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南情歌的保护和文化传承

2014-01-28韦思铭周大平成都大学成都学院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006乐山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四川乐山64000

大众文艺 2014年4期
关键词:川南情歌民歌

韦思铭 周大平 (.成都大学〈成都学院〉艺术学院 四川成都 6006;.乐山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四川乐山 64000)

一、川南情歌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川南,即四川南部地区自贡、宜宾、内江、泸州等的简称,这些城市不但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川南一代历史悠久,水运发达,人口流动较大,这里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过程中,渐渐孕育出了许多题材丰富、脍炙人口的民间歌谣,而这其中数量最多传唱最广的莫过于川南情歌。研究和学习川南情歌,就是在研究学习最原始的川南民间歌谣文化的精髓;无论是从其艺术特征还是旋律旋法,川南民歌能保持数百年屹立不倒流传至今,它的魅力和价值是无需置疑的。

我国的民歌发展历经了千百年的朝代更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呈现出一种递增的状态,从最开始的一枝独秀到后来的百家争鸣,其涉及的题材十分广泛。有的民歌反映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文情怀,有的涉及时政,它们大多自由无拘束,都是能够直接反应老百姓的生活状态的和心声。现如今,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川南民歌的发展也有向流行方向靠拢的趋势,借着当今流行音乐的编曲来和传统的诗词进行融合,这种演变逐渐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喜爱,但无论民歌发展至何种状态,它都是反映老百姓时下生活的活化石。

川南情歌作为民歌的一种,也是百姓日常生活的产物,从最初的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代代相传至今,但它的具体创作年代,具体的曲作者,却无从考证。经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学界对于川南情歌的学术研究成果稀少,当下这一时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使川南情歌陷入濒临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这与它曾经的辉煌难以相提并论,唯有对它进行整理和发掘,使其能够流传于世,生生不息。

二、川南情歌的艺术特点

(一)川南情歌的创作特色

川南情歌发展至今,在经历了无数朝代更迭和无数劳动人民的创作修改后,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首先,在歌词表现方面,川南情歌多为爱情主题,且故事内容轻松明了,生活情趣生机盎然;其次,它的语言使用一般采取易于上口的本地方言,使得在这一地区能广泛流传并受人喜爱;再次,它的结构基本没有固定格式,但是讲究平仄对仗,跌宕起伏,多数歌词仿佛说话聊天一样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如《槐花几时开》:

“高高山上(哟)一树(喔)槐(哟喂),手把栏杆(啥)望郎来(哟喂)。

娘问女儿(呀)你望啥子(哟喂)?我望槐花(舍se)几时开(哟喂)!”

在创作手法方面,川南情歌可谓是千姿百态,无论是历经劳动大众集体创作的歌曲还是即兴编唱的歌曲,都真实反应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川南地区位于中国和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之一——四川盆地,自古以来这里的气候变化不太大,常年青山水秀的;又因此地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历代王中央王朝便将此地作为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区。因此当地民歌不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地方那样悲怆苍凉。它曲调悠远绵长,慷慨阳刚,娱乐性强的同时也体现了激情,句逗分明,节奏顿抑分明,在唱词唱腔的手尾处,往往还伴有四川独有的方言腔调穿插在当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二)川南情歌演唱的艺术特点

川南情歌的演唱形式总的来说比较简单,和中国大多数的民间歌曲一样,主要分为独唱、对唱、齐唱、帮腔等。演唱地点不限于特定的舞台,或在田间劳作时、或在赶集聚会时、或在青年男女互表爱意时……只要有人所在之处,必有歌声相随。可以说,川南广袤肥沃的每寸土地都是情歌演唱的舞台,它没有性别和人群的要求,男女老少均可随时随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进行演唱。川南地区的语调发音不像成都话那么软糯婉转,而是平直起伏、铿锵有力,因此在歌唱时也显得真挚炽烈,欢快热情。演唱这些表达真情意切的情歌是,声音要“到位”,意为从演唱的第一个字第一个音开始无论是声音和情绪都要全部到位,每句都要有迸发力,节奏可以自由,但音调明亮,语言直白,衬词松散,只起帮腔作用,在高音区以真声的使用为主。

