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IK术中应用飞秒激光制瓣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01-29张晓琳范光忠叶树波
张晓琳 范光忠 叶树波
LASIK术中应用飞秒激光制瓣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晓琳 范光忠 叶树波
目的探讨LASIK术中应用飞秒激光制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后行LASIK术治疗的患者资料, 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裸眼视力、屈光度以及波前像差, 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269例患者治疗后的裸眼平均视力及屈光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SIK术中应用飞秒激光制瓣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近视;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效果;并发症
飞秒激光自2002年获得美国FDA通过用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制作角膜瓣至今已经10年, 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精确性、厚度均匀性、规整性以及安全性较高, 从而避免了因制作角膜瓣而引起并发症的可能[1], 提高了角膜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目前该手术逐渐受到了广大医师和近视患者所接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269例(538眼)近视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145例, 女性患者124例, 年龄19~43岁, 平均年龄(28.5±1.8)岁, 近视时间2~16年, 平均(7.4±1.4)年。近视度数-1.0~-11.5 D, 平均(-6.25±1.3)D。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应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后行LASIK术治疗。术前常规检查视力、屈光度、睫状肌麻痹下及主觉验光、角膜地形图、泪液功能测定、眼压、角膜测厚检查以及眼底检查。手术均使用的是美国AMO的Intralase 60飞秒激光仪制瓣, 根据术前所测的角膜直径以及角膜屈光度设计合适的角膜瓣厚度, 角膜瓣蒂的位置留置在12点方向, 完成角膜瓣后采用美国AMO的Visx Star S4IR准分子激光仪进行准分子激光消融, 切削完成后使用平衡盐溶液进行角膜瓣下冲洗, 复位角膜瓣, 然后滴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各1~2滴。
1.3 观察指标 术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 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以及波前像差, 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视力及屈光度 如表1所示, 患者治疗后的裸眼平均视力及屈光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波前像差 如表2所示, 患者治疗前后的高阶像差、慧差、三月草差以及月球差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患者治疗前后的裸眼视力及屈光度比较(±s)
表1 患者治疗前后的裸眼视力及屈光度比较(±s)
视力 屈光度(D)治疗前 5.9±2.4 -2.37±0.73治疗后 0.11±0.03 -0.24±0.51
表2 患者治疗前后波前像差比较(±s)
表2 患者治疗前后波前像差比较(±s)
HOA Coma Trefoil Spherical治疗前 0.51±0.17 0.31±0.15 0.12±0.11 0.27±0.15治疗后 0.54±0.17 0.33±0.16 0.13±0.13 0.29±0.16
2.3 术后并发症 术中1例患者(1眼)出现前房气泡, 2例患者(3眼)出现OBL(不透明气泡), 术后2例患者(3眼)出现球结膜下出血,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
3 讨论
LASIK通过改变角膜的曲率来治疗屈光不正, 是目前治疗屈光不正的主要手术方式。其以痛苦小、恢复视力快及安全性高而受到广大屈光不正患者和角膜屈光手术医师的青睐[2]。将飞秒激光制瓣应用于LASIK术中的优势在于可以精确切割角膜, 从而获得厚度均匀一致的角膜瓣, 尤其适用于角膜偏薄、角膜曲率变异大、高度近视眼的患者[3]。激光是一种近红外光, 波长为1053nm, 其以脉冲形式运转, 每个脉冲时间为10~15 s, 因此具有较高的瞬间功率。由于飞秒激光制瓣具有精确性的优势, 因此凡适合行LASIK手术的患者均可于术中接受飞秒激光制瓣[4]。
本研究在LASIK术中采用飞秒激光制瓣也同样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治疗后患者的裸眼平均视力及屈光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据文献报道:LASIK术中应用飞秒激光制瓣术后可能导致球结膜下出血、切口出血、前房气泡、上皮下气泡、角膜瓣掀开困难、角膜瓣皱褶、中央角膜瓣坏死、光敏感综合征以及黄斑出血等并发症[5], 本研究共发现术中1例患者(1眼)出现前房气泡, 2例患者(3眼)出现OBL(不透明气泡), 术后2例患者(3眼)出现球结膜下出血。飞秒激光可以精确聚焦在角膜组织的设定深度, 产生等离子体, 通过等离子体光爆破产生气泡, 但并不会对患者的术后视力产生影响。轻微的OBL不影响手术的进行, 严重的OBL影响准分子激光发射的情况下就需要等待气泡吸收后再继续进行手术, 一般需要等待20~30min。本院目前尚未发现飞秒激光术后感染性角膜炎的情况, 但手术医师应认真控制术前、术中、术后的各种危险因素, 积极预防术后感染性角膜炎的发生。球结膜下出血系制瓣过程中负压吸引时间较长, 接触部位的结膜下血管破裂所致, 因此手术过程中应合理掌握负压吸引时间和手术操作技巧, 以避免该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 LASIK术中应用飞秒激光制瓣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1] 武嘉贤, 丁小珍, 李关丽.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手术的护理.广州医药, 2012, 43(6):59-61.
[2] 董坤峰, 张印博, 张继玲, 等.飞秒激光制瓣再次LASIK治疗LASIK术后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眼科新进展, 2013, 33(1):85-87.
[3] 王彩虹, 李慧香, 陈春妹.护理健康教育在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海南医学, 2012, 23(10):153-154.
[4] 辛宝莉, 刘苏冰, 聂晓丽, 等.LASIK术中用飞秒激光制瓣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1, 29(10):1047-1050.
[5] 胡健.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的并发症.滨州医学院学报,2009, 32(2):126-127.
650231云南省昆明普瑞眼科医院准分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