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伦理批评视角下的米兰·昆德拉小说之解读
——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为例

2014-01-28刘宏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420长沙师范学院长沙410100

名作欣赏 2014年23期
关键词:媚俗昆德拉伦理学

⊙刘宏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420;长沙师范学院,长沙410100]

文学伦理批评视角下的米兰·昆德拉小说之解读
——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为例

⊙刘宏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420;长沙师范学院,长沙410100]

本文以米兰·昆德拉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为例,从文学伦理批评学新视角——性伦理、生命伦理与政治伦理等方面对其进行解读,阐释作品的伦理道德思想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文学伦理批评

一、引言

米兰·昆德拉是著名法籍捷裔作家,著有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等作品。其作品以轻松独特的形式和深邃的内涵受到国内外读者的青睐,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响。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昆德拉及其作品被韩少功等学者译入国内后,便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彭少健、周国平、徐真华等分别撰写相关专著与论文,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目前,昆德拉及其作品研究还在不断深入,从最初对其作品的简单译介、政治意识形态之解读,逐渐过渡到对其作品思想意蕴、哲学理念等的深入探讨。本文试图以其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为例,从文学伦理批评学新视角——性伦理、生命伦理与政治伦理等方面进行解读,阐释作品的深层伦理道德思想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二、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的内涵

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由聂珍钊提出,他认为:“文学的伦理学批评,也可以称之为文学伦理学批评或文学伦理学,实际上它不是一门新的学科,而只是一种研究方法,即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及文学与作家、文学与读者、文学与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后来,他将其界定进一步简化,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从伦理的立场解读、分析和阐释文学作品、研究作家以及与文学有关问题的研究方法”。刘建军等将其内涵进一步阐释,提出:文学伦理批评是从文学角度来促进人类和谐相处的批评,是在文学领域寻找和阐发不同文化和谐统一要素的批评;“文学伦理批评其本义在于探讨文学作品里存在的种种伦理现实,然而其中伦理现实的本质却是美学的、情感的、心理的与艺术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审美批评的方法”。结合上述观点,本文将文学伦理学批评界定为是一种从伦理视角去解读、分析作者的伦理道德观,是对作品蕴含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评价的一种研究方法。

三、文学伦理批评视角下的昆德拉小说之解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昆德拉最典型的代表作之一,于1982年问世,其后被陆续译成二十余种语言,在世界广泛流传,成为最受欢迎的畅销书。该作通过对托马斯与特蕾莎、萨比娜等人物不同经历及其感情生活的描写,反映了作者的性伦理、生命伦理与政治伦理等不同伦理道德观。

1.灵与肉的分裂与冲突——昆德拉的性伦理观。“性爱”是昆德拉小说之门。其作品之所以深受世界各国读者厚爱,与作品的“性”主题有直接关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就是通过对托马斯与特蕾莎、萨比娜及其他女人之间的性爱细节描写,反映了他对“性爱”的深刻见解及其与众不同的性伦理观。

昆德拉认为灵魂和肉体是相互分离、对抗与矛盾的,无法做到真正统一。跟女人做爱与跟女人睡觉截然不同,爱情通过与女人睡觉而非做爱体现出来。如:“托马斯心想: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体现的,而是通过与她共眠的欲望体现出来的。”①作品通过描绘人物的性爱行为表现,折射出其灵肉两分的性伦理观。主人公托马斯对女人存在矛盾心理,渴望女人而又害怕女人。当特蕾莎偶然闯入他的生活,他无意中进入婚姻围城后,体会到了生活之美好,但又不愿放弃多年的“性自由”,徘徊于性与爱轻重两极之间。他感到婚姻生活之“重”,于是不停地与各色女人做爱,寻求自由与生活之“轻”。特蕾莎却截然不同,当她从母亲“肉体集中营”逃离后,试图寻求灵与肉的统一。当与托马斯偶遇,她以为听到了灵的召唤,从而投入其肉体与灵魂。但同居后发现,灵与肉和谐是一种幻想,托马斯虽爱她,但他仍与其他女人保持性关系。如“她知道自己成了他的负担:她把事情都看得太认真,把一切都搞成了悲剧,她无法明白肉体之爱和不把肉体之爱当回事带来的乐趣。”②昆德拉将灵与肉分裂,将爱与性分离,完全颠覆了传统情爱观与婚姻观,对传统伦理道德无疑是一种挑战。

2.同情与仁慈的关注与思考——昆德拉的生命伦理观。昆德拉小说的文学叙事从个体独特命运评述中去探问生命存在的意义,紧扣个人命运,关注个人生活,由生命感觉来探索生命价值,从而自然地走进文学叙事与生命伦理的契合。《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蕴含着作者对人类生命伦理的关注与思考。如:“她只是个他从涂了树脂的篮子里抱出来,安放在自己床榻之岸的孩子”③,“他又一次对自己说,特雷莎是一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顺水飘来的孩子……”④作品通过对托马斯脑海里浮现的特蕾莎美丽意象的不断描述,体现了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同情及其对“同情”生命伦理的确认。

