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和药理研究进展
2014-01-27乐琦琦
乐琦琦, 刘 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上海 200041)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和药理研究进展
乐琦琦, 刘 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上海 200041)
从中医药的临床研究以及实验室研究等方面综述了中医药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进展,表明了中医药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和优势。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是指除酒精外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 (NASH) 和肝硬化, 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1]。 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 NAFLD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 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应属于中医学的胁痛、 胀满、 肝着、 积聚、 肝瘀等范畴[2]。 中医药在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现将本病在临床及药理研究方面的进展报道如下。
1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临床研究
1.1 古方化裁—疏肝方
1.1.1 柴胡疏肝散 王学武等[3]将 108 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4 例, 治疗组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柴胡、山楂、丹参、制首乌、 白芍、 枳实、 香附、 赤芍、泽泻、川楝子、大黄、 陈皮), 其中,肝郁脾虚型予柴胡疏肝散加减基础方;湿热内蕴型加茵陈、牡丹皮、栀子;痰瘀互结型加姜黄、郁金、鳖甲;肝肾不足型加山茱萸、女贞子、 熟地黄。 对照组予非诺贝特缓释胶囊。 两组均以30天为1疗程, 治疗3个疗程后复查, 治疗组治疗后肝脏 B超积分较对照组低 (P<0.05), 且治疗组治疗后 TG(甘油三酯)、 TC(胆固醇)、 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 100%, 高于对照组的 94.5%(P<0.05)。 张林[4]用柴胡疏肝散 (柴胡、 陈皮、 白芍、 川芎、 香附、 枳壳、 甘草) 治疗 30例本病患者, 以30例服用东宝肝泰片的患者为对照, 两组均以3 个月为 1 疗程, 结果表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3%,高于对照组的 86.7%, 且治疗组血脂 (TC、 TG、 LDL-C、HDL-C) 及 AST(谷草转氨酶)、 ALT(谷丙转氨酶) 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 (P<0.05)。 潘丰满等[5]使用柴胡疏肝散治疗41例本病患者, 其中痰湿盛者加泽泻、 山楂、 决明子;瘀血者加丹参、赤芍;肝肾虚者加制首乌、枸杞,与使用东宝肝泰片的29例患者进行比较, 两组均以3 个月为1 疗程, 1 疗程后两组血脂 (TC、 TG、 LDL-C、 HDL-C) 以及 AST、 ALT、 GGT(谷氨酰转肽酶) 比较, 治疗组的改善更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0.7%(P<0.05)。
1.1.2 逍遥散 乔成安[6]将 60 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服用逍遥散加减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山楂、丹参、茯苓、薄荷、炙甘草)。 对照组服用护肝片联合熊去氧胆酸片。 两组均以4周为 1 疗程, 3 个疗程后, 治疗组好转率为 90%, 对照组为 70%(P<0.05), 且治疗组肝功能和血脂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 罗文[7]将 113 例本病患者分为逍遥散组 58 例、 护肝片组 55 例。 逍遥散组予逍遥散加减方:柴胡、枳实、白术、茯苓、生山楂、当归、生蒲黄、草决明、泽兰、地龙、海藻。其中,若肝经火旺加夏枯草、白菊花;脾虚挟湿加佩兰、鸡内金;心烦不眠加合欢皮、酸枣仁。两组均以3个月为1疗程。1个疗程后复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1.38%, 对照组 69.09%(P<0.05), 且治疗组 ALT、 AST的下降与对照组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1.2 古方化裁-化痰方
1.2.1 二陈汤 张鹏[8]将 248 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 2 组, 治疗组 137 例, 治以二陈汤 (半夏、 陈皮、 乌梅、生姜、茯苓、炙甘草)配伍清热化痰之贝母、清热通便之荷叶、消食行气化积之山楂、凉血活血之丹参,对照组 111 例, 治以硫普罗宁片, 治疗 2 个月后, 治疗组有效率为 94.2%, 对照组为 64.9%(P<0.05), 且治疗组GGT、 ALT及 TG、 TC的下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陈余建[9]以二陈汤为主方治疗 30 例本病患者, 其中肝区胀痛明显加柴胡、延胡索;纳差、恶心加焦三仙、莱菔子;腰膝酸软加枸杞、桑寄生;头晕、乏力加党参、炙黄芪。以4周为1疗程, 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7%, 明显优于有效率为 67%的使用护肝片联合维生素 E胶囊治疗的 20 例对照组 (P<0.01)。
