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江北段地球化学分区及特征

2014-01-30刘长征陈岳龙任智斌苗国文邱天亮

中国矿业 2014年2期
关键词:乌兰玉树三江

李 兆,刘长征,陈岳龙,任智斌,苗国文,邱天亮

(1.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2.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西宁 810028)

三江北段地球化学分区及特征

李 兆1,刘长征2,陈岳龙1,任智斌2,苗国文2,邱天亮1

(1.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2.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西宁 810028)

青海三江北段成矿带是指我国著名的西南三江成矿带的北延部分,是地质找矿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笔者将三江北段划分了3个地球化学区,即西金乌兰-玉树地球化学分区、沱沱河-杂多地球化学分区、雁石坪地球化学分区,分析了它们的特点。沱沱河-杂多地球化学分区Pb、Zn、As、Sb、Mn、Cd、Nb、Sr等元素表现为富集;各地球化学分区主要成矿(相关)元素排序方式表明Pb、Zn、Cd、As、Sb、Mn、Cu、Ag、Mo、Fe等元素不但处于明显富集状态,而且分布极不均匀,形成了三江北段内特定的元素组合。地球化学分区为该区的找矿方向、成矿远景评价及基础地质调查奠定了基础。

地球化学;分区特征;三江北段

西南三江成矿带处于欧亚大陆南缘、扬子古陆西缘,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缝合带北侧的特提斯构造域,其主体位于羌塘-昌都陆块[1-2],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之一。本文所指青海三江北段成矿带(简称三江北段)是指我国著名的西南三江成矿带的北延部分,呈北西向夹持在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以南与唐古拉山脉以北的狭长地带(图1)。东起青海玉树东部,西至青海西金乌兰湖西,呈NW向延伸,长约700km,宽150~250km,包括沱沱河和玉树大部分地区,是地质找矿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3]。

20世纪80年代起到2010年,三江北段相继完成了1∶20万区域化探工作,尤其是2000年后,随着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区域化探项目的实施,完成了三江北段玉树地区、沱沱河等空白区域的扫面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区域化探数据,前后陆续圈定了一大批面积大、强度高、具有找矿前景的化探异常,发现了有一定资源储量的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点)数十处,该区铅锌矿床(点)所获成果已显示出具有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找矿潜力[4-5],许多学者也加深了对铅锌矿床的研究分析[6-16],对三江北段地区的地质找矿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笔者对三江北段地区以往的地质资料进行了梳理,发现前人对青海省划分了四个地球化学区:青海阿尔金-祁连地球化学区(Ⅰ)、青海东昆仑地球化学区(Ⅱ)、青海巴颜喀拉地球化学区(Ⅲ)、青海三江地球化学区(Ⅳ),而对于各区未再进行细致的分区研究工作。本文尝试对青海三江地球化学区进行分区研究,以期对该区找矿和勘查提供一定的思路,以及为今后该区相关地质工作提供一定的地球化学依据。

1 地质概况

1.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三江北段地区位处青海省一级构造单元西藏-三江造山系,主要包括了巴颜喀拉地块(VII-1)、三江弧盆系(VII-2)、羌塘弧盆系(VII-3)等3个二级构造单元(表1、图1)。北以南昆仑结合带为界,南以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为界,夹持于泛华夏大陆西南缘的晚古生代前锋弧与早古生代昆仑前锋弧之间的羌塘、澜沧江、昌都、兰坪、金沙江、中咱、义敦、甘孜-理塘等地的广大区域,是晚古生代-中生代弧后扩张、多岛弧盆系发育、弧-弧碰撞、弧-陆碰撞的地质演化历史。碰撞之后该区的大部分地区在晚三叠世转化为陆地,形成碰撞后地壳伸展背景下的裂陷或裂谷盆地。

