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舞蹈发展的多模态走向

2014-01-28山东大学艺术学山东济南250100

大众文艺 2014年1期
关键词:模态剧场话语

赵 然 (山东大学艺术学 山东济南 250100)

当代中国舞蹈发展的多模态走向

赵 然 (山东大学艺术学 山东济南 250100)

本文通过分析“舞蹈剧场”、多媒体舞蹈作品及中国民间舞的多模态话语构成,对当代中国舞蹈的发展中舞蹈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与创新给予一定的理论分析,希望能够为今后中国舞蹈发展研究及创作提供理论与指导意义。

多模态话语;舞蹈剧场;舞蹈本质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当代中国舞蹈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六十余载的光阴,时间带给它的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这“摸着石头过河”的六十年里,有过质疑,有过迷茫,但值得欣慰的是,今天的中国舞蹈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无论从各个舞种的传承与发展,还是不同表现形式的创新与突破,都让我们为之骄傲。从当下流行的“舞蹈剧场”“环境舞蹈”“镜头舞蹈”“生活舞蹈”等各种舞蹈形式中不难看到,当代中国舞蹈发展的多模态走向。

一、多模态话语的舞蹈世界

多模态话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话语或者语篇是一个意义单位,而意义并不是单纯由语言来体现的,而是可以由语言之外的其他符号系统,或者多种符号系统共同来体现的”。“在这种情况下,交际不再只是利用一种感官进行……而是利用两种或者多种感官同时进行……以这种交际方式产生的话语就是多模态话语。”1多模态话语的分析由五个方面构成,分别是“文化层面”“语境层面”“意义层面”“形式层面”以及“媒介层面”。这里的“文化层面”的文化语境是通过“语境层面”的话语情境来表现的,而话语的基调、范围、方式,决定了话语意义、形式及关系和最终以物质形式表现的媒介层面(其中包括语言与非语言)。

舞蹈是一切艺术之母,也是最原始的沟通方式,可以称之为非语言的“语言”。海德格尔在他的《存在于时间》中进一步说到:“这个身体第一要思考自己的存在,这是人与‘疣猪’的不同;第二要用语言来表达这个存在,这是人与‘乌龟’的不同。”2舞蹈是以人的身体为传播媒介,以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难以表现的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舞蹈形象,表达创作与表演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3随着舞蹈艺术的不断发展,它不仅仅只是依靠身体去表达,而是在人类历史文明大步向前的今天,抓住了更多的传播媒介与表达形式,更好的为舞蹈艺术本身服务,给舞蹈艺术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二、“舞蹈剧场”的多模态图解

“舞蹈剧场”(Dance theater)一词以德国现代舞历史发展来看,是由拉班(Rudolf von Laban)最早提出的,之后他的学生科特﹒佑斯用“舞蹈剧场”一词来强调其作品的戏剧张力与人物刻画,内容综合了舞蹈与戏剧的元素。上世纪七十年代,德国舞蹈家皮娜﹒鲍什提出了她的“舞蹈剧场”概念,她建构了一个自由且别出心裁的剧场空间,动用舞台空间里一切可以运用的表现手段,以展现她的舞蹈思想。在她的舞台上可以出现泥土(《春之祭》),玻璃墙(《穆勒咖啡屋》),花的海洋(《康乃馨》),甚至少女尸体的(《舞者的活动》)。“舞蹈剧场”的特立独行就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的舞蹈传播媒介,开拓了多模态的话语系统,它不单只是从身体的角度出发,而是将戏剧、道具、空间、舞台、多媒体科技等手段融为一体,形成这种独特的舞蹈剧场形式,给予全世界舞蹈创作者最大的激励与影响。在这之后有很多人运用了“舞蹈剧场”的表演手段,而只把它当作一种编舞技法,却不知道皮娜﹒鲍什最核心的舞蹈本质追求,是在她的剧场里不断的拷问自己:为何而舞?

当代中国舞蹈的“剧场意识”和多模态创作意识也是不容忽视的。1995年由北京舞蹈家文慧和她的生活舞蹈工作室创作的《生育报告》,就是通过和不同舞蹈、戏剧表演者、视觉艺术家、音乐人等的合作,试图运用舞蹈、戏剧以及与各类视觉艺术交融的方式,以女性现实生活状态为切入点的舞蹈作品。谈到作品的成功之处,编导认为除了题材的真实性与表演的生动性以外,在表现手段上突破传统舞蹈形式与语条,将不同领域的艺术元素融入其中,在一个相对自由的场中诉说着舞蹈的本质。在第七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中,舞蹈《我的那片云》,七朵云彩,一把提琴,一副歌喉,三个女人一台戏。作品中运用了氢气球为道具,来表现云朵,大提琴现场演奏以及演唱者现场演唱,作品中同时出现了多媒体话语媒介中语言与非语言两方面的模态,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诉说一个飞行员妻子的独白。雨的忧伤 ,写在云的脸上,你的航迹 ,牵着我的目光。两颗心相依相伴,一生情云海路长。当你带着忠诚,融入蔚蓝天际的交响,我只得把情思,悄悄藏进云端。空踮着脚尖 ,痴痴的守望,演员用舞蹈的肢体动作以及现场的演奏与演唱的多模态话语的结合表现了这份坚守和守望。

三、中国民间舞的多模态传承

多模态的舞蹈言说不只是从西方“引进”或是“学习”而来的,如果从人类的历史文明追溯,中国民间舞蹈的多模态意识早已在几千年前就活跃在神州大地的田野乡间。

以汉族民间舞蹈海阳秧歌为例,它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广场民间艺术形式,从明朝初期盛行至今已有580年的历史,其古老的文化根基,庄重严谨的礼仪,恢弘古朴的气势,粗狂豪放的个性,延绵流传在胶东广大农村中,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表演程式的严谨,从拜进“三进三出”、串街、走大阵、耍小场、跑阵势、演场到拜出,这一套严谨的表演程式的秩序建立是人与人、人与神以及村与村的认同与强化。海阳秧歌人物众多,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与表演风格,其中秧歌演场中的小戏秧歌最受观众喜爱,《陈老喜劝子跑四川》就是清朝乾隆年间流行的秧歌剧,其曲调至今沿用,经久不衰。这种多模态的话语媒介系统的形成正是民间舞蹈为传承其文化精神,集体情感的释放与抒发的。

从国内到国外,从现代舞到民间舞,多模态话语媒介在舞蹈艺术的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它只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段,却赋予了舞蹈发展的各种可能。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形式背后所尊重的内容,就是舞蹈的本质,每一个舞种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所探寻的真谛,才是多模态的舞蹈形式存在并不断被创新的理由。

注释:

1.韦秦红.《视觉环境下的多模态化与多模态话语研究》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刘建.《拼贴的“舞蹈概论”》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5页.

3.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9页.

[1]张荫松,田露.《山东海阳秧歌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2]刘青弋.《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刘建.《拼贴的“舞蹈概论”》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5页.

猜你喜欢

模态剧场话语
画与理
联合仿真在某车型LGF/PP尾门模态仿真上的应用
EASY-EV通用底盘模态试验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模态可精确化方向的含糊性研究
雷人话语
开心剧场
雷人话语
基于CAE的模态综合法误差分析
开心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