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旅
——中外画作赏析
2014-01-29张姣婧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张姣婧[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心灵之旅
——中外画作赏析
⊙张姣婧[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绘画,是心灵的飞翔,而赏画,则是心与心的碰撞、交融,直至将自己深深打动。本文通过对齐白石先生的《蛙声十里出山泉》和达·芬奇的《岩间圣母》的赏析,表现出来自不同国度的两幅作品给读者同样传达出真挚而浓郁的情感和心灵上的愉悦和慰藉。
齐白石达·芬奇名画赏析
欣赏一幅画,观其内容、赏其技艺、品其意境,让眼睛澄明,让内心安静,品画,有时就是在心路上漫步的过程。不论中外,皆有美好动人的作品,赴一场心灵之旅,和齐白石老人一起聆听山泉边的蛙鸣,和达·芬奇一同感受“岩间圣母”爱的温度,艺术的海水永远相通,名作的魅力不分国度。
弦外佳音——《蛙声十里出山泉》
“蛙声十里出山泉”,初次见到这句诗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泠泠的泉水伴着呱呱的蛙声,在深山里回响,幽静中,一群群绿色的身影点缀于青山碧水之间,彰显着生命的律动。青蛙、高山、碧泉一应俱全,只是这蛙是否会发出声音,发声了又会有多大的声响,似乎完全凭借主观判断,难有心灵的冲击与震颤。忽然觉得,当诗成了画,注定是要失去诗意的,虽有王维的“画中有诗”,但他的画今人却是无法见到的,于是乎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结论。然而,当我看到了齐白石先生的画作《蛙声十里出山泉》时,不禁哑然,原来,大艺术家的画里不仅可以有诗意,甚至能超越诗意,发出让人欲罢不能的弦外佳音。
这幅作品是齐白石先生91岁时妙手偶得的佳品,但却是他毕生艺术积淀的自然流淌,成为了他的杰出代表作之一。难怪大作家冰心的女儿吴青老师在给北大学生开讲座时说:“你们应该多读读我母亲晚年时写的文章,她的才情都在那里了,你们要知道,老太太的东西是烫手的!”一个艺术家晚年的作品很可能是他一生艺术的精华,这也是我除了极度喜爱之外想要选择这幅作品进行赏析的重要原因。
当年,齐白石先生到老友老舍先生家做客,老舍先生不经意间翻到了清代诗人查慎行的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让齐白石先生以此为题进行绘画创作,两天之后,当他轻轻打开已经创作好的画卷后不禁大为惊叹,那时候,他知道,自己促成了文学与艺术的一次完美邂逅,也知道王维之后,一幅可见的“画中有诗”甚至超越了诗的伟大作品从此将名垂青史。
这幅《蛙声十里出山泉》是典型的中国水墨写意画,著名艺术大师范曾先生曾说:“中国绘画最重要的是你能感悟。”而这幅画,至少对于我来说,有太多东西是值得去悟的。
初遇此画,我的目光便聚焦在了湍急的泉水上的那几尾活灵活现的蝌蚪身上,蛙在哪里?不在画面里,在每一个赏画人自然而然的联想里,在山后、在泉旁,甚至可以离画面十万八千里,但我们仍会肯定地说,一定有蛙。有蛙就一定有蛙声吗?必然如此,因为青蛙蝌蚪是一家,小蝌蚪说不定会凭着蛙声去找妈妈,即便青蛙离此不远,在这难得的青山碧水间的静谧里,哪一只青蛙不想一展歌喉来彰显自己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异性。不禁大叫妙绝,忽然想到宋徽宗给画院的考生们出的“深山藏古寺”“踏花归去马蹄香”“蝴蝶梦中家万里”的画题,所有精妙的答案和这幅画都共同遵循了虚实相生,生出弦外佳音的道理,只是我以为,齐老的这幅画要比这些佳作在许多方面都更胜一筹,特别是她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更灵动的意境、更诗意的美感和更独到的匠心。
