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海宗盟五十年”
——钱谦益的文学地位

2014-01-28张永刚镇江高专人文系江苏镇江212003

名作欣赏 2014年23期
关键词:钱谦益诗派复古

⊙张永刚 [镇江高专人文系,江苏镇江212003]

“四海宗盟五十年”
——钱谦益的文学地位

⊙张永刚 [镇江高专人文系,江苏镇江212003]

明清易代之际,作为文坛盟主的钱谦益,在文学上结明复古,开清宋风,领袖虞山,以高屋建瓴之大手笔成就了“四海宗盟五十年”的文学地位。

钱谦益复古宋风文学地位

“四海宗盟五十年”,这是钱谦益卒后,黄宗羲《八哀诗·钱牧斋宗伯》中的首句,是对钱谦益文学地位的肯定。几十年后,清代学者阎若璩在悼黄宗羲的《南雷黄氏哀辞》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海内读书者,博而能精,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仅仅得三人,曰钱牧斋宗伯、顾亭林处士及先生梨洲而三。”①至于《清史稿·文苑传》的评价“明末文衰甚矣,清运既兴,文气随之一振,谦益归命,以诗文雄于时,足负起衰之责”②,充分体现了钱谦益在明清之际主盟文坛,变革文风的重要作用。

一、结明复古

唐宋之争是明代文学复古的关节所在,各派分立坛坫,争执不休。作为文坛盟主的钱谦益负起衰之责,通过评议“宋无诗”“州晚年定论”“陈艾之争”等,对有明一代文学复古进行了总结。

“宋无诗”论的倡导者为前七子领袖李梦阳,他在《潜虬山人记》中解释说:“夫诗有七难:格古、调逸、气舒、句浑、音圆、思冲、情似发之,七者备而后诗昌也,然非色弗神,而宋人遗兹矣,故曰‘无诗’。”③唐诗主情,宋诗主理,以“格调”说为评价诗歌的标准,必然得出“宋无诗”的结论。后七子领袖李攀龙效法李梦阳,坚持“宋无诗”论,所编《古今诗删》于唐代之后直接明代,将宋诗一笔勾销。钱谦益认为此论开了“悖”“陋”之恶端,矛头直指李梦阳:“献吉以复古自命,曰古诗必汉、魏,必三谢;今体必初盛唐,必杜,舍是无诗焉。牵率模拟剽贼于声句字之间,如婴儿学语,如桐子之洛诵,字则字,句则句,篇则篇,毫不能吐其心之所有,古之人固如是乎?天地之运会,人世之景物,新新不停,生生相续,而必曰汉后无文,唐后无诗,此数百年之宇宙日月尽皆缺陷晦蒙,直待献吉而洪荒再辟乎?”④

陈艾之争实际上是七子派“宋无诗”论的延续。时在王世贞故居园,陈子龙和艾南英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事后,艾南英致书陈子龙,称其“守一李于鳞、王元美以为足”,是“未尝读古人书”之故。⑥二十多年后的顺治甲午,钱谦益在《赖古堂文选序》⑦中将他对陈艾之争的看法和盘托出,他先是肯定了艾南英对陈子龙扬王、李复古之焰的批评,是“昌言辟之,辟之诚是也”。但是,他对艾南英的观点也提出了异议,认为他“敢于评古人而易于许今人”,动辄推许当代人的作品“文过昌黎”,“诗逼太白”的做法是言过其实。另外,他认为艾南英仅仅师法唐宋古文的做法如同“刻画其衣冠,高厚其,庞然标一先生之一言”,是自高门墙的行为,其实与复古派的做法并无二致,不过是将模仿的对象从复古派的秦、汉、盛唐转到韩、柳、欧、曾。对艾南英“抹杀《文选》,诋《文赋》”,轻易否定六朝的做法尤其不满,认为其实不过是“向者缪种之传变”,是与复古派、竟陵派“异候而同病者也”。由此可见,入清之后的钱谦益已经能够冷静地去看待明代文学复古的论争。

