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嘧菌酯·氟唑菌酰胺防治葡萄灰霉病试验
2014-01-28马赵江周小军朱丽燕杨德毅
马赵江,周小军,朱丽燕,杨德毅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金华 321017)
吡唑嘧菌酯·氟唑菌酰胺防治葡萄灰霉病试验
马赵江,周小军,朱丽燕,杨德毅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金华 321017)
试验42.5%吡唑嘧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该药剂对葡萄安全,在葡萄灰霉病发病初期使用2 500~3 500倍液,将药液均匀喷施于植株叶片正反面,连续喷药3次,每次间隔7~10 d,可有效控制葡萄灰霉病。
42.5%吡唑嘧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葡萄;灰霉病;防效
葡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侵染引起的,是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品质和贮藏效果的重要病害之一[1-3]。近年来,由于果农过分追求产量,使得灰霉病发生越来越严重,一般果园减产20%~30%,重者减产50%以上[4]。为了筛选出新的防治葡萄灰霉病的药剂,于2013年进行吡唑嘧菌酯·氟唑菌酰胺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和对葡萄安全性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与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金华市孝顺镇中柔村葡萄园进行,供试葡萄品种为夏黑,葡萄为3年生篱架式大棚栽培,株行距3 m×1 m。
试验药剂有42.5%吡唑嘧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50%凯泽水分分散剂,25%凯润乳油,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生产;300 g·L-1BSF70004F悬浮剂,浙江禾益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1.2 处理设计
试验共设8个处理,分别为42.5%吡唑嘧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4 000倍液(有效成分106.3 mg·kg-1),3 500倍液(有效成分121.4 mg·kg-1),3 000倍液(有效成分141.7 mg· kg-1),2 500倍液(有效成分170.0 mg·kg-1),50%凯泽水分分散剂1 000倍液(有效成分500.0 mg·kg-1),25%凯润乳油1 875倍液(有效成分133.3 mg·kg-1),300 g·L-1BSF70004F悬浮剂3 000倍液(有效成分100.0 mg·kg-1),以喷清水为对照(CK)。重复4次,每重复10株,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
第1次施药时间为6月1日,第2次施药时间为6月11日,第3次喷药时间为6月21日。采用美丰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JN-16C型背包式喷雾器,用0.8 mm直径喷片。喷药时以叶片正面、背面充分着药又不滴液为准,全株均匀喷雾。试验期间未使用其他杀菌剂。
1.3 田间调查
药前进行葡萄灰霉病的基数调查,每次施药前当天和末次施药后10 d调查防效。每小区随机调查10个新梢,每个新梢自上而下调查10张叶片。末次药后10 d调查前先目测施药区各处理对葡萄生长的影响情况。根据以下分级标准进行记载。
叶片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25%;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1%~75%;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76%以上。
调查后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100/(调查总叶数×最高级数值);防效/%=(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100/对照区病情指数。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对防效先进行反正弦平方根转换,再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第1次药后10 d,42.5%吡唑嘧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4 000倍的防效在7个药剂处理中最差,为49.3%,显著低于其他6个处理。第2次药后10 d,7种药剂处理的防效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防效较高的为42.5%吡唑嘧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2 500倍(70.1%)和25%凯润乳油1 875倍(68.4%),防效显著优于42.5%吡唑嘧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3 000倍(67.6%)、3 500倍(64.4%)、4 000倍(61.5%)和50%凯泽水分分散剂1 000倍(66.8%)、300 g· L-1BSF70004F悬浮剂3 000倍(65.2%)。末次药后10 d,42.5%吡唑嘧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2 500倍防效最好,为79.1%,其次是25%凯润乳油1 875倍,防效为77.0%,均显著高于42.5%吡唑嘧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3 000倍(75.6%)、3 500倍(72.0%)、4 000倍(68.8%),50%凯泽水分分散剂1 000倍(74.7%)和300 g·L-1BSF70004F悬浮剂3 000倍(74.0%)。
末次药后10 d田间观察,所有参试的葡萄均生长正常,未发现药害。
3 小结
试验表明,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42.5%吡唑嘧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药剂在推荐剂量2 500~3 500倍用量下防效理想,可用于防治葡萄灰霉病。田间观察,药剂对葡萄安全。
[1] 李令军.葡萄灰霉病防治技术[J].河北果树,2014(1):50.
[2] 王润军.葡萄灰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J].2013(5):27.
[3] 苏梅.葡萄灰霉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J].2013(3):31.
[4] 陈宇飞,文景芝,李立军.葡萄灰霉病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37(5):693-699.
(责任编辑:张才德)
S 436.6
:B
:0528-9017(2014)10-1586-02
文献著录格式:马赵江,周小军,朱丽燕,等.吡唑嘧菌酯·氟唑菌酰胺防治葡萄灰霉病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4(10):1586-1587.
2014-07-16
金华市科学技术局农业类重点项目(2010A22099)
马赵江(1973-),男,浙江金华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果蔬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