表1 三江北段地区构造单元

1.2 区域地层特征

区内出露的最老地层为元古代,主要为一套结晶片岩、片麻岩、变粒岩、大理岩、绿片岩等。早古生代发育不全,主要为一套海相稳定-次稳定台地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组合。晚古生代地层分布较广,泥盆纪碎屑岩区域上沉积不整合在早古生代之上,主要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组合,超基性岩、基性-中基性火山岩大量分布。中-新生代地层尤其是三叠纪分布最广泛,岩相和岩石组合区域变化最强烈,三叠纪主体为一套次稳定-活动型的海相碎屑岩为主,含碳酸盐岩和基性-中基性火山岩;在囊谦一带早三叠世地层不整合在下伏地层之上,其余地区缺失早三叠世地层,中三叠世地层仅局部出现;晚三叠世地层区域上较广泛不整合在下伏地层之上,主体为一套陆相-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组合序列,局部地区发育基性和中酸性火山岩;侏罗纪主体分布在羌北区内,为一套海相-海陆交互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组合;白垩纪大部地区为一套陆相碎屑岩沉积;古近纪、新近纪主要在内陆盆地内分布,一般范围不大。

1.3 区域成矿带特征

根据青海潜力评价研究成果(表2),三江北段地区属喀剌昆仑-三江成矿省,划分为三个Ⅲ级成矿带,即:①金沙江(缝合带)Fe-Cu-Pb-Zn成矿带(3个Ⅳ级成矿带);②昌都-普洱(地块/造山带)Cu-Pb-Zn-Ag-Au-Fe-Hg-Sb-石膏-菱 镁 矿-盐 类 成 矿 带 (4个Ⅳ级成矿带);③喀喇昆仑-羌北(弧后/前陆盆地)Fe-Au-石膏成矿带(2个Ⅳ级成矿带)。侯增谦等[13]研究认为,西南三江成矿带是一条上千公里长的受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控制的巨型Pb-Zn-Cu-Ag成矿带。

表2 三江北段成矿带划分表

2 地球化学分区

2.1 地球化学分区的划分

同一成矿带内区域成矿地质-地球化学背景不同,会形成不同成矿元素组合的空间分布,通过水系沉积物中元素组合不同分布特点则可以示踪地质、地球化学信息[17-20]。

在三江北段1∶20万的水系沉积物数据基础上,通过区内主要元素含量特征、地球化学场分布特征、综合异常分布规律以及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和重要的矿产空间分布特征条件,将三江北段进一步划分为3个地球化学区4个亚区,即西金乌兰-玉树地球化学分区、沱沱河-杂多地球化学分区(沱沱河地球化学亚区、杂多地球化学亚区)、雁石坪地球化学分区(格拉丹东-雁石坪地球化学亚区、唐古拉山南坡地球化学亚区);为突出对比三江北段地球化学区各分区特征,对巴颜喀拉地球化学区相邻部分也做了分区(图2)。

2.2 三江北段地球化学区

2.2.1 西金乌兰-玉树地球化学分区(Ⅳ1)

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南界是乌兰乌拉湖-曲柔尕卡-玉树大断裂带,属金沙江造山带的中西段。区内主体组分是石炭纪-早二叠世和晚三叠世两个活动期的物质。前者为浅海-半深海相碎屑岩和基性-中性火山岩,夹少量放射虫硅质岩和碳酸盐岩,其中有呈团块状、透镜状或豆荚状的基性岩体和稀少的超基性岩体产出;后者为早-中早期为浅海相-半深海相碎屑岩、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和碳酸盐岩的岩石组合,中晚-晚期为滨海相碎屑岩,局部夹煤层或煤线。区内 Ag、Cu、Cr、Ni、Mn、Fe等元素呈高背景,呈北西向带状分布,在区内 Au、Be、Hg、Li、Rb、Sb、W等元素则处于低背景的状态。La、Y、Nb、Co等元素则呈现东侧高背景,西侧含量减弱的趋势。

2.2.2 沱沱河-杂多地球化学分区(Ⅳ2)

区内主体组分是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前者为陆棚区滨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和含煤碎屑岩的岩石组合与旋回沉积,局部有中或中酸性火山岩呈透境层产出;后者为滨浅海相和次深海相碎屑岩、基-中基性火山岩和碳酸盐岩组成,以及滨浅海相含煤碎屑岩及碳酸盐岩的旋回沉积。区内西北端有燕山晚期-喜山早期的正长岩类岩株状侵入体,东南部有印支期和燕山期的花岗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闪长岩等岩株状岩体。