二、开清宋风

凌凤翔《初学集序》云:“适当诗派中衰之际,实开熙朝风气之先,天下靡然从风,一归于正。”⑧充分肯定了钱谦益对清初宗宋之风的先导作用。关于复古,尊唐还是崇宋,是晚明之际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对此,钱谦益有清醒的认识:“自弘治至于万历,百有余岁,空同雾于前,元美雾于后。学者冥行倒植,不见日月。甚矣,两家之雾弥且久矣。”(《初学集·黄子羽诗序》)⑨而其所造成的流弊泛滥,形式主义诗作充斥文坛,“近代文章,河决鱼烂,败坏而不可救者,凡以百年以来学问之谬种,浸淫于世运,熏结于人心,袭习纶轮,酝酿发作,以至于此极也。”(《有学集·赖古堂文选序》)就连钱谦益自己在少时也奉复古为圭臬,及至结识程嘉燧等人,才欣然知归。“余少壮失学,熟烂空同、山之书,中年奉教孟阳诸老,始知改辕易向。孟阳论诗,自初盛唐及钱刘元百诸家,无析骨杂刺髓,尚未能及六朝以上。晚年始放而之剑川遗山。余之津涉实无(与)之相上下。”钱谦益之所以有此改变,根本在于其以学问为诗的初衷符合于宋诗一路,也是为了摒弃当时的俗学之弊,其学苏轼颇为有道,“眉山之学,实根本六经,又贯穿两汉诸史,演迤弘奥,故能凌猎千古。”(《有学集·复遵王书》)改变的结果是“久而幡然大悟,摒去所读之书,尽焚其所为诗文,一意从事古学。”(《牧斋杂著·陈百史集序》)⑨钱谦益经此一变,开创了清初习宋之风。邹式金《牧斋有学集序》云:“牧斋先生产于明末,乃集大成。其为诗也,撷江左之秀而不袭其言,并草堂之雄而不师其貌,间出入于中、晚、宋、元之间,而浑融流丽,别具罅锤,北地为之降心,湘江为之失色矣。”(《牧斋杂著》)可见,钱谦益出入宋元的诗学观念已为后人所认可。钱谦益之所以习宋,从文学革新的角度而言,是出于反七子的需要。《题徐少白诗卷后》云:“余之评诗与当世牾者,莫甚于二李及州。”(《有学集》)针对复古派限隔时代的静态文学观,钱谦益提出了文学发展的动态源流论:“夫文章者,天地变化之所为也。天地变化与人心之精华交相击发,而文章之变不可胜穷。”(《有学集·复李叔则书》)他认为诗歌“生生不穷,新新相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嗟夫,天地之降才,与吾人之灵心妙智,生生不穷,新新相续。有三百篇,则必有楚骚;有汉魏建安,则必有六朝;有景隆、开元,则必有中、晚唐及宋、元。”(《有学集·题徐季白诗卷后》)因此,宋诗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三、领袖虞山

虞山诗派以地域而名,时与陈子龙云间、吴伟业娄东鼎足而立,皆立坛玷,煊赫于诗坛。王士《分甘余话》云:“明末暨国初歌行约有三派:虞山源于少陵,时与苏近;大樽(陈子龙)源于东川,参以大复(何景明);娄江源于元白,工丽时而过之。”⑩

钱谦益由于受党争牵连,在朝不足五年,而退居虞山几五十年,因此,从游之士络绎不绝。《林六长虞山诗序》云:“自余通籍,以至于归田,海内之文人墨卿,高冠长剑,连袂而游于虞山者,指不可胜屈也。”(《初学集》)钱谦益又善奖掖后学,自言:“古之文人才士,当其隐鳞戢羽名闻未彰,必有文章巨公以片言只语定其声价,借其羽毛,然后可以及时成名。”(《初学集·徐子能集序》)王士即为其援引而步入文坛,后倡“神韵”,主盟清初文坛数十年。在《与王贻上》中,钱谦益对其寄以厚望:“窃欲以狂澜之既倒,望砥柱于高贤。”这使王士感念至深:“予初以诗贽于虞山钱先生,时年二十有八,其诗皆丙申后少作也。先生一见欣然为序之,又赠长句……所以题拂而扬诩之者,无所不至。……今将五十年,回思往事,真平生第一知己也。”⑪清人曹溶评价钱谦益云:“宗伯文价既高,多与清流往来,好延引后进,凡得其片言褒奖,必至跃龙门,声价百倍。”⑫不仅如此,钱谦益还为当时名家宋琬、施闰章、屈大均以及与其合称“江左三大家”的吴伟业、龚鼎孳诗文集作序。自是,钱谦益名声益重,一时人皆奉为“宗主”。是故,虞山诗人近水楼台,环其左右者,形成虞山诗派。“仆年四十,始稍知讲求古昔,拨弃俗学。门弟子过听,诵说流传,遂有虞山之学。”(《有学集·复李叔则书》)在《虞山诗约序》中,钱谦益标立诗派的“希风大雅”之旨:“嗟夫!千古之远,四海之广,文人学士如此其多也。诸子挟其所得,希风而尚友,扬研摹,期以贬俗学而起大雅。余虽老矣,请从而后焉。若说以吾邑之诗为职志,刻石立坫,胥天下而奉要约焉,则余愿为五千退席之弟子,卷舌而不谈可也。”(《初学集·虞山诗约序》)

虞山诗派“形成于明末,壮大于清初,历明天启、崇祯、清顺治、康熙四朝,前后时间一百年。……到乾隆年代,厉鹗、袁枚之诗转变了诗坛风尚之后,以钱、冯为宗的虞山派已成了强弩之末,虞山诗人大都向厉、袁两宗去讨生活了”⑬。

①阎若璩.潜丘札记[M].清刻本.

②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13314.

③李梦阳.空同集[M].四库全书本.

④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311.

⑤周维德集校.全明诗话[M].济南:齐鲁书社,2005:1905.

⑥陆世仪.复社纪略[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204.

⑦⑧⑨钱谦益著,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钱牧斋全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769,2221,676.

⑫曹溶.明人小传[M].清钞本.

⑬赵永纪.论清初诗坛的虞山诗派[J].文学遗产,1986(4).

作者:张永刚,镇江高专人文系副主任,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代党争与文学研究。

编辑:赵红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钱谦益诗派复古
《诗》第27卷·三个“十”特大卷征稿
当代诗词史稿(八)——“三友诗派”给我们的启示
秋日的复古之约
浅析钱谦益的诗学主张
钱谦益的乡居书写及其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钱谦益墓志铭初探
错过这些复古店,要等下个世纪
复古“轻”暗黑
ManueIDeGotor 多层复古
略论江湖诗派产生、发展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