看那湍急的从山上倾泻而下的泉水,气势恢弘,奔腾不息,好像有一种冲破画纸、流到我面前的冲动,而我的胸中似乎也在此时涌出汩汩的清泉,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澄明、开阔、清丽而又富有诗情的美的享受。泉水曲折蜿蜒,从高处一气倾泻下来,节奏明快而具有律动感,虽然湍急,但水毕竟是润的、是柔的,当两侧和远处的山被画家用巨大的墨团肆意点染后,山的坚实与厚重便和灵动的泉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刚与柔、明与暗、动与静相互映衬,但又没有彼此割裂,而是在黑白之间被画家巧妙衔接,达到了一种和谐、圆融的境界。画面的左侧从中部到底端是针对画题和作画缘由的简单题字,淡墨映衬,与整幅画作结合,达到浑然天成之佳境。
一幅好的写意画不仅仅好在整体的粗犷和意境上,更妙于细微之处的点睛之笔和匠心独运。
且看蝌蚪,看似随意的几笔实则充满了很大的学问。两两一对,一共三组从上到下排列,但绝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错落有致的。最上方的一组蝌蚪的直下方是奔流的泉水,第二组蝌蚪左右相互分离,环抱了第一组蝌蚪直下方的泉水,体现了一种变化、灵动和自由的美感,第三组蝌蚪与前两组的距离相对较远,两只蝌蚪顺着一个方向似乎快要游到画面之外,给人一种他们已经找到归宿、兴奋地直奔而去的感觉,而此时的青蛙会不会因为将要与蝌蚪们团聚而又有了更清脆的鸣叫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就每一组蝌蚪而言,除最后一组的两只较为相似外,其余两组的蝌蚪各具动势,每组下面的那只都似乎比上面的那只更往前冲了一步,更能听到蛙声的呼唤,在动中更具动感,尤其是第二组,一竖一横的对比之中,更增添了一份别样的趣味。而每一只蝌蚪,虽仅寥寥几笔,但却极有生命感,似乎可以跃然于纸上,或许这就是用生命的源泉——水制造出的纸与墨所造就的中国画才能具有的独特韵味吧。
在这幅画里的泉,不是静水流深,亦非柔美轻盈,而是一泻千里、奔腾不息,我以为,这绝妙的视觉体验来自于那道道水波的勾勒和恰到好处的留白。从山头涌出的水波是密集的,并呈环状将山石包围,有一种积小流而汇江海的姿态,一段距离后,水波的密度变得松散,并从纵向转化为横向,与蝌蚪的游动方向一致,但又密中有疏,呈现出力度和速度,好似要挟蝌蚪而下。一段横波紧接竖立的波纹,营造出山石向上隆起而给了泉水一次新的缓冲的效果,而后,水波密度加大,横竖相间,在立身朝下游的蝌蚪的映衬下更显泉水飞流直下的效果。而到了画面的右下部,水波由密变疏,力度由强变弱,但依旧向下延伸,并出现了适量的留白。这样的留白可以说是这幅作品的又一高妙之处,画家没有用水波将画面填满,因为那样会让人产生紧迫、繁杂与某种程度上的残缺感,而留白则会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似完未完,有无相生,妙然天成,空灵而充满诗意,可以说用减法得到了比加法更胜一筹的效果。同时,这恰到好处的留白也与远山浓密的黑相映照,更显泉之澄明与清冽,在无限的延展中升华了整幅作品,令人回味无穷。
泉倚着山,这里的山,无具象之形却能表达出形外之意。呈片状、块状的饱含灵气的浓墨与淡淡化开的淡墨相结合,配以适时的留白,尽显山之雄、山之壮、山之丽,这画中的山已不再是自然中的山了,而是作者心中之山,满载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独特理解和胸中的山水情怀。画面右上方是有层次的点点淡墨,进而过渡到几块浓墨,构成山泉的发源地,轮廓清晰,表现出一份刚毅,从此处向右下方倾斜有一片弯曲的隐隐的淡墨,一下子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感,仿佛山外还会是山,永远绵延不断。画面左侧从中部到下方,层次不同的淡墨营造出了山雾氤氲的感觉,与另外两块淡墨形成上与下、左与右的呼应,既实现了画面整体的和谐,又为题字创造了良好的背景空间,可谓具有一石二鸟的美趣。
纵观整幅作品,可以说是在写意的大气中满载工笔的细腻,在刚毅的厚重中尽显畅快的轻盈,在灵动的变化中展现自然和谐的秩序,在无声的环境中让人听到弦外清脆的妙音,如此一来,不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会令人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一位艺术家曾说过,一幅真正的好画是能将你深深抓住两秒钟的画,而在这幅画面前,我驻足了不知多少个两秒,凝神细赏,她那高远的意境、娴熟的技法、艺术的留白、盎然的诗意忽然间让我领悟到,原来此画的弦外佳音不仅仅是那片片的蛙声,更是齐白石老先生对自然、对艺术和对人生的独到而绝妙的领悟啊!
