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之难与其审美实现
——《文心雕龙·知音》审美解读
2014-01-28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济南250014
⊙刘 欣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济南250014]
知音之难与其审美实现
——《文心雕龙·知音》审美解读
⊙刘 欣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济南250014]
《知音》篇是审美鉴赏和批评的理论专论。刘勰从文学审美现实情况出发,指出古来文学批评存在“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三个误区,接着从主客两个方面分析了知音之难的原因。针对此,从主体审美能力培养的角度,讨论了优秀的文学鉴赏和批评的实现问题。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博观—无私的基本审美素质和条件;“六观”—入情的审美方法和途径;“见异”—“欢然内悦”的审美境界和升华。
误区审美能力素养审美方法境界
《知音》是一篇审美鉴赏和批评的理论专论。通常意义上的“知音”来自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故事”①,刘勰第一个将“知音”引入文学鉴赏和批评领域,在理论上讨论了优秀审美鉴赏和批评之难得以及典范的审美鉴赏的实现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文学审美鉴赏和批评的理论体系。
首先是知音之难的问题。“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②是说准确到位的审美鉴赏和批评难逢难得。刘勰首先从现象入手,根据前人审美鉴赏批评的现实情况,概括了文学审美中存在的三个误区:“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第一,“贵古贱今”说是针对文学审美中存在的好古厌今的问题提出的,王充在《论衡·超奇》中曾指出:“俗好高古而称所闻。前人之业,菜果甘甜,后人新造,蜜酪辛苦。”③可见贵古贱今审美偏误的普遍性,刘勰也认识到“贱同而思古”制约着对古今文学审美鉴赏天平的公正性,所以作为审美误区提出来以示警醒;第二,“崇己抑人”也就是曹丕在《典论·论文》④中所提“文人相轻”的问题。古代文人士大夫往往身兼文学家和批评家的职责,所以在文学审美品评时,自然会以自己的审美理想追求为准则,所以就会认为自己的创作成就在审美效果上优于他者,所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是古代文士审美的通病;第三,“信伪迷真”是由于知识水平、辨识能力的局限所造成的在审美鉴评中的不辨真伪、难识美丑。如果说“贵古贱今”“崇己抑人”是欣赏者的审美偏好问题,那么“信伪迷真”则主要是针对文学欣赏中的审美能力问题。总之,这三种误区是刘勰对前人在文学审美中存在的三种错误取向的总结,他认为这些错误会导致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被湮没,“酱瓿之议,岂多叹哉”,所以知音难得是个不容小觑的问题。
一般在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鉴过程中,存在着难以准确地把握文学审美价值的现象,刘勰从“音实难知,知实难逢”两个方面分析了知音之难的原因。从客体方面看,刘勰认为像麟雉玉石这样显而易见、清楚“易徵”的“形器”,人们尚且出现辨识谬误,又何况“难鉴”之“文情”。从美学角度来说,一方面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意涵和广阔的意义阐释空间,而且作者于文本上载托了丰富的思想情感,这就使得“文情”难于把握和体认。另一方面,像这样的文章作品多而杂,文章内外的质文关系也交错复杂,这又使审美对象难于鉴别和区分。这些作为审美对象客体方面的复杂性,增加了文学批评鉴赏的难度,所以刘勰称“音实难知”,其意在此。从主观方面看,人们的审美诉求、偏好各不相同,不同的人在审美对象的选择上会有不同的倾向。所谓“知多偏好”“慷慨者逆声而击节,蕴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不同的个人喜好将审美主体导向不同的审美隅巷,“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使得审美鉴赏和批评很难照顾到不同风格作品的独特品质,很难实现评鉴的客观公正。所以,审美对象的“文情难鉴”与审美主体的“知多偏好”,主客两方面的作用,造成了文学审美知音难遇的问题,这也是优秀的文学审美鉴赏与批评难以实现的原因。
