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玮小说的宗教性意义
2014-01-28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呼和浩特010070
⊙刘 敏[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呼和浩特 010070]
作 者:刘 敏,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季玢曾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很难找到施玮这个名字,但如果有圣经文学史的话,想要忽略这个名字是不可能的,因为卓越的文学成就使得施玮成为了中国圣经文学的开创性和代表性作家,她是中国基督教文学自觉的创作者和突出的贡献者。季玢还在论文《新时期以来基督教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述评》中提到“施玮是自朱维之、许牧世之后不遗余力地提倡并以其文学创作和文学编辑活动推进中国基督教文学发展的基督徒作家”。
施玮,诗人、作家、画家,毕业于美国西南三一神学院,获美国西南三一学院“神学及圣经研究”硕士学位,曾学习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祖籍江苏苏州,现定居美国洛杉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有长篇小说《柔若无骨》《柔情无限》《放逐伊甸》《红墙白玉兰》、诗集《大地上雪浴的女人》《生命的长吟》《银笛》《被呼召的灵魂》《十五年》等、诗文集《天地的馨香》、诗剧《创世纪》、诗歌总集《歌中雅歌》。2007年施玮主编的“灵性文学丛书”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其中包括长篇小说《放逐伊甸》、诗歌卷《琴与炉》、小说卷《新城路100号》、散文卷《此岸彼岸》。1999年施玮受洗成为基督徒,在神的“女儿,来!把你的生命和艺术给我”的呼召下,施玮开始自觉地进行中国基督教文学的创作和中国文学的复兴使命。①施玮在《开拓华语文学的灵性空间——“灵性文学”的诠释》提出了她的灵性文学的主张。施玮是一个多产而又有深度的作家,她“不仅是靠灵气写作的作家,更是一个靠思索和对生命的诚实与严肃来写作的作家”,也因此她被称为“中国宗教文学的开创性作家”和“华文基督教文学的先锋”②。
一、施玮文学的文学创作及其特点
诗人、作家兼画家的施玮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在她近三十年的创作历程中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本质性的改变,而这个转折点正是1999年受洗为基督徒的时刻。1999年以前,她是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诗人,《大地上雪浴的女人》是她的第一部诗集,通过阅读我们就会发现诗人在这部诗集里极力寻觅的是“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化身为蝶”的消遁禅意。1999年之后,施玮在文学创作上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开始以一种先锋的姿态积极进行创作,并试图以此在中国发起一场真正的“文艺复兴”。③另外,1999年也是施玮语言风格的一个分水岭。在还没有成为基督徒以前她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柔情无限》,这部小说的语言风格是怀旧中带着感伤,沉郁中带着凄婉。成为基督徒之后的施玮,“放弃了自己以前的思辨习惯”,创作了一系列的灵性小说,比如《放逐伊甸》就呈现出信与静的语言风格。
1999年之后的施玮在从事文学创作时有意拉开了与世俗文学的距离,由于她自身的基督徒的特殊身份,使得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宣传基督教教义的味道。施玮曾说:“我写宗教,没有宏大叙事的企图和标榜崇高出世的倾向,也没有荣耀,就是人性正常的、真实的宗教情怀和灵性挣扎。”此后创作的灵性小说《放逐伊甸》《红墙白玉兰》《斜阳下的河流》等都体现了作者所说的写作主旨。
从1999年开始施玮就一直积极投身于基督教文学创作,直至2007年提出了“灵性文学”这一概念来取代传统意义上的“基督教文学”,在基督教文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一时期施玮文学创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信与静的语言特色;2.引用圣经原型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紧密结合;3.叙事的多层面、多角度;4.最重要的主题是爱的主题;5.借用《圣经》意象营造一种宗教氛围。