区内Pb、Zn、Ag、Cd、Cu、Mo、As、Hg、Li、Mn、Co、Bi、W、Sr、Ba、U、Th等元素呈高背景,呈北西向带状分布,在区内Au元素则处于低背景的状态。Pb、Zn、Ag、Cd、La、Ni、Be、Cr等元素高背景出现在沱沱河、乌兰乌拉山一带,东侧则呈减弱的趋势。区内地球化学异常分布广泛,分带性明显,主要受北西向断裂带的控制,异常空间分布复杂,不同时期、不同成因的异常出现互相叠加和交错现象,Cu、Pb、Zn、Cd、Ag、As、Sb元素异常发育,可划分为东西两个亚区:东亚区异常稀少、强度低、规模较小;西亚区异常数量多、强度高、规模大。

1)沱沱河地球化学亚区(Ⅳ2-1):为一近东西向地球化学异常区,可划为2个异常带,均为Pb、Zn、Cd、Cu、Ag多元素异常带,产有多才玛、巴斯湖、那日尼亚、纳保扎陇、雀莫错、宗陇巴、郭仓乐玛等大中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点)。

2)杂多地球化学亚区(Ⅳ2-2):为一近北西向地球化学异常区,可划为5个异常带。区内主要为Pb、Zn、Mo、Cu、Ag多元素异常带,化探异常较为密集,异常带呈狭窄长条状,沿断裂构造带呈北西向线型展布,异常元素组合十分复杂,产有纳日贡玛铜钼矿、东莫扎抓铅锌矿、莫海拉亨铅锌矿、旦荣铜矿等大中型矿床(点)。

2.2.3 雁石坪地球化学分区(Ⅳ3)

为一个向北西变宽、向东渐窄的楔形地块。区内侏罗纪地层为陆棚区滨浅海相碎屑岩夹生物碎屑灰岩和生物灰岩,局部有中或中酸性火山岩呈透镜层产出,下伏与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呈不整合接触,其上有白垩纪、古近纪和第四纪陆相地层覆盖,在乌兰乌拉湖-赤布张错西部地区发育以粗面安山岩为主的火山台地。侵入岩主要分布在南缘部位,为燕山晚期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二长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以及英云闪长岩和少量正长岩等岩株状岩体。

区内Pb、Zn、Ag、Cd、As、Sb、Cu、Mo、Hg、Li、Be、Y、Mn、Cr、Co、W、Sn、Bi、Sr、Ba、U、Th、Nb等元素呈高背景,呈北西向带状分布,Au则处于低背景的状态。区内地球化学异常分布较密集,异常带呈狭窄长条状,沿断裂构造带呈北西向线型展布;异常元素组合十分复杂,不同地质时期不同成因形成的异常互相重叠。以温泉断裂为界可划分为南北两个亚区。①格拉丹东-雁石坪地球化学亚区(Ⅳ3-1):以Sb、W、Sn、Bi、Pb、Zn、Hg、Ag等元素富集为主,伴有零星As、Mo、Cu,产有楚多曲铅锌矿床。②唐古拉山南坡地球化学亚区(Ⅳ3-2):以Sb、W、Hg元素富集为主,伴有零星Pb、Zn异常,沿唐古拉山北西向展布。

2.3 其他分区

2.3.1 北巴颜喀拉山地球化学分区(Ⅲ1)

图2右上方三角区域,夹持在昆仑山口-玛多-甘德断裂与卡巴纽尔多-寇察断裂之间。主要为连续沉积的滨浅海-半深海相具浊积岩特征的类复理石地层(或建造),以泥砂质碎屑岩为主,夹砾岩、少量灰岩和偶有中基性火山岩透镜产出。花岗岩、钾长花岗岩、二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等岩株体相对发育。区内 Au、Sb、Hg、Co、Ag元素处于高背景,Au异常较为发育;而Mo、Pb、Sr元素则处于低背景状态。

2.3.2 可可西里-南巴颜喀拉山地球化学分区(Ⅲ2)

