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的斗争与和谐

2014-01-29

短篇小说 2014年8期
关键词:搏斗圣地亚哥老人与海

杨 梅



《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的斗争与和谐

杨 梅

该小说描写了人和自然搏斗的故事。圣地亚哥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渔夫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捕到鱼了,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个孩子和他一起出海,但是40天以后,孩子也被他的父母安排到其他船上去工作,在他们看来,老人的运气不好,孩子跟着他也不会有好运。在第85天的时候,老人很早就把船带到了离陆地很远的地方,并且成功地钓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经过长时间的奋斗,老人终于打败了马林鱼。此后,孩子决定继续跟着老人出海,学习老人的所有本领,并且继承老人不服输的精神。

一、对于自然的依赖性

老人捕获大鱼的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对于自然的依赖,小说中自然被设定为人类的对立面。自然对于人类的生活影响巨大,甚至让老人觉得无所适从。老人的生活十分艰苦,他没有家人和朋友,也没有财产,就连基本的日常生活都难以维持。因此,他不得不不断地下海捕鱼。现在老人的身体变得虚弱,但是他的意志依然十分的坚强。他说道:“鱼啊,就是死我也要抓到你。”老人的行为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自己的荣誉,作为一个渔民,他必须打败鱼,并且他要告诉自然,人可以做到什么,可以忍耐什么。

并且,老人的处境也十分微妙,作为他的搏斗对手,马林鱼十分巨大,他必须将它抓住杀死,要不然自己就会被大鱼害死。在此过程中,老人和大鱼搏斗、和鲨鱼搏斗甚至和大海搏斗,这些搏斗实际上代表了人和自然的战斗,也代表了人和自然界种种势力的搏斗。在人类的生活中,和大自然搏斗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存在的价值表现。在该作品中,老人和鱼的斗争经历了好几个昼夜,哪怕最后大鱼只剩下了一副骨架,老人也没有想过放弃。我们的人生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了各种艰难困苦,但是我们不能向自然低头,我们必须要顽强,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对于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痛苦并不算什么”,“人生来不是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永远不会打败他”。在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我们要做的就是像圣地亚哥那样具备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勇敢地同我们的敌人展开斗争,依靠我们的实际行动维护自身的尊严。

二、重返自然的怀抱

生态文学批评有一个理想,那就是重返大自然的怀抱,在该作品中对于这一理想也有具体的体现。我们曾经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关系十分融洽,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希望可以重新回到自然的怀抱,重建彼此之间的关系。在该作品中,主人公圣地亚哥代表了敬畏自然的人类。作为一名生活在古巴的渔民,他用的是原始的小渔船,而不是先进的摩托艇,手里用的也是古老的纤绳,他的所有工具都是古老的,圣地亚哥是一个最原始的渔民,对于自然充满了爱意和尊敬。对于自然的敬意,在杀死大鱼的工程中具有很好的体现。在和大鱼较量的第一天,老人就说过“很尊敬你”;伴随老人和大鱼的进一步斗争,老人对于大鱼也越来越尊重。圣地亚哥的自然观是淳朴原始的,在他看来,自然是伟大的,生命之间也是平等的,人的生存需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老人的梦境也体现了对于回归自然的梦想。老人在远航前、休息时以及捕鱼归来后做的梦是金色的海滩、与人和谐相处的狮子,还有快乐的人类,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这不仅是老人的梦想,也是我们大家的梦想。

把生物圈看做一个整体也好,将人类当做特殊存在互相协调也好,这都是我国古人关于天人合一的理念,这也是海明威想要传达的生态理念。我们知道,海明威生活的时期正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战争过后,人们的内心都受到了创伤,心里具有极大的精神落差,战前的乐观心理在战后变得消极悲观,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对于旧的生活目标和信仰不再相信,但是又没有新的目标,在心理上出现了断层,进而形成了著名的迷茫的一代。他们在心理上放纵自己,蔑视所有的道德和责任。海明威无疑就是这一代人最典型的代表,对于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和痛苦,他有深切的体会,尤其是没有了精神上的寄托,使得处于困境中的人更加迷茫和失落。这个时候,海明威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坚定勇敢的硬汉形象,为年轻一代指明了生活的方向,告诉迷茫的一代如何去赢得积极的人生态度。圣地亚哥既是海明威心里最完美的英雄,也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在大多数人看来,人类是万灵之长,生活在万物之上,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持作为人类的斗志以及尊严,即使面临最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也需要坚持奋斗,永不放弃。