其次是典范的审美鉴赏与批评的实现问题。刘勰从主体审美能力培养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创建性的观点,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文学审美理论体系。刘勰的文学审美理论概括起来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博观—无私的基本审美素质和条件。刘勰认为,作为文学鉴赏和批评的审美主体,首先就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充分的知识储备,具有对文学作品基本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圆照之象,务先博观”,就是要审美主体丰富审美知识和经验,拓宽审美维度和视野,深化美学鉴赏的理论修养。“操”与“观”二句构成了一个互文结构,要求知识学习和创作实践配合起来,锻炼基本审美能力和素养,提高主体的审美辨识力,这就是“博观”所代表的意义。如果说“博观”的提出是为了在根本上解决“文情难鉴”和欣赏主体审美理解与认知能力的局限,以避免“信伪迷真”的话,那么“无私”与“不偏”的提出就是要解决由于“知多偏好”所带来的“贵古贱今”“崇己抑人”等问题。审美主体在提升基本审美素养的同时,还要培养“静观”的审美心态。当然这种心态的培养是与“博观”紧密联系的,“阅乔岳以形培楼,酌沧波以喻畋浍”,见识多了不同水平的审美对象,主体才能形成好坏优劣的客观界岭,能够不以个人的主观憎恶,不以世俗的功利态度去认识和欣赏对象。“平理若衡,照辞如镜”,就是要形成这种能够欣赏不同风格之美的心态。所以主体要丰富自己的艺术阅历,培养宽广的审美胸怀,在这种心态下,才能获得真正的审美体验,作出公正的审美评鉴。
第二,“六观”—入情的审美方法和途径。这一审美层次,也是按照由外而内的顺序结构的,刘勰首先标举“六观”的文学审美技巧。这种审美技巧点明文学鉴赏批评应该首先着眼于相应的形式因素:一观位体,就是要审视文章的体式风格,《裁》篇有“设情以位体”之言,可见对于文章结构形式的考察是对“文情”把握的基础,由位体可窥文章之情,观位体是文章审美的必由之路。二观置辞,就是审查文章的文辞运用,品味文章的语言文辞之美。语言是文学“立象以尽意”的工具,也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表现形式,所以观置辞就是观“文情”的途径。三观通变,就是要看文章的承继和创新,看它能否“望今制奇,参古定法”,处理好古今因革的辩证关系,这也是文章优劣的一个标准。四观奇正,就是要看文章能否处理好风格特色的问题,即“雅正”与“新奇”的关系问题。五观事义,考察文章的引证用典之事,看其是否引证充分、用典得当,能够实现表情达理的功能。六观宫商,注意考察文章的声律,看其能否协调好语言的音韵节奏,这种节奏韵律性也是其审美属性的一个方面。通过“六观”的审美技巧把握文章的外在形式,在浅层次上考察文章的情感特点和审美特点,对文章优劣有初步的判定,“斯术既形,优劣见矣”。但对文学的审美评鉴不止于此,刘勰更强调通过“入情”的途径,来进行审美欣赏和体验,实现与作者的心灵对话。“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所谓“沿波讨源”,就是以文章为平台,窥探作者的思想,并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感受和情感,实现“觇文辄见其心”。总起来说,通过“六观”找到文学审美形式美的把握方式,形成“入情”的艺术审美思维,由外而内地找到通往审美最高之境的路径。
第三,“见异”—“欢然内悦”的审美境界和升华。“入情”的审美把握方式,要通过用心体验来实现,“目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心敏与否是刘勰对文学审美“俗鉴”与“妙鉴”区分的归因。心不敏的“迷者”,往往不能深入文学作品内部,而是停留在表面形式刺激的感受中,所以不能真正实现对文章的评鉴和欣赏。这些心钝迷者的“深废浅售”,是“阳春白雪”较之于“下里巴人”曲高和寡的原因,也是优秀的作品知音难逢的一个原因。所以刘勰呼吁用心感知和品味文学作品所渗透的作者所传达的深情和至理,通过“入情”实现审美主客体间心理情感的沟通与融合,通过用心“识照”,与客体进行心灵对话,刘勰所追求的是“见异”“欢然内悦”的审美体验之境界。“见异”的审美体验,就在于通过深刻把握文章的形式美、内蕴美与理性美,“深识见奥”,发现文章的独特风味和审美价值,获得审美知解层次上的快感。所以“见异”的审美之境,是一种了然于心的认知快感。在这种“于我心有戚戚焉”的识见快感获得的基础上,以文章为平台与作家实现心灵的沟通,达到的“春台熙众”“乐饵止客”的艺术体验效果和境界,这就是“欢然内悦”审美体验之境的获得和实现。
总之,刘勰以“知音”阐释文学的审美鉴赏与批评,非常到位地分析了知音难逢的现象及原因,这为以后的文学欣赏提供了前鉴的总结,而其在此基础上建构的文学赏评理论体系,更为后世提供了相应的审美准则和借鉴经验,具有重要的美学理论价值和意义。
①张双棣、张万彬、殷国光、陈涛注译:《吕氏春秋译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31页。
②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13页。文中所引《文心雕龙》文句皆出于此书,不再一一标注。
③王充:《论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15页。
④曹丕:《典论·论文》,郁沅、张明高编选:《魏晋南北朝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14页。
[1]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詹瑛.文心雕龙义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5]张双棣、张万彬、殷国光、陈涛注译.吕氏春秋译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刘欣,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论与美学。
编辑:杜碧媛E-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