1.2.2 温胆汤 蒲忠平等[10]以古方温胆汤为化裁基础,拟加味温胆汤 (茯苓、 法半夏、 枳实、 竹茹、陈皮、泽泻、甘草、 生姜、 大枣、 山楂、 大腹皮、 神曲、 丹参), 将 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53 例、 对照组 47例,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予加味温胆汤,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易善复。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3.83%(P<0.05), 且治疗组 ALT及 AST的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 (P<0.05 或 P<0.01)。 潘琳[11]用温胆汤加减治疗 36 例本病患者, 以 25例服用易善复的本病患者为对照。温胆汤加减方:茯苓、法半夏、枳实、陈皮、竹茹、甘草、生姜、大枣、山楂、泽泻、 丹参。 治疗8 周后复查,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而对照组仅为 60.0%(P<0.01)。 同时, 以上两方均可在临床辨证后予以加味,乏力者加黄芪、白术;肝区胀痛加川楝子、延胡索;腹胀加厚朴、香附。
1.2.3 小陷胸汤 聂丹丽等[12]将 57 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0 例、 对照组 27 例, 治疗组予小陷胸汤化裁: 黄连、法半夏、瓜蒌仁、楤木、姜黄。对照组服用血脂康,两组均以 30 天为 1 疗程。 3 个疗程后结果提示两组 ALT、AST、 GGT及 TG、 TC均有改善, 而以治疗组改善为佳(P<0.05), 且治疗组肝脏 B超结果有明显好转 (P<0.05), 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1.3 古方化裁-利胆方
1.3.1 小柴胡汤 杨智海等[13]将 90 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8 例, 对照组 42 例。 对照组采用增加运动、低脂饮食、减少热量摄入等措施,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本治疗基础上, 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方 (柴胡、 黄芩、党参、法半夏、炙甘草、生姜、 山楂、 泽泻、 丹参)。 治疗3 个月后复查, 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治愈率为 41.7%、 有效率为 85.4%, 而 对 照 组 分 别 为 11.9%、 69.0%(P<0.05), 且治疗组在 ALT、 AST、 TG、 TC方面的改善更为显著 (P<0.05)。 周云等[14]将 80 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其中对照组 38 例, 予熊去氧胆酸, 联合用药组 42 例,予熊去氧胆酸联合小柴胡汤 (柴胡、 半夏、 党参、 炙甘草、黄芩、 生姜、 大枣)。6个月后复查, 结果显示, 联合用药组有效率为 81.0%, 对照组为 76.3%(P<0.05)。 治疗后的组间比较显示, 联合治疗组患者不仅 TG下降较为明显,症状消失率也明显增高。
1.3.2 茵陈五苓散 刘晓琳等[15]以茵陈五苓散加减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50 例, 以 48 例服用脂必妥的患者作为对照。茵陈五苓散加减方:茵陈、泽泻、茯苓、白术、猪苓、桂枝。糖尿病型加生地、沙参、葛根、天花粉;肝炎后脂肪肝加贯众、重楼、茵陈、川楝子;肥胖型加草决明、 山楂、 荷叶。 两组均以30天为1疗程, 治疗2 个疗程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 9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6.9% (P<0.01)。
1.4 古方化裁-健脾理气方
1.4.1 枳实消痞汤 蒋俊民[16]将 58 例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0 例、 对照组 28 例, 治疗组服枳实消痞汤:枳实、党参、生姜、炙甘草、麦芽、神曲、茯苓、白术、法半夏、厚朴、黄连,对照组患者服用易善复。 治疗1 个疗程 12 周复查, 治疗组患者 ALT、 AST、TG、 TC均有改善 (P<0.01), 且该组患者 BMI(体重指数)、 WHR(腰臀比) 降低较明显 (P<0.01), 同时未发现毒副作用。
1.4.2 香砂六君子汤 王晖等[17]将 80 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对照组各40例, 治疗组予香砂六君子汤化裁: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木香、陈皮、砂仁、厚朴、苍术、葛根、半夏、生姜。对照组予东宝肝泰片,3个月为 1疗程。结果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 对照组为 72.5%(P<0.05), 治疗组在 AST、ALT、 GGT及 TG、 TC、 HDL-C、 LDL-C改善方面较对照组更明显 (P<0.05), 且香砂六君子汤针对体型肥胖的痰湿体质的本病患者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1.5 古方化裁-活血方
血府逐瘀汤 董桂芬[18]以血府逐瘀汤配伍凉血活血之丹参、行气活血消积之山楂、清热通便之荷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50 例, 以 50 例服用易善复的患者为对照,均以4周为1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 治疗组有效率 92%, 对照组 72%, 且治疗组 ALT、 AST、 GGT及TC、 TG、 HDL-C在治疗前后的改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