三、崇尚简朴生活,节约自然资源

老人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充分展现了他的勇敢以及永不服输的决心,对于这样一个坚强的人来说,他的生活却极其简朴。对于他的生活状态,作者是这样描述的:首先是他的船,那是一艘平底的小帆船,船帆上打了一些补丁,船帆收起来以后就像是失败的旗子。其次是他的住房,顺着大路就可以走到老人的窝棚里,从敞开的大门进去,老人把桅杆靠在墙上,男孩把木箱和其他东西放在旁边,桅杆和房间长短差不多。老人的窝棚使用坚韧的棕皮做成,里面只有一张床和桌子、椅子以及泥地上用来烧饭的地方,在墙壁上有两幅画,分别是耶稣圣心图和科夫莱圣母图,这两幅画都是他妻子的遗物。曾经在墙上还有他妻子的彩色照片,但后来他把它取了下来,因为看到那幅画他会觉得更加的孤独,现在他把照片放在了屋角搁板上的衬衣下面。接下来描写了他的衣着,他的衬衫上已经打了很多的补丁,就好像他那个帆一样,这些补丁经过长期的日晒形成了许多深浅不一的颜色。再然后是他的饮食,他在家的时候,他的徒弟马诺林会给他送一些“黑豆米饭、油炸香蕉,还有些炖菜”。在出海以前,老人喜欢慢慢地喝他的咖啡。这就是他一天的食物了,当然他知道要把这些喝完。长期以来他对吃饭感到厌烦,所以他从来不带午饭。在他的船头有一瓶水,这就是他一天的所有饮食了。在捕鱼的过程中,他需要能量了就吃金枪鱼,他把鱼放到嘴里慢慢地咀嚼,对他来说这并不难吃。

20世纪50年代初期,二战结束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美国经济开始走向复苏,不断地变得强盛。一些美国人也开始享受奢华的生活,他们越来越看重物质的生活,任意地挥霍,但是海明威塑造的主人公圣地亚哥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而且他对于这样的生活并没有任何的抱怨,所以海明威想要表达的意图是十分明显的。作者希望通过对老人生活方式的描写提倡简约的生活方式,对于我们向大自然的不断索取,他感到十分的愤怒,他希望人和自然可以和谐相处。大自然拥有的资源极其丰富,但是这资源也是有限的。在历史上,很多人追求奢华的生活并以此为荣,对于自然没有保护的意识,当然这也和前人所见所闻有关,这样的习惯也留给了后人。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无限索取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了深深的伤害和灾难。海明威在小说中表达的生态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和超前的意识。

四、对自然生命的敬重

作品展现了老人对于自然的尊重以及尊重生命的美好理念。老人喜欢将海洋比作温柔的女性,有时候她不愿意给人类太大的恩惠,如果她做了一些不合理或是任性的事情,那也是因为她不得已的原因。月亮对于大海有着明显的影响,就像对一个女人。在老人看来,海洋是美丽和温柔的。老人对于大海的赞美实际上是对自然的赞美,表现了老人对于自然的认知和理解。因为老人对于自然有着正确的认识,因此他对自然界的生命具有深深的爱。老人把海上的飞鱼当做自己的朋友。他也会替那些弱小的、整天忙着找食的海鸟担心,他觉得那些海鸟的生活比我们人类要艰苦很多。他替所有的海龟伤心,哪怕是重达一吨的大梭龟他也认为值得怜悯。很多人对海龟十分残忍,一只海龟在被杀死剖开以后,它的心脏还要跳动好几个钟点。但是老人觉得,自己也有一个心脏,自己的手脚也和它们的一样。晚上有两条海豚游过他的小船,老人可以听到它们戏水的声音,他甚至可以分清雄的和雌的声音的不同。在老人看来,它们都是他的兄弟,就像那些飞鱼一样。

五、启 示

从“人定胜天”到后来的“天人合一”,在该作品中,海明威向我们展示了这两种不同的理念,让人感到十分的不解和困惑。但是这样的困惑不也是我们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吗?在硬汉精神和生态平衡之间我们究竟应该何去何从,对于这个问题的探寻也正是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人是具有刚柔两种属性的,阳刚之性要求人们自强不息,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和创作精神;阴柔之性则要求我们“厚德载物”,也就是用宽大的胸怀对待万物。在对于自然的态度选择时,自强不息要求积极地参与大自然的演进,而“厚德载物”则完全不同,它要求人类的活动必须控制在自然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理想境界。这也是人和自然和谐的良好表现。无论是“人定胜天”的阳刚之性,还是“天人合一”的阴柔之美,都很好地诠释了这样的理念。就像我们所说的“刚柔相济”,这样的理念提醒我们要合理地结合这两种力量,从而实现一种最佳的状态,当然这也是我们克服当前的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等问题的有效方式,也是我们可以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途径。

[1] 熊霄,杨希.《老人与海》性别元素新探[J].长江学术,2013(01).

[2] 贾国栋.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的文体风格研究与教学[J].当代外语研究,2012(07).

[3] 于艳芳.江边垂钓与海上捕鱼——《江雪》和《老人与海》的比较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4] 陈元斌.走出英雄的迷恋,透视失落的挣扎——《老人与海》新解[J].绥化学院学报,2011(05).

黄萍(1982— ),女,壮族,广西钦州人,本科,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经济与商务外语学院讲师,公共外语系主任,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英语实践教学。

猜你喜欢

搏斗圣地亚哥老人与海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运动的诗篇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搏斗——记共产党员张远成
密林深处的搏斗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老人与海》中的伦理越位与斯芬克斯因子再思考
一只与狼搏斗的鹿
卡斯特罗骨灰循“进军哈瓦那”相反路线行进 落葬圣地亚哥
孩子成胖墩,父母遭罚款
一部关于人类命运的寓言:《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