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模式下医学伦理学教学实效性探索*

2014-01-29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医德伦理学医学生

杨 萍

(潍坊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yangping9821@163.com)

医学伦理学是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学生的医疗决策和道德行为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在我国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基于LBL(Lecture-Based Learning)的传统教学模式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仍占绝大多数。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需要不断探寻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实效性,而PBL教学模式的建构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1 PBL教学与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契合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从20世纪50年代产生后,PBL教学模式在北美迅速发展成为比较成熟和科学的教学模式。目前PBL教学已经成为西方医学教育的主流模式之一,并且迅速向世界其他国家扩展。

1.1 PBL教学目标与医学伦理学教学目标的契合

PBL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并学会有效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获取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强调“授人以渔”。医学伦理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医学职业精神,塑造其医学职业人格,提高其医学人文素质。它在传授理论的基础上更注重实践性,要教给医学生进行正确道德选择和医疗决策的方法。尤其是随着现代医学实践的发展,医疗环境趋于复杂化,医务人员不可能按照一成不变的原理去解决一切问题,必须懂得对原理的灵活运用,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这与PBL教学目标是相吻合的,从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主,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强调对医学决策能力的培养。[1]

1.2 PBL教学设计与医学伦理学教学要求的契合

PBL教学理念坚持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从问题入手,学生作为主体,自己寻求解决方案,教师则进行重点知识的讲授和总结归纳。医学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会遇到很多难以判断的道德选择,因而在医学伦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有问题意识,注重学习过程,将实际生活中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教学材料,进行情景设计,使学生融入情景,不断设问,激发学生的探索思考能力。

2 PBL教学有助于增强医学伦理学教学实效性

医学伦理学主要培养医学生的医德理论认知、医德情感和医德行为选择能力,PBL教学模式的构建有利于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培养其职业认同感,增强其医德行为选择的能力。

2.1 PBL教学能够激发医学生医德理论认知的兴趣

伦理规范和伦理原则等是医学伦理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但相对比较抽象,教化感觉明显。PBL教学采用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它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束缚,将课内与课外、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给医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探究。

PBL教学克服了医学伦理学传统教学中知识结构零散的弊端,通过问题带动医学生对这些伦理规范和伦理原则的学习,并以这些规范和原则来指导医学伦理问题的解决。这样,能够使医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些伦理规范和伦理原理等医德理论的重要性和适用性,极大地激发他们对医德理论认知的兴趣,促使其进一步深入探究。[2]

2.2 PBL教学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职业情感

医学生的职业情感建立在对医学职业正确认知的基础上,PBL教学使学生正确掌握医德理论,进一步理解医德理论在医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和价值。PBL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主要来自于医疗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伦理问题。PBL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从问题入手寻求理论支撑和解答方案,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增强其医学职业使命感。

2.3 PBL教学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伦理思维和伦理决策能力

PBL教学要求学生要打破传统的知识分割,面对医疗实践中出现的难题,系统运用各部分理论知识进行探讨,促进学生不断思考,寻求解决方案,建构起相应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提炼和概括,形成更加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以问题为基点,强调医学伦理学的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知行统一。[3]

3 医学伦理学教学中PBL模式的实施过程

3.1 围绕主题,设置情境

PBL教学以问题为基础,通过情境设计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学之前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医学发展和医疗诊断中出现的伦理难题进行情境设计。比如,对于辅助生殖技术中所涉及伦理问题的分析。尽管辅助生殖技术解决了部分家庭的生育问题,但同时也会引发一系列的伦理问题,辅助生殖技术中争议比较大的就是代孕问题。情境设计可以针对媒体2011年报道我国广州番禺一对富商夫妇找代孕诞下8胞胎这一事件进行,引导学生分析这一事件中所涉及到的伦理问题,由此延伸代孕会涉及到哪些伦理问题,包括我国以及其他国家对代孕问题的相关法规,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3.2 根据问题进行分工

将班级同学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小组。可以根据对不同问题的兴趣进行分组,比如,分析代孕所涉及的伦理问题的学生组成一组,分析不同国家对代孕的态度的学生组成一组;也可以根据宿舍或班级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分组后,每个小组推选出负责人,对小组成员进行恰当详细的任务分工,带领成员共同解决问题。