1.6 自拟方加减治疗 各医家依据自己对本病的认识以及长期的临床经验,辨证与辨病结合,从疏肝健脾、益肾降浊、化痰活血等治法论证,自拟经验方进行研究治疗,取得了较为突出的临床疗效。
1.6.1 疏肝健脾活血法 赵晓威等[19]以益气健脾、 疏肝解郁为治则, 对3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予以疏肝健脾方(山楂、葛根、 玫瑰花、泽泻、丹参、太子参、 荷叶、 银花), 与使用绞股蓝总苷片联合肌苷片的33 例患者作对照,3 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7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5%(P<0.05)。 李广明[20]将 120 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 例, 对照组口服脂必妥、 熊去氧胆酸片,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自拟降脂保肝汤 (柴胡、 陈皮、 茯苓、白术、山楂、何首乌、泽泻、丹参、红花、大黄、水蛭、 草决明), 两组均连续治疗 4周为 1疗程。 复查肝功能、 血脂等结果显示, 治疗组总有效率 90.0%, 高于对照组的 70.0%(P<0.05), 且短期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1.6.2 益肾健脾降浊法 赵书刚等[21]为了观察自拟健脾补肾疏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及血脂的影响,将 73 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7 例、 对照组 36 例, 治疗组予自拟健脾补肾疏肝方 (柴胡、 郁金、白芍、茯苓、白术、枳壳、决明子、陈皮、泽泻、山楂、女贞子、黄精), 对照组予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片, 治疗2个月后结果提示, 自拟健脾补肾疏肝方对患者 ALT、 AST有更好的改善作用, 其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 (P<0.05 或 P<0.01)。 丁荣华[22]嘱 54 例本病患者服用自拟平肝煎 ( 生黄芪、生蒲黄、姜黄、黄连、黄芩、泽泻、茯苓、茵陈、生山楂、 女贞子、 菟丝子、 白花蛇舌草), 对照组 51 例, 服用复方益肝灵片联合脂必妥片,3个月为1疗程。1疗程后, 两组 AST、 ALT、 TG、 UA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治疗组更为显著 (P<0.05 或 P<0.01), 治疗组肝/脾 CT比值上升 (P<0.01), 证候积分、 BM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 FPG(空腹血糖)、 FINS(空腹胰岛素)、 HOMA-IR (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 亦有明显改善 (P<0.05 或 P<0.01)。
1.6.3 化痰祛湿活血法 石拓等[23]自拟化痰活血方 (法半夏、全瓜蒌、黄连、当归、土鳖虫、山楂、茯苓等)治疗 50 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以 50 例服用血脂康的患者为对照,2组均连续服药3周,结果表明,治疗组有效率92.0%, 高于对照组的 58.0%, 且该方可明显降低患者的TG、 TC、 LDL-C的血清浓度 (P<0.05)、 升高 HDL-C的浓度 (P<0.05), 短期内未发现不良反应。 陈俊英[24]将68 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0 例、 对照组 28 例, 治疗组予自拟活血化痰方,药物组成:陈皮、法半夏、茯苓、丹参、山楂、郁金、赤芍、全蝎、泽泻、决明子。脾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肝郁气滞者加柴胡、枳壳;肝肾阴虚者加首乌、女贞子。对照组服用血脂康胶囊。8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 82.5%, 而对照组为 72.4%(P<0.05), 治疗前后治疗组 AST、 ALT、 GGT及 TG、 TC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 或 P<0.01)。
1.7 中成药治疗 中成药药物组成、 药量、 剂型以及疗效较为稳定,且毒副作用小,各医家在临床上也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
1.7.1 强肝胶囊 张玮等[25]为验证强肝胶囊 (茵陈、 党参、黄芪、郁金、板蓝根、丹参、山楂等)的临床疗效,随机选出60例湿热蕴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嘱服用强肝胶囊, 每次 5 粒 (每粒 0.4g), 每日 3 次, 服 6 天休息 1天继续服,共服用3个月,治疗期间低脂饮食,结果提示强肝胶囊能改善患者的肝/脾 CT比值、 AST、 ALT、 GGT及 TG、 TC、 HDL-C(P<0.05 或 P<0.01), 临床痊愈率为 26.67%, 有效率为 75.00%。 陈泽雄等[26]用强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将 122 例患者随机分为强肝胶囊组64 例, 每次 5 粒, 每天 2 次, 凯西莱组 58 例, 两组平行对照观察, 治疗3 个月后强肝胶囊组有效率为79.69%, 凯西莱组 62.07%(P<0.05), 且强肝胶囊组 ALT、 GGT均较治疗前有较大改善 (P<0.05) 。 古赛等[27]将 104 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 2 组, 对照组40 例, 予护肝片治疗, 治疗组 6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强肝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1个疗程 (6个月) 后, 与对照组相比, 强肝胶囊组在肝纤维化 (透明质酸 HA、 Ⅲ型前胶原 PCⅢ、 Ⅳ型胶原 CⅣ、层黏蛋白 LN) 指标方面的改善尤为明显 (P<0.01), 且在研究中未发现该药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及肝肾毒性。
