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对医学伦理学双语教学之认知及需求的调查分析*
2014-02-05田冬霞陆于宏
田冬霞,陈 化,陆于宏
(1 广州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182,77182965@163.com;2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天津 300070)
医学生对医学伦理学双语教学之认知及需求的调查分析*
田冬霞1,陈 化1,陆于宏2
(1 广州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182,77182965@163.com;2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天津 300070)
目的了解某医学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对《医学伦理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教学需求,以利于开展与推进医学伦理学双语教学。方法采用自行编写的调查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53份,有效回收率为97%;其中有34.6%的学生认为医学伦理学双语教学“有必要、非常有必要”且“可行”;影响可行性因素中,认为“学生英文水平有限”的达77.1%,认为“无相应双语教材”及“师资水平不达标”的为47.1%和45.1%。结论培养双语师资力量是主导因素,依据学生英文水平与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条件,循序渐进地推进医学伦理学双语教学工作是关键。
双语教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本科生;双语师资力量
1 背景与目的
广州医科大学(以下称“我校”)于1982年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作为本科生、专科生的公共必修课,经过坚持不懈地改革与创新,探索出了一条“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学科建设”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1]我校2002年开始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开设双语教学试点班,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指采用英语进行部分或全部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留学生教育、统筹实验班教育的开设,以全英语教学为要求,进一步促进教学与管理国际化。基于这一背景及医学伦理学课程改革创新的自觉,我校2010年进行了医学伦理学双语教学的初步尝试,为了顺利开展和推进医学伦理学双语教学,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工作,了解我校本土医学生对该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态度及影响因素,为该课程双语教学的目标、方法及途径等提供科学依据。
2 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来自于2010级、2011级南山班和2010级临床医学大二班的157名临床医学专业全日制本科生接受了问卷调查。最终录入有效问卷153份,有效率为97%。男生为66人(43.1%),女生为86人(56.2%),1人未注明性别(0.7%)。南山班为58人(37.9%),临床二大班为95人(62.1%),英文四级水平的学生为123人(80.4%),12人为6级(7.8%,皆为南山班学生),未标注英文等级水平为18人(11.8%)。
2.2 方法与数据处理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工具为自行编制的问卷,包括一般情况和具体问题两部分。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录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推断性分析。
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2.3.1 我校医学生对医学伦理学双语教学之必要性的态度及其理由。
调查显示34.6%的医学生认为医学伦理学“有必要、非常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理由主要为国际化办学的现代趋势和可以提高英文水平。持“没有必要”(41.8%)、“无所谓”(23.5%)态度的学生中,认为“因并非医学专业课程而没必要开展双语教学”的学生仅有6人(5.9%),说明态度极端偏颇的学生很少。而认为“课程核心目标是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德而非学英语”学生占34.6%。这说明部分医学生明确该学科的教学目标但对于医学伦理学双语教学是适应医学教育的国际化需求之认识不深刻;亦提醒双语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英语是教学语言或教学工具,双语教学不应背离该学科的教学目标,不应以传授英语技能为目的。[2]即医学伦理学双语教学的开展不能盲目追求所谓“双语教学”而本末倒置地牺牲或遗忘医学伦理学本学科的教学目标。
其次,没必要开展双语教学的理由中,认为“开展双语教学条件并不成熟”占23.5%,选择此选项的医学生较理性客观,认识到了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及高级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认识到双语教学的开展需要师生的英文水平、教材、学校支持管理机制等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其实是认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只因存在双语教学的可行性问题而反对其必要性。但是,该部分医学生对我校开展医学伦理学双语教学持不信任态度。此外,19.6%的医学生因课业的繁重影响其对双语教学的热情及动机。