可可西里与巴颜喀拉南部连成一体的区域,夹于卡巴纽尔多错-巴颜喀拉山口-上红科断裂带与西金乌兰湖-扎河-歇武断裂带之间。区内大部分是三叠纪的碎屑岩地层,西侧发育白垩纪、新近纪的山间型山麓河湖相和泻湖相沉积盆地,花岗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二长岩、花岗闪长岩和闪长岩等呈岩株状零星散布。区内 Au、As、Sb、Cu、Cr、Ni、Co、W、Sn、Bi、La、Nb、Y、Li、Mn、V、Ti、Fe等元素呈高背景,北西向带状分布,由东至西这些元素含量呈减弱趋势;Cd、Hg、Mo、Pb、Sr等元素处于低背景。

3 三江北段分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1 各分区元素分布特征

对三江北段3个地球化学分区40元素(氧化物)特征值进行研究(表3),结果表明:3个分区Mo、Pb、Zn、As、Ba、Cd、Mn、Nb、Sr元素明显富集。

西金乌兰-玉树地球化学分区:Mo、Pb、Zn、As、Ba、Cd、Mn、Nb、Sr、CaO、MaO元素(氧化物)表现为富集(K>1),其中 Pb、Zn、As、Ba、Cd、Nb、Sr、CaO明显富集,Zn、Cd、As、CaO是区域背景值的2倍以上;Mo、Mn、MaO为弱富集(K<1.5),其他元素则为贫化状态;Au、Cu、Pb、Ag、Sb、Bi、Mn、Sr元素变异系数较大,可能在局部地区富集成矿。

沱沱河-杂多地球化学分区:Cu、Pb、Zn、Ag、Cd、As、Sb、Hg、Mo、Bi、Co、Ni、F、B、Li、Mn、Rb、Sr、Ba、Nb、CaO、Fe2O3元素(氧化物)表现为富集(K>1),其中Pb、Zn、As、Sb、Mn、Cd、Nb、Sr、CaO元素(氧化物)表现为强富集,其他元素则为贫化状态;Ba、Au、Pb、Bi、Hg、Sb、Ag、W 元素变异系数较大,其中Pb、Sb、Ag、Bi、Hg元素均表现为富集和变化较大的特点(CV1>1),表明主要成矿元素在区内会富集成矿。

雁石坪地球化学分区:Pb、Zn、Ag、Cd、Cu、Mo、As、Sb、Hg、Mn、Sr、Ba、Bi、Co、Ni、B、F、Li、Rb、Nb、CaO、Fe2O3元素(氧化物)表现为富集(K>1),其中Pb、Zn、Cd、As、Sb、Mn、Nb、Sr、CaO元素(氧化物)表现为强富集,其他元素则为贫化状态;Au、Hg、Pb、Sb、Ag、W、Bi、Ba元素变异系数较大,其中Pb、Sb元素都表现为富集和变化较大的特点(CV1>1),表明主要成矿元素在区内局部地段可能会富集成矿。

表3 三江北段地球化学分区单元特征值

续表3-1

续表3-2

3.2 主要成矿元素区块参数特征

选择 Au、Ag、Cu、Pb、Zn、Cd、W、Mo、Hg、Bi、Sb、As、Sn、Cr、Co、Ni、V、Ti、Fe、Mn具有代表性的20种主要成矿元素及相关元素,将三江北段地区3个分区和巴颜喀拉地区1个分区的元素平均值(X)、标准偏差、变异系数(CV1)和富集系数(K)列入表4进行对比研究,可知:不同地球化学分区之间分区特征明显,说明地球化学分区是合理的,符合该区地质背景特征。

3.3 主要成矿元素特征

区域地球化学元素空间分布和富集特征研究,可探索成矿元素在地壳内迁移变化的地球化学条件,所获得的地球化学信息可以进一步指导地质找矿工作[21-23]。分析研究不同分区的主要成矿元素参数特征(表4),认为具有以下特点。

1)从区域元素变异系数(CV1)来看,三江北段3个地球化学分区Pb、Zn、Ag、Cd、As、Sb、Hg、W、Bi等元素的区域变异系数>0.8,其中Pb、Ag、Sb、Hg的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而在Ⅲ2(可可西里-南巴颜喀拉山)分区Hg、Au、Sb、W等元素区域变异系数>0.8,其中Au、Sb变异系数在1.0以上;说明这些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极不均匀、差异较大,有利于元素在局部地区的富集成矿。