1.7.2 双利肝冲剂 贾军梅等[28]将 52 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7 例、 对照组 25 例, 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 均为体检健康者, 不服用任何相关药物; 对照组服用肝太乐片、维生素C片、维生素E胶丸、复方益肝灵片等保肝、降酶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双利肝冲剂(大黄、 丹参等), 每次 1 袋 (每袋 9 g), 1 日 3 次, 空腹开水冲服, 治疗 3 个月。 治疗组治疗前后 ET(血浆内毒素) 下降明显 (P<0.01), ALT、 TG、 TC亦有大幅度下降 (P<0.05)。 跟踪观察显示, 双利肝颗粒剂的降脂作用发生于治疗后 40 ~60 d, 约 3 个月时达到满意效果。 其降脂作用缓和,避免了血脂短期大幅波动,且无肝脏损伤等副作用。 梁健华等[29]将 72 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 2 组, 治疗组、 对照组各36 例, 两组患者均予以肝太乐、 维生素C、 维生素 E、 复方益肝灵片等降酶保肝药物,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双利肝冲剂。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G、 TC、 ET、 ALT、 AST的 改 善 程 度 明 显 优 于 观 察 组(P<0.05)。 治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95.5%, 高 于 对照 组 的70.5%(P<0.05)。
1.7.3 当飞利肝宁胶囊 黄欣等[30]以中成药当飞利肝宁胶囊 (当药苷、龙胆苦苷、 龙胆碱、 齐墩果酸、 水飞蓟素、脱氢水飞蓟素等) 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随机将42例本病患者分为治疗组32 例, 予当飞利肝宁胶囊, 每次4 粒 (每粒 0.25g), 每日 3 次; 对照组 10 例, 予益肝灵片。 两组均以12 周为一疗程。 结果提示, 治疗组的临床症状 (乏力、纳差、 腹胀、 肝区隐痛) 有明显改善 (P<0.05), AST、ALT、 TC、 TG水平下降亦较明显 (P<0.01), 且 B超提示该胶囊能明显减轻患者肝内脂肪沉积 (P<0.05), 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 患者耐受性好。 李朝敏等[31]为了评价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湿热内蕴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将 227 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湿热内蕴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113 例、 对照组 114 例, 分别予以当飞利肝宁胶囊、当飞利肝宁胶囊模拟剂 (组成:淀粉、 糊精), 均予以每次4 粒, 每日 3 次, 12 周为 1 疗程,试验组愈显率为 30.08%, 总有效率为 76.11%; 对照组愈显率为 15.79%, 总有效率为 55.26%(P<0.01), 且试验组肝/脾 CT比值的上升较对照组明显 (P<0.01), CT比值复常率为 47.79%, 优于对照组的 22.81%(P<0.01),其脘腹痞闷、口干口苦症状的减轻亦优于对照组 (P<0.01)。
1.7.4 芪茵颗粒 刘阳军等[32]用芪茵颗粒 (生黄芪、 茵陈、 山楂、 补骨脂、 泽泻、 决明子等) 治疗3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芪茵颗粒 1 日 1 剂 (19g), 分 2 次服用, 以35例服用易善复的患者为对照组, 两组均治疗2 个月, 治疗组有效率 94.45%, 对照组为 94.45%(P<0.05)。 同时结果提示, 芪茵颗粒剂在降低 TG值方面比较有优势 (P<0.05)。
1.7.5 复方玉芩胶囊 唐红敏等[33]随机选择了肝郁气滞血瘀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70例, 平均分成两组。 观察组给予复方玉芩胶囊治疗, 每次 3 粒 (每粒 0.3g), 每日 3次;对照组予胆宁片。治疗3个月为1疗程,结果提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8%, 对照组为 65.7%(P<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肝区疼痛、腹胀、乏力、纳呆减轻较明显 (P<0.05), CT分级积分及 TG、 TC水平亦明显降低(P<0.05)。
1.7.6 神农肝脂宁丸 杨智海等[34]为观察神农肝脂宁丸(何首乌、虎杖、绞股蓝、 荷叶、决明子、 丹参等) 的临床效果, 将 110 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56例、 对照组54例, 对照组采用增加运动、 低脂饮食、 减少热量摄入等基础措施,不服用护肝、降脂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神农肝脂宁丸, 每次 6 g, 每日3 次, 两组均 30 日为 1 疗程, 3 个疗程后复查, 治疗组 AST、 ALT、TG、 TC的下降以及 HDL-C的上升较对照组显著 (P<0.05或 P<0.01), 治 疗 组总 有 效 率 87.5%, 而 对 照 组 为68.5%(P<0.05)。