2.3.2 我校医学生对医学伦理学双语教学之可行性态度及影响因素的认知。
认为“医学伦理学开展双语教学可行”的占34.6%,而“不清楚”、“不可行”各占30.7%、34.6%。这表明,我校医学生认为“可行”、“不可行”、“不清楚”约各占三分之一,目前存在强烈抵制医学伦理学开展双语教学的不良情绪及心理状况的威胁不是太大,争取学生对医学伦理学双语教学的认可需要通过有效方法与途径增进“可行者”的信心、使“不清楚者”变成“可行者”、转变“不可行者”的态度来实现。
关于可行性的影响因素方面(该题为复选题),认为“学生英文水平有限”的达77.1%,表明虽然绝大部分学生通过了英文四级考试,但自认为不足以应付医学伦理学双语教学对学生提出的较高要求。此外,通过对数据的频数分析及卡方检验,发现不同CET水平在学生对师资水平不达标方面有显著差异(见表1),而且事后比较结果为“CET4级者”、“不详者”间无差异,而前二者与“CET6”者间存在显著差异。12名CET6级者100%都选择了教师水平不达标,原因可能是该部分学生英文水平较高,对于双语教学有较高的目标期待,已体验了医学基础课程双语教学,对于低端模式的双语教学之效果并不满意,说明有些双语教师的听说能力有待提高。这也表明了师资一直是困扰双语教学的问题之一,双语师资水平是双语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另一方面也提示,由于医学生英文水平参差不齐,对于一些英文水平高的医学生,老师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专业文献和英文交流机会以满足其期望。
表1 医学伦理学开展双语授课的影响因素与学生英文水平的列联表
2.3.3 我校医学生对医学伦理学双语教学的授课方式、教材及考核方式的需求意愿情况。
中国双语教学基本分为三种模式:①沉浸式双语教学,即课堂上师生基本脱离母语,而使用英语进行全程的学科知识学习。②混合式双语教学,是针对英语水平居中的学生进行的一种双语授课模式。课堂上汉语与英语所占教学语言的比例大体相当。最终目的是使学生逐渐掌握并自由运用目的语,达到语言和学科知识的同步提高。③渐近式双语教学,即针对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进行的一种双语授课模式。课堂授课以汉语为主,英语辅助教学的比例20%左右。让学生逐渐接触并适应英语,以便适应难度更高的双语教学要求。[3]调查发现,59.5%的学生偏好渐近式的双语教学模式;选择教学中英文比例小于30%的学生为50.3%,大于60%的学生仅占7.2%;需要英文教材或讲义的学生占55.6%,不需要的学生占27.6%;认为需要增设英文考题的学生为28.8%,而60.1%的学生认为不需要。
3 开展医学伦理学双语教学的启示及对策
3.1 培养双语师资力量
由于医学伦理学的交叉学科性质,教师不仅要精通医学专业英语和伦理学专业英语,还要了解哲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专业术语。可以说,对师资的要求远超过了对医学专业课双语教学师资的要求。[1]我校医学伦理学教研室拥有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3人,博士2人,在职博士生2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75%,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教学团队工作热情高,干劲足,创新意识比较强。绝大部分教师自认为在读写方面存在问题不大,但是听说能力亟待加强。因此,加强师资培育,成为我校医学伦理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当务之急。在我校及卫生管理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采取了外教培训、出国短期培训等多种方式,大力培养与提高授课教师的英语水平和教学理念,保证双语教师的师资力量。我校医学伦理学教研室的4位教师均于2007年、2010年、2013年7~8月份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短期双语教学培训,目前在著名英语培训机构继续长期在职学习,使得教师的听、说、读、写能力大大提高,基本上具备了开展双语教学的能力。但是,毕竟不如母语表达流畅,受备课时书面语的影响,学生表示难以听懂。此外,医学专业术语及表达方面尚需授课老师进一步自学、积累与提高。
3.2 循序渐进地推进双语教学工作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制约教学成败的必要因素。[1]我校医学伦理学授课时间现改为大三阶段,医学生们大部分具有英文四级水平。而医学伦理学的双语教学对授课教师和学生提出了高较要求。依据调查结果,开展医学伦理学双语教学不能“好高骛远”,应针对学生英文水平、意愿及学习兴趣,遵循“由少到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量力而行”的原则实施递进式的双语教学。[4]具体来讲,以南山班和双语班为先导,先采取渐近式双语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了医学伦理学概论、医学伦理理论与原则、安乐死、生物医学研究伦理、高新技术伦理章节率先实现双语教学。教学方式为:PPT内容上主要为英语,教师讲解采用适当的中英文比例(根据学生反馈不断调整),在授课过程中注意课堂教学设计,如营造课堂讨论、外语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氛围,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注重为学生设立比较简单的学习目标,鼓励他们逐一实现,从而克服学生对学习双语课的畏难情绪,调动学生使用外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双语教学的效果。