由此可以看出,面对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尽管学生能够认识到英语学习策略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整体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状况处于一般水平,这说明英语学习策略并没有在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起到足够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策略的意识不强,认识更是不足,更谈不上熟练、灵活运用。因此,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对策,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效率。

2)从区域元素富集系数(K)来看,在三江北段Ⅳ2、Ⅳ3地球化学分区Pb、Zn、Cd、As、Mn元素处于富集状态(K>1.0),Cu、Au、Co、Ni、Sn、V 元素处于正常分布状态(K介于0.8~1.0间),Hg、Ti元素处于相对贫化状态(K<0.8),Ag、Cr、Sb、W、Mo、Bi、Fe元素则变化较大;而Ⅲ2地球化学分区Cu、Co、Ni、V、Au、As、Sb、Mn、Fe元素处于富集状态(K>1.0),Pb、Zn、Mo、Cr、Ti元素区域富集系数(K)介于0.8~1.0之间,处于正常分布状态;Ag、Cd、Hg、Sn、Bi、W 元素区域富集系数(K)<0.8,处于相对贫化状态。

3.4 分区地球化学特征

对各地球化学分区分析研究后,得出以下认识(表4、图3)。

图3 三江北段地球化学分区元素系数对比图(上图-浓集系数,下图-变异系数)

1)不同地球化学分区中,元素富集程度是不同的。雁石坪、沱沱河-杂多地球化学分区的Pb、Zn、Cd、As元素显著富集,而Au、Cr、Ti等元素显著贫化,其他元素在几个分区分布状态大体一致,无显著变化;雁石坪、沱沱河-杂多分区 Hg、Pb、Sb、Ag、W、Bi元素的变异系数大于1.2,其中Pb元素的变异系数达到7.65,其余元素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2,易于局部地区富集成矿。西金乌兰-玉树地区As、Cd、Co、Mn、Ni、Fe元素呈相对富集状态 (K>1.0),区内 Au、As、Cd、Hg、Pb、Ni、Sb、Sn、Ag、Cr元素处于不均匀或极不均匀分布状态(CV1>1.0),说明元素容易在局部地区富集成矿,其余元素变异系数均小

于1.0,基本上属于均匀分布。可可西里-南巴颜喀拉地区 Au、As、Co、Cu、Mn、Ni、Sb、V、Fe等元素略高,总体上趋于富集,Ag、Hg、Sb元素均处于极不均匀分布(CV1>1.0),说明很容易在局部地区富集成矿。

表4 三江北段主要成矿元素区块分区特征

2)通过不同地球化学分区中元素的富集系数对比,可明显看出Pb、Zn、Cd、As、Hg等元素富集变化表现为从可可西里-南巴颜喀拉地区→西金乌兰-玉树地区→沱沱河-杂多地区→雁石坪地区从贫化到富集,这与不同单元中区域地质背景特征相符合;同时,变异系数明显反映在四个分区中Au、Cu、Pb、Ag、Sb、W、Hg等元素分布极不均匀。

3)主要成矿元素的空间分布,从可可西里-南巴颜喀拉地区→西金乌兰-玉树地区→沱沱河—杂多地区→雁石坪地区,其富集特征变化表现为:Cd、Hg为低-稍高-高-高的抬升变化,Au、Cu、Ti为高-低-低-低的下降变化;Mo、Ag为低-高-高-低的起伏变化,Fe、Sb为高-低-低-高的起伏变化;Zn、Pb、Sn、As为低-低-高-高的上升变化,Cr、Co、Ni、V 为高-高-低-低的下降变化;W、Bi为低-低-低-高的上升变化,这些规律性的变化,与三江北段地区元素成矿地质-地球化学背景相关。

