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之痛
——论格温多琳·布鲁克斯的小诗《母亲》
2014-01-29苗萌太原工业学院外语系太原030008
⊙苗萌[太原工业学院外语系,太原030008]
轮回之痛
——论格温多琳·布鲁克斯的小诗《母亲》
⊙苗萌[太原工业学院外语系,太原030008]
格温多琳·布鲁克斯(Gwendo lyn Brooks,1917—2000)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黑人女性诗人,她的诗歌反映了美国黑人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帮助我们了解在种族歧视背景下美国黑人的悲惨命运。她的诗前期格律工整,后期虽以自由诗为主,但在内容上却更加激进与直白,用强烈的对比手法来彰显种族歧视的黑暗。本文以小诗《母亲》(“The Mo the r”)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来探讨对比、反讽以及矛盾修辞的运用在表达诗歌主题方面的作用。
母亲对比反讽矛盾
格温多琳·布鲁克斯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非裔女性诗人,她七岁写诗,十一岁用诗体记事,十三岁发表处女作《黄昏》(“Eventide”,1930),一生出了二十多部诗集,是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非裔女性诗人。布鲁克斯的写作题材大多以芝加哥这个工业城市贫民区的黑人生活为主,为分析美国黑人的生存状态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她的作品似乎拥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可以将平淡无奇的事物变成不寻常的诗歌语言。她的诗前期注重格式和韵律,结构精巧,后期则更加具有政治性,致力为普通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代言,展现她们作为女性及黑人的双重身份所带来的生存压力。小诗《母亲》正是布鲁克斯晚期的作品,它描写了一位贫穷的黑人女性被迫多次流产后的痛苦与悔恨,读之令人动容。约翰·兰森在《新批评》中谈道,一首好诗就像一个民主的国度,在不损害任何一个公民的利益的情况下能达到国家的自荣。格温德林·布鲁克斯的《母亲》就是这样一首小诗。一个悲伤、受尽伤害的母亲正在用诗祭奠她未出世的孩子,优美的用词和诗歌节奏与其所描述的暴力、血腥的流产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诗中其他处处可见的对比共同作用,给予人极大的震撼与动容。本文将以文本细读的方法来探究此诗是如何通过对比、反讽及矛盾修辞来使诗歌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能达到发人深省的效果。
诗歌以反讽开头,“母亲”是这首诗的题目,人们会自然认为此首诗是关于母亲与孩子的故事,但是诗歌的第一个单词却是“流产”(abortions),如此当然也就不会有孩子存在,也没有母亲这个角色存在的可能性。兰森曾说,不能因为形成对立面的两个概念存在于同一首诗中,就自然地认为它们彼此的对立已经得到解决而和谐共处(Ransom,95),所以,诗文开头“母亲”与“流产”的对比不仅在读者确定“母亲”的真实状态时使人困惑,更为接下来诗文的进行留下了悬念。而对“流产”一词的拟人化使用以及“忘记”(forget)后宾语的省略更是增强了这种神秘感。诗中的叙述者在描述自己过去的经历时不用“我”作为叙述主语,而是采用第二人称“你”,不禁让人发出疑问:叙述者是否处在精神正常的状态?接下来第二行中,这些孩子的存在又被矛盾地呈现出来,母亲“得到”(got)又“从未得到”(did not get)他们。“我”正在被即将讲述的事情所折磨:曾经多次在身体中孕育胎儿,却未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
诗歌的第三行与第四行在行内部以及两行之间都进行了鲜明的对比。第三行提到被打掉的孩子只是“小小的潮黏的物体”(damp small pulps),但是他们已经开始长头发了;第四行又说他们是“歌手和工人”(singers and workers),但是从未真正呼吸过。“潮黏的物体”与“歌手和工人”之间的强烈对比将这位母亲的丧子之痛表现得淋漓尽致。她无法停止地去想如果这些胎儿能够顺利出生,他们本是能唱歌能活动的可爱的孩子。这种非生命(消极)与生命(积极)的意象的对比使读者不禁萌生出一种悲剧感。悲剧诞生反讽。第五行至第十行中三个“从未”(never)的平行结构似乎是叙述者在自我安慰,正是这数次的流产使自己从抚养孩子的重担中解脱出来。她不用因为孩子犯错打骂他们,不用在忙碌时以孩子为扰,不用给他们买糖果,不用把大拇指从他们嘴里拿出来,不用讲怪兽的故事哄他们入睡。但是对这种所谓的轻松过分的渲染在笔者看来更像是对自己失去这些机会的悔恨和懊恼。因为孩子的不存在,你就永远不会因为工作或其他事情“离开”(leave)他们,“忽略”(neglect)他们,这就更加讽刺了,剥夺孩子的出生权本身就是最大的“离开”和“忽略”。
