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气象作为与地位问题
2014-01-29郑国光
郑国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在2014年2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明了这个总目标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内涵,并强调,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指明了方向,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中气象现代化的内涵和定位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1 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面临的新形势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30多年来,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到应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和各式各样的国际经济金融危机、政治风波,我们不仅都挺过来了,而且在每场风雨过后都发展得更好,同世界上一些国家不断出现乱局形成了鲜明对照。这说明,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说明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具有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
气象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近年来,我们党在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对气象防灾减灾、气象现代化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强调“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局,提出要“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气象防灾减灾、气象现代化建设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中央领导同志也多次对气象防灾减灾、气象现代化建设提出殷切期望,彰显了对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高度重视,彰显了对推进气象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的殷切期望,这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坚强的政治保障。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出发点是相同的,落脚点也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都是走在同一条道路上、朝着同一个目标迈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过程,就是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强化政府公共气象服务职能的过程;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必然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要立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局,重新审视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重大责任,进一步强化现代化的责任担当,以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新成效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进一步强化气象作为和气象地位。天气、气候决定着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频发干旱、洪涝、台风、暴雨、暴风雪、雷电及至大气污染等极端灾害,一再警示我们,防御和减轻极端气象灾害仍将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体系和能力问题始终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全福祉的重大问题,始终是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面对极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和重发的严峻形势和十分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广大气象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在党和国家治理中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加大改革创新、探索实践力度,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加大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力度,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沿海强台风、南方低温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黑龙江松花江嫩江流域洪涝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气象保障取得重大胜利,谱写了我国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篇章,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保障粮食生产“十连增”作出了重要贡献,凸显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的气象作为和气象地位,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体现了气象监测预警服务为党中央、国务院有力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发挥了重要的决策支撑作用,极大地增强了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这是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有力的实践保障。
事实表明,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的现代化总体是好的,是有气象特色和独特优势的,是基本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面向未来,只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以奋发进取的责任担当加快推进气象工作政府化、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进程,着力打造出气象事业特有的发展优势、服务优势、创新优势,就一定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局中更好地强化气象作为和气象地位。
面对重大气象灾害多发频发、难预难防的复杂形势,社会各界对气象服务的依赖越来越强、需求越来越多,重大自然灾害的国家治理对气象保障的要求更为紧迫、期望越来越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有力气象保障的责任更为重大、任务更为艰巨,这既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新的契机,更是实实在在的压力。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有的气象服务能力与日益增长的气象服务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现有气象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高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现有的气象管理能力与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围绕国际气象人才、技术、标准等发展资源以及全球气象服务市场激烈竞争的态势越来越突出。这些严峻挑战,客观上加大了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难度。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利用社会、市场资源提供更有针对性、覆盖面更广的气象服务任重而道远;深化业务科技体制改革,引导和利用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力量联合攻克核心业务技术任重而道远;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发挥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的职能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以更加清醒的认识、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完成好我们这一代人必须面对、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交出一份气象现代化的合格答卷。
2 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要有坚定的战略定力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开辟前行道路,就必须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强大的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机遇和挑战并存。风云变幻,最需要的是战略定力;竞争激烈,最重要的是激流勇进;迎接挑战,最根本的是改革创新。有无战略定力,关乎事业兴衰,关乎前途命运。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战略定力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气象发展道路。
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战略定力,树立底线思维,不为各种错误观点所左右,不为各种纷争干扰所惑,切实做到明方向、强定力。要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气象事业发展中的实践,努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继续走在前列,再创气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全福祉体制机制新优势。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两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我们完全有条件、也有必要在中国特色气象发展道路上,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积极探索和具体实践。这种探索和实践,就是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完善气象工作政府化、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的制度体系,包括服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政策制度安排;就是要努力提高运用制度管理气象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各个方面。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到2020年的时间设计和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目标要求,确保实现到2020年的“三步走”气象现代化目标,努力在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基础、作贡献。
3 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要把增强气象服务保障能力作为根本目的