3.5 各分区元素间关系

采用聚类分析对各分区主要成矿元素组合规律进行研究分析,相关系数r=0.047为相似性分类指标时,几个分区的元素均分为明显的两大族(图4)。

西金乌兰-玉树地球化学分区:分为两大族,一族以 Mo、Ag、Cd、Mn、Sr、Ba、As为主,另一族组合复杂,以Cu、Pb、Zn、Au、Sb、Hg、Cr、Ni、Co成矿元素和稀有、稀土和放射性元素等为主,其中主要成矿元素Cu、Pb、Zn、Cr、Ni、Co相关性强,次为Be、F、La、Nb、Y、Th等元素,与 Ag、Mo、Au等元素相关性较差;Au较为独立。

沱沱河-杂多地球化学分区:明显分为两大族,一族以反映多金属成矿元素和地质背景有关的Pb、Zn、Cd、As、Sb、Mo、Ba、Sr、Na2O、CaO 元素(氧化物)为主,Pb、Zn、Cd元素相关性极强,与 As、Sb、Mo和Sr、Ba元素密切相关;另一族较为复杂,主要反映Cu、Au、Cr、Ni、Co、Fe、Mn元素和稀有、稀土、放射性元素等为主,Au元素在这一族与其他元素的相关性较差;Cu与Cr、Ni、Co、Fe元素相关性较好,与 Mn元素有一定相关性。Pb、Zn、Cd、Mo、As、Sb与Cu、Au元素相关性较差。

图4 三江北段地区化学分区聚类分析图

雁石坪地球化学分区:分为以Cu、Pb、Zn、As、Sb、Cd、Ag、Hg、Sr、Ba、Mo、La、Li、U、Th元素集中分布的一大族,其中Pb、Hg、Ag元素相关性强,与Cd、Zn、Sr、Ba、Ti元素相关性次之,与 Cu、Pb、Zn、Cd、As、Sb元素相关性较强;另一族为与地质背景相关的元素(氧化物)以及稀有、分散、稀土元素为主,与Au元素相关性较差。

主要成矿元素Pb、Zn、Cu、Au、Mo在几个地球化学分区中,具有以下特点。

1)Pb、Zn与 Cd、As、Sb、Ag元素在沱沱河-杂多地球化学分区、雁石坪地球化学分区呈现出紧密相关,而在西金乌兰-玉树地球化学区Pb、Zn与Cr、Ni、Co、Cu元素呈现出一定相关性,在可可西里-南巴颜喀拉山地球化学区Pb、Zn元素相关性较差,较为复杂。总体上,从北部可可西里—南巴颜喀拉山地球化学区到西金乌兰-玉树地球化学区Pb、Zn元素相关性逐渐加强,到沱沱河-杂多地球化学区、雁石坪地球化学区则表现为紧密相关。

2)Au与As、Sb、Mo、Mn元素在可可西里-南巴颜喀拉山地球化学分区为密切相关,在西金乌兰-玉树地球化学区、沱沱河-杂多地球化学区、雁石坪地球化学区变的较为复杂,同其他元素相关性不显著,而Au元素与铅锌多金属成矿元素关系则为不同大族,关系不密切,可以认为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

3)Cu与 As、Sb、Cd、Pb、Zn、Hg、Ag元素在雁石坪地球化学区中相关性较强;在沱沱河-杂多地球化学区 Cu与 Cr、Ni、Co、V、Ti、Fe元素相关,与其他多金属成矿元素Pb、Zn相关性差;在西金乌兰-玉树地球化学区Cu与Cr、Ni、Co、Pb、Zn元素相关性密切;在可可西里-南巴颜喀拉山地球化学区Cu与Cr、Ni、Co、V、Ti、Fe、Zn元素相关,说明三江北段Cu元素富集成矿作用的多样性。

4)Mo元素在可可西里-南巴颜喀拉山、西金乌兰-玉树地球化学区与 Cu、Pb、Zn、Au、As、Sb元素无直接关联,而在沱沱河-杂多地球化学区、雁石坪地球化学区Pb、Zn、Cd、As、Sb、Ag、Sr、Ba元素较为密切。

