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园区水土保持总体方案编制刍议

2014-01-29王安明刘祥超

浙江水利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总体方案土石方入园

崔 丹,王安明,刘祥超

(1.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0;2.浙江省水利厅,浙江 杭州 31000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园区、工业园区等蓬勃发展。园区类项目建设一般要进行大量的土建施工,如五通一平、各类厂房、居住小区、商业设施、市政工程等。园区建设一方面将扰动区内地形地貌,损坏原有的地表、植被,造成水土资源破坏和损失;另一方面在施工中开挖、填筑及临时堆置的土石方量很大,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潜在侵蚀危险性大,容易诱发水土流失灾害[1]。

1 总体方案编制的必要性

2013年3 月,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 “完成五通一平前提下的集聚区、开发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取消水土保持前置审批”、“进园区建设项目委托园区管委会办理,提高审批效率”。浙江省水利厅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 “坚持各类园区整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入园企业取消水保审批的改革举措。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区域性建设类项目,由园区管委会委托符合资质要求的编制单位,依据相应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统一编制水土保持总体方案,按照规划审批权限,报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这就要求园区需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编制水土保持总体方案,总体上控制整个园区开发产生的水土流失。

在规划阶段编制水土保持总体方案,对规划的平面布局和竖向布置进行分析评价,有利于对规划布局提出优化建议;对土石方进行综合平衡分析,有利于指导土石方的相互调运利用,减少和避免土石方无序挖填现象,还可以从水土保持角度提出园区内各地块的最优开发时序;从水土流失特点上分析,园区类项目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场地平整阶段,此时土地扰动面积大,土石方挖填量也很大,需要有针对性地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而入园企业入驻通常在场地平整基本完成的条件下,一般不会针对场地平整阶段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漏项,一旦产生水土流失将对周边环境产生危害。综上,园区类项目编制水土保持总体方案更有利于控制和治理水土流失。

此外,从入园企业角度出发,在园区规划阶段编制水土保持总体方案,入园企业入驻前依据园区水土保持总体方案和各自项目特点,填写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登记表,有利于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2 总体方案的内容要求

园区类项目水土保持总体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说明。概述水土保持总体方案的内容。

(2)规划概况。包括规划区范围及面积、地形地貌、土壤、水系、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现状等,以及用地布局规划、竖向设计、道路规划、水域规划、绿地规划、开发时序等内容。

(3)规划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包括规划总体布置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土石方平衡分析、土石中转堆场的布置分析等内容。

(4)水土流失预测分析。包括预测范围、预测时段、预测方法和预测成果,说明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

(5)防治目标与防治措施总体布局。包括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防治目标、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典型设计,以及分区防治措施及工程量。

(6)水土保持监测。包括监测时段、监测区域、监测点位,以及监测内容、方法及监测频次,提出监测成果要求。

(7)投资估算。

(8)入园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指导意见。

3 总体方案编制的重点

园区类项目水土保持总体方案的重点包括规划布局的分析与评价、土石方平衡分析、临时堆场的布置和防护、防治措施设计等方面。

3.1 规划布局的分析与评价

对规划布局的分析主要包括总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2个方面。

总平面布置方面,根据园区范围地形地貌及水系情况,分析道路、水系调整、各功能区布局的合理性,从减少土石方挖填量角度和与园区周边水系协调角度提出合理建议。

竖向布置方面,根据园区防洪标准、现状高程和设计高程,分析竖向布置的合理性,对挖方量较大的区域,可依据地形坡度,提出台地式或缓坡式土地开发利用模式。

3.2 土石方平衡分析

园区类项目土石方挖填数量较大,若缺乏统一的水土保持土石方配置规划指导,建设过程中各建设项目对土石方的处置往往各自为政,使得某些项目弃土无序堆置或设置堆放场地进行防护,而某些项目需额外取土回填,不仅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还将造成土石方资源、人力、财力的浪费。因此,针对园区开发过程进行土石方的综合平衡分析,是园区内项目水土保持前期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需根据园区开发时序,对建设中的土石方资源进行统筹调度、宏观控制和规范管理,包括数量、空间及时间的控制,在整个园区范围内进行土石方的综合平衡,使废土弃渣资源化,尽可能得到有效利用,避免出现随意堆弃、随意倾倒、随意开挖等“三随”现象。

园区开发,通常基础设施先行,包括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可单独进行土石方平衡分析。通常情况下,通水、通电、通讯结合通路一并完成。道路路基换填的多余土石方量可根据园区开发时序,临时堆置于先期开发的地块内,用于地块的场平。如果区块内有山体需挖除,且材质符合筑路要求的,可先开挖山体取料。

园区通常划分若干功能区,各功能区内部再划分地块。各地块根据防洪标准、设计高程和现状高程,估算土石方挖填量,在此基础上进行调运利用。土石方调运从车辆运输的经济性角度考虑,采用就地就近原则,根据开发时序,首先考虑各功能区内部地块间的平衡。如果园区分期建设,各建设期内尽量本期平衡,本期平衡不掉的多余土石方,可以考虑在下一期调运利用,但必须设置专门存放地堆放,且必须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以防止水土流失。土石方调配原则是:相近地块就近平衡、同一建设期建设内容优先平衡。

