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药品价格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2014-01-27刁燕春
刁燕春 吴 镝*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吉林 长春 130021)
关于我国药品价格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刁燕春 吴 镝*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吉林 长春 130021)
药品价格;改进措施
我国药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医院用药价格普遍比完全市场化运作的药店价格要高,超出了大部分群众的收入承受能力。通过调研分析,找出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降低药价,促使医药事业重回真正的公共福利事业。
作为世界各国政府提供给民众的基本福利事业,卫生事业服务水平和公平性与民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药品作为医疗事业的核心,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我国药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医院用药,价格普遍比完全市场化运作的药店价格要高,超出了大部分群众的收入承受能力。
全国各省市卫生主管机构和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减轻患者负担的措施,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规定药品的最高零售价等等,试图将药价控制在合理水平,但成效却一直远未达到制度设计和民众的预期。药品集中采购招标本意是为了降低药价,规范医院进货渠道,减少“回扣”。实施后效果相对有限,部分药品甚至不降反升。从病患到医院到药商对此项制度都有诸多抱怨。通过调研分析,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如下。
新药不新,价格上涨。一些疗效好的传统的广谱药品由于利润不高,从药厂到医院销售和使用的积极性都受到限制。为扩大销量,提高利润,药厂通过简单更改配方或成分、换包装、换名称、换剂型以新药形式入市,在目前招标规则中,新药由于没有历史参考价格及竞争者有限的原因,一般以议价形式确定中标价。而议价的基础是以药品生产企业提供的成本测算数据,议价的对等方评标专家组成员一般并 非来自生产第一线,很难精确了解各种药品生产的确切成本,难以给出科学、合理的定价。
多开药、开贵药情况突出。在目前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普遍补偿不足的宏观背景下,医院为实现正常的利润和运营,谋求生存和发展,在客观上会有期望提高药品采购价格的动力。由于价格高的药品回佣较高,一些医务人员乐于向患者推荐这些药品,实际表现就是临床上有更多的倾向使用采购价较贵的药品,而减少使用低价药,药品整体支出居高不下,集中采购效果大打折扣。
政府只管招标,不管采购。招标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招标的采购的具体数量明确,且在中标后,投标企业与招标方应按招标公示文件条件签署合同,确定供应关系。而现在所进行的招标却主要是为了确定中标价格,对于中标药商所能取得的销售额和具体的销售对象都不做确定。因此,实质上,所谓中标企业也只是拿到了在省内范围向医院经销药品的资格,并没有真正获得销售。药品生产(经销)商必须与相关医院进行二次协商和谈判有关销售事宜,且由于同一品种往往不止一家供应商,或虽只有一家供应商,由于药品的一品多规,造成同一品种或类似品种有多家供应商供货,药品生产商之间相对于招标前的竞争关系和态势并没有改变。为取得或扩大销售,现行国情下药商必须进行“二次公关”和“回扣”,且由于这些活动的地方特色,药品生产商不得不将药品的经销权委托给地方的药品流通企业,流通企业不仅负责配送,还负责药品在当地的销售,使供应链环节增加,大大增加了供应链整体成本,药品利润的大部分并没有被药厂所获得,这和招标之前情况几乎完全一样,并没有因为招标而有所改变。
医院拖欠药款情况突出,药厂垫资严重,资金链时常断裂。为满足病患要求,医院除在软件上下功夫,普遍在硬件也加大了投入。高价值新仪器越来越多的投入到诊疗一线,大部分医院都进行了重新装修或扩建。所有这些资金上的投入基本上都由医院自己融资取得,如银行商业贷款,医院普遍背负了较沉重的债务负担。医院通过拖欠账款迫使药商满足其某种要求,当医院拖欠资金过多时,药厂经销商资金链出现严重问题,可能造成整条供应链的资金出现断裂,使持续供药变得难以为续。
库存积压严重,时常造成变质。在招标文件中,要求经销商能在24或48小时内供货,经销商普遍都持有大量库存以满足即时供货要求,而药厂为满足对经销商的供应,也持有大批量库存。一旦销售停滞,库存水平将大幅上升,药品变质情况较为严重。这方面每年给药厂约带来5%以上的损失,将很多药厂利润完全吞噬。
政府对医疗的财政补贴依然有限。对于医院这样的非营利性机构,在无政府直接补贴的情况下,从药品销售中创造利润以维持医院的正常运作实为无奈之举,大部分医院收入的40%以上由药品实现的。实施“零加成”制度后,医院必然通过提高其他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来获得更多收益以弥补药价损失。病患就医的实际负担并未减轻,零加成对阻止售药回佣不能起任何作用。如果政府对医院的投入和补偿不及时跟进和到位,“零加成”对患者诊疗费用降低的效果将非常有限。
药价较高和药品采购流程不够规范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解决。通过药品购进、销售及质量控制等环节进行分析,从优化招标流程,提高医院需求预测和预警能力,优化库存模式等角度入手,消除医院药品分销供应环节的漏洞和不合理,达到降低药价,减少缺药和过多资金占用。
聘请充分了解药品生产、销售的医药行业协会专家,他们掌握药品的价格成因,了解各种药品生产的确切成本,对药品生产企业提供的成本测算数据,能做出正确的推断。确定合理招标价格,对整个招标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增强透明度,向社会公示预定结果,征求合理化建议。政府不但要确定投标企业签署合同,确定中标药品价格,而且要确定供应关系,确定销售额及销售对象,使中标企业不仅拿到在省内范围向医院经销药品的资格,而且真正获得销售。使供应链环节减少,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使患者真正受益。对于医院这样的非营利性机构,政府应加大补贴,改变现行经营模式,让患者真正享受到医疗改革带来的益处。
可以引进先进的库存管理模式。例如联合库存管理,联合库存模式的药品供应链可通过供应商与医院更密切的沟通与协作,由供应商主动补货,更有效的降低医院整体库存,帮助缓解高库存造成的供货商资金占用,甚至资金链断链而带来的风险。解决医院拖欠供应商药款导至的供应链资金断裂,医院缺药等问题,建立更科学的需求预测数学模型,将缺药的概率及损失降至最低。应用到药品供应链中对降低药品供应链整体库存及药品缺药率,减少供应商资金占用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以药品联合库存实施的主导模式并建立了库存水平计算模型,降低调拨成本,配送成本在内的总成本。从医院的角度,建立药品供应中的缺药预警模型,以帮助医院提前采取相应措施,最大化的规避缺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风险。使供应链从供应商到医院到患者均衡分享优化所带来的回报。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开展,实施经验的不断积累,卫生制度设计的不断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流程工作的改进,政府对医疗事业的投入力度的加强,病患就医的经济压力将会不断减轻,医药事业将重回真正的公共福利事业。
R-03
C
1671-8194(2014)20-0387-02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