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仪礼》《礼记》中凸显的酒宴座次惯例

2014-01-28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2

名作欣赏 2014年6期
关键词:酒宴靠墙座次

⊙任 毅[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 南充 637002]

作 者:任 毅,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

在古代,人们以为酒是神赐予的,掌权者也将酒作为自己威仪和权力的象征之一,因此尽量提高酒的地位。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礼数,无不以酒作为媒介,酒充实了社会生活,坐席赴宴也随之成为习俗惯制,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广为流传,在此之中酒宴座次也备受人们关注,有关酒宴座次排列可见《仪礼》《礼记》的各种记载。

一、古代酒宴座次主要朝向

“尊”字的起源与酒有关,《酋部》曰:“尊,酒器也。从酋,升以奉之。”段玉裁注:“凡酌酒者必资于尊,故引申以为尊卑字。”此字甲骨、金文亦作双手奉尊之形,故有尊敬之义。酒宴以酒为媒介,备受关注的酒宴座次是古人分别尊卑的重要方式。在一般情况下,座次的尊卑是通过方向来表示的。

(一)南向为尊 《仪礼·乡饮酒礼》中,当古人在堂上举行礼仪活动和宴饮时,堂上的席位,主人在东序前西向而坐,宾席在户牖间,宾南向而坐,陪客则在西序前东向而坐。很明显主人和宾的座次都比陪客的座次尊。堂上东向坐的席位,当然是个受尊敬的位置,但是同时也得注意的是,南向的位置和西向的位置往往比东向位更尊。探讨这种现象的形成,当与民宅的朝向有关,其座向通常为坐北朝南。古代房屋一般向南,内部分为堂、室、房。堂在前,室在后。堂通常是行吉凶大礼的地方,不住人。室设在堂后,住人。上古堂前没有门,堂上东西有两根楹柱。堂东西两边的墙称序,堂与室用墙隔开,在这面墙上靠西边开一个口是窗,称为牖。靠东开一个门就是户。一般来说,当帝王或一地方的长官在堂上的时候,座位以室的户牖之间朝南的方向为最尊。追其房屋坐北朝南而建的溯源当与太阳照射有关,历来我国就有“山阴为北,山阳为南”之说。《易经》曰:“宓戏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交,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因而我们认为“秦汉以来,《易经》六十四卦、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等相结合,发展成了一套中国人的独特的世界观”。《易经》相信万物以气为本,气表现在阴阳互动、四季交替、五行生克的变化中,以及天干地支、六十四卦的循环流动中。一般还认为,阳代表着生命和神灵,阴代表着死亡和鬼魅,阴阳完全对立,阴阳互济又能生万物。这一世界观具有自身的秩序结构。因此,历来人们认为中国礼俗必须置于这种世界观之中才能明白《仪礼》《礼记》的礼制,从而酒宴座次也赋予了这种观点。可见我国古代酒宴座次排列有以南向为尊的习俗惯制。

(二)东向为尊 我国古代酒宴上是否只有南向为尊这一习俗惯制呢?并不是这样的。《大射礼》中,堂上的席位,公西向而坐,宾南向而坐,诸公东南方北向而坐,大夫东向而坐。在这之中公的座位是主位,他是坐东向西的,其位最尊。这里可以看出东向最尊了。探讨我国古代酒宴座次东向为尊习俗惯制的形成,有几种说法:

1.与古代天子祭祖时神主的位次有着内在的联系 在《筛检志》中郑玄考证:关于祭祖仪式是在太祖庙的太室中举行的。各位神主位次的排列形式如下:太祖,东向,最尊;第二代神主位于太祖东北,即左前方,南向;第三代神主位于太祖东南,即右前方,北向,与第二代神主相对;第四代神主位于第二代神主之东,南向;第五代神主位于第三代神主之东,北向与第四代神主相对;第六代神主位于第四代神主之东,南向;第七代神主位于第五代神主之东,北向,与第六代神主相对。后面神主以此类推。祭祖时,天子在东边面向西跪拜。我国古代的筵席(古代的坐具)上座次的排列,就是按昭穆之制来排列的,最尊位就是东向,依次是左侧南向的二、四、六和北向的三、五、七,西向坐者地位最卑。这是因为天子祭祀列祖列宗时其辈分最小,而酒席上末座多由晚辈、身份卑下者或请客的主人坐,因为主人将来宾视为最尊者,表示对他的尊重。

这就是所谓的昭穆之制,探讨昭穆之制东向为尊的由来,大约与古代天子祭日(太阳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之举有关。因为太阳升起于东方,天子祭日时是面向东方升起的太阳进行的,因为天子最尊,故自然而然形成了以东向为尊的习俗惯制。

2.古人座次的尊卑与在堂上还是在室内有关 在室内,不管是什么酒宴,只要在室内举行,就以东向为最尊,其次是北向,其次是南向,最后是西向。即最尊的座次是坐西向东。

3.辨别几个人同坐一席的尊卑情况 《礼记·曲礼》:“席南向北向,以西方为上;东向西向,以南方为上。”郑注:“上,席端也。”就是说南向北向的坐席以西边的那一端为尊位;东向西向的座位以南边的一端为尊位。探究其规定,那是因为在室内以屋子西南角的位置为最尊,南向北向的座位其西边离西南角比较近,东向西向坐席其南边离西南边比较近,所以出现了这种规定。