经过土石方综合平衡,分析得出各建设期需借方的数量或产生弃渣的数量,如有弃渣产生,应分析通过抬高绿地地坪或区块设计地坪消纳弃渣的可能性。

3.3 临时堆放场设置

由于建设周期较长或分期建设,各个功能区的建设进度不能完全协调,工程建设剥离的表层耕植土和部分土石方需要临时堆放,以备后续利用[2]。

3.3.1 表层耕植土堆放场

对园区占地范围内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需对表层耕植土进行剥离,并设置临时堆土场进行临时堆存和防护。表层耕植土堆放场应尽量布设在本期开发用地内,如绿地、广场等规划地块,以不影响项目前期建设。如表层耕植土数量较多,园区建设不能完全消纳,需社会化利用的,应在本期建设用地或下一期建设用地内设置临时堆放场。临时堆放场设置需考虑区块内天然汇水流向,以不产生水土流失、不影响施工为原则。

3.3.2 土石方中转堆场

对于近期建设产生多余土石方用于下一期建设的,需设置土石方中转堆场,临时堆存该部分土石方,并进行临时拦挡防护。中转堆场应根据土石方平衡分析成果,布置在下一期建设需填方的区块,同时要求交通便利,避开天然的和新开挖的水系。

3.4 主要防治措施布设

3.4.1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排水。基础设施通常先行建设,给水、电力、通讯、排水等管线结合道路工程一起建设,建设前需先剥离占地范围内的表层耕植土,用于绿化覆土。施工期道路两侧修建临时排水沟,防止地表径流冲刷路基,排水沟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沉沙池缓流沉沙,最终排入附近沟渠或接入区域排水管网。管线要分段施工,避免全面铺开,以缩短各段施工工期;施工时尽可能避开雨日,当遇暴雨、大风时应采取苫盖等措施;对比较松软的土质边坡进行拍实,必要时采用挡板或木桩支撑,防止边坡坍塌。

永久排水一般采取雨水管形式。路面排水一般路段采用自由漫流式,行车道、路缘带及硬路肩的路拱设置横坡,汇集的雨水排入附近的排水沟渠或河道。

绿化应与基础设施工程同步推进。道路工程绿化主要包括中央分隔带、侧分带绿化和道路边坡绿化,要求尽早实施,在路基工程完成后既要实施植物措施,以发挥植物措施的防护作用。滨河绿带应重点安排,注意保护与改善环境相结合,对树种、草种的配置进行专项规划设计,注意所选植物的美化和彩化要求。

3.4.2 园区场地平整

场地平整是园区类项目水土流失发生的主要时段,除表层耕植土剥离与保护、绿化等措施外,尤其要解决施工期场地内的排水,通过设置临时排水沟,同时在排水沟出口处设置沉沙池进行缓流沉沙后再排出,以减少对园区周边排水设施的影响。

对表层耕植土堆放场和土石方中转堆场应采取临时拦挡防护措施。表层耕植土和一般土石方应分开堆放,周围采用填土草袋拦挡,周边开挖临时排水沟,如果堆置时间较长,其上采取临时苫盖措施。堆场周边也可以采取建筑围栏进行围护,围栏可以重复利用,以降低土石方临时防护成本。

当园区与周边衔接处存在挖、填边坡时,需采取边坡防护措施。可根据周边开发利用规划、挖填方边坡类型、边坡高度、边坡性质等采取不同类型。如永久性的浆砌石骨架植草护坡、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液压喷播植草护坡、生态袋挡墙护坡,或临时性的撒播草籽护坡等,对裸露面进行防护,同时在护坡坡脚设置排水边沟,与道路排水边沟衔接。

3.4.3 入园项目建设

园区基础设施路网框架建成,各地块场地平整后,将陆续有企业入驻园区。入园项目建设过程中,需先修筑围墙,进行封闭式施工。沿围墙内部设置临时排水沟,以防降雨径流在场地内随意漫流。同时在排水沟出口接入区域排水管网前设沉沙池缓流沉沙,减少排水沟出水的含沙量。

园区内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宜按 1∶0.3~1∶0.4放坡,每侧留足工作面进行开挖。为防止雨水及地下水浸泡基坑土,坑底及坡顶四周需做好排水措施。绿化应及时开展,以减少裸露面裸露时间,同时,应针对各区块的功能选择防尘、降噪、抗污染、防风、防火等适宜的植物种。

4 结 语

园区类项目编制水土保持总体方案更有利于控制和治理水土流失。编制园区类项目水土保持总体方案时应注重开发时序,根据开发时序进行土石方综合平衡分析,从水土保持角度提出推荐的开发时序,合理地设置临时堆放场。其次,对用地布局和竖向设计进行分析评价,分析提出弃渣消纳的建议方案或减少开挖量的布置形式。此外,对各种类型的入园项目可进行典型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介绍,便于后续入园企业根据各自项目的类型和特点,参照典型工程填写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登记表,指导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

[1]牛俊文,张锦娟.浙江省园区开发水土流失防治模式[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10(2):30-32.

[2]牛俊文.对园区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几点认识 [J].中国水土保持,2004(9):35-36.

猜你喜欢

总体方案土石方入园
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总体方案及发展展望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土石方调配方法及其应用
露天矿山土石方量的测量及计算
关于印发《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
土石方机械的春天已经来了,路面机械的还会远吗?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
东阳10家电镀企业被整合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