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新解兼及易安词的临窗意象
——大学语文诗词教学心得
2014-01-29张乃良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宝鸡721013
⊙张乃良[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宝鸡721013]
⊙史丰[安康学院,陕西安康725000]
李清照《声声慢》新解兼及易安词的临窗意象
——大学语文诗词教学心得
⊙张乃良[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宝鸡721013]
⊙史丰[安康学院,陕西安康725000]
大学语文教材选文多有与中学语文课本重复的篇目。创新教学内容、改善学生思维品格是大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李清照《声声慢》词为例,通过解读词人以临窗方式来抒发自己对自然、人生、命运的心声,引导学生把握和领悟易安词的临窗意象,感知词人的情绪情感,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审美体验。
大学语文教学声声慢易安词临窗意象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一个普遍现象是选录了为数不少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篇目,这些篇目往往是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抽掉这些百读不厌的作品,将使教材本身逊色不少。但这也给大学语文教学带来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如何给大学生讲析这些篇目。如果重复地按部就班地讲解,势必引起学生的厌倦,使学生产生拒斥心理。况且这样的重复,教师本身如果不能超越中学老师留给学生的印象,也将会大大降低学生对授课者的尊崇和敬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也将大打折扣。因此,面对学生熟知的经典名篇,大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有不畏权威、推陈出新、独辟蹊径的研究精神,给学生一个新颖视角、一个经典文本;其次,可以篇目为圆心向外辐射,引领学生阅读赏鉴与本文内容、写法相关的文章,以巩固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拓展其知识视野和审美体验。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力求把握住这一点,在教学中略有心得体会,即以易安词为例,不揣浅薄,撰此小文,就正方家。
李清照的《声声慢》无疑是易安居士无法替代的代表作,凡选易安词,此乃首选。关于这首绝妙好辞,先贤硕学已经分析得很透彻,但是大多重复着一个评鉴的方向,那就是这首词以赋体见长的铺叙手法和高超的语言技巧,也有人尽可能地挖掘词义后面的时代内涵。如:唐圭璋先生的《唐宋词简释》说:“此首纯用赋体,写竟日愁情,满纸呜咽。起下十四字叠字,总言心情之悲伤。”沈祖《宋词赏析》说:“这里所写的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个人遭遇与家国兴亡交织在一处之愁。”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说:“通过写残秋的景色作为衬托,倾诉出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生活的哀愁……显示出作者高度的异术才能……创造性地用上大量确切而生动的叠字,以加强感情的渲染,毫无斧凿之痕。”胡云翼《宋词选》说:“这里写的不只是个人苦闷,而是代表着多少不幸妇女在动乱的时代里的苦难遭遇,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在这首词里作者特别显示出她的艺术才能,巧妙而自然地用铺叙的手法,把日常生活概括得很突出,还用上大量确切的叠字,加强了感情的渲染。”吴小如先生在《唐宋词鉴赏辞典》里分析说:“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就其内容而言,简直是一篇悲秋赋。亦唯有以赋体读之,乃得其旨。李清照的这首词在作法上是有创造性的。原来的《声声慢》的曲调,韵脚押平声字,调子相应地也比较徐缓。而这首词却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婉为凄厉。”
上述各位大家分析鉴赏很有见地,已成各类教科书必然征引的文献。而我要说的是,这首词的奇绝之处不单是开头的七组叠字,也不仅是用赋体之法渲染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愁情,而是词人选取的独特视角,并以此视角构造的空间对时间的切割,使一天的时间自晨至暮有节奏地展开,时间有效的转换、迢递始终以“窗”为轴心。所以说理解这首词“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才是词的眼目所在。词中所铺写的秋天景致,所渲染的天地间的声息寒暖,秋雁哀鸣,都是词人透过一面窗户看到的、听到的。丝丝缕缕的气息,侵袭着已经憔悴而衰弱的神经身体。词人所见所闻所感,又在词人内心深处逐渐发酵酝酿成为一缕缕情绪,化作一句句自然组合的文字,流泻而出,成就一首未见丝毫斧凿痕迹的佳作。这是词人潜气内转,以气运声,以声和韵的结果。宋谢枋得《与刘秀岩论诗书》:“人之气成声,声之精成言”。刘大《论文偶记》:“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字句者音节之矩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不可准以字句准之……音节高则神气必高,音节下则神气必下,故音节为神气之迹。”