关于医学伦理学双语教学评估与考核则是一个难题。双语教学的理想化目标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程所在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需要在双语学习过程中逐步训练本专业领域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在公共外语教学的基础上向专业领域推进。[5]目前,医学生英文水平参差不齐,硬要实行英文作答的统一标准难以为继,一般以增设一定分数比例(20%~40%)的英文题目以中文作答的方式,从语言目标来讲,此种考核方式效果欠佳,因为我国医学生英文的优势在于阅读,写的方面有一些问题,但更多的问题在于听说方面。如何提升语言目标又不损害其学科目标,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3.3 选编适当的双语教材
本研究显示认为需要双语教材或讲义的学生只占55.6%,这一结果与其他学者调查结果相类似,[6]在实际教学中采取渐近式双语教学模式,似乎双语教材的问题并不具有紧迫性。但是,没有良好的双语教材会给师生的教与学活动都带来巨大的困难。由于医学伦理学包括客观事实描述和主观价值判断,作为中国本土医学生,他们更多的是使用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究中国医学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并基于中国的国情分析来解决这些问题。而国外英文版的教材是基于国外法律体系、道德现象和社会文化背景编写的,所以并不适合中国国情。[2]目前国内尚未见到一本适于学生使用的医学伦理学双语教学教材。我校的做法是参考相关伦理学、医学伦理学著作的中英文版本(如《伦理学与生活》、牛津通识读本《医学伦理学》)以及国外医学伦理学英文版教材、国外医学伦理学网络课程进行相应的取舍,在确保英文准确的前提下,结合我国国情,考虑到课程的需要和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采取自编教材。
[1] 陈化,刘俊荣.医学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3):72 -74.
[2] 梁立智.基于医学伦理学学科特性的双语教学考量[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4):25 -27.
[3] 陈财明.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115-117.
[4] 马蕾,于花.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1):59-60.
[5] 李力.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双语教学模式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97-98.
[6] 张斌.对七年制医学伦理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5):59.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ognition and Demand on Bilingual Teaching of M edical Ethics in M edical Students
TIAN Dong-xia1,CHEN Hua1,LU Yu-hong2
(1 School of Health Management,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182,China,77182965@163.com;2 School of Medical Humanities,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Tianjin 30007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clinicalmedicine undergraduate students'cognition on medical ethics bilingual teaching aswell a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Methods:Using cross-sectional survey questionnaire.Results:Recycling effective questionnaire 153,effective recovery rate is 97%;There are 34.6%students think that bilingual teaching ofmedical ethics is"necessary,very necessary"and"practical";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easibility of that the students'English level.Is as high as 77.1%,thought that"there is no corresponding bilingual teaching material"and"teachers'level is notup to standard"of47.1%and 45.1%.Conclusion:Cultivate bilingual teaching force is the dominant factor,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conditions of students'English level and teaching,promoting the bilingual teaching ofmedical ethicswork step by step is the key point.
Bilingual Teaching;Medical Ethics;Medical Undergraduates;Bilingual Teachers
R-052
A
1001-8565(2014)03-0414-03
2014-02-16〕
2014-03-20
〔编 辑 李恩昌〕
2010年广州医科大学教学研究课题“医学伦理学双语教学之前期探索性研究”;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09A107;10A060);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CEX11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