三、川南情歌的艺术价值

我国最早有案可查的民歌选集是《诗经》中的《国风》,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500多年间,流传于北方15个地区的民歌。《国风》中的民歌,反映了普通民众百姓的劳动生产、爱情婚姻、社会生活。川南情歌同样继承发扬了《国风》的特征,以简明的手法展示了四川南部地区人民生活的面貌,特别是川南人民的情感生活,通过这些民歌,把人们带入一个充满情趣的世界,激发起人们对川南情歌的喜爱,并带来美的享受,从而产生欲罢不能的探索。

除了作为川南人民生活的调味剂和精神文化食粮,川南情歌的功能还有其他多方面,它能表达人类社会的一些共同道德准则,如勤劳、勇敢、善良等,也能表达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如爱情、友情、手足之情等,以及对美和理想的永恒的追求。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灵,帮助他们抵御世俗的种种侵染,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可以这么说,川南情歌也是川南地区人文景观、文化背景的一个缩影。

传统民间艺术是人类精神的根,无根之木会枯死,无源之水会干涸。川南情歌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伴随着人类的生活已经走过千百年历史,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文明转型等种种原因,出现了如今的濒危局面,尽管如此它还是在当下得以继续传承和发展,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是四川南部地区文化中最基本、最朴实的组成和生生不息的传承,它早以随着民族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融汇进了我们的血脉之中,离开它,也就是离开了我们最本真的民族文化。所以川南情歌在现代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四、川南情歌的保护和传承

从学术研究方面来看,具相关资料显示,历代研究川南情歌的论著和书籍并不多,1956年,西南音乐专科学校首次将川南民歌系统的编著成书,名为《川南民歌》,这是学界第一次系统的归纳整理川南情歌;1989年,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文联协作编著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宜宾卷/歌谣分册》将川南情歌做出了具体分类。但此之后,直到2011年,仅有一篇名为《两性相缠之含蓄与直白——以川南情歌为例》的文章公开发表,其作者为宜宾市委宣传部的刘火。

从歌曲流传范围和传承来看,川南情歌目前所处的境地更为尴尬。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流行音乐日渐成为大众音乐的主流,很多年轻人都对川南情歌这种经过岁月沉淀的艺术经典失去兴趣了,他们更愿意沉迷于层出叠现的流行音乐快餐文化当中。当然,跟上时代的脚步,体验与时俱进的音乐这也无可厚非,可是让我们值得深思的是,像川南情歌这种传统民间文化该如何延续下去,如何宣传出来,如何让更多的大众知道,才是当务之急。

根据笔者的调查和走访,结合根据川南情歌的现状,我觉得应该做好一下几点。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选择易于上口传唱的川南情歌代表作,从乡镇入手,因为民歌最初就起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之中,所以农民同胞对此应该尚存兴趣,也愿意去学。第二,加大挖掘力度。由政府、文艺部门、艺术院校组织当地田野采风,把硕果仅存的川南情歌记录下来,重新编曲,让那些残留歌曲趋于完整性。第三,结合当今音乐元素,加入流行音乐的特有元素,让大众更易接受,如近来成功的例子《白水与鸟痴》。

无论抢救还是发扬,都要充满希望的坚信,川南情歌这一类的民间艺术在广大有识之士的发掘整理下,一定会再次大放异彩,迎来一个“文艺复兴”的新时代!

猜你喜欢

川南情歌民歌
南闸民歌 留住乡愁
唱一首康定情歌,跟着领克02 Hatchback 解锁钢炮宿命
不想在你心中枯萎
土家族情歌
从图像考古角度看川南石棺
以青海河湟地区与川南临水地区传统聚落比较性初探
川南传统村落分类研究
不息的情歌
穿花衣 唱民歌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