二、基督教情怀的“灵性文学”的概念界定
从上一部分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了施玮的整个创作分成了两大阶段,她在1999年之后就开始积极进行基督教文学创作,直至2007年提出了具有基督教情怀的“灵性文学”的概念。“灵性文学”的概念是来取代“基督教文学”的概念的,因为“灵性文学”的概念可以巧妙地回避了“基督教文学”的教义之争。2008年施玮在《安徽文学》上创办了“灵性文学专号”,这应该说是中国基督教文学的第一次集中宣告,意义重大,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所以,我们就有必要对这一概念进行界定,以期弄明白究竟什么是“灵性文学”,它的价值和意义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在下文中,我们将会对这些问题进行一番探讨。
施玮在其《开拓华语文学的灵性空间——“灵性文学”的诠释》中将“灵性文学”诠释为三个层面:1.有灵活人的写作;2.呈现有灵活人的思想与生活;3.启示出住在人里面的灵的属性。同时指出灵性文学创作在思想、体验、语言三个方面的特点是神性光照的思想特质、灵性空间的创作体验、信望爱的文学语言。④学者杨剑龙归纳出了“灵性文学”的本质,即灵性文学是关于灵魂拯救的文学,它是作家在对于人的灵性的思考中,在对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思索中,在对于人的终极关怀中,思考如何通过文学摆脱人心灵的困境,寻找拯救人的灵魂之路,是一种呈现出大爱的文学。⑤“灵性文学”,对于这个概念的界定,笔者以为除了施玮所提出的三个层面,以及杨剑龙所提到的“灵性文学”的意义之外,我们还有必要将“灵性文学”与几个相关的概念进行比较。
1.“灵性文学”与“基督教文学”
提到“基督教文学”这一概念,目前学界很难做出统一的认定。例如,刘丽霞在她的专著《中国基督教文学的历史存在》里说“本书所说的基督教文学这一概念包括狭义与广义两种含义”⑥。王文胜学者认为狭义的基督教文学指的是圣经文学和教会文学;广义的基督教文学则包括发扬基督教思想的所有文学作品。⑦
灵性文学与基督教文学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点就在于两者都表达了对基督教的信仰,基督教神学都是它们的根基。不同之处表现在:灵性文学的写作背景就是现实世界,它不会像基督教文学很有可能就偏向了说教性的文字,这种文学更加注重对于当代人的心灵的观照,力图拯救人们的灵魂,给处于精神困境的人们指出一条光明之路,给人更多的温暖、更多的爱,更加有力地对终极价值进行观照,是一种大爱的文学。
2.“灵性文学”与“灵修文学”
所谓“灵修文学”(monastic literature 或friaryliterature),就是指那些记载圣人和修道士修行生活经历以及进行宗教劝谕的文学作品。倘若把两者放入基督教文学里,借用广义与狭义的概念,灵修文学属于狭义的基督教文学,而灵性文学应该归入广义的基督教文学;灵修文学更强调的是创作者的宗教教徒身份,与基督教的灵修有关,而灵性文学则更强调的是文学对于人类的功用——对于人类灵魂的拯救,与基督教的灵性相关。⑧
3.“灵性文学”与“灵的文学”
老舍是最早将“灵的文学”提出来的人,在他看来“灵的文学”是一种工具,是用来维护社会道德的。而将人们的心灵打开,净化人类的心灵成为这种文学的主要目的。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老舍所提出的“灵的文学”是与佛教相结合的,并没有与基督教相结合,而且这种“灵的文学”对于灵魂并没有深入的挖掘,只是从功利性的视角泛泛而谈。老舍在他的《灵的文学与佛教》中提到“中国现在需要一个像但丁这样的人出来,从灵的文学着手,将良心之门打开,使人人都过着灵的生活,使大家都拿出良心来,但不一定就是迷信”⑨。老舍所说的“灵的文学”与施玮提出的“灵性文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灵的文学”是与佛教相结合的,“灵性文学”则是浸润在基督教文化里;“灵的文学”是一种在肉体之外的灵魂生活。“灵性文学”则是一种属灵的文学,是创作者用圣灵所指导的话,去拯救人类可怜的灵魂,帮助人们摆脱精神的困境。
4.“灵性文学”与“性灵派文学”
所谓“性灵派文学”是晚明和前清时期以袁枚为代表的诗人所创造的文学,他们强调诗歌的创作要把自我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感受,要表现真情实感。通过对“性灵派文学”概念的界定,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概念与“灵性文学”存在着明显的不同点与相同点。两者相同之处就在于对于至善至美的强烈追求。两者的最大差异则表现在表现美与善的方式之上,“性灵派文学”通过人来观照美与善,要“发乎情”,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灵性文学”则凭借着“灵”的特性来体悟美与善,它认为人的一切行为与言语皆来于神灵的启示,人要依靠灵来发现世间的真理。
