林的时节,全县各民族干部群众、社会各界人士及广大官兵都能踊跃参与,形成了“全社会共建水土保持,共创生态同仁”的良好氛围。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我热爱水土保持这份事业!这是一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当大家的不懈努力变成山更绿水更清时,我就会感到特别欣慰和骄傲。”这是旦增同志在诫勉广大水土保持干部时常说的一句话。一个人,心中充满着对所从事职业的热爱,工作将是一种快乐,再辛苦也是一种幸福。他的这种爱岗敬业、不辞辛苦、乐于奉献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使他们对工作充满信心,并始终以一种愉悦的心情工作着、奉献着。如今的同仁县南当山小流域,翠色满坡、绿荫浓郁、鸟语花香、生机盎然。这是同仁水土保持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晶,是全县干部群众积极推进的成果,更是旦增同志辛勤付出的最好见证!而他也以自己的精神和行动,赢得了同仁县广大群众的好评,在被誉为水土保持专家的同时,被全县各族群众亲切地称为“农牧民群众心目中最可亲的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