二、以闽西客家为例看酒宴座次的变通

客家第二次大迁移,发生在安史之乱、黄巢起义至两宋之交。先民叩开了赣闽越边三角的山门,为一个崭新民系的诞生准备了足够的人力资源。这种崭新的民系在不断迁移的过程中,将传统的礼制制度带到了闽粤地区,但是在传承中民俗也在变异,备受人们关注的酒宴座次也是如此。下面就介绍目前闽西客家常见的几种座次安排:

(一)冲门为尊 这实际上是东向为尊或南向为尊的最初变通形式。我们知道,客家先民来自中原,受中原遗风的影响颇深,因此闽西客家古代和近现代的聚居建筑与其他汉民族的四合院建筑一样,一般有大门,而且基本上讲究朝南开门。进入大门室内是天井—中堂—天井—下堂这种格局。客家人办酒宴一般设在堂(民宅中间属于堂的一种)上,其首席是冲门的。这实际上属于标准的以坐北朝南的位置为尊。因而在闽西客家民宅的中间或者在现代的酒店摆酒宴,最尊位就很自然是冲着中间门的,因为这个位置是坐北朝南。再如在西间摆酒席,那么首席是东向为最尊,也是冲着西间的房门。但是要注意,若在东间摆宴席时,如果首席按东向为尊的风俗惯例,就十分别扭了,因为东向座位是背对着门的。因此客家人把东向为尊或南向为尊的惯例进行变异,依据中间和西间皆以冲门为尊的原理,把冲门为尊的模式移植在东间的酒宴座次上,所以就形成了坐东向西的酒宴礼制。

(二)八仙桌和圆桌形式

1.八仙桌形式 我国古代使用的坐具是筵席。明代以后渐渐地出现了八仙桌,客家人喜欢使用四方桌,也就是俗称“八仙桌”,这是一种可供八个人同坐的木质桌子。上座时,客家人很注重席位的安排,一般情况下按亲戚朋友的尊卑长序入座。酒宴中位置的大小位是这样安排的,如果正厅只排有一张桌子,这时主人坐于上位,面对大门的左侧为最尊位(主宾坐于此位),右侧为第二位。然后从左到右,穿插排序,面对正厅的右侧为最小位。探究其来源,其实和古代筵席上座次的尊卑排列差不多是一致的,也就是所说的坐西向东最尊的惯例,其位置方向和天子祭祀的神主位置是相同的,也就是所谓的昭穆之制。八仙桌的第二座与第二代神主的位置相同;八仙桌的第三至第七座与昭穆之制的第三代神主至第七代神主的位置相同。八仙桌的第八座,即末座和祭祖时天子面向西跪拜的位置相同,其内涵也相通。如果安排两张桌子,此时以左边的桌位为大,右边为小,席位大小也是穿插而行。若是安排三桌,则称之为“一品席”,这种情况下以首席为尊。如果安排五桌,一般要排成“梅花席”。可见八仙桌出现以后,家宴的座次尊卑就表现得更为突出了。

2.圆桌形式 若是采用圆桌,则面南正中为首席,左手边依次为二、四、六,右手边依次为三、五、七直到会合坐满。房屋如果不是坐北朝南朝向,则以面朝大门为尊位,其余依次是左门和右门,背对着门为下位直至会合坐满。

(三)靠墙为尊 堂上宴饮坐北朝南的最尊位不仅仅是冲门,而且还是最里面靠墙的座位;不仅如此,西间宴饮时坐西向东的首席也是最里面靠墙的座位。不去考虑东向、南向和冲门为尊的惯例,取其最里面靠墙的座位为尊的形式套用在各种朝向的房间里,就变通形成了靠墙为尊的新习俗。可见这一新习俗是在冲门为尊基础上的进一步变异。这种新的习俗惯制适应性很强,现代人也讲究酒宴环境的优雅,为了防止过往侍者和食客的干扰,通常也以靠墙之位为上座,靠过道之位为下座。因此不论在什么场合摆设酒宴靠墙为尊都便于掌握,近现代民间酒宴上靠墙为尊十分盛行。

当然除了上面所说的客家酒宴座次变通形式以外,不同的区域和场合还有很多我们未察觉的座次习惯,如现在很多宴会,也出现临台为尊的宴会变通,就是说如果有专用的讲台时,应该以靠讲台的餐桌为主桌。但是总的来讲,座次仍然是“尚左尊东,敬上崇中,面朝大门为尊”。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宋)徐铉校.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汉)班固.汉书第六卷[M].(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

[3]华光复.周礼·仪礼·礼记[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酒宴靠墙座次
官场座次有讲究
坚持每天靠墙站5分钟,看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巧排座位
宣河镇:理顺“三气”遏制农村滥办酒宴歪风
座次、身份认同与职业选择
论古希腊荷马时代的酒宴活动
侗族地区乡村酒宴的人类学研究
我们的体育课
活字印刷式座次表
要想睡得香,平躺腿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