所以说,这首词的语言音节之高妙,皆出于词人内心郁结之气的缠绵婉转,这气凝结成了词人晚年孤苦无告,无法排遣,不得宣泄之愁。这愁思的淤积,是国破、家亡、夫丧给词人以沉重打击所致,是词人对自北而南经历的漂泊生活的内敛、感知、接纳、咀嚼的结果。这时候的词人,需要一面“窗口”,也只需要这一面“窗口”向世界倾诉。她更喜欢一个人慢慢地来消化整理这种愁思,因为她知道即便说了,怕也无人理解,她已然习惯了孤独寂寞地承受生活给她的打击。在欢乐热闹的“三五之夜”,她拒绝了朋友的盛情邀请,宁愿在“帘儿底下,听人笑语”,静守一个人的世界。这是她面对苦难的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自我的姿态。她选择的唯一面对世界的方式,就是“守着窗儿”,通过这样的方式,看着时光流转,感受“黄昏细雨”,聆听“点点滴滴”,静对“黄花满地”,身受“乍暖还寒”。
“守着窗儿”是词人被命运逼仄到了世界一隅的造型,也是词人对拥有的个人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坚守,读者的欣赏眼光当于此聚焦。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说:“中国诗人多爱从窗户庭阶,词人尤爱从帘、屏、栏杆、镜以吐纳世界景物。”这样的角度选择取得的艺术效果能“小中见大”,感觉是“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可以从容地表现出“物象由我裁”的随心所欲,也可以自如地控制自然时间,使其流逝自如地节奏化。
《声声慢》上片前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写词人在屋内寻觅无着,踟蹰不安,是一种感觉的内敛后体味出的细腻滋味。“乍暖还寒时候”暗含着清晨起来对外界气温的敏感。对这句的理解,读者往往迷惑。吴小如先生分析很精当:“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我以为,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对时间的再次强调是“晓来风急”。此处“晓”通行版本做“晚”。俞平伯分析说“晓”更贴合词义:“其实词写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来风急’,则反而重复。上文‘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即《念奴娇》词所谓‘扶头酒醒’。”正在伤心之际,听到空中秋雁戛然悲鸣,勾起词人对昔日生活的追忆和无限伤感,正所谓“雁字回时”“云中谁寄锦书来”。下片“满地黄花堆积”再次突出秋天时令,时间怕是到了中午。这里的“满地黄花”往往被误读为菊花凋零,其实相反,写的恰是菊花绚烂绽放的景致。这一点曾有学者指出,但未被读者重视。放眼看去,菊花盛开,灿烂绚丽,明媚可爱,而人憔悴衰损,无心采摘,花无人摘,花自萎去,倍增伤感。词人又一次把世界给她的本相内敛化为一种颓丧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反过来强化了她对时间的过敏,更滋生旷日难熬的哀恸,几乎是呐喊式地写下“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独自难挨到黑,只有无奈地聆听细雨滴梧桐,承受黄昏时分的寂寞。这样的景况,自然是一个愁字不能写出、写尽。纵观全词,词人整日间“守”在窗口,细数一天里每一个时光片段中所有物象,并从这些物象上,呼应着内心的感觉,竭力把这些感觉在心里厘清,又从这面窗口呼出。这也是刘勰《文心雕龙》中说的“目既往还,心亦吐纳”。
细心的读者当会从这样的造型中感知到词人内心中的孤傲和倔强,这是词人和世界的抗衡、和内心痛苦的对决。这是李清照丈夫气的宣泄。前人评价李清照“倜傥有丈夫气”,可谓指出了她性格气质中的内核。这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恋表达。弗洛姆说:“许多艺术家和富有创造性的作家、音乐指挥家、舞蹈家和政治家均是十分自恋的。他们的自恋并不影响他们的艺术;相反却常常对他们有所帮助。他们必须表达他们的主观感受,他们的主观性对他们的活动越重要,他们完成得就越好。自恋者由于他(她)的纯粹自恋,往往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自恋者的自恋往往是一种潜意识,它表达的方式往往是某些下意识的动作,如姿态、语气、表情等。李清照临窗而望,观览世界天地,草木流岚,也正是她的下意识的一个姿态动作。普通人的自恋表达也就只是停留于这些动作而已。而对于富有艺术才华的人,则毫无例外地通过文学艺术创作浸润着、蕴含着这一倾向。李清照就是这样的代表。
“守着窗儿”的造型在李清照的词里已经化成了一个典型意象,即“临窗意象”。如《满庭芳》“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从这些词里,可以看出李清照对或坐或卧临窗这样的起居方式的钟爱,无论是少女情怀的散淡清幽,还是思妇心情的悠怨惆怅,抑或嫠妇胸臆的孤苦哀戚,都是借助一面窗口吐纳倾诉。虽然有时候只是顾自言说,但世界和她发生的呼应,发而为词,即是佳篇。
作者:张乃良,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陕西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古典文学、“红学”与文化研究;史丰,安康学院副教授,陕西省大学语文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重点教改项目(13BZ55)“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