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
2014-01-29马维彪
马维彪
广河县买家巷中心卫生院,甘肃 广河 731300
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
马维彪
广河县买家巷中心卫生院,甘肃 广河 731300
目的本研究主要是对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进行实验并观察评价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了共257例(270眼)白内障患者的手术,对其进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采用上方角膜缘后约1.5~2 mm处切口做长约6~7 mm长的巩膜板层切口。之后观察患者手术后的视力改善恢复程度以及手术中、后的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患者术后的裸眼视力≥0.5的眼数在手术后1 d、3 d、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为72.9%、77.4%、85.6%、89.6%和92.9%。结论术后患者能够较好的改善视力,患者的瞳孔形态能够保持良好并较好的控制角膜散光。
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临床疗效
白内障一般可以分为先天性白内障和后天性白内障。目前国内对于白内障疾病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分为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囊外摘除术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超声乳化术是使用超声波将晶状体核粉碎达到乳糜状,然后同时吸出皮质,晶状体后囊膜会被保留,可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1]。由于超声乳化术设备比较贵且治疗费用高,很难在基层医院推广给群众。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很好的弥补了这些方法的不足,从而使广大基层群众受益。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的患者病例均是3~4级的硬核性白内障。其中手术患者257例(270眼),女114例(120眼),男143例(150眼);患者年纪在50~89岁,平均年龄为65岁。植入的是5.5 mm光学直径的硬质人工晶状体,以SRKII公式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手术方法[2]:采用常规球后麻醉和压迫法降眼压,行上直肌固定缝线,于眼球11点钟做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在上方角膜缘后1.5~2 mm处做一横形6~7 mm长的巩膜板层切口,做巩膜隧道至角膜内1 mm,穿刺进入前房,并注入粘弹剂,环形撕囊直径约为5 mm。水核分离,并将核转至前房,扩大内切口,使内口大于外口。向前房内及囊袋内注入黏弹剂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首次注入时需要灌吸法抽吸前房残存皮质。并使前房呈水密状态。切口不需要进行缝合。手术后患者按照常规方法处理。
2 术后检测
对患者术前术后3 d、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请专门的检测人员进行视力测定和平均角膜散光度检查。
3 结果
3.1 视力情况
257例患者术后的裸眼视力≥0.5的眼数在手术后1 d、3 d、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为197只(72.9%)、209只(77.4%)、231只(85.6%)、242只(89.6%)和251只(92.9%)。
3.2 角膜散光度
患者术前术后平均角膜散光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眼数和平均散光度为270、(0.82±0.81)和术后3 d、1个月、2个月、3个月眼数和平均散光度分别为270只(0.88±0.67)、248只(0.86±0.52)、247只(0.85±0.85)、245只(0.84±0.62),术前和术后相比较来说平均散光度的差异只有0.02D。
3.3 并发症
并发症分为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术中并发症主要是后囊膜破裂、角膜损伤和暴发性出血等。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水肿、葡萄膜反应、一过性高眼压和前房积血等。术后角膜水肿经涂眼药水后5~7 d内均消失,后续进行6~12个月的随访,无并发症。
4 讨论
本研究通过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患者进行了术后的疗效观察和比较,小切口手术法能够较好的适用于基层白内障患者。具有疗效好、实用性广、手术医师操作易掌控、费用便宜并且术后并发症很少。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相对于疗效甚微的药物治疗和价格昂贵的超声乳化术。
[1]张效房,吕勇,马静,等.8介绍一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0,22(5):501-502.
[2]谢紫斌,姜文浩.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01(21):68-69.
R779.66
B
1674-9316(2014)17-0010-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7.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