蛙声十里出山泉,山青、水净、蛙鸣,白石老人将山水入怀,浩荡了生命,惊艳了画坛,震撼了每一位观赏者的心田。
母性之光——《岩间圣母》
翻阅着从古至今在画坛较有影响力的西方美术作品,我顺着历史的脉络,感受到古典主义的优雅、浪漫主义的绚丽、印象派的朦胧,直到抽象主义等近现代画派的荒诞、抽象,我的眉头从舒缓渐渐紧缩,眼中的笑意一点点凝固,不禁思索:什么才是永恒的艺术?
我以为,艺术是人类对美的高度浓缩,她的最大功效是带给人心灵的慰藉与享受。而类似于后现代主义的许多过于夸张甚至是扭曲的作品,固然可以引领某一时段的艺术潮流,给人视觉的冲击,但却少了太多慰藉心灵的东西,如果把后现代主义的某幅作品拿给古希腊的人看,他一定会张大嘴巴发出惊叹,而不会因被美感动而发出赞叹。所以,历史沉淀过的能打动一代代人心灵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品,就如同能让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不断陶醉于其中的大自然一般,同时,她也必定是能让人感到愉悦和舒畅的。为此,在浩渺的西方美术的经典画作中,我独爱这幅充满了母性之光的《岩间圣母》,这幅温暖、美好的艺术品,每每与之相遇,都能给心灵带来无限的力量。
《岩间圣母》是达·芬奇在文艺复兴时期为米兰的圣弗朗切斯科教堂作的一幅用蛋彩绘制而成的祭坛油画,它以宗教作为形式,但其精神实质和给人带来的美感已远远超越了一幅宗教画作的价值。历史上曾流传着两幅《岩间圣母》,他们最大的区别是一幅在圣母和圣婴的头顶具有刺眼的光环,而另一幅则是那样的平淡,却又无比祥和、温暖,前者极大可能是达·芬奇在创作完后者之后为满足教堂要求后加修改的,在他那颗渴望人文主义的自由之风的心中,一定是将后者作为他最满意的杰作的。因而,我将在极度尊重画家,也是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的前提下欣赏这幅脱下光环而超越宗教的《岩间圣母》。
总览整个画面,圣母居于中央,头微微向右下方倾斜,用慈爱的目光凝视着小约翰,并用右手轻搂着他的肩膀,圣母伸出左手,五指微微张开,似乎即将要去抚摸下面的小耶稣。圣母的右边,美丽、清纯的天使坐在岩石上,手指向小约翰所在的方向。小耶稣双腿交叉、席地而坐,左手轻放在地上的岩石上,右手却有两根手指竖立起来,眼睛望向小约翰。而小约翰则单腿跪于地面,向小耶稣拱手。画面右侧的两个人物一前一后,相互关系恰到好处,与左侧的小约翰遥相呼应,共同环绕在圣母的周围,形成稳定的金字塔式的构图,给人以强烈的安全感,更加凸显了圣母的慈爱和整幅画所营造的温馨、和谐的感觉。然而,变化产生美,在稳定的不变性中必然存在着巧妙的律动。圣母微微低下的头与小约翰略微向下倾斜的身体和小耶稣及天使的抬头凝望形成对比和呼应,似乎每个人物的脑海里在此刻都呈现着不同的故事,但他们的心却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圣母的左臂向前和向下伸出,掌心朝下,手指微分,小耶稣坐在地上,右臂向上抬起,握拳而竖两根手指,小约翰抱拳,天使指向约翰,动态感较强的人物的动势各不相同,但却在上与下、跪与坐、开与合的差异中产生了巧妙的相呼,摆脱了中世纪传统画作一贯的凝滞与呆板,在灵动的变化中使得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可感。
