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牙垫3 M加压固定带固定经口气管插管在ICU患者中的应用
2014-01-29马琼芳沈国娣
马琼芳,沈国娣
(1.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内科,浙江 湖州 313000;2.湖州市中心医院 EICU,浙江 湖州 313000)
机械通气技术是救治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经口气管插管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便于吸痰等优点而成为ICU患者抢救中最为可靠和有效的急救措施。气管插管后非计划性拔管是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发现或处理不及时,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同时再次置管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也造成了患者经济损失,最主要的是影响了疾病的治疗效果[1],其发生率3%~16%[2]。气管导管固定不牢固是导致气管导管滑脱的主要原因[3]。妥善固定导管是防止气管导管滑脱的主要措施之一。研究显示,去除牙垫用传统方法直接固定气管导管未能降低气管导管脱出或移位的发生率[4]。本院重症医学科采用去除牙垫3 M加压固定带固定经口气管插管导管,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入住我院ICU,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08例。纳入标准:(1)年龄 18~90 岁;(2)经口气管插管者;(3)气管插管时间>24 h。排除标准:(1)面部外伤者;(2)口腔疾患者。按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单双号顺序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男 42 例,女 12 例;年龄(61.35±9.06)岁;疾病种类:呼吸衰竭2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16例,脑梗死8例,其他7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16.04±1.80)分;气管插管时间(120.58±17.9)h,最长插管时间 156 h。对照组,男 44例,女 10 例;年龄(60.98±9.87)岁;疾病种类:呼吸衰竭2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18例,脑梗死10例,其他6 例;APACHE Ⅱ评分(14.65±2.07)分;气管插管时间(121.86±15.4)h,最长插管时间 161 h。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APACHEⅡ评分、插管时间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措施,主要包括:医护人员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个体化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维持轻度镇静状态;肢体保护性约束;每日中断镇静,进行撤机筛查,及时对患者实施撤机拔管等。
1.2.1 观察组 采用长14~16 cm、宽5 cm的3 M加压固定带1条,将宽度按3等分沿一端剪开约9~10 cm,留出基底部约5~6 cm。取消牙垫,将气管导管置于口腔一侧上下臼齿之间,3 M加压固定带基底部固定于气管导管侧面颊,取中间条固定带环绕于气管导管固定,上侧固定带沿气管导管顺时针围绕2圈后固定于上额部,下侧固定带沿气管导管逆时针围绕2圈后固定于下额部(见图1)。每次口腔护理后把气管导管在口腔左右侧作交替放置。
图1 去除牙垫3M加压固定带固定经口气管插管实物图
1.2.2 对照组 按临床常规方法,将气管导管置于口腔中间,置牙垫紧靠于导管边(每次口腔护理后将牙垫在气管导管左右侧作交替放置),取2条30 cm×1.5 cm的胶布,先用1条胶布将气管导管和牙垫同时缠绕后将胶布两端固定于患者两侧腮部,再用另1条胶布经过导管和牙垫交叉后将两端固定于两侧下额部,然后用弹力绷带打双套节套住气管导管后绕枕1圈在耳廓上方打结(见图2)。
图2 对照组常规固定实物图
1.3 观察指标 在整个置管期间内做到每12 h监测气管导管的门齿距离。气管插管固定良好:气管导管门齿距离变化<2 cm;气管导管移位:气管导管门齿距离变化≥2 cm但未脱出声门;气管导管非计划性拔管:气管导管拔出或脱出声门。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录入,组间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气管导管固定效果的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气管导管固定效果的比较(例)
3 讨论
吞咽动作需由口腔、舌、咽部等多块肌肉的参与。传统固定法将气管导管放在上、下门齿之间,再将牙垫紧靠导管用2条胶布作四头固定,患者一直保持张口状态,且牙垫及气管导管压迫患者舌部,导致口腔分泌物无法顺利咽下而积聚在口腔中或顺嘴角流出污染胶布,使胶布粘性下降甚至脱落;弹力绷带作双套节固定气管导管再绕患者枕部一圈在耳廓上方打结固定,如遇患者躁动、翻身等情况弹力绷带易滑至患者颈部,影响固定效果,加之弹力绷带本身富有弹性,受到外力作用时如约束不到位、翻身时受呼吸机管路牵拉等气管导管极易发生滑脱或移位,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3 M加压固定带粘性强不易脱落;改良固定法3条固定带顺时针、逆时针反复缠绕气管导管,固定牢固;3条固定带分别从3个角度分解了口腔导管所受的内外力量,导管不易滑脱及移位。表1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分别为0例、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导管移位分别为1例、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去除牙垫采用3 M加压固定带固定经口气管插管导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有效预防气管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操作简单,既保证了医疗安全,又节约了成本,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董利英.神经外科躁动患者腰大池引流管用3M加压固定胶带“十字”固定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20(10A).53-54.
[2]方力争,方 强,陈丽英.气管内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11):701-702.
[3]吴 静,华敏峰.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防护气管导管滑脱的循证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3,28(2):45-46.
[4]田 芳,简兆权,左辉华.去除牙垫寸带直接固定气管插管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20(6B):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