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NP在心力衰竭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2014-01-29黄赞鸿张昌武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利钠B型血浆

刘 昱 黄赞鸿 张昌武

自从1988年日本学者Tetsuji Sudoh首次从猪脑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多肽并命名为BNP以来,对BNP的研究就成为生命领域内的热点课题。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属于利钠肽族,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及分泌,其主要作用在于扩张血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释放及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参与调节血压、血容量及维持电解质代谢的平衡。近年来的研究显示,BNP还可具有抑制心肌细胞纤维化、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增生等生理功能,这一研究成果,使得人们对心力衰竭的诊治变得容易,并于2003年被美国心脏病协会(AHA)评价为全球医学十大进展之一。研究认为,BNP结果对于心力衰竭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均具有重要指导价值。2008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认为,在心力衰竭诊断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管理中,血浆BNP浓度是理想生物学标志物,有证据支持BNP含量可以作为心力衰竭诊断、分期、住院/出院之依据,并确定患者治疗的临床风险[1~5]。为此,笔者对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BNP测定并对结果不同数量级的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判断BNP结果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复发及转归之诊断效能,以期对诊断各类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患者诊治带来帮助,并评价其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

1.一般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到笔者医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170例为研究组,根据心力衰竭情况分为心功能Ⅰ~Ⅳ级,并对应分组进行研究;患者年龄53~81岁,平均年龄 68.6±10.4岁,其中男性 99例,女性 71例。入选患者在年龄结构、性别组成、体重指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经笔者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2.病例排除标准:对患者有单纯肺部疾病、肝肾疾病、免疫性疾病、精神疾病及血液病的患者,为本研究之排除对象。

3.心功能及心力衰竭诊断标准:Ⅰ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Ⅱ级(心力衰竭Ⅰ度):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Ⅲ级(心力衰竭Ⅱ度):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的一般活动即可引起上述症状医者。Ⅳ级(心力衰竭Ⅲ度):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4.测定方法仪器及试剂:为统一检测标准,所有患者均在早晨同一时间段取卧位静脉空腹采集EDTA2K抗凝血3ml,分离血浆待检;采用法国梅里埃生物公司的miniVADAS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浆BNP含量;试剂采用原机配套产品。

5.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16.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所有计量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心功能Ⅰ、Ⅱ、Ⅲ、Ⅳ级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NP结果比较,结果显示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越严重,BNP含量越高;而经过规范治疗后,各级心力衰竭患者BNP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表1)。

表1 各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结果比较(pg/ml)

在研究中发现,患者血浆BNP<210pg/ml者,6个月内基本情况稳定,甚少患者有再入院现象,但在BNP>400pg/ml的22名患者中,有12名因同样原因于6个月内再次入院,且病情较前次入院时更严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讨 论

心力衰竭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由于患者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下降以至于组织和器官灌注量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长期以来,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依靠临床检查、超声、心动图和X线片,这些非特异指标给临床医生诊断带来困惑。而生物医学和检验医学的发展给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指导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诊疗判断依据——BNP(B型利钠肽)。血浆利钠肽(BNP)是一种心脏神经类激素,由32个氨基酸构成。其前身为含134个氨基酸的B型利钠肽原前体(pre-proBNP),被蛋白酶切掉一个含26个氨基酸的片段(脱去N端的信号肽)后,形成具有108个氨基酸片段的 BNP原(proBNP),后者进一步代谢生成C末端含32个氨基酸且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即B型利钠肽(BNP),它在血容量增加和压力负荷增加时反应性的从心室分泌。若发生急性心力衰竭,BNP质和量的水平均会发生不同程度改变,并通过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调节来调节血压,维持血容量以及水和电解质的平衡调节,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利钠利尿,扩张血管,降低体循环血管阻力及血浆容量,能够代偿性地减低室壁的心肌张力,进而起到维护心功能作用[6~8]。

BNP是由机体心脏分泌的一种短肽激素,属于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关键要素,作用于机体后,可明显扩张血管、降低外周循环血阻力,可起到减缓心率、降低心排血量的作用,具有利尿效果并有效增加机体尿钠的排出量。BNP的出现,使得原本诊断心力衰竭这一让临床棘手的医学问题变得简单而快捷。本研究发现,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力衰竭程度与BNP含量密切关联。结果显示,心力衰竭Ⅰ度、心力衰竭Ⅱ度、心力衰竭Ⅲ度患者BNP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Ⅱ度患者BNP明显高于心力衰竭Ⅰ度,心力衰竭Ⅲ度患者BNP含量明显高于心力衰竭Ⅱ度患者,表明BNP含量越高,心力衰竭程度越严重,提示心脏功能越差。故BNP含量测定,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具有早期明确的诊断价值。同时在动态观察中笔者发现:通过有针对性的治疗,患者BNP水平明显下降,而当病情出现反复时,BNP水平同时出现波动,提示BNP水平测定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效果的观测指标。基于BNP对心力衰竭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笔者认为可以将BNP含量210pg/ml定义为相对安全范围,对这类患者只需要按医嘱规范治疗即可,而将BNP结果>400pg/ml定义为心力衰竭高危范围,对BNP处于高危范围内的患者,应该规范治疗、严格监控并定期复查BNP水平。Makoyama等报道了AHF患者血浆BNP较正常高,且与AHF严重程度呈正比;Harrison等对325名心力衰竭患者随访了6个月发现,BNP水平越高,则心力衰竭预后越差。就诊时 BNP>480pg/ml,6个月内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病死率高达42%,与本研究结论相近[9,10]。

虽然BNP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密切关联,对疾病判断及预后均有良好指导价值。但是,笔者同时发现:不同地区、不同仪器、不同测试方法,BNP结果差异巨大,再者,基于BNP的半衰期较短的现实,采集标本后尽快检测显得十分必要。建立统一并规范的实验检测方法,确立公认的统一室内质量控制标准及室间质量评价体系显得重要而迫切。大批量前瞻性的研究以确立对不同级别心力衰竭患者诊断的cut off值,依然是临床科技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1 Hunt SA,Abraham WT,Chin MH,et al.ACC/AHA 2005 Guideline Updat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the Adult: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Writing Committee to Update the 2001 Guidelines for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American Co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and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eart and Lung Transplantation:endorsed by the Heart Rhythm Society[J].Circulation,2005,112(12):155-235

2 Kapoun AM,Liang F,O'Young G,et al.B2 Type natriu retic peptide exert s broad functional opposition to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 orin primary human cardiac fib roblasts[J].Circulation Research,2004,94(4):453

3 宋康兴,卢才义.脑利纳肽在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心肌重构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4):614-615

4 马丽娜,冯明,周英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与左室功能的相关性[J].疑难病杂志,2009,11:669-670

5 Kenneth D,Alain CS,Gerasimos F,et al.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chronic heart failure 2008[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08,89(6):173-180

6 陈健.心力衰竭并发心房颤动患者不同心室率与B型脑钠肽的关系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7):100-103

7 岳庆丽,孙红梅,杨华,等.稳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浆脑钠肽、心室率及心功能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2,18(9):1435-1436

8 于鹤鹏,常婧,骆雷鸣,等.血清肌红蛋白、尿酸.脑钠肽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8):27-28

9 秦也,何华亮,米彦军.血清肌红蛋白、脑钠肽检测在急诊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3,53(24):91-94

10 马淑云.血清肌红蛋白及脑钠肽与心力衰竭及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31):6507-6508

猜你喜欢

利钠B型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DS6-K5B型计算机联锁故障分析与处理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于AMI心力衰竭患者循环内分泌的影响
心房利钠肽原不同肽段的抗肿瘤机制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潜伏》等48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