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教育模式引导医学生自主成长的实践思考
2014-01-30王建敏王香平
■王建敏 王香平 樊 洁 花 蕾
朋辈教育模式引导医学生自主成长的实践思考
■王建敏①王香平①樊 洁①花 蕾①
朋辈教育 医学教育 自我教育
朋辈教育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能够弥补医学生进入临床医院后的不适应,实现“学导共赢”的效果,有效弥补专职辅导员的不足。文章以学生党支部为平台,在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开展朋辈教育活动,通过活动调研、了解需求,选拔“导师”、优化分组,活动跟进、形成常态,及时评价、反思改进等环节,取得了良好效果。
Author’s address:Xuanwu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No.45, Changchun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53, PRC
医学生既有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共性趋势,又有其职业定向和明确专业目的的个性特征。进入临床学习后,他们由安静、单纯的学习环境,进入人员结构复杂的医疗环境,面对新环境、新面孔、新的学习和工作内容以及更快的工作节奏,仅靠传统的教育形式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我们运用朋辈教育模式,引导医学生自主成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朋辈教育理论
朋辈教育(Peer education)是指具有相同背景或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1]。大学生朋辈教育是指教育者充分发挥大学生伙伴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相互传授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经验,及时进行思想、心理的交流和沟通,引导伙伴尽自己所能给对方精神上的鼓励和学习上的帮助,让彼此充分体验身边伙伴的关爱,借以见贤思齐、激发上进,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教育方式[2]。由于大学生群体在年龄、兴趣、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具有共性,往往能够听取或采纳同伴的意见和建议。
2 朋辈教育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以医学本科阶段为起点、在“本-硕-博连读”的“基地本科班”医学生中率先开展了朋辈教育活动。“基地班”是2007年12月,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首都医科大学设立的“复合型高级医学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采用创新理念进行“本-硕-博连读”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优秀者授予MD和PhD双博士。为始终保证基地班学生质量,促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基地班根据学生的成绩和综合素质进行竞争、滚动及淘汰机制,经过层层选拔培养优中选优。优秀学员可获得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此阶段培养结束时仍择优选拔,进入博士阶段学习。因此同其他学制的医学生相比,基地班学生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学习压力。他们从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始进入临床医学院学习和实习。此阶段,他们既有专业学习竞争的压力,又有教学地点、教学环境、教师角色及自身角色转变所带来的种种不适。因此,我们从学生党建工作入手,在基地班3个年级的学生中开展朋辈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良好平台。
2.1 活动调研 了解需求
宣武医院基地班包括大三、大四和大五3个年级。3个年级的同学分别面临不同的阶段特点,三年级同学新入医院,急需调节自身,适应环境。四年级阶段的学生经过1年的调整已经适应医院的学习生活,恰恰能在这些方面给新生予以指导。但同时他们自身也正面临统考、保研、考研的压力,在寻找高效学习方法、合理做好人生规划、寻求解压办法等方面急需指导。而已经历4年联考洗礼、成功保研、考研的五年级同学们的经验正好能为低年级同学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这就为朋辈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因此,总支以学生党支部为平台,采用了“朋辈导师”的活动模式开展工作。活动开展前,就同学们面临的压力情况、所需要的帮助、感兴趣的问题和活动内容及形式进行了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同学们压力更多来自于对明天的未知,希望举办专业性讲座、优秀学长经验交流、经验丰富老师答疑会等。根据调查结果,党支部拟定了方案,为下一步开展具体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选拔“导师” 优化分组
党团支部联合宣传活动计划,号召同学积极参与,并从中选拔一批政治思想坚定、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高且有热情、有思想、有亲和力和责任感的高年级学生担任低年级的“小导师”,以便无论在专业知识、学习方法还是人际关系、思想品德方面都能够为低年级同学做表率。同时,召集有意愿的同学自愿选择一位“小导师”,组成小组,共同提高。举行活动启动仪式,学生干部介绍了“朋辈导师”系列活动的方案计划及内容形式,同学们进行充分讨论,听取意见。启动仪式促进了不同年级同学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为活动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过充分的宣传和相互了解,同学们以自愿的形式选择了心仪的“小导师”进行结对,由党支部发放“导师”聘书。
2.3 活动跟进 形成常态
党支部采取团体辅导、组内讨论、个别联系等多样的活动形式,就同学们关注度较高的问题邀请朋辈高年级同学和院内专家老师进行了专题辅导和解答,先后邀请了10位品学兼优的学长作为嘉宾,与低年级同学探讨了科学成才之路。如成功推免的学生介绍了如何联系导师,怎么选择专业;成功考研的学长介绍如何复习、何时开始准备;擅长外语的学姐就如何提高英语口语与词汇量分享了自己的独特见解;4年联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学长为大家指导了深入临床提高理论成绩的方法。小导师与学员之间互留联系方式,就各自关注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或个别指导。党支部还准确把握时机,在推免研究生名单确立后,面临如何选导师及从容应对研究生面试等问题,党支部第一时间邀请了4位经验丰富老师分别从选导师策略、面试技巧、如何制作简历和自我介绍以及专业选择与分析等方面为同学们进行了悉心的辅导答疑。为了巩固活动效果,活动后还迅速组织了两场模拟面试。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及时解决了同学们面临的各种困惑,也为各年级学生合理做好人生规划,寻求解压方法方面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2.4 参与广泛 效果显著
该基地班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仅有20名,但参加活动的同学达到67人,是支部党员人数的335%,充分表明了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朋辈教育活动的开展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在朋辈导师的带动影响下,2009级基地班同学保研时,有5对“师生”选择了同一位研究生导师。在面试中,基地班同学面对提问从容不迫,面试结果全体通过,无人淘汰,在各临床医学院中名列第一。该党支部在学校和临床医院党委开展的优秀主题系列工作评比中获奖;2010级基地班也荣获学校学风建设示范班集体及优秀班集体。通过朋辈教育活动,高年级同学在指导中得到反思,低年级同学在学习中得到改进,有效提高了教育效度,推动了学生的自主成长和成才。
2.5 及时评价 反思改进