1.7.7 其他 另有临床报道, 复方沙棘胶囊[35]、 海桃肝脂宁胶囊[36]等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症状, 改善肝脏功能,降低血脂,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为确切、稳定的疗效。
2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药理研究
近年来,国内学者相继开展了对能够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单味中药以及中药复方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从而进一步证明了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独特优势。
2.1 单味药研究 赵文霞等[37]通过建立 NAFLD大鼠模型, 研究了赤芍对大鼠 NAFLD所产生的作用, 发现赤芍能有效降低肝匀浆 FFA、 TG, 尤其是 MDA的水平, 改善肝脂质代谢, 从而能够治疗大鼠 NAFLD, 并为凉血活血法治疗 NAFLD奠定了基础。 时昭红等[38]通过观察鲜葱白提取物对 NAFLD大鼠的血脂、 肝功能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γ(PPAR2γ) 蛋白表达的影响, 发现鲜葱白提取物可通过调节 PPAR2γ表达水平, 降低脂肪肝大鼠的血脂, 保护肝功能, 从 而 防治 大 鼠 NAFLD。 张 霖 等[39]通 过 建 立NAFLD大鼠模型, 研究了虎杖提取物虎杖苷对大鼠 NAFLD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虎杖苷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体内的胰岛素抵抗,从而增加大鼠体内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减轻肝细胞氧化超载,以此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王焱等[40]通过对建立的 NAFLD模型大鼠予以橙皮提取物橙皮苷, 研究了该提取物对 NAFLD大鼠的保护作用, 结果提示, 橙皮苷通过升高肝脏 SOD的活性、 降低血清 FFA水平和MDA含量, 增强了肝脏的抗氧化作用、 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 从而能够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罗文政等[41]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红曲能够改善肝脏脂肪变性,减少肝细胞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功能,保护肝细胞, 从而抑制 NAFLD的发生。
2.2 中药复方研究 杨成志等[42]通过实验研究了肝舒汤(黄连、 半夏、 栝楼、 片姜黄、 太白楤木) 对 NAFLD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实验将 SD大鼠分为正常组、 模型组、肝舒汤组、东宝肝泰组,灌胃给药8周后分析数据,结果显示, 肝舒汤可明显降低血清 TG、 LDL-C, 升高 HDL-C以及肝组织匀浆MDA水平, 进而改善肝脏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并改善肝细胞线粒体膜流动性,保护肝筛的结构和功能,阻止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 因此对大鼠 NAFLD有较为显著的治疗作用。 连佳等[43]通过建立 NAFLD大鼠模型, 观察了软肝煎 (夏枯草、 海藻、 金钱草、 牡蛎、 何首乌) 对NAFLD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 结果提示, 软肝煎能降低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 (MDA) 的含量, 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的活力, 纠正体内氧化、 抗氧化失衡状态,并阻止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异常沉积。 刘树军等[44]为了研究活血基础方 (桃红四物汤)、 化痰基础方 (二陈汤) 对大鼠 NAFLD的影响, 建立了 NAFLD大鼠模型, 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模型对照组、二陈汤组、桃红四物汤组、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组,比较试验前后各项数据,结果表明,化痰方 (二陈汤) 对指标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而活血方及活血化痰合方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作用趋势。此结果提示,化痰法在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应充分运用。沙丽艳等[45]通过实验观察了甘正复方 (柴胡、 丹参、 泽泻、 半夏等) 对 NAFLD大鼠 PPARγ和 CYP2E1 表达的影响, 结果提示, 甘正复方能够通过增强 PPARγ的表达而抑制TNFα水平, 提高血清脂联素水平并减少 CYP2E1 表达, 从而有效逆转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 姜国贤等[46]通过将 SD大鼠 NAFLD模型随机分为柔肝消脂方组、 血脂康组、 模型组、正常组,研究了柔肝消脂方 (法半夏、 白芍、青蒿、山楂、茯苓、泽泻、肉豆蔻)的实验室疗效,结果显示,柔肝消脂方能够调节自由基代谢平衡,对机体脂质过氧化起一定的防护作用,同时可有效调整紊乱的脂质代谢,并可降低血清转氨酶的水平,减轻肝脏的病理损伤程度,从而有效减轻高脂所致的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改变。郝志民等[47]为探讨新加越鞠丸 ( 香附、 川芎、 白术、 神曲、 莪术、虎杖、草决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观察了其对 NAFLD大鼠脂联素及瘦素的影响, 结果提示, 新加越鞠丸可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血清瘦素水平,以此改善机体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减轻多因素导致的肝损伤。