昆德拉认为天然生命伦理关系存在于人与动物之间。一方面,他通过人类对待动物态度的细致描写来反映人类对待动物生命的丑恶心态与行为。如:“特雷莎想起十二年前在报上读到的一则两行字的短讯:说的是在俄罗斯的一座城市里,所有的狗都被杀光了……使特雷莎第一次感到那个邻近的大国很恐怖”⑤。另一方面,作者通过对托马斯、特蕾莎与小狗卡列宁之间亲密关系的描写,显示了人类的生命伦理原则:爱、仁慈与同情。如:“托马斯和特雷莎将卡列宁抬到两棵苹果树中间,把它放进墓穴。特雷莎弯下身子整了整床单,将卡列宁全身裹好。不然,泥土就会直接洒落在它赤裸的身上,想到这,她实在受不了。”⑥作者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反映了其对人类道德困境思考及其对生命伦理的追求。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生命伦理重要性日渐凸显,并已成为人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伦理依据。为此,该作品对于增强人们生命伦理意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启迪意义。

3.媚俗与政治的有机结合——昆德拉的政治伦理观。政治是昆德拉小说的基本题材与常见主题。政治媚俗是政治异化的一种典型情境,也是昆德拉批判的一个焦点。何为媚俗?“kitsch(媚俗)用美丽的语言和感情把它乔装打扮,甚至连自己都会为这种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洒泪。”其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以政治为载体,生动刻画了各种媚俗心理与行为,反映极权世界中个体所面临的伦理道德困境。

昆德拉对媚俗行为极其厌恶,他不断批判政治媚俗。他认为政治并不产生媚俗,但它需要媚俗。他说:“就其根本而言,媚俗是对粪便的绝对否定”⑦,“任何政治运动并非建立在理性的态度之上,而是以表演、形象、词语、老套等为基础,其总体构成了这种或那种政治媚俗。”⑧他通过多次提及前苏联强权政治下东欧诸国的情况来诅咒政治上的媚俗。他还以萨比娜拒绝服从秩序,与各种不公抗争等来表达对媚俗的反感,批判当时的东欧极权主义与西欧民主自由。

昆德拉还将政治与“性”自由紧密联系。他认为“性”是私人化的个人伦理感受,“性”自由意味着个体能摆脱政治意识形态对个人肉体的约束,使人类存在具有多种可能性。意识形态中的历史进步必然性,往往以给人类带来美好未来为诱饵,促使个人牺牲自我,顺应国家政治理念。作品通过描写托马斯想让自己身体脱离这种历史必然性所设定的道德标准来证明其肉身所拥有的权利属个人自由。他醉心于众多女人的“性友谊”,以肉体感觉之“轻”来消解意识形态所规定之“重”。可见,该作品无情揭露极权主义与专制社会,反映了作者对自由、公正等政治伦理的追求,它对当今政治伦理建设具有一定启示价值。

四、结语

总之,本文从文学伦理批评学视角,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为例,揭示了昆德拉的性伦理、生命伦理和政治伦理等不同伦理道德观,剖析了他对人性、生命意义之深邃思考。其作品是对人类传统伦理与道德观念的挑战和对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洗礼,促使人们对人性、生命、社会不断进行批判与反思,追求更加和谐、进步、美好、光明的未来。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法]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第167页,第8页,第11页,第346页,第364页,第296页,第306页。

[1]聂珍钊.文学的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J].外国文学研究,2004(5).

[2]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1).

[3]刘建军.文学伦理批评的当下性质[J].外国文学研究,2005(1).

[4]邹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审美批评[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1).

[5]仵从巨.性爱:昆德拉小说之门[J].当代外国文学,1997(4).

[6]陈召荣.昆德拉小说中的情感流浪与生命伦理[J].外国文学研究,2005(6).

[7]李凤亮.沉思与怀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法]米兰·昆德拉.玩笑[M].景凯旋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

作者:刘宏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2012级在读博士;长沙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国文学、翻译学等。

编辑: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

本文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论语〉英译与儒家传统道德文化对外传播》资助(编号:13G WCXXM-39)及湖南社科基金项目资助(编号:12YBA 021)

猜你喜欢

媚俗昆德拉伦理学
丧家的鬼魂
米兰·昆德拉(素描)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一种作家人生》:米兰·昆德拉生命中的重与轻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
杨乃文 不媚俗的声音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媚俗是丑恶的渊薮
媚俗是丑恶的渊薮
伦理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