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寿命周期理论在电力企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4-01-27高莉

商业文化 2014年12期
关键词:资产管理电力企业

高莉

摘 要:本文在研究了资产全寿命周期理论概念和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上,结合当前电力企业资产管理的现状,对全寿命周期理论在电力企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全寿命周期理论在电力企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相应的应用建议。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理论;资产管理;电力企业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以及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规模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电力企业是较为典型的资产密集型行业,在管理中通过新技术,新理念,新体系的应用,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利用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为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提供帮助。

一、全寿命周期理论的概述

全寿命周期过程是指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产品寿命历程的所有环节,将所有相关因素在产品设计分阶段得到综合规划和优化的一种设计理论。套用到电力企业资产管理上来看,就是指将资产设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并分析电力企业的资产全寿命周期的效益最大化,以全系统,全过程,全成本来实现电力资产管理前后的协调统一,各个管理阶段要具有一致性,使得电力企业在全寿命周期内达到成本、效益、技术、环保、质量等多个因素的最优化,注重全寿命周期理论中管理策略、工作流程、保障体制和考核评估四项关键要素的渗透和深入。

二、电力企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电力企业资产的典型特征包括分布散,数量大,管理难度高,管理复杂等等,涉及到运营、建设、改造和维护等多个方面,传统的管理模式效率低下,管理成本高,设备使用寿命短等不利弊端,以全寿命周期的角度来分析,电力企业资产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结合目前现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划设计

企业的管理问题很多在设计阶段就开始显现,在规划设计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企业电网负载水平整体上较低;在对项目进行投资时投资的优化体系和配套的保障制度不够完善;最后在技改大修管理上还需进一步规范。

(二)设备管理

就当前的电力企业资产管理而言,主要的设备以35kV-110kV运行的设备为主,其种类较为复杂多样,以全寿命周期设备运行管理难度较高,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核心工作将是人工,材料,维修等,以全寿命周期对设备进行综合评价。

(三)工程转资

在电力企业工程转资上,存在的通病问题包括管理的精细化程度,管理的规范程度都有待提高,信息滞后且非招标非监理审核的工程成本,管理标准不明确。

(四)资产管理

电气企业具有电网建设规模大的特点,但在资源使用率的情况上则效率偏低,有时会出现大量的剩余物资,备品备件管理还有待提高,资产和设备的关联动态化还有待提升。

(五)其他问题

还有一些问题如物资招标,物资报废管理,设备资产清查,信息化建设等多个方面,都急需全寿命周期理论在企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三、全寿命周期理论在电力企业资产管理应用中的建议

(一)转变资产管理理念,明确管理目标

在电力企业实现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体制上的一次大变革,这就要求电力企业转变管理思想,建立系统管理的意识,在资产管理的过程当中,树立全局和系统意识,坚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要统筹协调成本、效能和安全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管理实施当中,要以以下内容为基本目标:(1)以全寿命周期管理,通过综合考虑各个阶段的各种因素,从中选择综合成本最低的方案,降低成本,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2)从企业的组织,经济,技术三个维度来进行综合管理,强调各部门的协调统一,提升电力企业的管理效率。(3)结合电力企业现状和问题,把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以质量降低成本,进而降低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4)提高信息化的管理程度,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来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效率,为全寿命周期管理提供支持。

(二)规范资产管理制度,理清工作流程

电力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以各个流程的会计成本和财务信息健全成本预算核算机制,将其转化为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成本,在电力业务的各个层次当中,调动全员构建起业务数据和成本开支有机融合的标准成本管理体系,将成本效益分析评价作为管理重点,以严格的项目审核来降低工程造价。其次在电力企业资产管理的流程当中,以现实物流、价值流、信息流的有机统一为出发点,以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来实现对电力企业资产的集中管理和监控,有新增,退役,转移,报废的资产要统一管理流程,一方面要保证资产的质量,一方面要保证资产的信息化,对资产进行全过程管理。

(三)推行先进的管理方略,实现管理的细化

由电力企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中我们可以总结到,电力资源是具有技术性和价值性的双重属性,以全寿命周期理论进行电力企业的资产管理要涉及到策划、技术、建设、财务、物流等多个专业领域,贯穿资产形成、运营、维护、退役的全过程。为此,需要依据发展的变化不断更新管理方略,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实现管理的细化。具体可包括:(1)以电力规划方案作为决策的依据,全面考察电力建设中涉及到的众多因素对电力整体规划的影响,优化规划方案,实现管理的动态化。(2)细化各环节的决策措施。基于LCAM评价指标,明确电力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大修、技术改造等环节的决策依据和方法。(3)电力设施是电力企业资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多以定期检修为主,影响了成本优化,运用全寿命周期理论应实现由定期检修向状态检修发展,并优化检修规程。(4)电力企业每年都会有退役资产,对于这一部分资产的再利用工作一直是薄弱环节,因此在电力企业内部,应该建立一套科学的退役资产评估体系,以实现电力企业资产在全寿命周期内的利用价值最大化。

(四)加快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如今信息化的管理已经成为各个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力企业同样需要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来完善全寿命周期体系下的制度建设,结合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发展来看,重点是要放在项目资产管理上,集成系统间的关键资产信息,综合梳理信息需求、数据来源、接口规范、录入要求和指标频度等,全面覆盖以资产编码、设备编号、工程帐号为纽带的业务功能,实现全寿命周期信息流的整合、匹配和监控。将资产全寿命周期理论融入到信息化建设当中,以各个阶段的信息收集、处理,筛选,上报等环节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完成信息的共享性,利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将资产全寿命周期各个环节的管理融入到信息体系之中,最终实现对电力企业资产管理的动态化,精细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资产管理中的全寿命周期理论是一种较为科学、较为先进的管理方法,本文结合电力企业的特点对全寿命周期理论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我国的电力建设形势正面临复杂深刻的变化,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符合市场发展的变化规律,是电力企业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经过的阶段,将全寿命周期理论应用在电力企业的资产管理中,不断完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终为电力企业综合效益的实现提供强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林群.论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在电力企业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4(30):136-137.

[2]伍亚萍,李洪斌.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在电力企业的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8):211.

[3]吴江.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在变电站设计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猜你喜欢

资产管理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电力物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措施和策略
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论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探讨
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