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综上所述,目前大量临床工作者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遣方用药,有效地改善了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临床症状等,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同时,国内的医家学者对中药在防治本病的药理实验研究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探索。然而,中医药在研究本病防治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力的同时,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①对本病病因机理的研究尚无明确的统一标准;②中医药研究本病的文献报道较少,临床样本量欠大,且随机双盲设计过少,同时缺乏长期跟踪研究,难以评价远期效果;③医家的治疗复方各不相同,且有些复方采用了随证加减,不利于临床推广。④实验研究起步较晚,所建立的动物模型与临床仍有差距,对中医药的疗效机制的研究较为欠缺。因此,进一步探明中医药对本病的作用机理,寻找便捷、统一、有效的临床用药,仍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1]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7,10(1):1-3.
[2] 杨智海,刘吉善.刘吉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经验[J].光明中医, 2008, 23(12):1925-1926.
[3] 王学武,王 东,万 智,等.柴胡疏肝散辨证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54 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 2010, 32 (8):1129-1130.
[4] 张 林.柴胡疏肝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 11(8):90-91.
[ 5] 潘丰满, 黄江荣.柴胡疏肝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82 例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 2009, 20(8):2010-2011.
[ 6 ] 乔成安.逍遥散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30 例[J].陕西中医, 2010, 31(9):1118-1119.
[ 7 ] 罗 文.逍遥散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30 例[ J].蛇志, 2008, 20(3):193-194.
[ 8 ] 张 鹏.二陈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137 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 2013, 45(2):33-34.
[ 9] 陈余建.二陈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0 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 2011, 3(14):37.
[10] 蒲忠平, 花海兵.加味温胆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53 例[J].江苏中医药, 2009, 41(7):42-43.
[11] 潘 琳.温胆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 2013, 6(5):92-93.
[12] 聂丹丽, 杨成志, 崔大江, 等.小陷胸汤化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研究 [ J].中国中医急症, 2005, 14(2): 116, 119.
[13] 杨智海, 黄学军.小柴胡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48 例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 2009, 16(1):159-160.
[14] 周 云, 张敏丽, 杨百京, 等.小柴胡汤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 30(22):15-16.
[15] 刘晓琳, 赵连皓.茵陈五苓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50 例[J].陕西中医, 2011, 32(5):520-521.
[16] 蒋俊民.枳实消痞汤治疗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临床研究[J].世界中医药, 2009, 4(5):246-247.