悲剧产生反讽,反讽导致悖论。在第九行和第十行中,母亲“满足的叹息”(luscious sigh),用“渴望”(gobbling)的眼睛把孩子当作“糖果”(snack)一般品味。这些意象从上下文来看就有两方面冲突的含义。这位“母亲”到底是一个罪恶的女巫,无情地吞噬了尚未到来的生命,还是一个对孩子充满了无限爱意的妈妈?这里出现的“归来”(return)一词本身就有一种矛盾感。她不需要“归来”照顾孩子,这些“孩子”却又无时不刻地通过回忆和想象在她脑海中“归来”。诗题“母亲”本身就是她不断对自己失去这个资格幻想的“回归”。在第十一行中,诗歌中出现了三次转变。代词“我的”代替了此前一直使用的“你的”,告诉我们叙述者情感不断升华,到了她必须直面现实的程度。她也第一次承认了流产等同于谋杀。自己是一个谋杀者的想法和对孩子们持续的思念令她在风中都能听到孩子不断的哭泣和细语。诗歌进行到这里,我们第一次听到了孩子的声音。他们借助风的呼声表达自己,“把握空气”(handle the air),不再像诗歌第四行中是无生命的物体。
诗歌从第二节开始直面流产本身。在这里又出现了悖论。以词语“contract”为例,一方面,“contract”指的是她的流产手术同意书;另一方面,本词也有“收缩”之意,也是暗示她身体的痉挛与瑟缩。另外,读者也很难理解,既然她的孩子从未“吸吮”(suck)过乳汁,她又如何“安抚我的宝贝”(ease dears)。在第二节中,叙述者还运用一系列的假设来想像若孩子出生则可能的生活。这一系列想像出来的活动涵盖了一个人从出生,玩耍,工作,婚姻到死亡的全过程,向读者传递了一个信息,这位“母亲”必定无数次在脑海中闪现过她可能出生的孩子的一生。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诗中直白地说出“你死了”(you are dead)这句话,将无限的想像归于零,只剩下一个可怜的被剥夺了权利的母亲。她终于痛苦地喊出了“孩子,你要相信妈妈不是故意不要你”(I was not deliberate.),这种不得已的“谋杀”是外部和内部炼狱的共同结果,并不是她的本意。她在乞求孩子的原谅,在经历过多次流产后还想寻求内心的平静。诗的第二十四行至二十六行,叙述者仍然在试图把自己从痛苦中抽离,一面是你已死(承认孩子存在过),一面是从未有过(不承认孩子的存在),可惜反复强调自己的无辜恰恰证明她的罪恶感从未消失。
作为一首英文诗歌,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也是读懂它不可分割的部分。本诗每两行压整齐的韵脚,与叙述者的痛苦和挣扎也形成一定的反差,她处在失去理性的边缘,极力想保持冷静的头脑。诗的第十四行运用了头韵,四个“s”音读起来就像母亲轻声的啜泣和呻吟一般,增加了整首诗的悲伤感。在诗的第二十三行中,叙述者说她不应该哭,因为这不是她的错,但是不断重复的“/ai/”正是哭声(whine)的不断回响,暴露了她的不平静。
本诗伤感的美无不从字里行间的矛盾与悖论中体现出来。诗歌最后,叙述者又重温了孩子的出生、成长和死亡,再一次重温了痛苦。存在与死亡的纠结,情感和理智的博弈,叙述者在爱惜孩子与疏离他们之间徘徊不定。然而,“母亲”最终向感情投降,“相信”(believe)和“爱”(love)的重复加强了叙述者失去孩子的痛苦,并和诗文一开头的“从未忘记”(never forget)形成呼应。从这些对比、反讽和悖论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位“母亲”的悲伤和悔恨,也同时感受了诗歌语言在表达情感方面的细腻和妙处。正如克林斯·布鲁克斯曾说,我们必须准备好接受想象本身的悖论,因为美、真、奇就藏身在其中。
《母亲》一诗描述了一位沉浸在流产和失去孩子的痛苦中,无法在过去与现实中寻找到平静的黑人女性,深刻揭露了种族歧视的社会背景下黑人女性被压迫、被损害的生活,是从各种张力、对比、反讽和矛盾中孕育出的花朵。女诗人布鲁克斯的语言简洁通俗,为我们理解美国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的心理和文化搭建了很好的桥梁。即使在21世纪,非裔文化已被美国中心文化认可的今天,他们争取平等权利和地位的斗争之路依然漫漫而修远。
[1]Empson,William.Seven Types of Ambiguity[M].New York:New Directions,1978.
[2]Gray,Richard.American Poetr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M].New York:Longman Inc.,1990.
[3]Newton,K.M.Twentieth-Century Literary Theory:A Reader[M].London:Macmillan Education Ltd.,1988.
[4]Ransom,John Crowe.The New Criticism[M].Westport: Greenwood Press,1979.
[5]陈静.黑人女诗人格温多琳·布鲁克斯印象[J].科技信息,2010(07):209—210.
[6]季文君.美国诗歌中的美国色彩[J].北方文学,2010(6):33—34.
[7]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苗萌,硕士,太原工业学院外语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