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像者张巍
2014-01-27宋羽
宋羽
有评论如此描述他:“与其说他是摄影者,不如说是以摄影的方式制造虚拟图像的人。”
本刊记者问他对“造像人”这个评价怎么看,这位2014中国年度新锐摄影师笑称“怎么定义他都可以”。中国年度新锐摄影师评选被业界认为“影像界的奥斯卡”,是国内最高端的摄影赛事之一,评委来自海峡两岸的权威摄影专家。能够从1377位参选摄影师中脱颖而出,张巍直言“很意外”。 年仅37岁的张巍已是国内观念摄影的青年代表,他的作品在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土耳其、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展出。
张巍的创作属于观念摄影,对国内大众来说还是一个陌生事物。其主旨在于通过摄影传递某种理念,试图通过摄影媒介,展现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剖析,并引发更多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张巍说,他的这些作品人物都是虚拟的。即使《人工剧团》里许多栩栩如生的名人“肖像”,也是无数普通中国人面孔拼接而成。他把甲的胡须和乙的额头某个边角拼合在一起,产生了希特勒、奥巴马、昂山素季、奥黛丽·赫本等一批名人面孔。借助张巍早前的绘画功底,使他在处理这些素材时游刃有余,也在以假乱真中体现出一种荒诞感。这和张巍小时候的经历有关,他的童年在剧团家属院里度过,经常可以见到许多演员,观看他们在舞台上扮演的古今中外各类角色,他因而有了把这种混杂、荒诞感表达出来的冲动。
在参选今年中国年度新锐摄影师评选时,他的这种“造像”艺术引发争议。作为屈指可数的入选美国《当代摄影家》一书的华人代表,台湾知名摄影家阮义忠就质疑,“可能拼命想要创新,要故意摆脱旧的东西,甚至不想要拍出来的照片,而是用电脑制作表现出来的影像,这些作品观念性比较强,但是没有现实的痕迹,没有自己跟生活的真正摩擦。”
不过,张巍笃定于自己“造像”的揭示力,他质疑专注“写实”的传统表达:“通过简单记录并不能达到实现现实的证据,反而他是最让人信服的撒谎工具。”
时代人物:在浏览你的作品时,《临时演员·童话》系列里有一幅作品对我的冲击很大。画面上,一个中年男子的五官,搁置在一个小学生面孔上,脖子上戴着红领巾,穿着小学生校服,体形略胖。男子显现出焦虑与痛苦并存的表情。在这个系列里,每张照片都是成人五官和小孩躯壳的拼合,你想通过它表达什么?
张巍:这组照片是我2008年拍摄的,根据我的童年记忆、成长、受教育、被关爱、被限制等元素为诉求主线所做的一组作品,我想通过它来寻找关爱与伤害的矛盾主题。在拍摄一瞬间,孩子们流露出来一种迷茫、伤感而不明就里的无辜神色。《童话》是我刻意制造出的一种真实,但谁说制造出的真实就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恰好寓意呢?
时代人物:与此相关,有没有令你印象深刻的事?
张巍:从小老师就鼓励小朋友们相互出卖,打小报告,以三六九等来划分小朋友们的座位,有些小朋友很快就学会了献媚,从小就用大人的方式去思考这些东西,童真就被这样给扼杀掉了,这些是在我们这一代人最深刻的记忆,被教化过的那些人现在都在各个岗位上延续那个时候学会的生存之道,把玩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时代人物:我注意到,你2007年之后的作品,背景似乎在慢慢消失,主要通过人物肖像来呈现,照片后期的工作也在强化。这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吗,其中有什么用意?
张巍:其实我每一组作品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因为我不想用一成不变的形式去完成作品,我想去探索更新的影像语言,更多的方式去完成。新的作品我简化了背景,让人物更突出,我想更直接一些去表达当下我对人的了解。
时代人物:据说你的作品《人工剧团·领导者》在今年新锐影像评选中,曾引发评委争议。有评委说,“这些作品观念性比较强,但是没有现实的痕迹”。你是如何看待这些争论的?
张巍:我不知道这位评委对现实的理解是什么样的,很简单,对现实的理解跟个人的生活体验是有关系的,摄影是可以用來直接模仿现实的,但模仿来的现实只是现实的表面,而现实的背后是什么,这就是我对我自己作品的命题,通过简单的记录并不能达到实现现实的证据,反而他是最让人信服的撒谎工具,我从不认为可以通过一张照片就能达到表露现实的目的,就是你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现实的。
时代人物:你在多地举办过作品展,国内观众对你的作品接受如何?不同地域观众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差异?
张巍:我的作品好像地域反应不是很大,个人觉得还是不同人群去观看的角度反差倒是稍大些。前几年在一次展览中,有人看完我的作品觉得无法忍受,对着我的作品吐了痰,他觉得照片中的形象极其厌恶,让他不能忍受,但这恰恰就是真实的现实,我并没改变。
时代人物:有自己的艺术野心吗?你是否关注其他艺术?
张巍:如果说野心,那我的野心就是把自己的作品做到让自己满意为止。我从小就开始学习绘画,直到2002年才开始系统的学习摄影技术,我并不是一个好学生,但我喜欢关于艺术的任何门类。
时代人物:随着单反普及,中国已经成为“单反相机”拥有量的超级大国。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具备了摄影大国的潜质?
张巍:相机的普及和技术的傻瓜化给大众带来了便利,摄影不再有门槛,这些再不是少数拥有技术的摄影师的专利了,每个人都可以用简单便捷的方式直接去表达自己,记录生活。但是, 作为一个摄影大国并不是以相机数量来取胜的,更多的是以全民素养和独立认知的提高来决定的。
时代人物:在你眼中,这种全民素养的制约在哪里?
张巍:中国目前处在一个发展时期,解放后发展到现在,其实大家根本没有办法认清自己。
我们每天看到的大部分事物包括媒体信息很多都是一种假象,清醒的人会看得透彻。但大部分人处于无意识的麻木状态,手舞足蹈歇斯底里地像无头苍蝇似的往前冲,很少有人认真地考虑生命为什么会这样存在。我呈现的作品大部分也是在说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