再看画面的背景,洞内的岩石错落有致,所占面积较大,但却毫无阴沉与压抑之感,岩石并无明显的轮廓线,而是在明暗的交接变化中酝酿出朦胧的美感,同时,岩上的花草又为相对凝重的岩石增添了生命的气息,就像岩洞中的两个孩童一样,给人以美好的希望。在洞口处,绵延、清澈的泉水通向远方,岩外之岩、岩外之水、岩外之无限广远的蓝天一下子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感,同时营造出静谧、辽远、温馨的氛围,与岩洞内的人物形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仿佛是人为景而生、景因人而存。这片明亮的、存有一定供人想象的留白的洞外风光又弥补了人物身上的光亮向画面右侧倾斜的不足,使画面的光感达到平衡,整个画面从人物环绕的中心部位向外由暗变亮,使画面产生朦胧而近似飘浮的美感,让画外之人不可能不感受到褪去光环的圣母带给人的温暖、慈爱与这一场景的和谐、美满。
从宗教层面来看,这幅画反映了小耶稣当着圣母和天使的面接受洗礼的内容,小耶稣伸出手表示受洗的愿望,小约翰抱拳回应。然而,作为一个非基督教徒的普通人,在欣赏这幅画时更看重的不是她的宗教情节,而是她能带给人的审美愉悦和心灵感召。看着这幅画,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慈祥的母亲带着她最可爱的孩子在林间亲切交谈的场景,这交谈不是一场聒噪和喧闹,而是在静谧、和美与恬淡中流淌出心灵最柔软的内容,圣母的慈爱,孩童的纯真,天使的微笑加上如此曼妙绝伦的自然风光,让人的心顿时安静下来,轻盈起来,飘飘然沉醉起来,仿佛有一种净化人心的力量,一分神圣而又庄严的美感迎面而来,不仅是画面上的人物在交流,画外的我似乎也与他们有了心灵的交融。我突然想到了《中国达人秀》中那对可爱的雨林精灵,他们和父母在美丽的热带雨林生活了近十年,一定可以享受到太多环坐在母亲的周围,于大自然的怀抱下微笑着听妈妈讲故事的美丽动人的日子,也难怪她们会唱出人间的天籁之音,艺术与自然和心灵的关怀是永远也分不开的。
雾气氤氲弥漫,一切都充满了灵动的美感,水乳交融的人与大自然,是那么的温馨浪漫,然而,久久凝望着画面,突然觉得她的美并不能轻而易举地被概括出来。看岩间的圣母那微微上扬的嘴角,恍然间看到了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是慈爱,是对孩子的希望,还是只是想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静谧、神圣而又幸福的一刻里?愈品味愈发现这母性之光里似乎有太多不可言说的秘密。我试图在书本里寻找解开秘密的钥匙,却发现一千个欣赏者的眼中似乎有一千个《岩间圣母》,而随着欣赏的程度的不断加深,我也在寻觅之中产生了流动着的对画面的体悟,圣母的存在或许也是一种力量,甚至是人间最纯美的大爱,抑或还有着其他的寓意。或许,这就是伟大的艺术品的奥秘所在,不断的观赏后会有新的感悟与思考,同一个意象有着丰富的不断变幻着的由欣赏者的心灵构筑的内涵,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答案,但这一切,都是以美好和温暖作为不变的主线。
岩间圣母,慈爱、温暖、朦胧、自然,伟大的画家达·芬奇用他高妙的技艺、真挚的情感尽显人文主义的自由、浪漫,人间的圣母,吟一首属于心灵的唯美的歌,让世界为之动容,因之精彩。
中外绘画的共鸣
仔细欣赏过两幅画后,发现中外的绘画在具体的表现形式、绘画材料、题材用意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但在差异后所产生的结果却是共通的,那就是画面传达出的真挚而浓郁的情感和她带给欣赏者的心灵上的愉悦和慰藉。
绘画,是心灵的飞翔,而赏画,则是心与心的碰撞、交融,直至将自己深深打动。
作者:张姣婧,北京大学中文系2012级在读本科生。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