4 三江北段地球化学异常带

据元素异常组合规律、展布方向、与矿产分布及地质单元的对应性,对三江北段各分区划分了综合异常带。

4.1 西金乌兰-玉树地球化学区

西金乌兰-玉树 Cu、Pb、Zn异常带;黑熊山-风火山Au、Ag、Pb、Zn异常带,曲柔尕卡-赵卡隆Cu、Pb、Zn、Ag、Fe(W、Sb、Au、稀有)异常带。

4.2 沱沱河-杂多地球化学区

1)沱沱河Pb、Zn、Ag、Cd地球化学亚区:乌兰乌拉山-东布里Pb、Zn、Ag异常带,乌兰乌拉湖南-沱沱河-替木通Pb、Zn、Cd异常带。

2)杂多 Cu、Pb、Zn、Ag、Mo地球化学亚区:下拉秀Pb、Ag(W、Sb、Au、稀有)异常带,尕卡都-江达Pb、Ag(W、Sb、Au、稀有)异常带,纳日贡玛-东莫扎抓-囊谦Cu、Pb、Zn、Ag、Mo异常带,杂多-打旧Pb、Zn、Au、Mo、Hg异常带,旦荣-东坝Cu、Ag(稀有、稀土、Co、Au)异常带。

4.3 雁石坪地球化学区

1)格拉丹东-雁石坪 W、Sn、Bi、Pb、Zn、Ag、Sb地球化学亚区:祖尔肯乌拉山-雁石坪-勒仁玛Pb、Zn、Sb、Hg、W、Sn异常带,格拉丹东-龙亚拉 Pb、Zn、Sb、Hg、W、Sn异常带。

2)唐古拉山南坡Pb、Zn、Sb、W、Hg地球化学亚区:赤布张错-唐古拉山 Pb、Zn、Sb、W、Hg异常带。

5 结论

1)依据三江北段地区地球化学场分布特征、异常展布规律和聚类分析研究,结合该区成矿地质背景、重要的矿产空间分布特征,将三江北段成矿带划分了3个地球化学区4个亚区,通过对各分区内元素主要参数特征研究,分区特征明显,说明分区是合理的。

2)三江北段地区 Pb、Zn、Cd、As、Sb、Mn、Cu、Ag、Mo、Fe等元素为明显富集状态,且分布极不均匀,构成了三江北段特定的元素组合。不同地球化学分区中,元素富集程度是不同的,最为典型的是雁石坪、沱沱河-杂多地球化学分区的Pb、Zn、Cd、Sb元素显著富集,而Au、Cr、Ti等元素显著贫化为特点。

3)从北部(可可西里-南巴颜喀拉分区)至南部(雁石坪分区)Pb、Zn、Cd、As、Hg等主要成矿元素表现出从贫化到富集,元素在区内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迁移变化,与三江北段地区区域成矿地质-地球化学背景相关。

4)三江北段地区分布范围较广,地质构造较为复杂,运用区域地球化学资料进行地球化学分区,不仅对该区构造单元和成矿区带的划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且可以为矿产资源评价中的下一步找矿方向、靶区优选提供参考依据。

[1]潘桂棠.全球洋-陆转换中的特提斯演化[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1994(18):23-40.

[2]潘桂棠,李兴振,王立全,等.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初步划分[J].地质通报,2002,21(11):701-707.

[3]潘彤,罗才让,伊有昌,等.青海省金属矿产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35-37.

[4]王富春,王彦,李宝强,等.三江成矿带北西段主要矿床特征研究[J].西北地质,2006,39(2):179-194.

[5]温得银,宋顺昌.青海南部三江北西段主要矿带铜多金属矿产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J].中国矿业,2010,19(12):107-111.

[6]王贵仁,宋玉财,邹公明,等.青海南部茶曲怕查Pb-Zn矿床的勘查历史、现状与下一步找矿方向[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2,31(1):79-90.

[7]张洪瑞,杨天南,侯增谦,等.三江北段茶曲帕查矿区构造变形与铅锌矿化[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1,30(3):475-486.

[8]张洪瑞,杨天南,宋玉财,等.古溶洞构造在青藏高原中部的发现及意义—以茶曲怕查铅锌矿床为例[J].矿床地质,2012,31(3):449-458.

[9]宋玉财,侯增谦,李政,等.沱沱河茶曲帕查Pb(-Zn)矿:大陆碰撞背景下盆地流体活动的产物[J].矿物学报,2009(ZK):186-187.