学期末,党支部以总结表彰和经验交流的形式听取朋辈导师的自我总结,以及低年级学生的心得体会,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朋辈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进一步了解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之处。满意率达90%,很多同学提出了好的意见建议,如很多学生希望能继续举办此活动;有的同学希望增加面试环节;还有一些同学提出活动可以与社会更多接触等,为今后更好地改进活动指明了方向。同时,党支部还对评价度较高的学生予以表彰和奖励,鼓励学生将领航精神传承下去。
3 开展朋辈教育活动的体会
在大学生中实施朋辈教育是教育者基于朋辈之间相似的心理特征,将其转化为开展教育活动的优势,并以学生们关心的话题和易接受的活动形式作为切入点,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互帮互助,在引导学生自主成长方面具有特别的意义。
3.1 符合医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能够有效弥补进入临床医院后的不适应
医学生由学校进入临床医学院后,无论是其学习环境还是其思想特点、学习方式、角色定位及师友关系都发生了很大转变,存在着对自己的职业倾向、个性特点、专业能力等优势与劣势尚不明确的问题[3]。一方面,他们脱离了原来熟悉的环境,自主学习和生活的自由空间骤然增大,教育与管理形式也由集中管理转向分散管理;另一方面进入临床后他们由学生转变为一名实习医生,角色的转变要求他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精湛的医学技术,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处理好与老师同学、与临床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种种关系。这些特点都会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会出现环境氛围、学习方式、工作生活、人际交往和心理状态的不适应,需要及时予以指导和调整。尽管不同年级的医学生表现出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每个年级面临的问题和重点不同,但年龄相仿、知识背景、立场观念和学习经历相同,使得他们自然鸿沟小,防御性低,互动性强,具有天然的优势更易于交流和沟通。
3.2 激发教育者自我教育意识,能够有效实现“学导共赢”效果
朋辈教育具有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合一性,自我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性,教育内容选择上的自主性以及教育过程中内化的主动性等特征,使之成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朋辈教育让同龄医学生以朋友的方式互相教育,随意自然,能够充分发挥优秀学生朋辈群体的榜样示范和激励功能,以真实可信的成长经历、已经取得的骄人成绩和自身的人格魅力带动同化身边的同学,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形成见贤思齐、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良好学风院风。同时,朋辈教育也为活动参与者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的平台,朋辈导师多为高年级品学兼优的学长,通过指导和帮助低年级同学,能够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及交往能力、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利于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朋辈教育既强化了高年级学生在学长传承中的引领作用,又会对他们的自我言行形成一种有效地约束,促使他们更加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不断提升能力,在实践中展现先进,在奉献中接受考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目的,形成培养刻苦治学、勇于实践、奋发向上的良好学风。
3.3 作为大学生自我管理手段,能够有效弥补专职辅导员的不足
目前,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而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辅导员队伍按照 1∶200 的比例进行配置,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学生工作格局中,除了要完成常规工作外,还承担着安全教育、危机处理、心理咨询、宿舍管理、健康服务、奖勤助贷、学业指导、就业指导等任务,从而在客观上对辅导员是否能够深入到学生中,做认真细致的思想工作的时间和精力都提出了极限性挑战。另外,由于专职辅导员并非掌握所有的专业知识,无法在学生的学习规划、学习方法上给予必要的辅导与建议,无法拓展适应性教育的视野与空间[4]。而在朋辈教育过程中,朋辈导师的专业与低年级学生相一致,他们了解本专业的学习工作生活特点和规律,能够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低年级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从而有效弥补了专职辅导员时间精力和专业不尽的现状。
[1] 胡正娟,孙莹伟,聂伟,等.论朋辈教育在高校学生党建班建工作中的实践[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增刊,2010:9-11.
[2] 朱小茼,陈晓美,刘楠.高校大学生朋辈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2010(8):6-7.
[3] 陈玮,何琳,项彦聪,等.不同学制临床医学生实习不同阶段满意度认知比较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2012,16(11):23-25.
[4] 谢燕兰.高校朋辈辅导员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11):70-71.
Practice on helping medical students self growth by peer education mode
WANG Jianmin, WANG Xiangping, FAN Jie, HUA Lei// Chinese Hospitals. -2014,18(4):79-80
peer education, medical education, self education
As an effective form of students' self education, peer education can make up for the in-adapt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after their entering the hospital. It’s also beneficial for both students and tutors and can make up for the insufficiency of the full-time instructors and gets win- win outcome.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carrying out peer education activities in the five-year 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 through student party branch. By the link of activity and requirement investigation, selection tutors, optimization grouping, promotions tracking, formation of normal, as well as timely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and has achieved good effectiveness.
2013-12-10](责任编辑 王远美)
①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
王建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教育党总支副书记,政工师
E-mail:xwyywangj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