通过上文的逐一阐释,我们对“灵性文学”的概念有了清楚的认识,不妨将“灵性文学”定义为:灵性文学是由那些或多或少受到基督教文化影响的,相信神灵的,并接受神灵进入的个体,凭借着圣灵创作出的关于灵魂拯救的文学。在这些作品中,作者积极探索世界与人的关系,找出拯救人类灵魂的光明之路,在爱人如己中展现爱的价值与意义,表现上帝的公义、慈爱、信实以及美善的品质,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⑩呈现出至善至美的追求。
三、基督教情怀的“灵性文学”的创作意义
在上文的叙述中我们对“灵性文学”进行了界定,这部分则要简单探讨一下这类文学出现的意义。本文将着重从文学的意义与现实的意义两方面来探讨。
从文学角度来看,中国当下的文学缺少一种信仰的维度,缺少一种思想的力度和精神的深度。整个中华民族处在一种无限的内耗之中,没有力量,没有明朗、健康的心态,一种委顿、颓废的气质如暗流般潜伏在时代深处和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施玮曾对当代中国文学种种弊端进行了一系列的阐释,她说:“今天我们的文学创作缺少两样东西,第一缺少翅膀,第二缺少根。既飞不起来,也深入不下去,是一种平面的文学。中国内地的小说表面上看,比较注重大的关怀和现实,散文中也有大散文文体,写了社会的关怀、人生的大悲喜,我看时很感动,但看完了仍觉得它很平面。为什么?因为我觉得缺乏一种宗教意识的终极关怀。”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灵性文学”出现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灵性文学”是对当代文学的一种反思与补充;“灵性文学”是对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关联的脉络的延续;“灵性文学”对当代文学提供了积极的价值尺度;“灵性文学”的出现,引导人们对宗教的关注,拓展了文学的视野。
在上文中我们探讨了“灵性文学”出现的文学意义,接下来我们将从现实角度来看其出现的意义。“灵性文学”是作者对于基督教精神和文化进行的积极探索,表现了对当代人精神世界的观照,企图为人们寻找一条自我救赎之路。另外大多作品还会涉及到现代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灵性文学”的现实意义就在于:人们通过阅读这样的作品,从主人公的自我救赎的过程中反思自我救赎,从而找到一条自我救赎的有效途径。从文学作品里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希望,最终从巨大的生活压力中得到解脱,开始向善,开始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
①② 梅菁:《放逐与家园——读旅美作家施玮的长篇小说〈放逐伊甸〉》,《信仰网刊》2004年第19期。
③ 季玢:《野地里的百合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页。
④⑩ 施玮:《开拓华语文学的灵性空间——“灵性文学”的诠释》,《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⑤⑦⑧ 杨剑龙:《灵魂拯救的文学——论灵性文学小说集〈新城路100号〉》,《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⑥ 刘丽霞:《中国基督教文学的历史存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⑨ 张桂兴:《老舍文艺论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2页。
[1]季玢.野地里的百合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梅菁.放逐与家园——读旅美作家施玮的长篇小说《放逐伊甸》[J].信仰网刊,2004(19).
[3]施玮.开拓华语文学的灵性空间——“灵性文学”的诠释[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6).
[4]杨剑龙.灵魂拯救的文学——论灵性文学小说集《新城路100号》[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1).
[5]刘丽霞.中国基督教文学的历史存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张桂兴.老舍文艺论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