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水生态文明 助力 “美丽浙江”

2014-01-30王亚红蔡甫款姚水萍

浙江水利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试点县水利浙江省

王亚红,蔡甫款,姚水萍

(1.浙江省水利厅,浙江 杭州 310009;2.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0)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党的 “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 “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开启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水利部于2013年1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水生态保护格局,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水生态文明水平。

浙江省十三次党代会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浙江省“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要建设“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生态浙江。水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境内河流众多,水系发达,是著名的“江南水乡”,水生态文明历来是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基础保障和显著标志。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污染、水域占用、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浙江省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2013年8月,水利部出台了《关于加快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要通过试点建设,促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和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促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加快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促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和民生水利发展。

1 浙江省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进展

2013年8月,浙江省水利厅出台了《浙江省水利厅关于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提出浙江省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近期主要工作等。

此后,又下发了《关于开展水利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通知》,在仙居、浦江、安吉(其中仙居以永安溪综合治理为试点、浦江以浦阳江综合治理为试点)开展水生态文明试点县创建工作,以探索不同地区、不同水资源特点和水生态条件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与经验。《通知》要求各试点县按照水利部和水利厅文件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当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和重点任务,通过3~5 a的试点期建设,达到创建要求。《通知》还提出试点县内符合中央、省级水土流失治理、中小河流治理(含重点县试点)、独流入海河流治理等条件的项目将优先予以支持、省级水利资金将根据试点县创建期间水生态工程建设的项目情况予以支持、对试点县在水利目标责任制考核、大禹杯评选中预以加分鼓励等激励措施。

湖州、宁波2市均已通过水利部初审(全国共有45个市开展试点工作),组织开展了生态文明试点市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3个省级试点县正在开展实施方案的编制。

2 浙江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浙江省建设水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 “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省委“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立足全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水生态特点,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以实现 “江河安澜、河湖健康、百业润泽、人水和谐”为主要目标,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维护河湖健康为抓手,以提高水安全保障水平、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丰富水生态保护和修复举措、推进水文化传承与繁荣、提升水生态管理能力为主要任务,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省水生态文明水平,更好地保障城乡居民安居乐业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建设水生态文明的总体目标是实现 “三提高一传承”,即全行业水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提高,更加自觉地在水利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全过程落实水生态文明理念,生态工程措施得到广泛应用;水利行业管理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更加重视对水域的保护和修复,入河湖污染物得到有效监控,生态用水比重不断增加,水面率稳中有升,恢复水域内生物多样性;全社会用水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用水方式进一步向集约节约和循环利用转变,用水效率和效益稳步提高;水文化进一步传承,更加重视人水相亲的互动关系,在改善水生态环境的同时,挖掘、保护和弘扬水利遗址等,推进水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浙江省水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为:以人水和谐为主线,确立水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客观分析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因水制宜、量水而行,既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需求,又要保障水生态健康需要;优化水安全保障体系,维护水生态系统稳定、安全与良性发展,进一步完善洪水管理综合体系,促进洪水资源化,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长效管理机制;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全面建立和落实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限制纳污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三条红线”,制定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和分级目标考核,建立干部问责和监督检查机制;以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为重点,加强对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地与水源涵养区、生态敏感区、江河源头区和湿地等水资源保护,建立江河湖泊生态健康定期评估制度;加强水利建设生态保护与管理,在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建设实施、运行调度等各个环节,均应高度重视对水生态环境的保护,着力维护河湖健康,提高人居环境;以水文化为指引,重视水生态文化提炼,加快水生态文化载体建设,营造与创新水文化氛围,提高城市品位。

3 浙江省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近期主要工作

(1)积极参与国家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创建工作。宁波、湖州2市已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现已完成试点建设方案编制并上报,根据方案要求,2市积极推进国家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创建活动。

(2)开展省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创建工作。组织浦江、安吉、仙居3地开展省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创建工作,其中仙居以永安溪综合治理为试点、浦江以浦阳江综合治理为试点,为全面推进浙江省水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和积累经验。

(3)开展水生态文明考核办法及标准研究。围绕浙江省水利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全省水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办法和评价标准研究制定,健全水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机制,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监督。

(4)总结提炼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积极引导和鼓励全省各市、县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和水利厅 《关于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开展当地水生态文明创建工作。及时总结提炼各地在水生态文明创建中好的做法和经验,适时在全省推广。

浙江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尚处起步阶段,需要学习外省好的经验做法,结合浙江实际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以促进全省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和城乡人居环境的改善,增进水安全保障水平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水润文明、水利万物的宝贵财富。

(责任编辑 屠福河)

陈川、徐国平检查调研曹娥江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情况

2013年12月4日,浙江省水利厅陈川厅长、徐国平副厅长带领河道总站负责人专程赴绍兴市检查调研曹娥江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情况。绍兴市委书记钱建民介绍了绍兴市保护治理曹娥江流域水环境工作进展。绍兴市政府领导,曹娥江沿线有关县(市、区)领导陪同检查调研。

陈川、徐国平一行先后到新昌县、嵊州市、上虞区、越城区实地察看曹娥江水质状况、沿线河道清理保洁、采砂整治等情况,赴污水收集泵站和污水处理厂了解污水处理情况,并听取了绍兴市水利局的工作汇报。

陈川对绍兴市近年来保护治理曹娥江流域水环境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他表示,绍兴市对曹娥江治理有很强的内生动力,领导高度重视,而且组织健全,责任落实,特别是通过连续2个3年行动,持之以恒,取得了明显成效。陈川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认识曹娥江水环境治理所面临的紧迫要求和艰巨任务。从现场检查情况看,曹娥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挖掘、仔细梳理,按“一河一策”要求,统筹谋划,抓紧实施。

陈川强调,曹娥江是由省领导担任省级河长的重要河流,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以全面落实“河长制”为契机,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抓出新成效。对于下一步工作,他要求,一是要突出重点,要围绕曹娥江水环境治理总体目标,抓住矛盾焦点,明确年度目标任务,每年完成若干项重点治理任务;二是要以项目为引领,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项目落地,加快项目建设;三是要量化考核,加强监督,保障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通过“河长制”这个有力抓手,使曹娥江流域水环境得到更好治理,努力为全省水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新经验、新示范。

猜你喜欢

试点县水利浙江省
《初心》
32个“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公布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基于德美土地金融借鉴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