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抗感染药物处方发药交待的注意事项
2014-01-29马洁
马洁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 各系统器官尚不成熟, 尤其是肝肾功能, 其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导致儿童用药的特殊性。药师应根据药学专业知识并结合儿童自身特点做好窗口发药交待工作, 保障儿童用药安全。现就结合自身工作实践, 谈谈儿科抗感染药物处方窗口发药交待的注意事项, 供交流借鉴。
1 给药方法的交待
给药方法简单来说包括给药剂量、给药途径以及给药时间三部分。由于本院儿童用抗感染药物皆为静脉滴注或口服给药, 给药途径的交待在此不予赘述。
儿童抗感染药物的给药剂量, 有体表面积和公斤体重两种算法, 药师发药时, 应用浅显易懂的日常生活语言, 如:3次/d, 每次半包, 每次三分之一片等, 让患儿家属明白。拆零药品在口服药袋上注明后, 也要提醒家长, 当场查看是否明白。对于医嘱剂量和说明书一致的, 也不能简单的说“按说明服用”, 作者在窗口多次遇到家长因看不明白药品规格而再次询问如何服用。对于按医师开药习惯提前数好的拆零药品, 如遇给药总量翻倍的情况时, 要重新数片或将已数好的药品合于一袋, 因为家长极有可能不清楚医师开了几种药品,若是将多个服药袋同时交给家长, 有可能被当成不同药品而一并服用, 进而引起损害。
给药时间由药物动力学特点决定。本院抗感染药物目录中, 儿童用药限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磷霉素及克林霉素、林可霉素, 而窗口发药交待用药时间的药物仅限于口服头孢类、大环内酯类类药品[1]。头孢类药品具时间依赖性, 要求间隔时间均匀, 分次给药。窗口发药时一定要向家长交待清楚, 并且简要说明如此服药的原因, 大多数情况下, 家长都会理解并表示依从, 若的确因某些情况不能做到, 则还要告知家长药物还是可以起到作用, 以减轻其用药时间不符合要求带来的担心。除此以外, 还需要交待药物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如:大环内酯类药物罗红霉素、阿奇霉素餐前空腹服用有利于吸收及提高疗效, 而同是大环内酯类的克拉霉素与食物同食则不影响其吸收, 服用时可以空腹, 也可与食物(牛奶)同服。对于大多数的头孢类药物而言, 空腹服用吸收较好。
2 常见不良反应的交待
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比较常见的有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造血系统毒性、肾损害、凝血功能障碍、双硫仑反应, 一般来说, 皮疹、瘙痒、腹痛、腹泻、呕吐等等表现易于观察。窗口发药时药师要告知患儿家长常见的不良反应, 一来避免发生, 如头孢类药物应用期间不能服用含酒精的饮料, 通常情况下, 特别小的孩子一般不会遇到该问题, 但若值节假日期间还是要交待家长, 以免患儿有机会品尝[2]。二来, 一旦发生较为轻微的反应, 可以减少家长的担心。最后, 还要告知家长相应的处理办法, 如若是静脉给药则减慢滴速, 若是口服给药, 也可以由饭前服用改为饭后2 h服用, 如果患儿反应剧烈则应及时停药, 改换其他药物继续治疗。如果患儿病情严重, 疗程较长, 还要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对于不能清晰表达自身感受的孩子, 交待家长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尤其重要。
3 给药注意事项的交待
各医院抗感染药大多不拆零销售, 如果患儿较小, 很有可能患儿已经痊愈, 但药品尚未服完, 此时药师要交待家长适时复诊以明了是否停药, 以免用药疗程过长造成菌群失调或其他损害。头孢类药物对皮试的要求虽没有青霉素类严格,过敏体质患儿还是要慎用, 在本院静脉用此类药品目前均要求皮试, 但口服用药要求相对宽松, 对于初次服用头孢类药物的患儿, 药师就要交待家长注意观察孩子反应, 一旦发现过敏情况相对较重, 立即就医[3]。应用头孢类药品期间不能服用含酒精的饮料, 也属于注意事项交待, 不良反应中已经提及, 在此不赘述。还有一些药物用后会出现一些现象, 如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汀后, 儿童常可发现红色尿, 这是由于药物引起的变色, 并非血尿。应用林可霉素期间, 出现腹泻应立即停药。以上这些均应交代清楚, 以免引起家长恐慌。
4 联用药品的交待
儿童患病较为单纯, 临床联合用药多见中西药物的联合应用, 以及肠道疾病时联合活菌制剂。抗感染药物与中药联合应用时, 由于中药成分复杂, 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多不明确, 故工作中多交待, 二者不同时服用, 间隔1 h左右;与活菌制剂合用时, 交待两种药物之间间隔至少2 h, 以免抗影响疗效。另外交待患儿家长, 服用活菌制剂时, 送服药物的水温不宜高, 以45℃左右温开水送服。
5 储存方法的交待
对于大多数药品, 储存条件都是阴凉干燥处, 有些头孢类药品需避光, 活菌类制剂多要求低温储存。交代清楚正确的储存方法, 保障药品的质量, 也是药疗效果的保障。
在窗口工作能体会到家长强烈的儿童安全用药愿望。药师在窗口发放儿童抗感染药物时, 要对服用方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联合用药品及储存方法等方面进行必要的交待,在进行用药交待时, 要时刻提醒自己, 患者和自身在专业知识上的不对等, 不能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理所当然的认为是患者也应熟悉明了的事情。做好窗口用药交待, 指导患儿安全合理的应用抗感染药物是每个药师的职责所在。
[1]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34-91.
[2] 郝影霞, 钱秋玉, 王晓燕.药师做好发药交待的体会.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3):364-366.
[3] 李钦祥.发挥基层药房药师调剂发药用药交待作用, 提升药学人员自我价值.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27):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