[17] 王 晖, 杨玉龙.香砂六君子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 2013, 29(7):13-14.
[18] 董桂芬.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50 例[J].光明中医, 2013, 28(6):1151-1152.
[19] 赵晓威, 王江河, 马素云, 等.疏肝健脾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32 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0, 20(3): 183-184.
[20] 李广明.降脂保肝汤为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60 例的临床观察[ 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0, 32(6):505-506.
[21] 赵书刚, 陈 昕, 雷开键.自拟健脾补肾疏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肝功能及血脂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 17(6):552-553.
[22] 丁荣华, 钱俊芳, 姜菊星.平肝煎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54 例临床 观察 [ J].中 医 杂志, 2010, 51(3): 219-222.
[23] 石 拓.化痰活血方治疗高脂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50 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7, 15(5):344-345.
[24] 陈俊英.活血化痰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40 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 2008, 24(2):31-32.
[25] 张 玮, 邢练军, 王 奕, 等.强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湿热蕴结证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7,41(4):26-27.
[26] 陈泽雄, 张诗军, 尹丽蓉.强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 床 观 察 [ J].中 国 中 药 杂 志, 2006, 31(20): 1739-1740.
[27] 古 赛, 黄秒兴, 吕发金, 等.强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1, 21(2):68-69.
[28] 贾军梅, 赵龙凤, 韩德五.中药双利肝冲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2005, 36(3): 324-325.
[29] 梁健华, 谭淑华.中药双利肝冲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 果 分 析 [ J].按 摩 与 康 复 医 学, 2012, 3(2): 184-185.
[30] 黄 欣, 张哲永.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32 例 临 床 观 察 [ J].中 医 杂 志, 2007, 48(6): 534-525.
[31] 李朝敏, 龚 枚, 李明权, 等.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 113 例临床研究[ J].中医杂志,2012, 53(1):38-41.
[32] 刘阳军, 郭 峰, 曾斌芳.芪茵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郁脾虚型) 临床研究[J].新疆中医药, 2008, 26 (2):8-10.
[33] 唐红敏, 范 越, 张 建.复方玉芩胶囊治疗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6, 40 (6):31-32.
[34] 杨智海, 雷 陵, 黄学军.神农肝脂宁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9, 25(1):1-2.
[35] 黄 梅, 张 燕, 韩 平, 等.复方沙棘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70 例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 2012, 24(2): 359-360.
[36] 张冀萃.海桃肝脂宁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J].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7, 23(5):204-205
[37] 赵文霞, 段荣章, 李建国, 等.赤芍防治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J].中医研究, 2005, 18 (3):13-16.
[38] 时昭红, 张介眉, 郑娅琼, 等.鲜葱白提取物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9,19(4):229-232.
[39] 张 霖, 陈育尧, 孙学刚, 等.虎杖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J].陕西中医, 2010, 31(6): 756-758.
[40] 王 焱, 李 俊, 王保伟.橙皮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探[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0, 45(5):646-649.
[41] 罗文政, 张清仲.红曲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组织与生化 学 研 究 [ J]. 中 华 全 科 医 学, 2011, 9(12): 1842-1843.
[42] 杨成志, 狄 灵, 聂丹丽, 等.肝舒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2008, 29(3):336-339.
[43] 连 佳, 吕宗舜, 王绪林.软肝煎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8,18(3):164-166.
[44] 刘树军, 黄静娟, 车念聪.活血化痰基础方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 CYP2E1 活性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8, 18(2):109-111.
[45] 沙丽艳, 朴熙绪, 姜春萌, 等.甘正复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 PPARγ和 CYP2E1 表达的影响[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2(2):137-141.
[46] 姜国贤, 喻国华, 杨银盛, 等.柔肝消脂方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质代谢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 18(21):185-189.
[47] 郝志民, 赵云昇, 朱维平, 等.新加越鞠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联素及瘦素影响的实验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8(3):237-239.
R287
:A
:1001-1528(2014)02-0371-06
10.3969/j.issn.1001-1528.2014.02.034
2013-08-04
乐琦琦 (1988—) , 女, 硕士生, 研究方向: 中医内科消化病。 Tel:15901757074, E-mail:Leqiqi2013@sina.com
*通信作者: 刘 晏 (1967—), 男,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消化系统疾病及消化内镜的诊治。 Tel:(021)62588203-5206, Email:0625@szy.sh.cn