3.3 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小组成员根据各自分工,查找资料,初步寻求问题的答案,这一过程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理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通过图书、期刊、网络等资源获取医学伦理学相关伦理原则、伦理规范等知识,小组成员可以自主建立各种交流平台,自主学习,共同协商。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指导,适时启发和鼓励,及时了解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对于其遇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解答。

3.4 集中汇报,成果交流

学生经过小组分工协作后,将其成果以一定的形式进行集中汇报和交流。成果可以有多种形式,如PPT、论文和研究报告等。由小组成员汇报成果,讲解研究的内容、过程和所采用的方法等。讲解可采取答辩的形式,接受提问给出回答,这种形式能够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最后根据汇报的情况对之前的成果进行补充完善。

比如在关于生殖伦理的情境中,学生经过准备,会发现代孕所引发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第一,代孕所生孩子的母亲如何确定,这对于以血缘关系界定父母亲的传统伦理关系是一个挑战;第二,代孕所生孩子为非婚生子女,其继承关系、抚养关系如何界定;第三,代孕过程中孩子出现安全问题时,由谁来担负责任,如果出现病、残婴儿由谁抚养;第四,有钱人的代孕是不是会侵犯生育的平等权;不同国家对待代孕问题的不同态度,等等。学生对于每一个方面都有可能给出比较充分的分析论证。这一阶段既是每个小组成员对自己所分析问题的深入认识阶段,也是各小组之间相互学习获取更多知识的阶段。[4]

3.5 进行评价,及时反馈

每个小组成果展示后,进行综合评价,这是PBL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教师从准备情况、知识掌握情况和完成情况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另一方面,由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小组间互评。最后,将不同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给出每个小组的综合评定,并将评价结果进行反馈。评价和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能够使学生了解学习过程中的优缺点,便于以后加以改进。

4 医学伦理学PBL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4.1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PBL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动转变观念,真正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这是PBL教学成功的先导。PBL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注重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其批判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问题的选择,围绕如何调动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5]

医学伦理学PBL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丰富的临床交叉学科的知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能够更有效的提出问题,引导教学,实现目标。

4.2 恰当选择问题

问题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启发性,结合医学实践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设计,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要根据学习内容和不同阶段医学生的特点恰当选择问题,设置良好的问题情境,既要覆盖教学目标中的要求,又要调动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尤其在学生见习、实习过程中,这一阶段学生接触社会,会遇到很多医德实践难题,产生困惑。因而,在问题的选择上,可更多涉及这些实践中出现的难题,沿着问题寻找理论依据,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侧重于提高学生的伦理决策能力。如生殖技术问题、医患关系问题、医疗技术问题、医疗公平问题等等,通过这些与现实密切相关而又经常引发讨论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获取知识的动力,进一步去探讨相关的道德范畴、伦理原则和伦理规范等等。这样以问题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反过来,以理论知识指导问题的解决,从而巩固知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6]

4.3 注重组织和引导

PBL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使其自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唤起学习热情,各抒己见。医学伦理学教学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它会涉及到实践中的许多伦理难题,学生会产生困惑,因而,教师在PBL教学中作为组织者,关键要进行恰当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寻找知识进行解答,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适当引导,但要避免自己成为学习的中心,要给学生提供信息和方法等方面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1]唐宏川.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2):33.

[2]宫福清,戴艳军.正确认识医学人文知识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关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28(5):105.

[3]陈化,田冬霞,林楠.从医学人文教师的视角审视医学人文教学——一种实证研究[J].卫生软科学,2013,27(10):624.

[4]李尚为.辅助生殖实施过程中生育权和生殖伦理问题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5(6):838.

[5]王亮,李梅君.临床实习生专业教育与医学伦理教育整合的探讨[J].医学与哲学,2013,34(6A):83.

[6]张睆.浅谈PBL教学的优势、难点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0):69 -72.

猜你喜欢

医德伦理学医学生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孙思邈医德思想发微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蚁族现象”的伦理学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医学研究生医德教育问题探讨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