[10]宋玉财,侯增谦,杨天南,等.“三江”喜山期沉积岩容矿贱金属矿床基本特征与成因类型[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1,30(3):355-380.

[11]李政.青海省沱沱河地区茶曲帕查铅锌矿床的成因研究 [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09.

[12]刘长征,陈岳龙,许光,等.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在青海沱沱河地区铅锌资源潜力预测中的应用[J].地学前缘,2011,18(5):271-282.

[13]侯增谦,宋玉财,李政,等.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Pb-Zn-Ag-Cu矿床新类型:成矿基本特征与构造控矿模型[J].矿床地质,2008,27(2):421-441.

[14]刘英超,杨竹森,侯增谦,等.青海玉树东莫扎抓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碳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矿床地质,2009,28(6):770-784.

[15]田世洪,杨竹森,侯增谦,等.青海玉树东莫扎抓铅锌矿床S、Pb、Sr-Nd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J].岩石学报,2011,27(7):2173-2183.

[16]田世洪,侯增谦,杨竹森,等.青海玉树莫海拉亨铅锌矿床S、Pb、Sr-Nd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兼与东莫扎抓铅锌矿床的对比[J].岩石学报,2011,27(9):2109-2120.

[17]马振东,蒋敬业,李艳霞,等.长江中下游及邻区基底地球化学分区及区域成矿远景预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9,24(3):287-291.

[18]沈上越,魏启荣,莫宣学,等.三江地区中段岩石地球化学分区研究[J].矿物岩石,2003,23(2):37-43.

[19]王永华,龚鹏,龚敏,等.成矿带1∶2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分区的方法及地质意义[J].现代地质,2010,24(4):801-806.

[20]焦保权,白荣杰,孙淑梅,等.地球化学分区标准化方法在区域化探信息提取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09,33(2):165-169.

[21]时艳香,纪宏金,陆继龙,等.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分区的因子分析方法与应用[J].地质与勘探,2004,40(5):73-76.

[22]戴慧敏,鲍庆中,宫传东,等.因子分析法对内蒙古查巴奇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分区的应用研究[J].现代地质,2010,24(2):245-251.

[23]董毅.因子分析在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分区中的应用探讨-以青海都兰地区为例[J].矿产与地质,2008,22(1):78-8 2.

Geochemical subares of the northern part of anjiang area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LI Zhao1,LIU Chang-zheng2,CHEN Yue-long1,REN Zhi-bin2,MIAO Guo-wen2,QIU Tian-liang1
(1.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2.Fifth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Qinghai Province,Xining 810028,China)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Qinghai Sanjiang metallogenic belt refers to the northern extension of the southwestern Sanjiang metallogenic belt,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areas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geochemical zones,namely Xijir Ulan-Yushu geochemical subdivision,Tuotuohe-Zadol geochemical subdivision and Yanshiping geochemical subdivision.Plumbum,Zn,As,Sb,Mn,Cd,Nb,Sr are enriched in Tuotuohe-Zadol subdivision,and the major mineralization(related)elements sorting orders of the three geochemical subdivisions indicate that Pb,Zn,Cd,As,Sb,Mn,Cu,Ag,Mo,Fe are not only obviously enriched,but also are very unevenly distributed,forming a particular element association with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anjiang region.Geochemical zoning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metallogenic prospect evaluation and basic geological survey of the area.

geochemistry;characteristics of subareas;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anjiang region

刘长征(1970-),男,高级工程师,地球化学专业,主要从事地质找矿勘查、地球化学勘查研究工作。E-mail:qhslcz@126.com。

P596

A

1004-4051(2014)S2-0137-12

2014-11-03

李兆(1978-),女,博士研究生,地球化学专业,主要从事地质-地球化学找矿勘查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乌兰玉树三江
DK SPACES AND CARLESON MEASURES*
它们的家乡——“三江源”
我家门口的玉树
玉树留芳
乌兰托娅推出新歌《带一片草原去北京》
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研究
——评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
乌兰河
三江并流
白衣如风拂玉树,冷浸溶月小龙女
中华儿慈会为玉树地震灾区提供100 万元紧急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