增强战略定力,需要提升综合实力。气象事业要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要强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气象作为和气象地位,最终靠的还是气象综合实力和影响力,靠的还是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为党中央、国务院有力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提供决策支撑,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有力气象保障,这样的气象现代化才是党和国家需要的现代化,才是人民群众期盼的现代化。因此,气象服务体系和保障能力的现代化,是气象现代化的本质。我们要坚持用公共气象服务引领事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战略方向来凝聚力量、推进发展,自觉把气象现代化融入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要加快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推进气象防灾减灾与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的对接融合,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应急水平。要努力探索和掌握气候规律,努力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扎实做好环境气象服务,做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气象保障,加强气候变化科技支撑与适应工作,促进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要扎实做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气象服务,完善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加强城市气象服务,加强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和专业气象服务,不断改进气象服务手段、丰富气象服务产品、拓宽气象服务领域,切实提高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能力和水平。
推进气象服务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需要凝聚强大力量。要凝聚各级党委、政府主导气象现代化的力量,凝聚各有关部门共同推动气象现代化的力量,凝聚全社会共同参与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的力量,凝聚国际气象资源提升我国气象科技水平的力量。只要坚定不移地把气象现代化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中,坚定不移坚持公共气象引领事业发展的方向,就能凝聚起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推进气象服务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必须在提升气象核心竞争力上求突破,在提升基层气象综合实力上下功夫。要加快推进国家级气象现代化,充分发挥国家级业务在气象业务现代化中引领、示范、支撑作用,着力发展数值预报、资料质量控制与同化等关键核心业务技术,努力实现全球和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气候系统模式、气候变化及影响评估、气候资源评估、环境气象等领域重大科技新突破。要加快发展以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为引领、以气象预测预报业务为核心、以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为基础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统筹建设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打造气象特有的竞争优势。要激发基层气象发展活力,重点强化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促进基层公共气象服务、气象社会管理、基本气象业务协调发展,加快提升基层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基层气象现代化步伐。
4 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要向全面深化改革要动力
强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气象作为和气象地位,推进气象服务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是必然要求,深化改革是根本动力。深化气象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改革紧密联动、相互集成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我们及时更新治理理念,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加快推进气象工作政府化、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进程,不断丰富完善气象治理体系,努力提高气象治理能力,提高气象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综合效能。
向深化改革要动力,需要把握好工作着力点。当前最重要的,一是要全面理解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坚持科技型、基础性公益事业定位,坚持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气象系统的活力。二是要把气象改革自觉置于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之中,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改革部署,密切跟踪研究国家重大改革举措,特别是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预算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的要求,结合部门实际,认真研究配套改革举措,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三是要以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改革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发挥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对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气象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的牵引、影响和传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市场资源和力量参与气象服务,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和效益。围绕构建更加开放的气象服务体系,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基本公共气象服务方面的气象职能,开放基本气象资源,提高公共气象服务供给能力;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市场在气象服务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培育气象服务市场;研究如何激发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气象服务中的活力,建立政府、社会、市场共同提供气象服务的机制。四是要继续推进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探索建立新机制,引导和利用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等力量联合攻克核心气象业务技术,激发广大气象工作者的活力,进一步提高气象预测预报和精细化水平。五是要注重和抓好配套改革。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所需要的改革必然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服务、业务、科技、管理等方面的改革顺利推进也必然要求做好配套改革。我们必须加快探索并建立起适应气象工作特点的运行保障机制,包括选人用人机制、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基于能力和贡献的绩效考评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高效的资源配置机制。
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要强化问题导向。各项气象改革任务都要坚持以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重大问题为导向,立足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瓶颈制约,立足于推进气象工作政府化、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面临的突出问题,立足于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体系,立足于调动广大气象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5 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要大力提升气象队伍的整体素质
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强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气象作为和气象地位,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勇气,更要具备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能力。没有能力作保障,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只能是空谈。
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能力明显不相适应。有的习惯向上级要资源、要政策,不善于从市场找办法、寻出路;有的在纷繁的事物面前束手无策,不能自如应对复杂局面;有的还满足于四平八稳踱方步、按部就班过日子,不能探索新路;有的深感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够用,等等,为什么会这样?归根结底,还是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工作本领不强。因此,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关键的少数”,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积极迎接挑战,特别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三严三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提高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新能力、新水平,至关重要、非常紧迫。
各级领导干部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新能力、新水平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想长期具备新能力、新水平,就必须不断地用新理论武装自己,用新知识充实自己,用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新实践、新经验丰富自己,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目标激励自己;就必须将提高工作能力当作自己的终身大事来对待,持续不断学习新知识,持续不断掌握新本领,不断提升自己把握市场规律、运用市场规律的能力,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大胆探索、创新突破的能力,提升发动干部职工、依靠干部职工的能力,提升应急谋远、统筹协调的能力,提升敢于担当、狠抓落实的能力,这样才能保持胜任工作的能力,才能保证适应新形势、善解新问题、完成新任务、开创新局面、实现新目标。
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强化责任担当。敢于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的重要内容,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和职责要求。领导就是责任,领导就要担当。担当的背后是品格,是能力;担当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原则,认真负责。气象部门各级领导干部面对重大原则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面对气象现代化急难险重任务,要豁得出来,顶得上去;面对各种歪风邪气,要敢于较真,敢抓敢管。气象部门各级党组(党委)和领导班子要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要把敢于担当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导向,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要切实注重选用那些在重大是非面前敢于坚持真理的人,切实注重选用那些在困难矛盾面前敢于担责、负责的人,切实注重选用那些解决问题有思想有办法的人,切实注重选用那些开拓局面卓有成效的人。要不断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让有锐气、勇作为、敢担当的干部受到重用,让日常工作不负责任、关键时刻畏首畏尾的人受到警醒。
气象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激荡着广大气象干部职工共创未来的澎湃激情,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凝聚起广大气象干部职工不懈奋斗的磅礴力量,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大力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